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司马迁想到,人总有一死,但“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死的轻重意义是不同的。他觉得自己如果就这样“伏法而死”,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是毫无价值的,他还有活着的意义。后来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道出了他活着的原因:“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是因为“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把史记写完,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父亲的遗志。
太史元年(前96年),经过多年的囚禁生活司马迁终于出狱,重新被任命为太史令。此后他继续写作《史记》,到征和二年(前91年)基本完成全部写作计划。这是他用艰苦的劳动,并忍受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拿整个生命写成的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
一个成大事的人往往具有以下特质:
1.有明确的目标、责任和使命。没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目标,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就无从谈起。人生价值就是人生目标,就是人生责任。
2.了解自己并接受自己。要想实现自我人生价值,首先要开展内心对话,自己向自己敞开心扉,倾听自己内在的声音,了解真实的自己: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有什么样的情绪倾向,我要向何处去,我的人生使命和责任是什么,我有什么优点和缺点,等等。把自己看清楚弄明白,发现在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你,无条件地接受属于你自己的一切,你才能够找到你的人生价值,然后再去实现你的人生价值。
3.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人生的意义往往蕴藏在平凡的生活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所蕴涵的人生价值。人的生命价值的实现是一个过程。如果只重过程不要结果,就像恋爱的人永远不结婚,终究是爱情无花果。如果只重结果忽视过程,就失去了对生命过程的精彩体验,永远不会有幸福感。所以,判断一个人的价值时,不要以他的成败而论,而应该看看他生命的历程中有没有留下什么值得回味的东西。
4.超然独立的特性和孤独的特质。成大事的人具有超然独立的特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不会人云亦云,不会随波逐流;外在世界的繁华不会让他们浮躁,恪守于寂寞的一隅也不会令他们无所适从。
独立思考能力是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最重要的个人品质。能够在享乐年华而不随波逐流,耐得住一点儿寂寞,享受偶尔的孤独,以深入自我的方式思考,修身养性,时时自省,就会点亮心路上的一盏明灯,激发出自身无限的潜能和价值。
人各有志,观志识人
考志就是考察一个人的心志,即胸怀志向。《说文》说:“志,意的意思。观察一个人说的话从而知道他的心意。”有位哲人说过,一个人的心志能够决定他日后的成就。这句话固然有些偏颇,现实生活中,“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人也比比皆是。但更多的事例证明,伟人在小时候显示出来的非同凡响之处就在于心志的不同,凡夫俗子只是为蝇头小利而沾沾自喜,而伟人则在目标的牵引下默默耕耘。
纵观有志向之人,都有非凡的自信和明确的信仰。******说过“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拿破仑也曾经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是对人的自信和信仰的诠释。有志向之人,在暂时的成功面前,不会沉醉;在暂时的失败面前,不会怨天尤人;面对挫折失利,毫不退缩,而是在目标的牵引下勇往直前,持之以恒,用信心去克服一切困难。
有句话说:“人穷志短。”然而,人的穷困潦倒和他的志向有必然的联系吗?志向短浅的人,往往缺乏信心、勇气、热情、意志和意识,不去努力为人生拼搏,更要命的是脑袋空空。人穷志短,说的是对于现状不满,又不思改变,不力图振作精神,努力奋斗,而只是满口的抱怨和牢骚。
管宁,字幼安,是管仲之后,三国时期魏国的高士,东汉北海朱虚(今山东临朐)人,学识渊博,然清高自诩,终身不仕。
管宁在年轻的时候有一个好朋友叫华歆,两人成天形影不离,同桌吃饭、同榻读书、一起到田中劳作。
有一次,他俩一块儿去劳动。管宁抬起锄头,一锄下去,“当”的一下,碰到了一个硬东西。管宁好生奇怪,将锄到的一大片泥土翻了过来。黑黝黝的泥土中,有一个黄澄澄的东西闪闪发光。管宁定睛一看,是块黄金,他就自言自语地说了句:“我当是什么硬东西呢,原来是锭金子。”于是就把它当做瓦砾一般,扔到一旁。
“什么?金子!”不远处的华歆听到这话,不由得心里一动,赶紧丢下锄头奔了过来,拾起金块捧在手里仔细端详。左看看、右看看,怎么也舍不得放下。他实在被管宁的目光盯得受不了了,才不情愿地丢下金子回去干活儿。可是他心里还在惦记金子,干活儿也没有先前努力,还不住地唉声叹气。管宁见他这个样子,不再说什么,只是暗暗地摇头。
又有一次,管宁和华歆两人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忽然外面沸腾起来,一片鼓乐之声,中间夹杂着鸣锣开道的吆喝声和人们看热闹时吵吵嚷嚷的声音,原来是一位达官显贵乘车从这里经过。一大队随从佩带着武器、穿着统一的服装前呼后拥地保卫着车子,威风凛凛。
管宁对于这些很不以为然,对外面的喧闹完全充耳不闻,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安安心心的看书;而华歆却不是这样,他完全被这种张扬的声势和豪华的排场吸引住了。他嫌在屋里看不清楚,干脆连书也不读了,急急忙忙地跑到街上去跟着人群尾随车队细看。
华歆回来以后,管宁就拿出刀子当着华歆的面把席子从中间割成两半,痛心而决绝地宣布:“我们两人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样了。从今以后,我们就像这被割开的草席一样,再也不是朋友了。”
管宁之所以要与他的好友华歆“割席”绝交,不是因为有什么大的政治矛盾或观点歧异,而仅仅是因为由生活中的两个细枝末节引起的“分歧”,进而认为两人之间的志向不同。通过这两件小事,管宁就看出了华歆的为人,说华歆“心慕官绅”,亦非君子之举。于是,管宁毅然割断坐席,与之断了交情。
认识一个人,可以通过其志向作如下的判断:
①志向远大而谦虚内敛者,是圣贤之人。
②志向远大而锋芒毕露者,是豪杰之人。
③志向微小而桀骜不驯者,是傲荡之人。
④志向微小而唯唯诺诺者,是拘懦之人。
《官人篇》中提到观志识人的方法,可为我们提供参考:
一、心志是否盛大而深邃
心志盛大而深邃的人,他的意气舒阔而柔和,面色谦逊而不谄媚,礼数行在别人的前面,言语说在别人的后面,能让人看到他的不足,这是天天都能有进步的人;喜欢给人以脸色,傲视别人,言语上压制别人,掩饰自己的不足,夸大自己的才能,这是天天都会退步的人。
二、看他的心志是否坚定
如果用外物刺激使他高兴或愤怒,他却面不更色;用繁杂的事务来扰乱他,他的心志却不迷惘;用丰厚的财利引诱他,他却不为所动;用权势来威慑他,他却不卑不亢,这样的人就是平心静气而能固守心志有所作为的人。如果用外物刺激使他高兴或愤怒,他马上就变了脸色,以至于让人很容易就看出来;用繁杂的事务扰乱他,他的意志不再坚定;诱之以利,他便轻易改变心志;在权势威慑面前,低头屈服,那么这个人就是心地鄙陋而没有真性情的人。用事情去困扰他而不忧虑,遇到突然的侵扰而不畏惧,坚持正义而意志不变,在财色面前不被迷惑,这样的人就是廉洁而果敢的人;容易让别人的话改变自己,不能固守自己的见解和立场,已经答应了的事情却又不敢决断去做,这是意志薄弱的人。
诸葛亮提出一条观志的方法:问之以是非观其志。就是说举一些似是而非的例子,听听他的意见,这样我们就可以了解他的观点、态度甚至人品、志向。考试的时候我们都喜欢做判断题,但对于是非的判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萧伯纳的剧本《芭芭拉少校》中有这样一场戏:工业巨头安德谢夫老爷子见到了多年不见的儿子斯泰芬,问他对做什么有兴趣。这个年轻人在科学、文艺、法律等一切方面一无所长,但他说自己有一项长处:会明辨是非。老爷子把自己的儿子暴损了一通,说这件事难倒了一切科学家、政治家、哲学家,怎么你什么都不会,就会一个明辨是非?
判断是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却是一个人才必不可少的能力。凡是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含混不清、模棱两可的人,决不可委以重任。因为这种人习惯于见风使舵,没有定性,容易在关键场合、关键时刻做出损害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事。
社会生活非常复杂,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不同,价值标准也不一样。也就是说,人们是用不同的标准去衡量和判断事物的。选择哪一种价值标准,追求什么样的人生目标是人的自主行为。无论是发财致富、或者出人头地、清闲享受;还是奉献社会、追求家庭幸福、追求个人成功、追求平凡安稳、追求轰轰烈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些都不是成功的标准,但是却可以成为别人判断你的标准。
有志之人,能屈能伸
穷且弥坚、忍辱负重的人往往会有大成就。俗话说:“大丈夫能屈能伸。”意思是说,有志气或有作为的人,他们在对待强权、对待挫折和失败时能够屈服,目的就是保存实力、积蓄能量;当条件适合他时,他就能够挺起腰杆,而取得成功了。
《菜根谭》有言,对一个好动之人来说,就像云中的闪电一样飘忽,就像风中的残灯一样忽明忽暗;而对于一个特别喜欢安静的人来说,其实就像已经熄灭的灰烬,也像毫无生机的枯木;这些人都不符合中庸之道。其实人应该像静止在云中飞翔的鸢鸟,同时又好像是在不动的水中跳跃的鱼,通过这种心态去观察万事万物,这样才能合乎道的理想境界。动静之道和能屈能伸之道密切相关:人应该既能为保存实力而安于沉静,也应该在沉静中奋发有为。
孔子为了推行仁义主张,广泛学习,广收门徒,周游列国。据说有一次,他们师徒在大树下乘凉,等他们走后,人们就把大树给砍掉了;他们路过某个国家,人们就把他们的足印给铲掉了。这种侮辱,刚烈的人恐怕是早已咆哮:“欺人太甚!是可忍,孰不可忍!”然而孔子忍了下来,虽然传说中的他是个大力士,但是他能方能圆、能屈能伸,所以,并没有浪费太多的精力在这些与他人的口角上。他将一生的精力都用来传播他的思想。千秋万世后,他成为中华民族的圣人。虽然孔子一生未曾得志,“累累若丧家之狗”,但是他的仁义天下却成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主心骨。
庄子也是能屈能伸的人。贫穷和他如影随形,庄子很想甩掉他。庄子曾经借孔子的故事自嘲:“如果富贵求的来,即使给别人赶车我都愿意;如果富贵求不来,那我只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庄子甩掉贫穷的种种努力最后都归于失败。然而忽然有一天,他开玩笑说,是因为他吃肉的缘故,他智慧了,倚着一棵苍天大树,悠闲自得,体悟到了无用之用。还是在那棵大树下,展现出了他的思想的绚丽多彩:“北冥有鱼,其名为鲲。”他潜入水中和鱼交流,舞在空中和蝴蝶纠缠,无拘无束。他活得洒脱,有时还调侃调侃孔子,杜撰些故事,聊且一笑。有人批评他的思想消极,但毫无疑问这里的“消极”中也包含有某种积极的成分。
方孝孺为人刚烈有余,而圆通不足。燕王朱棣在北平的时候,他身边有个谋士叫道衍和尚。道衍和尚智谋天下无双,为朱棣出了不少好谋略,朱棣很是器重他。
后来朱棣起兵,道衍随军出征。据说在出征前,道衍突然扑通一下跪在了朱棣的面前,朱棣大吃一惊,慌忙问发生了什么事情,道衍说有一个请求。朱棣说:“你起来吧,有什么请求尽管说。”道衍说:“求大王夺得天下以后,有一个书生千万不要杀。”朱棣回答说:“如果夺得了天下,天下人都是寡人的子民,寡人当然不会杀他们,更何况是个书生?”道衍将信将疑地站了起来。大军前行三十里,突然道衍又扑通一下跪了下来,这回朱棣又吓了一跳,他不明白这道衍今天是怎么了,于是问他什么事。道衍还是请求朱棣说:“有一个书生无论如何都不能杀。”朱棣说:“早就答应你了,不会杀的,寡人说话是算数的。”道衍说:“我不是怕大王说话不算数,我是为大王着想,怕大王在气头上非杀他不可。然而杀了他以后,不仅天下读书人的种子就绝了,大王千秋万代都翻不了身。”燕王很是好奇:“谁有这么大的能力,能让寡人非杀不可,又能让寡人永世不得翻身?”道衍很坚定地说出三个字:“方孝孺。”朱棣再次保证不会杀他。
很快,朱棣攻占了南京,见到了传说中的天下读书种子方孝孺。朱棣恭恭敬敬地请方孝孺为他写登基诏书,方孝孺起先不答应,双方对峙着。后来方孝孺心一横,提笔就是四个字:“燕贼篡位!”朱棣一看,怒气冲天,说:“你不肯屈服,难道你不怕寡人灭了你的九族?”方孝孺说:“你就算灭了我的十族又怎样!”朱棣一怒之下,将方孝孺的门生和朋友凑成第十族,当着方孝孺的面一个个地杀掉,只要方孝孺回头,杀戮马上就可以停止。在最后时刻,朱棣还没有放弃机会让方孝孺回头。但方孝孺痴心顽固,不改初衷,最后也被杀了。
在历史上,有很多人是圆有余,而方不足。他们为人处世往往缺少正气和原则,容易随波逐流,最后碌碌无为,即使真做了一些事情,也很少不背负骂名的。还有一部分人,就像方孝孺一样,方正有余,而圆通不足,做人过于原则和正气,而且很多时候不知道变通,最后成为了“烈士”,后一种人是值得我们同情的。这种过于正气的人如果能够更加务实一点儿,如果能够在大节上坚持自己的原则,在细节上有所变通,也许会活得更好。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这样的人,以他们做人的人品和方式,他们想融入到一个群体,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因为他们过于方,容易刺伤很多人。其实,如果他们能够变圆一点儿,很多时候,并不影响他们坚持自己的原则。
人要做到能屈能伸,这是一种对大道的适应,才能所向无敌。所以在生活中,不要因为吃了一点点亏就斤斤计较。刘劭在《人物志》中说,如果两个人的贤德不相上下,那么能够谦让的人就是杰出的人。如果两个人为谁更杰出争得不可开交,那么,那个争得最凶的人就显得稍差一点。这其实也是说的大人物能屈能伸的道理。并且说道,小人因为不能忍受小小的怨恨,最终反而遭致了极大的失败和屈辱。有人说:“吃亏是福,这不仅仅是老好人的一种生活态度。”
张良帮刘邦打下了天下,在权势上登峰造极之际,他毅然选择了急流勇退。在一般人看来,这是“屈”的不当时,其实是因为张良懂得天下的君王和臣子之间,都是可以共患难而不能同富贵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天下清平之后,帝王就要收拾帮助自己打天下的功臣了。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所以,急流勇退,明哲保身,看似吃亏,其实是莫大的福气。历史上有多少人因不知急流勇退,在权势的斗争中不肯屈服而惨遭毒手!所以以功利的目的而言,暂时的屈服是为了占更大的便宜,不计较眼前的得失是为了着眼于更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