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件事也可以看出张良善于运用权术。刘邦得到天下后,论功行封,按级分爵,到张良时,刘邦让张良自择齐国三万户为食邑。张良辞让,谦虚地说:“请封与陛下相邻的留地。”刘邦同意了,故称张良为留侯。这里看出张良的深谋远虑:亲眼看到彭越、韩信等有功之臣的悲惨结局,联想范蠡、文种兴越后的或逃或死,深悟“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道理,惧怕既得利益的复失,更害怕韩信等人的命运落到自己身上,所以张良选择低调行事。张良曾摒弃人间万事,专心修道养精,崇信黄老之学,静居行气,欲轻身成仙;但吕后对张良感恩戴德,劝他毋自苦,张良最后还是听从了劝告,仍就参与政事。
张良在大功告成之后不图酬报,引身而退,因此高祖对他毫无戒备之心,始终把他当做最可信赖的人。
陈平是另一种典型的人物。他足智多谋、料敌如神,曾六出奇谋,使刘邦转危为安,渡过难关。他与张良一样,是刘邦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不可或缺的谋臣。刘邦得天下后,面对朝廷内外的矛盾冲突,陈平依靠自己的远见得以保全性命。
曾经有人在高祖面前说樊哙的坏话,说樊哙诅咒高祖早死。汉高祖非常愤怒,于是命陈平和周勃前往樊哙军中,夺其军权,并立即将樊哙斩首。在途中陈平对周勃说:“樊哙乃皇上的故友,又是吕后的妹夫,亲且贵,皇上一时愤怒而下令将其斩首,恐怕事后又后悔。我们不如将樊哙囚禁起来交给皇上,由他亲自处决。”陈平一行还未到长安,就听说皇上驾崩了。陈平急忙赶赴朝中,将情况向吕后作了汇报,受到吕后的称赞,樊哙也恢复了爵邑。
与张良、陈平相反的是,韩信不仅不知急流勇退的道理,反而好大喜功,自恃功劳大,以致言行不加检点。刘邦采纳陈平的计谋,借口游云梦泽,大会诸侯,一举擒拿韩信,然后把他贬为淮阴侯。这时的韩信犹不知自省,对汉高祖心怀怨恨,称病不朝,终于落得被夷灭三族的悲惨下场。
刘劭说,术家之才,如果为官,可以担任三孤的职务,治理国家则主要行策划应变之政。术家之才出于聪明多思,等到计谋成功才显现出他的本领。一般在开始时深藏不露,然后方逐渐显现才华,达到精深玄妙的地步。在未显扬本领之前,许多人发现不到他的才能。
在现代浮躁的社会中,术家之才,恐怕会沉没无闻而不显扬吧。
文章家
文章家,就是称工于文章的人。中国自古以来以文章取士,魏晋时期,我国的文学自觉意识已经开始觉醒,这与当时的环境和中国自古以来的哲学思想是密不可分的。朝廷的重视,环境的影响,中国的文章家每朝每代都层出不穷。因此,许多学者都将写文章著称于世当做安身立命的根本。
以文章识人,有时难免有些偏颇。一是因为文章写得好的人,人品不一定好。如果只因为其文章好便委以重任,就显得草率。例如秦桧,文章和书法都是一流的,但却是一个卖国贼,以至于后来的人都不取名“桧”字;中国古代的著名科学家沈括,著有《梦溪笔谈》,是中国科技史上的辉煌巨著,然而其为人实在不敢让人恭维。二是文章写得好的人,不一定能适用在其他的方面。例如李白,在文学上有着连上天都妒忌的才华,在政治上却是不开窍。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避居庐山。那时,他的胸中始终存在着退隐与济世两种矛盾的思想。永王李麟恰在此时出师东巡,李白应邀入幕。李白入幕后,力劝永王勤王灭贼,而对于政治上的无远见,他也作过自我检讨。同在江南的萧颖士、孔巢文、刘晏也曾被永王所邀,但他们拒不参加,因此免祸。李白在这点上显然不及他们。永王不久即败北,李白也因之被系浔阳狱。这时崔涣宣慰江南,收罗人才。李白上诗求救,夫人宗氏也为他啼泣求援。后宋若思把李白从监牢中解救出来,并让他参加了幕府。李白成为宋若思的幕僚,为宋写过一些文表,并跟随他到了武昌。李白在宋若思幕下很受重视,并以宋的名义再次向朝廷推荐,希望能再度得到朝廷的任用。但后来不但未见任用,反被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冬,李白由浔阳道前往流放之所——夜郎。因为所判的罪是长流,即将一去不返,而李白此时已届暮年,“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不由更觉忧伤。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行至巫山,朝廷因关中遭遇大旱,宣布大赦,规定死者从流,流以下完全赦免。这样,李白经过长期的辗转流离,终于获得了自由。上元三年(公元762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终歌》而与世长辞,终年六十二岁。
还有一种人,文章写得虽好,却因为生理上的原因而不得志。如韩非善著文章而患有口吃,在李斯、姚贾等人的诽谤面前而难以伸张,不为当权者重视,结果不得善终。再如左思,相貌丑陋,在当时的门阀制度下无疑更是给自己增加了不利的因素,郁郁不得志。历史上,渴望以文章名垂史册的人为后人所称道的往往不是他的文章;渴望以功名扬名后世的人为后人所称道的又往往是他的文章,这恐怕是历史开的一个玩笑。
骁勇之才
骁勇之才具有超人的胆量和能力,又有过人的才气和谋略。在战争中,他们会一马当先,身先士卒,无往而不利;面对危机时,能够以自己的智慧和胆量化险为夷,改变局势。
人们在评价某人时,往往说“一介武夫”,意思是只有勇气和蛮力,但是头脑中缺乏谋略。这种人在攻城略地的战争时期,是为主上所器重、为部下所拥戴的明星;但在和平时期,很多人都身死于政治的漩涡中。
历朝历代都有这样的人,如汉代韩信,军事奇才,他为刘邦打下了天下,却在天下已定后死于自己人之手;又如明代的廖永忠,很多战斗中立有功勋,特别是在鄱阳湖之战中殊死战斗,建国后被封为德庆侯,后来却死于政治。
骁勇之才在战争中不惧生死,能凭一己之勇左右战场形势。但是,有勇无谋往往成为他们的软肋,很多人都是死在莽撞的性格上。
吕布是三国第一猛将,其为人虽然勇猛异常,但却不善智谋,一直为人所驱使,人称“三姓家奴”,最终死于工于心计的曹操之手。
吕布最开始跟着丁原学习弓马之技,号称“飞将”。后来,丁原命吕布为骑都尉,驻防在河内(今焦作)。不久,吕布当了主簿,典领文书,办理衙门事务。汉灵帝刘宏去世后,丁原与董卓争夺对汉王朝的控制权,董卓以高官厚禄引诱吕布杀了丁原,继而司徒王允与吕布合谋杀了董卓。由吕布的这两次背叛,可见其为人头脑过于简单。
吕布杀了董卓之后,骑上赤兔战马投奔南阳的袁术。袁术起初对他以礼相待,因为他杀了董卓,替袁家几十口人报了血海深仇。但吕布在南阳住了不久,便放任自己的部下抢劫老百姓的财物,与袁术闹得很不愉快。他知道自己难再存身,不得不向袁术告辞,到河内郡投奔同乡——河内太守张杨。
张杨虽然待吕布不薄,但吕布觉得无法在河内郡久留,原因是张杨虽然十分厚道,但张杨的部下想把吕布杀了,将他的头送往长安领赏。吕布见情形不对,只好一走了之。于是,他带领部下若干人向东投奔袁绍去了。
后来,袁绍以皇帝的名义任命吕布为司隶校尉,并派遣精锐武士护送吕布到洛阳就职,但密令途中将吕布杀死。吕布得到消息,在某一天的夜晚坐在帐篷里弹筝。弹了一阵后,吕布把筝交给一位亲信继续弹,自己却悄悄溜走了。后袁绍得到吕布逃走的消息,大为恐惧,下令关闭城门,以防吕布袭击。吕布安全脱险以后,无处可去,于是再次投奔张杨。
198年,曹操出动大军攻打此时身在徐州的吕布。河内太守张杨跟吕布交情很深,打算援救,但力量不足,只能率军进驻东市(今沁阳市东郊),遥造声势。除张杨之外,吕布在逃亡时还交到一位好朋友——陈留太守张邈。张邈恨袁绍、怕曹操、爱吕布,听到曹操前往徐州打陶谦吃了败仗,并且曹操后方仅有程昱、枣与荀三人留守范、东阿与鄄城三县的消息后,以为机会难得,就听从陈宫的话,背叛了曹操,派人前往河内郡接吕布来兖州,欲拥吕布为新的兖州牧。冬月,张杨部将杨丑诛杀了张杨,响应曹操;另一部将眭固又诛杀了杨丑,率领部将投奔北方的袁绍。腊月,吕布不听谋士计略,暴虐部将,终被部下设计所擒。吕布、陈宫等被曹操杀掉,首级被送往许县(今许昌市)悬挂示众。
如吕布这样的骁勇之才,如果能为人所用,则他将是一把无坚不摧的利剑;如果不能为人所容,则惶惶如丧家之犬,轻易地为人所击败。
当然,骁勇之才并非都是有勇无谋之辈。如三国时候的赵云,便是一个有勇有谋之人。
建安二十五年,黄忠在定军山斩夏侯渊。曹操很生气,于是亲自率领大军来争夺汉中。
曹操事先运大量的军粮到北山下,有成千上万袋。黄忠认为可趁机夺取这些军粮,便领军出击,当时赵云属下的士兵也随着黄忠一起出击。但是黄忠的军队过了约定的时间之后仍未回来,赵云担心会生出变故,便带着数十骑出了营寨,查看黄忠等人的情况。不料,正好碰上曹操派出的大军。
危机时刻,赵云便一次又一次地突击曹军阵列,且战且退。曹军散而复合,赵云突围而出并退入蜀军的营寨内。此时部将张著受伤,又被曹军包围,赵云又一次驰马突击曹军,并救出张著,将他带回营寨内。此时曹军已追至蜀军的营寨前,沔阳长张翼正在防守营寨,见曹操大军杀到,便要闭门拒守。赵云进入大营之后,却下令大开营门,然后令蜀军偃旗息鼓。曹军见此情况,怀疑赵云设有伏兵,便向后退去。此时赵云下令鸣击战鼓,鼓声震天,又令军士以弩箭射曹军,曹军惊骇,自相蹂践,坠入汉水中淹死者甚多。次日刘备亲自来到赵云兵营察看昨日战斗之处,赞叹说:“子龙一身是胆也!”于是设宴欢庆直到黄昏,军中称呼赵云为“虎威将军”。
赵云戎马一生,骁勇善战,不仅胆略过人,而且善用计谋,且政治上也有远见。当刘备准备为关羽报仇的时候,赵云清楚地认识到吴蜀关系为唇齿相依,力主维护孙、刘联盟。一名武将能有这样的远见卓识,是很不容易的。
人才皆由磨炼而出
古人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贫穷困苦更能激发出一个人的斗志。凡是在困苦、挫折的环境中没被击倒,并且更加奋发自强者,都有百折不挠的韧性和坚持到底的毅力。恶劣环境的一再试炼,也提升和强化了他的能力与见识。所以成功者不会受到失败和挫折的羁绊,相反,他们能将人生中遭遇的种种不幸,化作成功的经验和动力。
司马迁笔下的“倜傥非常之人”无一不是经过磨炼而出的。“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其中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他的思想和成就与他一生的磨炼不无关系,所以有人说,孔子是“炼”出来的。
孔子幼年丧父,15岁便志于学,17岁丧母,27岁开私学,虽一生热衷政治,周游列国,但时运不佳,历经磨难。
孔子在30岁时,已有些名气。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止。鲁昭公27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我已经老了,恐怕不能帮你了。”孔子求救无望,只好仓皇逃回鲁国。
鲁定公九年,孔子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51岁了。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鲁定公13年,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孙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生涯。这一年,孔子已经56岁了。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鲁哀公二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在陈国住了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按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鲁哀公16年,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卒。
孔子一生都在推行其政治理想,到他去世之时仍然不得志。虽然他的主张在当时没能实现,但孔子的儒家思想却贯穿了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其影响甚至走出国门,在中国周边形成了儒家的文化圈。孔子在政治上的不得志或许是中华文化的一种幸运,他的磨难史也成为了一种精神遗产供后人享用。
曾国藩自称天分并不十分高明,他曾经说:“天下无现成之人才,亦无生知之卓识,大抵皆由勉强磨炼而出耳……《中庸》所谓‘人一己百,人十己千’,即勉强功夫也。今士人皆思见用于世,而无用世之具。诚能考信于载籍,问途于已经,苦思以求其通,躬行以试其效,勉之又勉,则识可渐进,才亦渐充。才识足以济世,何患世莫己知哉?”说的就是从磨炼中出成就的道理。
曾国藩注重特意去磨炼人才。对于可造之才,曾国藩在培养上所花的精力可谓不遗余力。他认为“天下无现成之人才,亦无生知之卓识”,“人才以培养而出,器识以磨砺而成”。曾国藩一生以培养人才作为自己的乐趣。他说君子有三乐,第一乐就是拿一本书高声朗诵,声音清脆我心里非常高兴;第二乐就是鼓励别人使得别人每一天都在进步;第三乐就是勤劳,辛苦一天后躺在床上感觉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