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东方皇冠
32448700000009

第9章 男儿何不觅封王

虽然被抓住了,但朱迪钟并没有放弃过自己的计划。历史明明白白的写着,鞑子会打败李自成,然后进入北京城。如果自己不想跟后世清穿女一样去跟野猪皮谈恋爱,那么就必须在鞑子进北京之前逃离北京。

朱迪钟开始在脑海里构思自己的计划。之前没被抓住的时候,朱迪钟还全指望李全能有门路带她离开京城,逃到江南去。因为李全虽然是个太监,但处事不乱,还能混到顺军那边去隐藏身份,感觉很可靠的样子。但现在李全并不在,自己也没有认识的熟人,要跑,只能靠朱媺娖了……

朱迪钟心理很是堵得慌,并不是说做这个有什么负担。只是觉得心里地堵得慌而已。如果朱迪钟不知道朱媺娖的结局,那么她肯定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但是朱媺娖自己都保不住,却偏偏还要来保住她,真的是……

如果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毫无疑问,朱媺娖是可怜的,那么,朱媺娖有什么可恨之处呢?正如崇祯说的,‘汝何故生我家!’。难道这也是可恨之处?难道就因为生错了家庭,所以才要遭受苦难吗?

在侍女的帮助下,朱迪钟又来到了朱媺娖的房间。此时朱媺娖也已经醒来,但因为体弱,还是躺在床上静养。

看到朱迪钟来看自己,朱媺娖唯有苦笑。被自己妹妹看到自己这个样子,真的是……。但只是瞬间她便变得‘开朗’了起来,仿佛之前苦笑的不是她似的。

朱媺娖并不愿意跟自己的妹妹谈论有关于自己的问题,朱迪钟也很小心的不触及朱媺娖内心的伤痕。朱迪钟小声开口道:

“听说闯王带兵出征去了。”

“是吗?”

朱媺娖很诧异的样子,总算没有了之前的‘刻意’。

朱迪钟自然不会知道,朱媺娖对自己已经放弃了。任谁短短时间遭受了这么多的‘不幸’,估计都会自暴自弃吧?更何况是理学大兴的明朝。朱媺娖虽然放弃了自己,但对于几个弟弟妹妹却没有放弃,听到李自成带兵出城了,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你们都下去吧!”朱媺娖对侍立在房间里的侍女命令道。

大明现在虽然被李自成灭了,但两百多年的统治毕竟不是区区二十来天能够磨灭的。侍女们对于这位亡国公主的心思也很复杂,再加上公主的遭遇也发生在了她们的身上。如果说以前她们伺候主人家是因为权威压迫与习惯使然,那么现在对于朱媺娖,更多的便是同情,而不是害怕。

李自成出征,刘宗敏作为李自成最倚重的大将,自然也会随李自成出征。刘宗敏不在,最少自己的日子好过多了。朱媺娖总算感觉到一点安慰。哪怕是在苦难中,人们也会寻找‘希望’不是?但朱媺娖这希望却不是给自己找的,因为她早已放弃了希望。作为一个在理学熏陶下成长的公主,虽说年纪还不大,理学思想还没有那么根深蒂固。但毕竟自己已经失去了‘贞洁’。若不是刘宗敏以亲属威胁,怕是早已寻了短见。

可是自己又能怎么逃离呢?朱媺娖很快便泄了气。刘宗敏虽然走了,并且带走了所有的亲兵。但他还是留了一些士兵看管这座府邸,并且由他的一个心腹主管这里的事务。听说这个心腹以前是刘宗敏的亲兵,跟随刘宗敏出生入死。但在一次战斗中不但作战勇猛,还数次为刘宗敏挡下了危险,最后由于受伤实在颇重,命虽然保住了,但却再也不能随刘宗敏上战场冲杀了。

刘宗敏虽说不是个什么东西,但能在农民军中混出头,自然也有他的处世之道。为了笼络人心,他并没有像对待不能战的士卒一样把他抛弃,反而留在身边作为心腹,并且好吃好喝的供着,这也让看见的亲兵更是为他卖命。而为了让亲兵们时刻不忘他刘宗敏的‘恩德’,这个亲兵便被一直带在身边,作为众亲兵的‘榜样’。

但今时不同往日,这一次出兵是为了迫降吴三桂,只要吴三桂一降,整个北方基本上没有再可以对大顺军产生威胁的明军势力。自古以来,大一统王朝都是自北向南完成统一。若是吴三桂降了,那大顺一统天下便指日可待。

而吴三桂虽说是明军在北方唯一剩下的对大顺能产生威胁的明军势力,但毕竟势单力孤。只要是个正常人,都知道怎么选。而此时吴三桂迟迟不表态,刘宗敏判断是吴三桂是‘待价而沽’,以期谋取更大的利益。显然,大顺朝廷眼光虽然不短,但也不长。早先派人劝降给出的条件——封为平西伯,世镇山海关。

但吴三桂对这个并不满意。要知道,吴三桂此时已经是平西伯了,虽说这是崇祯死之前诏他驰援京师而封的,但毕竟是正儿八经的伯爵不是?而李自成仍然封他为平西伯,这相当于没赏。至于什么世镇山海关,吴三桂也就当个笑话听听。山海关什么地方?外有建奴虎视眈眈,内里京师近在咫尺。说得好听是让自己‘世镇山海关’,实际上不过是让自己做条‘看门狗’罢了,还是世代的那种!

若真是‘世镇山海关’,他吴三桂意见也不大。但是李自成舍得拿出银子来给他山海关发饷吗?吴三桂用屁股想都知道,李自成自己军队都是不发饷的,哪有钱来发给他。而如果靠山海关附近田地那点产出,辽东兵吃饭都不够。倒不是说那些田地的产出真的供不起辽东兵吃饭,毕竟将领官员们也要挣钱不是?

自天启年间以来,辽事糜烂。每年投入辽东的银子都是一个巨大的数目。而自打王化贞提出“辽人守辽土”以来,到袁崇焕时,辽东终于因为这个政策而彻底成为铁板一块。在巨大的利益所驱使之下,辽东集团只知有自己,哪里还知道有朝廷?再加上每年京师投入辽事的钱上下瓜分,就更没钱去发展武备了。只能仗着坚城雄关防守鞑子,哪里还能出关跟鞑子野战。甚至因为常年交手,辽东集团早已跟关外的清军达成了某种‘默契’。

历数清军数次入寇,辽东集团毫无作为。唯一一次稍有作为,还是在袁崇焕的督导之下,出关驰援京师。但各部明显不配合,只有真心听从朝廷命令的平辽将军赵率教、大将满桂、孙祖寿火速驰援,但却被清军伏击,赵率教阵亡,满桂、孙祖寿战死,不得不让人疑惑。并且,袁崇焕最后还被做了替罪羊。

而现在,虽说现在的蓟辽总督是王永吉。但他却是个文官。若是大明朝还如日中天的时候,吴三桂这些武将确实只有俯首听命的份。可是大明朝文官的威风早在这十几年的战争中扫了地,武将们往往拥兵自重。

而吴三桂拥有重兵,在大明朝如今京师失陷的档口,辽东众人自然以他马首是瞻。辽东是战是降,全在吴三桂一人的决断之上……

……

山海关,吴三桂军营。

“驾……驾…驾……”一匹快马自京师方向而来,直冲吴三桂军营。

“来者何人?”守营士兵皆是训练有素之士,自然不可能随随便便让人进入军营。立刻结成阵势,逼停了狂奔的战马。当然,因为并不能确定是敌人,自然也不会对来人不利。

来人顺势滚鞍下马,直接瘫倒在地,看起来非常疲倦,有气无力道:“我乃国丈家人,带有国丈密信,请速速带我去见平西伯。”

崇祯虽然是最后关头下旨封吴三桂为平西伯,但也是对整个朝廷通告了的。周奎对吴三桂自然以平西伯相称,所以并没有什么不对。

守营士兵一听是国丈家人,虽不知真伪,但也不敢做主,便迅速层层上报,好叫长官前来处理。不多久,来人便被带到吴三桂所在营帐。

吴三桂见着来人,不等来人跪拜,抢先开口道:“前年我曾送礼于国丈老大人,你既是老大人家人,必然知晓此事。”

来人却也不慌忙,仔细想了想,道:“礼品一事,向来是主母过问,我却是不知。但老爷有吩咐过,若是伯爷不信在下,便说去年伯爷在田府得了一件珍宝。”说罢便把周奎的亲笔信呈给吴三桂。

吴三桂当下便信了一半。陈沅是已故田贵妃之父田弘遇送给自己的小妾,自己很是喜爱,一直带在身边。但这件事京师却很少有人知道。因为陈沅是田弘遇奉崇祯之命送给自己用来笼络自己的,除了田府应该没人知道才对?毕竟外戚私下结交统兵大将,这可是大忌。虽说是奉命行事,但要是被别人参一本,崇祯肯定不会承认的,田弘遇也不会找死的说是崇祯指使的。不过毕竟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田弘遇也说了,陈沅也算是皇帝借他的手笼络吴三桂罢了。因为陈沅是先被田弘遇送进宫的。

田弘遇虽然是个外戚,并且因为田贵妃已死,田贵妃的儿子,他外孙也与皇位无缘,而藩王到了一定年纪是一定会被封出京城的。所以田家早已经没了靠山,他自己也时日无多,身体越来越差了。而看到崇祯笼络吴三桂,又深感天下近年来越来越乱,便把陈沅送给了他,希望他在自己百年之后对田家子弟多加照拂。但是陈沅本来就是皇帝借他的手送给吴三桂的,要是吴三桂知道了真相,可不会念他田家的好。于是为了田家,果断的把崇祯卖了。

而身负‘皇命’的陈沅,吴三桂虽说喜爱她,但从不让她影响自己的决断。所以陈沅并没有发挥崇祯所期望的作用,虽然当时崇祯只把他当做笼络吴三桂的棋子。但如果能影响吴三桂,那棋子的价值自然更大。

吴三桂看完书信之后,简直想发笑。一帮子从没有打过仗,靠着祖辈战功吃饭的勋贵们,竟然想出了如此‘奇葩’的‘计谋’。说是计谋都侮辱了计谋这两个字。

勋贵们的计划是让吴三桂以黄河以北之地作为酬劳,联合清军,共同击退李自成,立东宫为帝。而给吴三桂的酬劳则是……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