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再整江山
32638500000073

第73章 登莱巡抚

先说说本科的主考官登莱巡抚。山东不是有一位巡抚了怎么有出了一个登莱巡抚?原来自万历四十年以后,辽东后金渐渐势大,为了防备后金从辽南海陆南下。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山东巡抚分离出登莱巡抚,登州和莱州二府从属。全称“巡抚登莱地方赞理军

务”或称山东海防巡抚,号防抚军门,有时简称“军门”,品秩为正四品,其上为山东巡抚兼提督军务,当时的登州镇总兵和东江镇总兵都归登莱巡抚节制。是实打实的山东军政第二把手,除了山东巡抚就属登莱巡抚了。

如今的登莱巡抚叫孙国祯。是第五任登莱巡抚。孙国祯是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浙江慈溪人,才具平平。在登莱巡抚任内非但没有做出什么出彩的政绩。反而搞的民生凋蔽,军备松弛。原本第二任登莱巡抚袁可立打下的良好家底,都被他挥霍一空。袁可立是河河南睢

州人,万历十七年进士,在他担任登莱巡抚期间,整顿军务,开荒屯田,拓地筑城。收集安置流民。短短三年功夫。就组建了一只水陆师军队。战船四千多艘,大大牵制了后金对山海关的压力。

民生方面小海沿岸水榭遍布,歌乐之声,通宵达旦,盛况空前。一时出现了“峰顶通望处,逐设烟墩,屯田农幕,处处相望,商船战舰之抛泊近岸者不知其数”的繁荣整饬景象。

如今的登莱巡抚孙国祯虽然军备民生做的都非常烂,但是有一点还是可以的。那就就往辽东前线煽糊兵源。孙国祯知道打仗没有兵不行。可是现在全国哪里还有能打的兵。辽东的兵早在万历年间就被打破了胆,只能躲在城墙关隘后面顽抗。戚家军全家覆没,白杆兵

元气大伤。如今大明真正能与建奴一战的只有广西狼兵。可是他孙国祯算哪跟葱,也调不动啊。调不动狼兵他就调败兵。他把所有辽东败退下来的残兵败将都收集起来,许以高官厚禄。威逼利诱,总之是使尽一切手段,把他们又送回辽东。这样做有两个好处,第一,这

些残兵败将全部都送回前线,你别管能不能打仗,反正兵源是有了,第二后方的治安好了。再说,你看看辽东打了这么多年仗,已经是一块死地,糜烂不堪。上去十个兵九个回不来,他孙国祯自然不会跟死人兑现承诺。所以这高官厚禄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到了后来,不

但卫所得官兵被派道前线,连监狱的犯人都给武装武装煽惑上去。想想,这样的人又有什么战斗力,纯粹是一群乌合之众。

现在呢,孙国祯又把眼睛盯上武举考试,成了这次武举考试的主考官,另外两个副主考一个是济宁兵备道王维新,还有一个是济南卫指挥使赵斌。

武举的考场再济南卫所校场内。分为三场六科。三场为,射箭:(骑射,步射)。武艺:(马战,步战)。兵策:(兵法,策论)。第一场还是考射箭。五十一个考生上午考步射,下午考骑射。朱赝的步射是七斗弓,六十步,五箭中四,还有一箭正中红心。这在考

生中算是中等水平,对于朱赝来说可是超长发挥了。周四海昨日丢了面子,今天有心在考场上找回来,轮到他射时,专门用了一石弓,八十步,五射五中,其中四箭都正中红心。引来考场中的一众考生齐声惊呼,连作为主考的巡抚孙国祯也频频点头微笑。毕竟这个成绩

在考过的考生中是相当不错的一个成绩。也给他这个亲舅舅长了脸。周四海射过以后,大摇大摆从刘嚣兄弟和朱赝面前走过,故意鼻孔朝天,对他三人斜睨一样。颇有些瞧不起他们的架势。朱赝技不如人,嘴上却不认输:“嚣张什么,老子迟早射得你妹子惨叫连连。”

刘嚣冷笑一声道:“拿两石弓来。”负责记分的小兵有些困惑,“这位考生,是要射两石弓吗?”两石的弓一般的摆在考场只作为摆设,很少有人真正去射。既然刘嚣执意要用两石弓,也只好由他。只见刘嚣走到一百二十步的距离,嗖嗖嗖嗖嗖,用的是连珠箭的射法,

五箭都整整齐齐正中红心,全校场发出一阵山海啸般的喊声。这种箭术和气力,已经好多年不见了。就连几位考官也忍不住站起身叫好。下一个轮到刘朗,刘朗用的是一石弓。中规中矩。也是五箭全中红心。虽然比周四海要好,但是比起哥哥刘嚣却远远不如。骑射上,

刘嚣仍然用的是两石弓,刘朗和周四海的骑射也不错,但是却被刘嚣死死压住一头。朱赝的骑射练的不多,七斗弓勉强五箭中三,没有一箭射中红心。这种水平只能排在中等靠后的水平。

第二天考的是武艺,上午考步战,下午考马战,步战讲究的是单兵能力,每个考生身穿黑布棉甲,头戴战盔。当然刀剑都是硬木所制。插在石灰桶里,抽签分组比试。这武艺是朱赝的短板。虽然学过相扑可是这也用不上啊。想来想去反正这木刀木剑砍在身上也不痛

,不管是谁就跟他对砍就是。朱赝从木桶中抽出一把绣春刀。横在胸前,先摆了一个架势。朱赝抽中的是三十三号,这位考生看起来有点呆头呆脑。名叫罗广才。铜锣一响,二人相互抱拳行礼。先相互试探了几招,罗广才发现朱赝无论是闪避还是格挡都不是太规范。几

个回合下来,险象环生。知道朱赝不是练家子。也就放心了,开始全力进攻。当胸一剑刺来,朱赝等的就是这一剑。当下也不闪避,直接一刀当头猛砍。若是两军相对,恐怕刀还没砍到人,就被剑刺个对穿。所以真实的情况下万万不会发生这样的状况。这位姓罗的考生

显然有些迷糊,这种同归于尽的打法猛然打了他个措手不及。急忙回剑格挡。但是已然来不及了,被朱赝一刀砍在胳膊上。胳膊上留下一条白痕。铜锣“当”的一声响:“本场比赛兖州考生朱赝胜。”罗广才输的不明不白。心中的郁闷可想而知。第二轮朱赝再用这招就

不好用了,干脆利落的就被人拿下,黑布盔甲上被人砍了十几二十条白痕。这位考生是周四海的朋友,有心让朱赝出丑。没办法。技不如人。只好乖乖认输。倒是刘嚣兄弟一路过关斩将。杀到最后。刘嚣有心礼让弟弟。所以最后的决赛是又刘朗和周四海两人之间展开。

二人各展平生所学。好一场龙争虎斗。刘朗为人宽厚,也不想关心闹那么僵。二人走了三十多招后,才磕飞周四海的长刀。所以,这步战一科,分别由刘朗周四海和刘嚣分列前三。下午的马战更是朱赝弱中最弱。上马之后只走了一个回合就被一位青州唐姓考生“斩于”

马下。看样子这马战倒数第一算是稳稳到手。刘氏兄弟依旧惊才艳艳。最后的决战也是在两兄弟间展开。二人在校场缠斗了一个时辰才分出胜负。最终刘朗一招惜败。周四海任然是第三。

最后一场考兵策。上午考的是《尉缭子》兵谈。尉缭子是武经七书中的一部。也是为将者必读的书籍。但是对朱赝来说却不难。兵策翻来覆去也就这几部。基本上都背熟了。提笔而就。量土地肥墝而立邑建城。[以城]称地,以(城)[地]称人,以人称粟。三

相称,则内可以固守,外可以战胜。战胜于外,(备主)[福生]于内,胜(备)[福]相应,犹合符节,无异故也.......

下午考的是策论,《论辽东之乱》这是个臭大街的题目,基本上这是考武举的必出题。朱赝也毫不犹豫。“辽东之乱,源于民族之治。太祖年间,海清河晏,尚有奢香之辱。今已逾二百余载,其治尤乱。酋虏之祖,世居辽东,为大明戍边.......”朱赝洋洋洒洒写了

一通。自己很是满意。第一个交了卷子就出来了。由于兵策没法立刻评卷。所以分数要等两天以后放榜才出来。又过了一会,考生们都陆续交卷出来。相互庆贺,相互议论答卷的内容。朱赝一拍脑袋:“坏了,老子怎么把真话都写出来了,这科危矣。”不管怎样后悔也

来不及了。只能听天由命吧。想来五十一个考生录取五十人,谁也不会认为自己就是那个倒霉蛋。所以考试们都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准备喝酒庆贺。也有的开始想着该如何买官了。

朱赝心中有事,没什么心情,一个人早早回到客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