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再整江山
32638500000063

第63章 准备

过了正月十五,朱赝的养殖农场正式启动,俗话说有钱好办事,事实也确实是这样,范二遵照朱赝的吩咐,每天开始采买猪仔羊羔,上溪村每天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一排排整齐的圈舍拔地而起,前来送猪仔和羊羔的人络绎不绝,最远的甚至连临县的都来

了。生生把上溪村变成了一个牲畜交易市场。这也难怪,大明的小农经济严重的制约了牲畜市场的繁荣。平常一户农家,一般母猪下崽从三五只到十余只不等,生下三五只的还好,给一两只亲戚朋友,或是左右邻舍。其余的就自然放养。抛去病死或是意外死亡,到了年

底能收获两头肥猪,那就是天大的幸运了。更多的母猪一窝产了不少崽儿,但是大多数还是因为自然淘汰而未能成活下来,其中原因诸多。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农活牵绊,照料不过来,再说了本来就缺吃少穿的农户又哪里会有多余的糠麸来喂猪。这也是造成猪崽

死亡率异常高的主要原因。

现在听说上溪村高价收购猪仔羊羔,很多人都抱着试试看的心里,乘着猪仔还在吃奶,还算是比较健壮,赶紧卖了。要知道猪仔死亡率最高的时候就是断奶的时候,这个时候,母猪已经没有什么奶水,而且初春的野外又没有多少可吃的东西,所以基本上猪崽都熬不

过这一关。不过这些对朱赝来说都不算是个事,作为穿越者,朱赝曾经将一只连眼睛都睁不开的小橘猫,养到足足十二三斤重,胖的甚至连路都走不动,每次拖出来在小区的草地上溜猫的时候,总有人笑着打招呼“哟!哈哈,又溜猪呢......”所以朱赝的方法也很简单

,那就是熬米汤,面汤喂猪崽。等猪崽大点的时候再添加糠麸菜叶。这些村民众口一词,这猪吃的比人都好,有些喂猪的媳妇和婆子,趁人不备,偷偷猛灌几口喂猪崽的米汤,然后咂咂嘴:“味道确实不错。”

总的来说收购猪仔羊羔的事情比原先想像中要简单。这些农户,有的背着筐子,有的挑着担子,更远的还有驾着驴车的。大伙的心思也都大同小异,都走了这么远的路了,总不能再把猪崽弄回去吧。所以收购的价格都压的很低,范二这个读书人,变脸之快也让朱赝

叹为观止,从一个读书人转变成市侩完全省略过渡环节。难怪人常说,市侩不可怕,就怕市侩有文化。这位屡试不中的读书人总在讨价还价中找到乐趣。并且很享受的沉溺其中。哪怕再健壮的猪崽和羊羔,通过范二一说当场变成丢在大街上还被人嫌弃的赔钱货。“你瞧

瞧,这两头猪崽儿,只有进的气,没有出的气,我很怀疑能不能熬过今晚。”“你再看看,这头猪崽看似健壮,却一直啃筐子,这种猪崽我见多,光吃不长肉,你还是趁早背回去。”“你再看看这头,这头黑猪,目露凶光,一直死盯着别的猪崽,伺机择猪而噬,这种猪

崽就算是赔钱我也不敢要啊。”那卖猪崽的老农又气又急一个劲的辩解:“管事老爷,俺这分明都是好猪,您再看看,头头都是好猪啊!.......”范二瘪瘪嘴:“我一天要收百十头猪羊,早就练成了火眼金睛,啥样的猪崽,根本不需细看,鼻子一闻就了然于胸,我说你

到底是卖还是不卖,后面还有人等着呢。”“卖,卖,卖.......您老给个合适的价格。”“三头猪崽要死不活的,罢了,看你原来不易,统共一钱八分银子,卖的话干净一手交货,一手收钱。”

那老农当场就急了:“管事老爷,一钱八分银子,您这不是明抢么.......”“一钱七分......”

“真是欺人太甚,俺就是背回去也不卖了.......”

“一钱六分.......”

“老子就是全部溺死也不卖给你这黑心的管家。”

“一钱五分......”那老农抓起一只猪崽,腮帮子突突乱跳:“老子这就当场掼死在你面前,也让后来卖猪崽看看你这黑心的管事是如何压榨我等的。”说完作势要狠狠往地上掼。范二显然对于这样的事情见多了,也懒的跟他罗嗦,双眼一翻:“下一位”那老农忽

然抱着猪崽失声痛哭:挡在桌子前,不许后人上来商谈。范二冷冷道:“咦,怎么又是你,你不是要掼死猪崽么,旁边宽敞,赶紧闪过一边掼猪去,称趁现在人多,还能博一阵喝彩,我这里还要做生意,没空跟你闲扯。”

那老农哽咽道:“这位管事老爷,不是小的无理取闹,实在是这个价格让人无法接受,小人今日一早背了四头小猪,足足赶了三十里的路,又没有带干粮,眼看到了村口,没想到又渴又饿,头昏眼花,一跤跌倒,小猪四散奔逃,小人挣扎着爬起来,抓回三头,剩下

一头怎么也找不到,本就够不幸的了,这个价格小人连东家的利息都不够还,若是不够二钱银子,今年恐怕东家连地都不租给小人了,小人一家就会衣食无着落。这日子还如何过.........这世道为何变得如此薄凉”

老农一番哭诉勾起范二的怜悯之心,范二想起当日一家人流落在外,那凄苦之状也与今日老农一般相像,当下叹了一口气:“罢了罢了,就当我做了善事,看你也是贫苦之人,颇为不易,三头猪崽就按四头来收,二钱八分银子,速速去结账去吧。”老农一听,转忧

为喜,“多谢管事老爷照顾,这一钱银子与小老儿有大用,老爷如同小老儿再生父母.......”说完一个劲的磕头道谢。范二正愁着一钱银子的亏空从哪里弥补,忽然一个壮实农汉笑道:“活该你个老儿倒霉,原来我在村口捡的那头猪崽是你跑丢的,不过也算你命好,管

事老爷居然给你按四头猪崽结算,你也不亏了,只是口说无凭,这猪崽却是不能还你,这笔意外之财就该老子生受。”那老农垂泪道:“你不还与我也就罢了,何必说风凉话,这不是生生在人伤口上撒盐么,管事老爷发了善心,若是你将那头小猪还我,说不定管事

老爷按五头结算呢。”说完居然嚎啕大哭,“我的爹呀!.......”范二又好气又好笑:“你方才还将我比作再生父母,当下我又没死,你哭个什么喪,如今你怀揣着二钱多银子,还不趁白日人多速速回家,难道就不怕天晚被人放闷棍,劫去银子,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那老农一想也对,抹干眼泪,背起竹筐,一溜烟跑了。

不一会儿,就轮到那个捡了猪崽的壮汉,范二又摇动三寸不烂之舌,砍价砍的那壮汉跳脚骂娘,但是又能有什么办法。最后也只好乖乖认了。形势比人强。范二那一钱银子的亏空就明目张胆等着这个壮汉来填坑。那壮汉悔的肠子都青了,一个劲地扇自己嘴巴,早知

道自己闷头大发财多好,这多一句嘴,少了一钱银子。

这样的戏码每时每刻都在上演,这也意味着朱赝的养殖场以较低的成本顺利的完成了第一步。朱赝看着一切都往好的方面发展,一颗提着的心也放了下来,是时候该忙活自己的事情了,去小山书院求学的事情也要筹备一下,潘夫人望子成龙,亲手给儿子秀了个漂亮

的书包,笔墨纸砚也早就准备好了,各种书泰兴王府那边更是准备的齐全。完全不用这两兄弟操心。不过朱赝自己却是另有想法,还给自己准备了一些与读书似乎没有什么关系的事物。在楚千钧的帮助下,朱赝终于把这些事物收集齐全,上溪村最好的骏马一匹,箭靶一

垛,长弓三把,分别是五斗弓,七斗弓,和一石弓。还有羽箭一壶,长剑一柄,白蜡杆长枪一支。直看的楚千钧两眼发直:“公子,您这是要去读书还是去打仗啊?”朱赝哈哈一笑:“防身而已,不必大惊小怪,本公子英俊不凡,才学过人,人称小卫玠,万一这兖州哪

位姑娘不怀好意,企图非礼本公子,我也得有个趁手的东西自保不是。”

楚千钧白了他一眼:“我倒是不怕公子被人家非礼,就怕公子公子手持这些利器去非礼人家良家女子,话又说回来了,万一那位岳姑娘真想非礼你,你也只有哭天抹泪的份,还不如乖乖从了,免得挨打,若是欺负别的良家女子,到时候俺老楚也脱不了干系。”“嘿

嘿,既然你也脱不了干系,何不和本公子一起为非作歹呢,楚大哥你现在还孤身一人,好好找个良家闺女多好,小弟帮你把生米煮成熟饭,还怕她不从,也比楚大哥三天两头往青楼跑要强多了。”“谁,谁三天两头往青楼跑了,俺老楚好心提醒你,你老没个正经,到时

候真惹出事了,别怪俺老楚没提个醒。”说完楚千钧气呼呼的走了。朱赝哈哈大笑,自言自语道:“现在也真该办办正事了,明日我就去小山书院正式求学,考功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