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再整江山
32638500000074

第74章 三寨主

熊兆玉不在客栈,也不知道去哪里闲逛去了,这也难怪,他爹熊廷弼还没有平反,现在还是犯官之后,明朝的科举制度是要清白人家的子弟才能参加科举。熊兆玉就算借籍也是不行的。他嘴上虽然不说,心里确实郁闷无比。想必是在朱赝应试的时候一个人闷在客栈

无聊。便出去看看这济南的风土人情。寥以解忧。

朱赝刚一推开房门,忽然觉得有一硬物抵在腰间,就听有人道:“朱公子,别来无恙,在下已经等候你多时了。”朱赝第一个念头,周四海这个狗日的,心狠手辣睚眦必报。居然派人埋伏在客栈之内暗算自己,这下算是完了,轻者恐怕要吃刀子,重者没准自己穿越

后的小命就算丢这里了。大意了大意了。如果老天再给我一次机会.......估计是没有机会了。别的猪脚都有光环,所向披靡无往不利,为何到了我这里就不灵了呢。难道我穿越过来就是打酱油的吗?

朱赝摇摇头,苦笑一声:“这位大哥,你是周四海派来的吧,不知道周公子出价几何?不管周四海出价几何,本公子愿意翻倍买个平安。”背后那人嘿嘿一笑:“朱公子,你仇家还真不少,不过这次你可弄错了,本人不是什么狗屁周四海周三江派来的。”朱赝心中一安,长出了一口气:“那就好办了,本公子平时积

德行善,自信也没有什么仇人,你想要银子,我资助你一些便是,先放下利器。有话好说。”“没有什么仇人,嘿嘿,公子好健忘啊,难道公子忘了裴家祠堂如何趁火打劫抓住卧虎寨二寨主王杠,又忘了大年夜率领辅兵大出风头,帮助官兵剿平卧虎寨。如果我没弄错的

话,封四夫妻的死如你也脱不了干系吧,这也罢了,你还挖走我们卧虎寨一万多两银子。这笔帐又该如何算。”朱赝原本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哎呦!不好,你是卧虎寨的余孽,这账可不能算我头上,官兵剿平卧虎寨。让我们各个村出辅兵,这谁敢拒绝?给你扣上一

顶通匪的帽子,那就是死路一条。再说封四夫妻的死,这都哪跟哪,更是跟我没有办毛钱的关系,封四夫妻是给官军杀死的,身上的伤痕可以为证,辅兵只有棍棒没有刀枪。至于你说我挖了卧虎寨的藏银,那更是子无须有。俗话说盗亦有道。你不能听谁说某某挖了万两

黄金,就非逼着人家交出万两黄金吧,做贼也不是这样做的。”“朱公子,你这话也只好去哄哄别人,却哄不住我,在下可以拍着胸脯断定那笔银子铁定是你挖去了。那二寨主王杠是个死硬脾气。还等着一担粮用这银子买通官府放他出来。原本卧虎寨的这些藏银就是用

来以备不测或是买命用的。王杠再傻也不会主动向官府供出。退一步说王杠若是要向官府供出藏银之地,为何官军挖了银子以后,又将那地方填平,难道官军还需要掩盖什么吗。据民间流传说,这大寨主寨破之后即死于非命。根本来不及对人说藏银之处。而这四寨主死

于后山,死的时候,正好朱公子带着辅兵在后山把守路口。而这封四夫妻又是朱公子埋的。这你如何解释,所以那银子绝对是朱公子挖去了。再说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滋阳的传言也证明了这一点。都说朱公子人心好,收流民,天降善财。”

朱赝心想,这事情是死无对证。我就个他来个死不认账。如果这贼人是冲银子来的,多少给点银子,料想也不会害我性命,我就跟他耗时间,一会熊兆玉回来,或是小二伙计发现什么不对。事情便有了转机。暂时还是不要激怒他的为好。朱赝苦笑道:这些村妇农夫

的话也能信么,再说了,当日卧虎寨虽然被一举剿平,难免会有些漏网之鱼。藏银这等机密的事情,我一个外人怎可知晓。这等机密大事,想来就是寻常头目也不知道的,只有大寨主,二寨主,三寨主这些要紧的头目才知道,你去找他们的亲戚朋友还靠谱一些。说不定

是他们无意中透漏了消息......”说到这里朱赝头脑中如同一道闪电划过;“哎哟!你,你这王八羔子是,是,卧虎寨三寨主.......”那人虽然被骂却也不以为意。哈哈笑道:“公子果然聪明,三言两语之间,居然猜到在下是卧虎寨三当家。果然不简单。”

“这有什么不简单,卧虎寨四个头领,死了三个,你又对藏银那么清楚,不是你又能是谁?那卧虎寨上下屠戮一尽,就是不知道你是如何逃出升天的。”朱赝虽然看不见后面那人的容貌,却从语气中感到这人一副洋洋自得。“那兖州知府丁佑民一心想保住自己的乌

纱帽,所以才对卧虎寨下死手。这事情我早有洞悉。我曾经数次劝一担粮早做防备。可惜这厮非但不听,还笑我杞人忧天。没办法,我只好寻个理由下山保命。”

“你既然逃得性命,也算是上天眷顾,何不找个地方隐姓埋名。安稳过日子,以你的才学,想必安生立命也不是什么难事,何必又来寻我麻烦,你若是没钱,我送你三五百两,作为本金,足够你一世衣食无忧。总比你伤了我,被官府缉拿,亡命江湖要好。”那人又

哈哈一笑:“公子太也小看在下了,并非白某夸口,区区几万两银子白某还不放在眼中。”朱赝一谔:“你不是为了银子而来?”腰间硬物一松,从背后转出一个文士模样的人,将发簪插好,一揖到低:“兖州峰县秀才白斯文见过朱公子。”朱赝仔细一看,这人约莫三

十岁左右。青步长衫,一脸猥琐的模样。朱赝啼笑皆非:“你既然是个秀才也算是个读书人,为何跑来吓唬我,弄个簪子顶在老子后腰,搞的老子裤裆里面淋淋漓漓。好歹老子也是个武秀才,你就不怕我拿你归案。”

白斯文不慌不忙,拿下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咂咂嘴道:“公子意于天下,求贤若渴,怎么见了大贤反而要拿住送官?”朱赝大吃一惊,这话可是十足的大逆不道。再说自己的想法除了东方继大略能猜出一点。任谁也不知道。这个白斯文居然漫不经心就说出来

。怎能让朱赝不惊慌失措。“你这话是十足的犯逆,是要抄家灭族的,本公子当你是个疯子,胡言乱语,速速离去吧。”那白斯文见朱赝这个神情,心里更加笃定,居然还摇起二郎腿:“朱公子,许你做得,难道就不许我说得。”“在下做了什么了?你又从哪一点断定

我要谋取天下,要知道这顶大帽子扣下来,别说我爹泰兴王了,就算是我伯父鲁王也抗不起啊,不过你也太小看我大明朝廷了,就这胡言乱语也有人会信吗?真是痴人说梦。”白斯文点点头:“你说的不错,就算是我说破天恐怕也没人信,所以白某特来求证一番,白某

虽然只是个秀才,自诩心中韬略比之道衍不遑多让。看人谋事十之八九。不中亦不远矣。”道衍是黑衣宰相姚广孝的法名。也是“靖难”之役的幕后总策划。燕王能成为一代文治武功的永乐大帝,幕后的姚广孝可谓居功甚伟。乃是实实在在的“靖难”第一人。朱赝见白

斯文拿自己与姚广孝自比。还真有些拿捏不定:“你且说说你的谬论,你从哪一点看出本公子意欲天下啊?”白斯文伸出三根手指:“三点,其一,买名,公子安置流民,扫蝗灭灾难道不是为了买名么,去年公子纨绔之名兖州城内无人不知。短短半年时间,谁还说公子

纨绔。这兖州城,滋阳县一提起公子,无论老幼,纷纷称赞公子仁善。公子的买名之策已经初见成效了。而欲成大事者,必先成其善名。这点公子不否认吧。”朱赝摇头笑道:“我本就是沽名钓誉之人,闲的无聊,是你想多了。”白斯文也不分辨:“其二,入行伍,历数天下开国之君,哪一个不是出身行伍,靠兵起家。一刀一枪拼来的江山社稷。如今大明重文轻武,以公子的出身,想要当武官其实不必如此大费周章。按大明宗亲制,郡王之子一律为镇国将军,正一品,公子又不缺钱,买个镇国将军整日混吃终老多好,为何非要来考武举呢。公子连正一品的武官镇国将军都不放在眼里,看来所谋甚大呀!”朱赝当然是矢口否认,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你错了,还是那句话,你想多了,本公子只是好玩而已。”白斯文呡了口茶水:“这第三,凡欲成天下大事者,往往不拘一格用人才,汉高祖每战必败,却能最终席卷天下,为何,乃是善于用人,魏王曹操用人唯才。齐桓公能容一箭之仇的管仲。终成霸业。此例不胜枚举。”

“白斯文,这第三点你说错了,大大的错了,结交贤能,跟我是半毛钱的关系也没有,你见我什么时候大张旗鼓的去结交名士吗。所以说你这个求才若渴用在本公子身上是大错特错。”白斯文仰天哈哈大笑:“朱公子,白某人此番前来就是要赌一赌,你也知道,白某人曾经是卧虎寨三寨主,担当军师一职,不是能掐会算,也逃不过大年夜那一劫,如今又说破公子的心思。也是有些才能的。最起码这颗项上人头也值几百两银子。公子若是拿我见官,就证明我白某人错了,嘿嘿,那是白某人有眼无珠,死而无憾。若是侥幸让白某人猜对了,还望公子收留。白某人愿为公子驱策,共谋大业。何去何从任由公子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