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秦保卫战
32310300000006

第6章 公公,你是赵高吗?

扶苏这几日闷的实在是百无聊赖,郑妃已下了死命令,严禁出宫。扶苏当然明白郑妃的良苦用心,外面世事无常,万一出个什么乱子,自己再有个三长两短,叫她可怎么活。

自古慈母多败子,此言非虚,想来那小扶苏,性格柔弱胆小,定是因郑妃的溺爱所致,想那日,若换作自己挨了揍,坐地痛哭,想来郑妃断不会象白夫人那样,再补上两巴掌的。

唉!有母如此,焉知祸福?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可都是别人的精彩,被禁锢在这被厚重秦砖砌成的院墙内,实在无奈。

更让他无奈的是,自己已具有的成人思想体系,与小娥有常她们聊不到一块儿去,她们如花的年纪,最关心的莫过于穿衣打扮,眼下,她们正醉心于发型设计,理所当然,自己的一头黄毛,成了她们的试验田。

她们一会儿给他弄个双髻两分,一会儿给绾个脑后背团,........乐此不疲,但小娥说,这都不好看,还是阿房女的发分两边,既自然,又飘逸,看去如仙女一般。忙对着铜镜,三下五去二,解下头上双髻,梳了个长发披肩,幽幽回过去头来,问:“怎么样?”有常叹口气道:“人家如此像仙女一样,你却似女鬼一般。”

扶苏差点儿乐了,人与人就是有天壤之别,小娥如此,简直是东施效颦。不过,如阿房女这般绝色女子,能让后来统一六国始皇帝,为其大兴土土木的建造阿房宫,怎么就没入选古代四大美女之列呢?看来世人评判美女的标准,并非是单单凭了相貌,而是还要看她们在历史上的影响力,不说昭君出塞,也不说西施貂婵的美人计,单说玉环肥妞,不也因了祸国殃民才名垂青史,与其四位相比,阿房女不过就是一默默无闻的美人罢了。

看来,女子要想青史留名,还尚须有所作为,男子就更不用说了。

想想扶苏前生,除却在沙丘政变时留下了愚忠之名,爹叫儿死儿不得不死,君叫臣亡臣不敢不亡,一抹脖,血喷五丈,真是傻缺到家!

但扶苏又有何闪光点呢,除却寥寥几笔,什么体恤民情呐反对****啊的模糊评论外,他哪里做过什么具体事情,惟有一点被后人颂扬的就是反对焚书坑儒,但此事,他是否真的做了,尚值得商榷。

被禁在这三尺囹圄,两耳不闻窗外事,不憨不傻,已属造化,哪里还会有什么自己的政见,更莫提什么上马执刃,建功立业了。

目前看来,除了自己暴病而亡,才或许能引起点涟漪,大王尚且对他都漠不关心,朝野上下谁还拿你当根葱?按说,作为皇长子,身体有恙,那还了得,文武百官,皇亲国戚,还不得车水马龙络绎不绝的前来探望,而眼下,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除了白原公子假模假样的走了一遭,再无二人登门,何其哀哉!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既然上天有好生之得,给了一次重头来过的机会,岂能白白浪废!何况此扶苏已非彼扶苏也!

“有常,闲来无事,我想去拜访一下吕相国。”想毕,扶苏便如此说道。

只有先走出去,才行啊,何况也想拿他的《吕氏春秋》做做文章,不是说凡能对其春秋大作增减一字者,赏千金吗?不求千金赏,但求闻达于诸侯,来个一鸣惊人,也让世人知道自己是老几呀!人怕出名猪怕壮,人不出名万事沧。

“不行。”有常一边给扶苏仔细的梳弄着头发,一边说。俩字,不温不火,却没得商量。

扶苏猛地站起身道:“这不行,那不行,你是主人还是我是主人,真是岂有此理,我今儿还就去了,看你能奈我何!”说着拔腿就向外走。

但哪里走得脱,有常和小娥早已扑了过来,跪在地上,一人一条腿的牢牢抱住不放。

“公子,使不得,你若出去,娘娘还不得杀了奴婢呀!”两人异口同声说道。

“松开,此事由我,与你二人无关,快点松开!”扶苏着实气恼,真是小人误我。

“不松,不松。”二人反而抱得更牢,同时心中暗道:小主这是怎得了?往日让其出门,都是连哄带骗,费九牛二虎之力,尚不能成,这几日却如中了邪,三天两头的想往外跑!

“尔等怕娘娘杀你,难道不怕我?”扶苏瞪着眼斥道。

“不怕,不怕。”二人又异口同声的笑着说。心道:三尺小儿,怕你作甚!

“再不松开,信不信我也把你们杀了!”扶苏威吓道。

扑哧!小娥笑了,伸着脖子道:“请公子杀我,请公杀我。”不是看不起你,一只死蜘蛛都吓得你鬼哭狼嚎,还要杀人哩,当真好笑。

扶苏正想仰天长叹,却一下看见,郑妃不知何时已走进院门了。

“你们在做什么?!”看着儿子披头散发,被两个也同样披头教发的使女死死抱着,郑妃厉声问道。

“回娘娘,今儿公子非要出去,奴婢们正在拦着。”有常赶忙答道。

郑妃走上前来,笑吟吟问道:“我儿这次又要出去做什么?”如水秋眸,满是怜爱,轻声细语,尽是关怀。让人没脾气。

扶苏低下头,小声答道:“回母亲,孩儿.....孩儿想去拜访下吕相国。”

“噢?”郑妃听了心中自是一惊,心道我儿这是怎么了,老是迸出些奇谈怪语,你说你一个垂髫小儿,去拜访一个糟老头子干什么?

“拜访吕相国?意欲为何?”郑妃狐疑问道。

“孩儿,孩儿想去借点书看。”扶苏说着心道,这理由多么冠冕堂皇理直气壮,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人母者不都是对子女有此殷殷之望么。

“看书?”郑妃惊诧的差点瞪掉丹凤眼,半天才惶惶问道:“我儿呀,你难道认字了不成?”

被此一问,扶苏差点儿愣了,心道:不好,又说了露马脚的话了。稍一定神,呵呵笑道:“孩儿哪里认得字呀,只不过在宫内闲的无聊,想借本书让母亲教教孩儿罢了。”

郑妃听了,一下笑道:“我哪里有能耐教我儿读书认字啊,不过我儿有此想法,实在甚好,总强过其他公子们的打打闹闹,爬高上低的,万一伤着,可如何是好,不过此事,须禀报你父王,让他与你寻个有能耐的师傅才好。”

扶苏听了,心中自是兴奋,有能耐的师傅,想必定是大咖,不求让他教我认字,可笑,我哪里还用人启蒙识字,但以此为名,找个大咖聊聊,博古通今,岂非好事!忙催促道:“好呀,好呀,请母亲速去!”

“看我儿急的,你父王这几日正忙得不可开交,晚上几乎连觉都不曾睡过,哪有心思过问此事,等过几日,退了六国之敌,我寻了机会与你父王再说不迟。”郑妃笑道。

扶苏听了,也只得作罢,烽火连三月,妻儿算什么,但总算找到了一把钥匙,打开秦朝如迷般的大门,只是迟早的问题,不急,不急,才七岁耳。

“还不赶紧的都把头发弄好,一个个疯子一般。”郑妃边进屋边斥责说道。

有常忙站起身,给扶苏重新梳理发髻。

小娥站起身子,却惊慌道:“娘娘,我看那可是赵公公来了?”

扶苏听了,忙扭头向外望去。

只见一头罩纱帽,手拿拂尘,身着灰布长袍的男子,正匆匆而来,白净的面皮上,连根胡须都没有。心中暗道:想来这就是所谓的太监了。

这太监匆匆而来,却不近前,远远站定,躬身打揖道:“奴才见过郑娘娘,奉大王旨意,宣公子扶苏上殿谨见。”声音果真尖细刺耳,听来直起鸡皮疙瘩。

郑妃面色一喜,又犹豫问道:“敢问赵公公,大王可说要奴家陪了公子前去?”

赵公公尖声答道:“这个小人不知,大王没说要娘娘同去。”

见郑妃欲言又上的样子,扶苏知道她不放心,便说:“父王召见孩儿,母亲勿用担心,让孩儿自己前去就是了。”说着,迫不及待的出门而去,有常忙追上说:“公子慢走,头发还没梳好。”

扶苏捋了捋脑后的几缕乱发说:“不碍事,不得事。”又仰起脸看着赵公公说:“请公公头前带路。”

低头看看脚下厚厚的石砖,抬头看看一处处巍峨的宫殿,扶苏心情激荡,这就要进咸阳宫了啊!

但看着前面踽踽而行的赵公公,此时扶苏却有个问题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待上了一座石桥,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请问公公,你是叫赵高吗?”

...............求支持,打赏,推荐,收藏都行,您的一点支持,与我都是莫大鼓励,谢谢有爱心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