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再整江山
32638500000067

第67章 蝗灾来袭

一个武秀才这这么轻松到手了,得来半点不费功夫,还有一场考试,那就是考武举人,这场不在兖州,而是在济南府举行,不过那要等到四月二十。考中了武举人以后就可当官了。一般的都会从最低级做起,首先做个小旗,最低级军官,小旗是正九品的官,管十个

人,相当于现在的班长。你可别小看了这个班长,班长也算是大明官僚体系内的一员了。恭喜您正式踏入仕途。一般这个班长当的很辛苦,如果在边军里面,正常情况下是驻守一个火路墩,说白了就是一个烽火台,大小事情还需要亲力亲为,所以这官当的惨的一比。但

是让人比较郁闷的是大明重文轻武,具体来说基本上文臣比武将高了一个半的品秩。怎么说呢,比方说,一个正一品的武官见了一个正二品的文官还要下跪磕头,跟一个从二品的文官才能勉强平起平坐,有时候还得恭恭敬敬。

那么你肯定很纳闷,我这正九品的小旗当的也太憋屈了,感情就算见了个从九品的文官还得委屈的跟个灰孙子一样。那不行,我花钱能不能买个好点的职位,可以,有钱能使磨推鬼吗,以明朝后期这种官场状况,买个芝麻绿豆大的武官花不了多少钱,一百两银子您

就可以买个旗总,旗总管五个小旗,六十人左右。算是一个排长。正八品的官。基本上当上这个级别的武官您就可以作威作福了。偶然还能喝点兵血。可以管几个火路墩,再也不用亲自站岗值班了。小康生活的日子就算开始了。如果说您还不满足,我还要买官,我要买

个百户过过瘾。这一级别的官买起来难度比较高。有时候花钱未必能办成事。不但要有银子,还要关系铁后台硬。毕竟百户是正七品的官,跟县太爷是一个品秩。明朝的驻军是卫所制。中央设五军都督府,为最高军事机关。再低一些的就是省,设都指挥使司,州府

设卫所,到了最低一级的县驻军就是百户所,手下管着大大小小112人,基本上做到百户这一级,那么基本上就可以横行霸道了。在县里面除了县令,县丞,以外,可以和主簿一起并列第三。不但可以克扣军饷,还能欺压百姓,强抢民女。现在你明白一个百户的权力了吧

远的不说,现在一个百户就是朱赝的奋斗目标。

朱赝没有参加文秀才的县试,这事情第一时间,泰兴王,湛夫子,岳姑娘,湛颜枫都知道了。这些关心他的人都堵着门的问原因,湛夫子苦口婆心的劝慰:“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泰兴王软硬兼施,威逼利诱,差点动手打人,岳姑娘的心又被狠狠的伤了一次

,越发认定这是个纨绔子弟。还曾经偷偷落泪好几次。湛颜枫既有几分喜悦又有几分疑惑,喜悦是以为朱赝因为喜爱自己才故意不去应试。好输给自己《骑驴思归图》不过他又有几分疑惑,朱赝曾经信誓旦旦的说一定要拿个举人回来。连潘夫人也不知道这个儿子到底是

怎么想的。朱赝现在是有口难言,难道要跟他们说自己要考武举?大明重文轻武,先不说大家不同意他去干这个看上去没什么前途的职业。而且这份职业还很危险,万一被派去打仗怎么办?别说外省,就说本省都已经打了十几年。没错,确实是这样,山东省的战乱已经

打了十几年了。大明两京十三省,隔海相望的辽东半岛也是属于山东省管辖。目前除了辽南的威海卫,基本上辽东半岛已经全部沦陷。这也是为什么朱赝不敢跟大家坦白的原因。只能敷衍应付。

后来朱赝实在是烦了,也懒的再扯谎,一个谎言要用无数个谎言来掩盖。朱赝干脆躲回上溪村。过几天清净的日子。

阳春三月,北方大地天气渐渐回暖,草长莺飞,到处一片花红柳绿。朱赝的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养殖场的前期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小猪小羊的存栏数量经过两个多月的收购终于达标,小鸡小鸭,小鹅的数量还有超出,因为散养的情况下,家禽的死亡率更高,集中

养殖,死亡率大大的降了下来,所以小鸡,小鸭都比原来多了一两千只,因为范二没有经验,以为养殖中会死掉不少。现实的情况下是,每个村民都害怕自己没有尽心尽力而失去这份工作。所以大家都异常小心,努力工作,所以死亡率降的很低。最让人操心的是饲料问

题,每天光买饲料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光现在每天都要十几两银子,这还是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小猪,小羊的食量越来越大,所耗费的银子越来越多,粗略估计一下,一年下来要上万两银子的开销,范二就不寒而栗。每天急的火烧火燎的。幸好朱赝回来了。

才让他找到一点主心骨的感觉。

另外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就是,熊兆玉出去采购的的番薯种子和番椒种子陆陆续续被侦缉队成员押送回来了,朱赝大喜过旺,忙把种子分下去,凡是上溪村的田间地头,哪怕是巴掌大的一块地方都种上,争取合理利用每一块土地,但是上溪村就这么大,能开发的土

地级本上都开发了,后续的种子还会慢慢回来,这让朱赝有些为难,朱赝准备从下溪村租赁一些田地,上溪村和下溪村一溪之隔,两村之间常有来往,有好多庄户还是亲戚,当朱赝把这个想法一说,铁大叔主动承担了这个任务,毕竟他和下溪村很多人都是乡里乡亲的。

也好说话。朱赝估算了一下,差不多再有三百亩左右的田地就够了。可是一家一户根本没有那么多的田地,所以,租赁的事情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家一户的谈。朱赝闲着无聊,也找了一小块田地种番薯,每天都去浇水,功夫不负有心人,番薯终于抽出了嫩芽,田里

的庄稼长势也很喜人,麦子都长有筷子高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年是个丰收年。朱赝用手拔了一根麦苗,含在嘴里,轻轻咀嚼,一股青嫩的香气,沁人心脾。

这种好心情被铁大叔打断了,朱赝见铁大叔面带忧色。欲言又止,忍不住道:“铁大叔,是不是租赁田地的事情有些棘手?其实这件事情也不必太过于看中,多花点银子无所谓,但是那种漫天要价讹人的刁民就算了,银子就算丢水里也不能纵容他们的恶习。”铁大

叔道:“公子有所不知,租赁田地的事情进展的颇为顺利,俺老铁担心的是另外一件事情,这件事情要是不及时处理恐怕会坏了大事。”朱赝眉头一挑:“哦,铁大叔只管说,我即刻让人准备。”只见铁大叔慢慢摊开手掌:“公子请看。”朱赝仔细一看,只见铁大叔宽

阔粗大的手心中伏着一只肉肉的昆虫,这昆虫铜头铁齿,头上有须,两只后腿极粗,肉肉的腹部,翅膀还没长出,只有一边两个嫩芽。朱赝哑然失笑:“铁大叔哪里寻来一只大肚蝈蝈,铁大叔太也小看人了,我早就不玩这东西了,铁大叔还是带回家去吧,你那小孙子一

定喜欢的紧了。”铁大叔一脸尴尬“公子有所不知,此物不是蝈蝈,他是蚱蜢,是老汉刚从麦地里抓的。”朱赝有些不好意思:“是了,只不过这虫子还小,我一时没认清,还当时蝈蝈呢。难道铁大叔所说的麻烦事就是这小小的蚱蜢?”铁大叔忧心忡忡道:“正是这小

小的蚱蜢,这蚱蜢又叫蝗虫,以俺老汉多年的经验,今年到现在一场雨雪也没下,必定会闹蝗灾,如今,这田里已经有了小蚱蜢,更印证了俺老汉的判断,往年的这个时候田里是不会有小蚱蜢的,这是大蝗灾的预兆啊,还望公子早做防备,让范管事多买艾蒿等烟熏之物

,不然今年轻者减产。重则颗粒无收啊。”朱赝心中一惊,他知道铁大叔绝不是夸大其词。一脸严肃道:“铁大叔,以您老的经验,这蝗灾何时来?”“快则十天八天,慢则半个月,到时候布天盖地,所到之处,寸草不生,俱为黄土,公子千万不可大意啊,这事关我们

上溪村的生死存亡。一定要早做准备。”朱赝也觉得事态严重,看见铁大叔一副心急如焚的样子,握住铁大叔粗糙的大手,一脸正色的安慰道:“铁大叔不必忧心,这件事我即刻去办,让范二火速再买一万只小鸡。”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