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创建名校的思考与实践(第三辑)
3230700000053

第53章 家校和谐与成功教育——在首届家长代表大会上的讲话(2)

合理,是指合规律和目的性,合乎道理和事理。中国父母爱孩子堪称世界之最,尤其是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集几代人的宠爱于一身,很容易爱之过度,变成溺爱。实验校曾有种现象,无论是中午、晚上,校门口都有为学生送吃送穿、送这送那的家长,甚至还有的专门赶来为孩子洗衣服、叠被子、收拾生活用品。这不仅对其子女的学习和做人造成负面影响,更为重要的是无助于学生的自立、自理、自强精神的培养。为改变这种状况,训练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学校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对学生进行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耐心教育,并通过学生做父母的工作。目前,实验校已基本杜绝了这种现象。但这在我们的初中部仍然存在。学校将进一步加强教育和管理,使这种不利于学生成长的现象尽快改变。当然,这还需要家长们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父母疼爱自己的子女本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如果爱之过度,什么事都自己代劳,那会造成孩子对爱的麻木,使孩子失去自立能力,丧失责任感,认为什么事都是应当的。前不久,南京大学一学生家长写了一封“辛酸父亲给大学生儿子的******”,贴在南京大学校园,引发了全国的震动和一场大讨论。这位父亲述说:他从孩子上大学起,为其扛行李,陪他报到,挂蚊帐,买饭菜票,甚至到教他挤牙膏,可这一切,孩子都视为是天经地义之事。这孩子心里分不清谁是父亲、谁是儿子,好像这个老爸生来就是为他服务的。而且在大学几年,只知道写信向家要钱,三封信加起来比一封要钱的电报长不了多少,从来对爸妈没有安慰话,唯一一次长信,还是谈别人爸妈如何大方。而他要去的钱去陪女朋友进卡拉OK厅、进酒吧饭店,简直把父母当成了取款机,儿子却成了讨债人!那么,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呢?父母就没有责任吗?很多专家认为,其实这都是父母自己造成的,是溺爱的结果。

三、希望家长对孩子要正确施教

中学阶段正是孩子的思想迷茫、性格不定型的心理断乳期,这个阶段孩子变化很快,变好、变坏都是瞬间的事。因此,希望家长要及时观察孩子的行为,经常到校了解孩子的表现,及时进行疏导教育,把不良行为纠正在萌芽之中。一是要求要严,不能放纵不管,再忙不能误孩子。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放纵不管出祸害。”等到大了、变坏了再管就不好管了。尤其是在节假日,在孩子离校后,更要加大管理力度。当前,社会诱惑太多,要让孩子远离网吧、游戏厅,远离暴力和黄色的东西,限制孩子看电视时间,要求孩子慎重择友。当然,这里的“严”也要严而有度,不能简单粗暴,搞“家长制”作风、“暴君式”作风,动不动就“棍棒伺候”。要发扬民主,经常与孩子沟通,平等交流,抓住孩子的思想,讲清道理。二是要教育孩子学会合作,学会与同学、与老师和睦相处,正确处理同学间矛盾;要教育孩子在与同学的交往中以礼相待、以诚相待、友好相待,学会尊重自己,更要学会尊重别人;要教育孩子学会谦恭、礼让、忍让,当同学间发生矛盾时,要多一份理智和克制,少一份鲁莽和冲动,正确地处理和化解矛盾,避免矛盾的激化,控制事态的发展,决不能用“私了”、违纪甚至违法犯罪的手段来处理同学间的矛盾和问题。三是要重视成人教育,先教孩子成人,不能急功近利,顾此失彼,一味追求让孩子“成才”。现在家庭教育的突出问题在于不切实际地对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值,而不管孩子的基础、能力、个性差异等实际情况和孩子自身的意愿。父母都对孩子寄予了满腔的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本无可厚非,但如果被功利主义冲昏头脑,逆孩子成长的客观规律而行,拔苗助长,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因此,我们希望家长们调整好心态,理解孩子、正视现实,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来要求孩子,遵循教育规律和孩子成长的客观规律,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四、希望家长能理解教师

实事求是地讲,我校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在全市乃至全省都是一流的,而且工作态度都很认真,都很谨慎,为了你们的子女学会做人、能够成才,肩负着很大的工作压力和思想压力。绝大多数老师都是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备课、改作业、辅导学生,有的带病坚持上课,有的亲人生病不请假,还有的女教师产前头几天还在课堂,学校领导都为教师们这种精神所感动。当然,“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教师中也会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可能工作经验不足、教学方法不当;有的性格急躁,对孩子要求过高过急,甚至有可能出现讽刺挖苦和过激言语等。一方面学校通过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和每学期一次的学生评教来纠正,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家长们能及时与老师沟通,给他们提出改进意见,也可向学校领导提出相关建议,这些我们都是非常欢迎的。在这里,我希望家长能理解和支持教师的工作,在孩子面前尊重教师的威信,千万不能袒护孩子,不要偏听偏信,即使教师做得不对,可以直面教师,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谈,这不只是伤害教师脸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对孩子的教育和健康成长也是极其不利的。

五、希望家长能理解学校

教育不是万能的。现在,我们的家长认为,把儿女送到学校,儿女的一切责任都是教师的,都是学校的。你们对学校和教师的要求高、希望大,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事实上,学校及其教育不是“万能公式”,不是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不是可以“包打天下”的。从法律上讲,家长是子女的法定监护人;从道德上讲,学校及其教师是学生的保护人,这不是我们在推卸责任,我们理所应当担负起自己应尽的责任,但我们不能包揽一切。近日来,四川省教育厅接连出台了《四川省规范教育收费八条规定》、《四川省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八条规定》的“双八条”规定,又出台了《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小学管理的规定》,这些规定,对学校各方面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学校来说,我们当然要严格按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自觉地规范办学行为,自觉地加强学校各项管理。但是,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与我们的学生和家长的要求却不尽一致。如省教育厅明确规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不得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补课和上新课,除住校生外,一律不得组织安排上早晚自习。住校生上早晚自习,不得统一组织、集体讲解和辅导。”按教育规律育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是学校和老师们都赞成的。但家长都希望学校把子女管严,希望子女的一切时间都交给学校、交给老师管起来,希望子女能有更多的时间在学校接受正规教育,以免混入社会,误入歧途。这些学校和老师都能理解,也希望家长理解学校在办学经费上的困难。

六、希望各级家长委员会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学校家长代表大会制、年级家长委员会及其家长学校是我校用民主法制思想管理学校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力量。我们希望学校和各年级家长委员会委员,能全方位地了解射中的过去、目前的困难和发展的远景,期待各位委员积极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群策群力,共商学校发展大计。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空间广大,信息渠道四通八达。加之党和政府深化民主政治建设,公民享有充分的话语权,这是一个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负面影响也会出现,对教育说好说坏的都有,也难免使教育、使学校受委屈,受伤害。我要拜托大家能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当好学校的监督员,时时关心射中,爱护射中,宣传射中,与学校同舟共济,当好学校与社会、与家庭联系的桥梁,积极配合学校,促进孩子在学校健康成长,共建和谐校园,把你们的儿女教好,让你们放心。

家长朋友们,我们不仅深入研究学校自1848年兴办“广寒书院”至今158年来的悠久办学历史,认真总结一个半世纪以来优秀的文化积淀和长期办学的丰富经验,以“人的发展”为宗旨,努力博学贯通中外先进文化,力求兼容世界现代教育理念,总结、概括并形成了“德才厚重,博贯兼容”的办学思想,还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制定了创建“中华名校”的办学总目标和“使学生成为有责任心、有学习能力的现代人”的培养目标。我们要求全校教职工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要求领导“不怕吃苦,不怕吃亏,不怕矛盾,不怕非议”,“公道正派,勤政廉洁”,要求教师“德厚学高,智能足备,广学求真,德行职守”,要求学生“立志高远,奇想勇为”,要求全校师生都要做到“走进射中,无愧无悔”,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家长,无愧于自己。

各位家长,有你们的理解和支持,有县委、县政府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我们一定能把学校办得更好,把孩子教得更好。我们豪情满怀,共同走在通向“中华名校”的大道上。面对各位家长的殷切期望,我们将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环境,一流的设施,一流的师资,精心育人,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最后,我以一首《西江月》结束今天的讲话:

家校激情似火,学子士气高昂。百年风雨铸辉煌,三次跨越在望。园丁勤育桃李,父母喜迎朝阳。和谐教育新风尚,成者惊天破浪!

祝各位家长朋友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

2006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