书城励志中华鉴人术(大全集)
3265700000055

第55章 人才的鉴别——识人用材,知人善任(2)

所以说,人的才能各有优势,仅仅用“大”“小”两个字是很难概括的。人才不同,能力也各不相同。有的人洁身自好,善于加强自身修养;有的人擅长设立法规,让人们去遵从;有的人能周旋调停,非常精明能干;有的人能进行道德教化、为人师表;有的人巡逻一方,可以督察别人办事;有的人明察是非,能够纠正错误;有的人办事机敏,会出奇制胜;有的人则威武勇猛。只要将这些人才安在合适的位置上,他们就能发挥出各自的才能;如果放错位置,则不能胜任,或者沦为平庸之辈。

人才的类别

人的才能各有不同。刘劭在他的《人物志》中,根据人的才能将人才分为清节家、法家、术家、文章家等几个方面,然后制定出“因才设位”的方法,可以为现代人的识才用才提供参考。

清节家

清节家以道德高尚,品行端正著称。他们举止进退端庄肃敬、合于礼法,是国家礼节德行的象征,也是国人学习的榜样,传统美德的化身。他们一身正气,隐隐然有大国高人之风。其高风亮节足以感化缺德疏礼的人,能起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教化社会、矫正世风的楷模作用。

清节家不仅自身具有极高的道德修养,而且在处理各种事务时也是井井有条,做事稳重廉洁,深孚众望。由于成就不像其他人那么显著,因此人们更多颂扬的是他高妙的德行,而把成就放在其次;还因当人在高位时,旁人更希望他有高尚的品德。

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舜为后人所称道的不仅仅是其治下的时代为传说中的清平盛世,更为后人所向往和敬佩的是舜的德行。

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

舜的遭遇更为不幸,他的父亲是个瞽叟,即是个盲人;母亲在很早的时候就去世了。后来舜的父亲又续娶了一房妻子,继母给他生了一个弟弟名叫象。舜的家庭环境是:“父顽、母嚣、象傲”,父亲心术不正,继母嚣张跋扈,弟弟桀骜不驯。这三个人串通一气,总是想方设法地置舜于死地。然而舜是一个至孝之人,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处处谦让,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

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地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周围的人道德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没有丝毫的不满和抱怨,尽力处理好家庭关系,这也是他之所以成为一代圣明君主的原因。

舜家境清贫,故从事各种体力劳动,生活十分坎坷。他曾在历山耕耘种植,在雷泽打鱼,在黄河之滨制作陶器,总之为了生活四处颠沛流离,为养家糊口而到处奔波。

舜在20岁的时候,他的孝行已经广为人知,名气很大。因为能对虐待、迫害他的父母坚守孝道,故在周围的人群中为人称扬。过了10年,尧向四岳(四方诸侯之长)征询继任人选,四岳就推荐了舜。尧将两个女儿嫁给舜,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舜不但使二女与全家和睦相处,而且在各方面都表现出卓越的才干和高尚的人格力量,“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只要是他劳作的地方,便兴起礼让的风尚;“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制作陶器,也能带动周围的人认真从事,精益求精,杜绝粗制滥造的现象。他到了哪里,人们都愿意追随,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聚即村落),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四县为都)”。尧得知这些情况很高兴,赐予舜衣(细葛布衣)和琴,赐予牛羊,还为他修筑了仓房。

舜得到了这些赏赐,这让瞽叟和象很是妒忌,他们于是想杀掉舜,霸占这些财物。瞽叟让舜修补仓房的屋顶,却在下面纵火焚烧仓房。舜靠两只斗笠做翼,从房上跳下,幸免于难。后来又让舜掘井,井挖得很深了,瞽叟和象却在上面填土,要把井堵上,将舜活埋在里面。幸亏舜事先有所警觉,在井筒旁边挖了一条通道,从通道穿出,躲了一段时间。瞽叟和象以为阴谋得逞,象说这主意是他想出来的,分东西时要琴,还要尧的两个女儿给他做妻子,把牛羊和仓房分给父母。象住进了舜的房子,弹奏舜的琴。舜逃出来后去见他,象大吃一惊,心里很不高兴,嘴里却说:“我正在思念哥哥,沉浸在郁闷之中啊!”舜也不把受害之事放在心上,事端过去了,舜仍然孝顺父亲和亲爱弟弟,而且更为恭谨,希望用德和爱最终能感化他们。

后来尧让舜参预政事,管理百官,接待宾客,经受各种磨炼。舜不但将政事处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在用人方面有所改进。尧未能起用的“八元”“八恺”,早有贤名,舜使“八元”管土地,使“八恺”管教化;还有“四凶族”,即帝鸿氏的不才子浑敦、少皞氏的不才子穷奇、颛顼氏的不才子梼杌、缙云氏的不才子饕餮,虽然恶名昭彰,但尧未能处置,舜将“四凶族”流放到边远荒蛮之地。这些措施的落实,显示出舜的治国方略和政治才干。

经过多方考验,舜终于得到尧的认可。于是,尧禅位于舜。

舜可算是清节家的代表,不仅道德高尚,而且深得人心,其德行可以感化众人,形成淳朴的风俗,这是有才之最高境界。据《史记》所载传说,舜摄政28年,尧才去世。舜于三年的丧事完毕之后,便让位给尧的儿子丹朱,自己退避到南河之南。但是,天下诸侯都去朝见舜,却不理会丹朱;打官司的人也都告状到舜那里;民间编了许多歌谣颂扬舜,都不把丹朱放在眼里。舜觉得人心所向,天意所归,无法推卸,遂回到都城登上天子之位。

孔子讲,“其身正,不令而行”,然后,后世之中,如同舜这样的明君已经成为绝响。尽管后世杜甫一心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是杜甫并非清节家,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感化众人已经显得不切实际。

清节家之才,如果在朝为官,他就能担任冢宰的职务,可以为国矫枉过正,如周公、延陵、晏婴。如果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多有几个像他们那样才能品行卓绝的人,何愁不能提高国民素质,使国家富强呢?

法家

通常法家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刘劭在《人物志》中说“建法立制,强国富人”,更侧重是的法家的思想。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他们并非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是以“权、术、势”逐级统治为根本,建立了名为法治实为人治的封建规章体系;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这就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人治主体。

法家认为,法的目的在于调控国人的行为。所以法家之才,就是以法规制度治理天下,用“游戏规则”来规范人们的所作所为,以达到治理天下、富民强国的目的。

法家之才,擅长设立法规,有错必纠,让人们服从;如果在朝为官,他就能担任司寇这种职务,可以为国家主持公道。

商鞅是法家著名的代表人物。他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通过变法,终于使当时的秦国变得强大,并使秦国长期凌驾于山东六国之上,为以后的秦国统一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商鞅“少好刑名之学”,专研以法治国,受李悝、吴起等人的影响很大。

商鞅也曾周游列国,以求为明君所用。他的第一个机会来自魏国。魏国国相公叔痤,对商鞅的才学十分欣赏。不知道是商鞅的不幸,还是魏国的不幸,就在公叔痤决定向魏惠王推荐商鞅时,公叔痤已被病魔夺走了大半条命。他只能竭尽余力,告诉前来探病的魏惠王:“我死之后,希望您能以举国之事,听候商鞅的调遣。如果不用他,就杀掉他,不要让他走出国境。”

等魏惠王走后,公叔痤越想越不是滋味,不忍心因自己一句话就使商鞅丧命。他派人叫来了商鞅,告诉他事情的经过:“你赶快逃走吧。”

公叔痤的急切溢于言表,而商鞅却安之若素,一脸平静:“国王既然不能听您的话而信任臣下,又怎么会听您的话杀臣下呢?”

果然,魏惠王对公孙痤的话不以为然,当然也就没有照做。

后商鞅听说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欲收复秦之失地,便携带李悝的《法经》到秦国去。通过秦孝公宠臣景监,商鞅三见秦孝公,提出了帝道、王道、霸道三种君主之策。只有霸道得到秦王的赞许,并成为秦国强盛的根基。前359年商鞅任左庶长,开始变法,后升大良造。

正当商鞅辅佐秦孝公酝酿变法时,旧贵族代表甘龙、杜挚起来反对变法。他们认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商鞅针锋相对地指出:“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礼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从而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商君书·更法篇》《史记·商君列传》)。这是以历史进化的思想驳斥了旧贵族所谓“法古”“循礼”的复古主张,为实行变法作了舆论准备。

周显王十三年(前356年)和十九年(前350年),商鞅先后两次实行变法,变法内容为“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这时太子犯法,商鞅说:“法制不能实行,是因为上层的人不遵守法制。”于是就处罚了太傅公子虔与太子的老师公孙贾。秦孝公十六年(公元前346年),太傅公子虔复犯法,商鞅施以割鼻之刑。变法日久,秦国的老百姓都很高兴,秦国的风貌也为之一变,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公元前340年,秦国击败了魏国的公子昂将军,魏割河西之地与秦,魏国因此将百姓迁居至大梁。此时魏惠王恨恨地说:“我真后悔当初没听公叔痤的话!”商鞅后因功封于商十五邑。

然而,商鞅制定的法律太过刻薄寡恩,设连坐之法,制定严厉的法律,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顶、抽肋、镬烹之刑。尤其是军功爵制度,造成秦国贵族多怨。秦国公族赵良认为商鞅积怨太深,应该及早隐退,商鞅不听。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崩,惠文王即位,公子虔告商鞅谋反,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结果因未出示证件,店家害怕“连坐”不敢留宿,自是“作法自毙”;欲逃往魏国,魏人因商鞅曾背信攻打魏国,亦不愿收留。后来商鞅回到商邑,发邑兵北出击郑国,秦国发兵讨之,杀鞅于郑国黾池,死后被秦惠王处“车裂之刑”,并被灭族。

由于后世独尊儒术的缘故,历史上对于使用暴力手段进行快速改革的商鞅的评价并不是很好,以至于千百年后的人们还蔑称秦国为虎狼之国。商鞅因为急功近利地推行改革,使改革中深藏着许多的弊病,结果自己也“作法自毙”,落得车裂的下场。后人评价说:“卫鞅入秦,景监是因。王道不用,霸术见亲。政必改革,礼岂因循。既欺魏将,亦怨秦人。如何作法,逆旅不宾!”这恐怕就是对法家之才的一个借鉴吧!

术家

在先秦百家争鸣中,申不害曾经倡导并实践了以术治国的思想。如《韩非子·定法》说:“今申不害言术”。

什么是“术”呢?“术”,今天来讲,就是策略、权术、阴谋,“以术治国”实际上就是将策略思想升华为政治思想,即有思想、有理论、有体系的阴谋政治,或权术政治。这便是术家的思想本质。

术家之才,一般为智慧丰富、多谋善变之人。能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们不但能够从全局出发,辅佐君王治国平天下,而且在任何地方、任何事情上做决断时都能够游刃有余、挥洒自如;并且深通进退之道,进可以安邦治国平天下,退可以安稳地保全自身。

有各种各样的术,如帝王之术、官场之术、驾驭小人之术等。有人认为,权术是政治无道的产物,天下有道、政通人和,则权术不行;天下无道、沧海横流,则权术大行于世。特别是儒家学者,主张以仁义治国,所以基本上是反对权术的,对权谋、权术深致贬词。荀子就讲过:“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权术与中国传统政治有着不解之缘。无论是反对者还是赞同者,大都认识到权术在中国传统政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术究竟是否应该得到肯定呢?这应该看术家之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是一个公正无私的人深谙各种“术”,就是可以承担大任之人;如果是阴险毒辣之人,则危害巨大。

张良是汉初三杰之一,在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中,屡出奇计,为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刘邦称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这一名句,也随着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而流传百世。张良在汉朝建立时被封为留候,后功成身退,千古流芳。

张良在功成之后能够善处君臣关系,不仅使自己得以免除祸患,而且对王朝的稳定也有一定的好处。

张良素来体弱多病。自从汉高祖入都关中,安定天下之后,他便托辞多病,闭门不出。后随着刘邦皇位的渐次稳固,张良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的地位,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事原则。在汉初刘邦翦灭异姓王的残酷斗争中,张良极少参与谋划。在西汉皇室的明争暗斗中,张良也恪守“疏不间亲”的遗训。

西汉立国的第十年(公元前197年),汉王朝上层出现了一场新的危机:刘邦有改易太子之意。当时刘邦宠爱戚夫人,并察知吕后有异心,有代刘而王的迹象,故欲废太子孝惠(吕后子),改立赵王如意(戚夫人子)为国储。朝野大臣,群起谏争,但丝毫不能更改刘邦初意。吕后很惊恐,不知该怎么办。

眼看太子位行将被剥夺,有人对吕后说:“张良善于出谋划策,皇上对他言听计从,为什么不让张良给想想办法?”于是,吕后就派人找来张良说:“现在皇上打算更换太子,您怎么能垫高枕头睡大觉呢?”

张良考虑到太子一位,事关重要,不可轻易更立,大儒叔孙通说得好:“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下振动。”再加上当时天下方定,汉朝统治根基还未稳固,各项制度还正在健全,只有顺其现状,无为而治,才能安定天下,稳保江山。这可是一件大事,太子的废立关系到朝廷格局的变化,更直接影响到后宫势力的平衡。

在对时局进行了认真思考之后,张良说:“据我所知,国内有四个奇人,他们连皇帝也不放在眼中。这四个人年龄已经很大,头发已经花白,所以人们都称呼他们为‘商山四皓’,他们都认为皇上对人傲慢,所以逃避躲藏在山中,不肯做汉朝的臣子。虽然皇上很敬重这四个人,但却不能把他们招来。这四个人已经年老了,现在您果真能不惜金玉币帛,让太子写一封信,言辞要谦恭,再派有口才的人恳切地聘请,他们应当会来。来了以后,把他们当做贵宾,让他们时常跟着入朝,叫皇上见到他们,那么皇上一定会感到惊异并询问他们。”

于是,吕后就让亲信携带着太子的书信,用谦恭的言辞和丰厚的礼品,请来了“商山四皓”,时刻陪伴在太子身边。刘邦见自己都请不来的“商山四皓”竟然被太子请来,认为太子的羽翼已经丰满,于是就不再准备另立太子。太子终得嗣位,吕后为此对张良也非常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