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开江文史典藏
3227500000009

第9章 峨城山驻兵探疑

清道光年间刊刻《新宁县志》载新宁八景,首列“峨城雪霁”:

治西五十里,有峨城山,巍峨雄峙,冬日积雪,炫耀光明,照澈数十里。

《新宁县志·山川志》:

峨城山,治西五十里。峰高千仞,甚嵬峨。相传汉舞阳侯樊哙驻兵于上,就险筑城,至今遗址存焉。上有梵宇,哙亦肖像其中。

在开江,一说起峨城山驻过樊哙的兵,不少人都表示怀疑:驻扎在那么一个山顶上,前不巴村,后不挨店,起啥作用?究竟有没有这么一回事哟?就现在的自然地理环境及人迹罕至的情况来看,的确让人怀疑其驻兵这一历史的真实性。

追溯起来,早在周朝时代,武王伐纣建都镐京(西安西南),咸阳、长安成为中国古代政治中心,人口集中,其大米需求量大,供应来源当然在秦岭以南的四川广大地区。米仓山,米仓古道,顾名思义,运送大米的山地通道,如此得名由来,也是可想而知。

公元前202年,刘邦击败项羽,夺得天下。而此前的公元前206年,秦灭,项羽封刘邦为汉王。不久,刘项相争。在入关平定“三秦”之时,刘邦采纳阆中人范目建议,“募发 民,要(约)与定秦”。 人“为汉前锋,陷阵”(见《华阳国志·巴志》)。

过去,我对峨城山屯兵之说也是半信半疑。但经过近年实地踏勘和多种文献材料的间接了解,我感悟到屯兵一说虽不见诸直接的文献记录,但民间的传说断非臆想,不无道理。刘邦做南郑王,所辖地域达到川东北大部地区。因此,樊哙从军事上考虑,驻守峨城山其地,保卫南郑辖地的南方边界地区,是有极大可能的,而且是明确出于政治军事上的两个目的,一是获取粮草,二是把守关隘。

一、关于获取粮草。联系古代川东北山区来看,虽然山巴到山,但居然有开江、梁平如此平阳大坝,不啻给刘邦提供了一座米粮仓。兵马未到,粮草先行。或屯兵垦殖,或督导耕种,自属当然。开江本来就有“大巴山米粮仓”之盛誉,联系“米仓山”之名,开江何不提出“米仓坝”的说法?或与“米仓山”呼应性地对仗一下,将老地名“NFEF0子坝”叫得响亮一点,更有名气一点。

二、关于把守关隘。今峨城山凉风垭口,是古代四川万县长江下岸通往刘邦领地陕西等地的一条必经之路,一条捷径,一个军事要地,又是南郑辖地的南方边界地区,堪称边关要塞,安得不守。唐代南方通往长安的“荔枝古道”就经过开江,而古代县境内南北通衢大道必经天师观的凉风垭。因此,秦汉之时樊哙部署屯兵驻守,理所当然。

还应指出,峨城山这一地名,从现在可查的历史文献来看,它应是开江一县最为古老的地名文化遗存了。其他几个古老的地名:新宁,始于西魏建县;李靖垭、金山寺,得名于唐代;一个已经消失但见于文献记载的地名“茶岭”,得名于宋代,至今都已1000多年了。峨城,传说是舞阳侯樊哙帐下一位部将和谋士的名字,不论怎样,用作地名,顾名思义,峨城山者,以险山之巍峨,喻城垣之固也。峨峨之山是城,峨峨之城是山,古人的如此想象,何其伟岸、高拔,又何其雄浑、壮美,把绵亘的山与军事建筑设施联系起来,其想象的艺术之美自不必说,其绘画创意之美,可谓脱颖而出。如此了得的一笔文化财富,遗存至今,已经2000多年了,不但没被历史尘埃沉埋,反而更加光彩焕然。可想而知,峨城山在开江人心目中具有怎样崇高神圣的地位。峨城这样古老的地名文化遗存,是开江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地标,需要我们倍加珍视,特别珍爱,很好传承才是。

前日过玉皇关,意识到,关隘下界牌沟,绵延十数里,弯曲隐逸,山高沟深,在达县进入开江的大门前天然铺筑了一条戒备森严的甬道,也恰似开江大门前的两列卫队,禁闭森严,可谓军事防护的天然屏障,要想攻入县界,先别说破玉皇关,光是这幽深莫测的山沟,口袋乎?刀兵埋伏乎?也够人担惊受怕、胆战心寒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