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书画碑刻(兰州历史文化)
3203600000010

第10章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美术研究》主编邵大箴先生也以《大步走在前进的道路上》为题,热情而中肯地品评了这次振奋画界的展览。他说,甘肃这几年的中国画有很大的进步。这表现在:出现了一支艺术水平较为整齐的骨干艺术家队伍;艺术家们的探索方向彼此拉开了距离,风格较为多样化;艺术技巧和艺术格调有了明显的提高。进步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画家们心情不那么浮躁,比较平静地致力于艺术创造;二是常到外面走走看看,做些交流活动,眼界扩大了,见识增长了,手下画画的路数也多起来,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从近年来一系列别开生面的展览大赛中,我们能看到一支有生气、可发展、可塑造,也是有潜力的优秀艺术家队伍正在迅速成长和发展着。他们在目前玩艺术之风盛行之际,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加强自信,加强交流,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艺术水平去思考如何发展。兰州美术家们一次次吹起了书画艺术的“西北风”。人们从中都会强烈地感受到西部画家的深厚文化积淀和强劲的实力。西部不只是美在苍凉,美在雄浑,还美在它的未来。我们衷心希望本土画家们依托于甘肃这片有着辉煌文化遗产的母土,凭借他们的从容与睿智,将艺术的“西北风”吹得更加猛烈。

大西北漫画家们的风采

绘世漫画之沉浮

漫画又称讽刺画,乃绘事中简笔而注重意义之绘画。其“漫”字,与漫笔、漫谈中的“漫”字用意相似。漫笔、漫谈在文体中是随笔、小品文,而漫画是画中之随笔、之小品,一般亦随意取材、篇幅短小,通过写实、比喻、象征、假借、夸张、点睛诸法表现精粹内容。在我国,漫画至今有近百年历史。最早可推至清朝末年,陈师曾在上海刊行的《太平洋报》上有即兴随意之作,小形、着墨俭省而意趣颇浓。惜战火频仍,尘封烟袭,刊物散失,难窥全貌。只是鲁迅、郑振铎氏所辑《北京笺谱》内,搜集陈氏类似漫画之作,尚能看到初期漫画之余韵。到了1925年,丰子恺有画刊载于《文学周报》,编者特称之为“漫画”。漫画之名始见于大众。自此及今八十多年间,我国漫画后来居上,蔚为大观。漫画家们以创造性的精神、丰富的生活体验和艺术造诣,发扬光大了漫画这门绘画艺术,尤其是漫画更多地贴近和反映现实,使得漫画作品显示出这一期间的人间相和世间相,从不同的层次和侧面揭露和讽刺了旧中国的腐败和黑暗,反映了民族争取解放的画卷,宣传了民主思想和时代风貌,抒发了个性的艺术品位,这样使得漫画成为我国绘画艺术中的一枝奇葩,在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新中国诞生后,甘肃漫画作者继承中国漫画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性、战斗性传统,积极配合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蓬勃开展,创作出许多漫画,通过报纸刊物、展览橱窗向广大群众宣传,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当时比较活跃的漫画家有陈伯希、米瑛、杨丁东、裴广铎、马笑君、耿汉等。

1957年的“反右”使不少漫画作者蒙受不白之冤。从此,漫画园地在极“左”氛围的笼罩下,除“风马牛”的虚假题材漫画风行一时外,基本上是群芳凋零,景象凄凉。到了****期间,漫画艺术更是被逼上了绝路。

“******”粉碎后,漫画艺术枯木逢春。以兰州漫画家为主力的甘肃漫画家们运用手中的漫画武器,对“******”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与讽刺。在兰州的街头上出现的大批漫画前,常常挤满观看的人群。这些漫画作品(包括所配的诗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漫画创作如雨后春笋,生机勃勃。

1987年4月,甘肃省漫画研究会应运而生,由马笑君任会长,苏朗、裴广铎为副会长,朱光荣为秘书长。研究会成立后,立即发动漫画家搞创作,并于1987年5月举办了“甘肃省首届漫画展”。同年8月,又邀请了全国著名漫画家缪印堂亲自来兰州授课,举办全省性的漫画创作讲习班,着手培养中青年漫画作者。

1992年8月,研究会换届,更名为甘肃省漫画学会,苏朗任会长,曹昌光、朱光荣为副会长,朱志勇任秘书长。从此甘肃漫画创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他们多次举办大型展览。1987年5月、1992年8月、1997年5月,先后在兰州举办了甘肃省第一、二、三届漫画展,共展出省内各地作品:390多件。1997年8月,甘肃省漫画学会牵头还与有关部门合办了计划生育、绿化与环境、破除封建迷信等内容的专题漫画展,并在嘉峪关、金昌、武威、临夏、玉门、榆中等地市县以及厂矿企业巡回展出,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他们在兰州举办了首届西北五省漫画联展,还协同省工商银行《城市金融报》、《兰州晚报》等单位联办了有多省、区参与的多种漫画展览和漫画大赛。学会为培养新生力量,经常性地举办漫画创作讲习班,发挥群体优势,组织创作交流和漫画技法切磋,集思广益,促进漫画创作。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在全国各类报刊上发表的作品超过了5000幅。20世纪90年代以来是建国后漫画创作最繁荣的时期,造就了一大批漫画艺术人才,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漫画作品。“****”劫后余生的漫画作者不过两三个人,现在已扩展到近50人,并形成老中青梯次结构。作品在题材的选取、立意的斟酌、褒贬的分寸、构思的奇巧等方面都日趋成熟。他们以幽默的视角观察现实,凝炼出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佳作,赢得了专家和群众的共同喜爱。有多幅作品入选中国漫画展、全国漫画佳作展、七届、八届全国美展以及在日本大宫市举办的五届国际漫画展等。在此基础上,兰州漫画家又集体创作了《金城迎新世象图》,见报后被广大读者誉为“改革开放时期的《清明上河图》”。邀请首都漫画家联手创作、出版了《中国储蓄漫画选》、《啼笑皆非》、《情不自禁》、《漫画丝绸之路》的敦煌卷(中、日、英三种文本)等系列作品。《漫画丝绸之路》生动形象地宣传了甘肃历史文化,受到广泛好评。

漫画新风更可人

2004年9月中旬,甘肃省漫画学会与臻瑛轩画廊联合举办的“甘肃省首届水墨漫画作品联展”在兰州市隍庙红红火火地举办了一个星期。众多的参观者不但欣赏到了漫画家们新近创作的40多幅水墨漫画作品,也真真切切地认识了一直活跃在全省的漫画家苏朗、朱光荣、李鼎元、朱志勇、魏友贵、马艾敏等。大家又是请他们表演,又是邀他们为自己画漫画像,又是与他们探讨有关漫画的诸多问题,展出场地上简直天天就像过年一样,有时排队的群众就能达到上百米长。

开展当日,几位漫画家的水墨漫画作品就受到了观者的诸多好评。同时,一部分书画同行也对几位漫画家的联展作品给予了肯定,一致评价水墨漫画在甘肃的问世,是我省诸多漫画名家潜心画艺的一个思想结晶;他们的创举为甘肃漫画界的绘画艺术衍生了新的派支,进一步丰富了甘肃漫协的漫画绘画艺术。可以预见,水墨漫画在甘肃的前景是不可限量的。

水墨漫画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漫画艺术品种(流派),其技法是将传统的中国水墨画表现手法融合到漫画之中,使漫画更具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过去,漫画大多是服务于报刊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漫画的多种功能被逐步开发和利用,它的宣教功能和娱乐特性,已在社会文化和经济活动中得到了充分展现。如今,漫画也开始像国画及其他艺术品一样,走进寻常百姓家,供喜好者挂贴于居室,以随时品味和遣性欣赏。

几位漫画家谦虚地说,因为是初次尝试,难免在选题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存在不足与瑕疵。将画作展示给观者,是希望通过这些作品得到观者与喜欢绘画艺术的朋友们的批评、指正,以期兰州的水墨漫画创作有更大的进步,有更绚烂的发展。几位漫画家尽管是探索性的尝试,也是创作的水墨漫画首次“亮相”,但他们笔下绽彩,风格迥异,令人会心一笑的同时,更能收获一份难得的对身边美好生活的细节解读与真谛感悟。综观几位漫画家的作品,苏朗是造型简洁,寓意深刻;朱光荣是形象生动,自然谐趣;朱志勇是刻画细腻,风趣幽默;李鼎元是笔墨洗练,意蕴悠长;魏友贵是夸张变形,笔简境重;马艾敏是取石攻玉,豪放快意……

他们的这次展览非常成功,在美术界、文化圈内传为美谈。大家说,兰州有这样一些思维活跃、思想进步的中老年漫画人,他们默默耕耘,勤奋创作,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以一幅幅别具匠心的画作,为陇原人民带来了欢笑。展出的作品,每一幅画作都能丰富观者的心情和心境。

漫说几位漫画家

裴广铎先生是一解放就投身党的新闻工作的画家和美术记者,他创作了大量的版画、速写、素描、插图、风俗画等。近些年来,他更习惯以漫画这种更为直观的艺术表现手法,抒发他的情感。其思想性、艺术性更趋于成熟,画笔下蕴含着强烈而机智的讽刺与幽默。他参与筹建和主持了甘肃省漫画研究会。在此期间,他创作的《哥俩好》、《心病》、《纪念照》、《三分人才七分打扮》等佳作,取材于生活,其细致观察勾画生活中的具体形象,引起读者感情的共鸣,引起了书画家的关注,在漫画艺术上的生动的造型,夸张的神态,潇洒大胆,以描绘精、气、神取胜,绝俗而出奇,看他的漫画作品似陈年老酿,回味无穷。

他的漫画,受丰子恺影响颇深,尺幅小品,融画、诗、词并用,凝古人诸法,独出机杼,颇有韵味,写意与超脱性相融,画龙点睛之笔独殊,难怪黄胄称赞裴老:“霜叶红于二月花”。

苏朗同样是在《甘肃日报》当编辑、做记者恪尽职守四十余年,现在早已退休的老画家。如今他执着地成为一名漫画“专业”画家了。他说:“我爱读、爱画漫画,我看到在读者目光的大海中,漫画最凝眸。在这由太多的遗憾而构成奇异多彩的人世间,漫画可以最清晰地照到世俗的影子。作者在作品中无论是假设命运或是编织妙情,都迅速、深邃而多棱面的用其潜台词和读者交谈着人生的真谛。在创作与审美活动中,欣然得到感情释放的快慰和精神感悟的升华。”

20世纪60年代,他的版画在国内颇有声誉。粗犷、质朴、浑厚而充满了浓郁的西北风情。1962年,他洋溢着理想主义的套色版画《黄河渡》在全国美展一炮打响,当时他才二十多岁。《黄河渡》及其变体画被选人刚刚建成的中国美术馆展出时,得到我国美术专家们的高度评价。著名老版画家力群在全国学术刊物《美术》上盛赞他创作的人物“这是真正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的形象,他们的神采将永远鼓舞着人们前进”。这摄泥土之芳香、凝生活之精华的力作,在推荐到东欧各国巡展后,为中国美术馆收藏。接着,他带着对大西北真诚和炽烈情感创作的《煦风吹不尽》、《丝路的风》、《奶站笑浯》、《风霜起高峡》、《无字的歌》等许多版画精品,连连入选全国美展或送往出国参展和被收藏。后来,由于青光眼疾的折磨,他没有更多精力刻印版画了。二十多年前,苏朗笔锋一转开始了在漫画艺术领域的开拓。苏朗常说“宁肯光着脚走路,也不要穿别人抛下的鞋”,这是他追求真、善、美艺术崇高法则的心灵自白。对艺术的真诚和感悟,使他又取得了不凡的成功,十年间他创作发表了上千幅内容新颖、思想犀利的漫画作品。他的《神不守舍》摘取了中国美协颁发的中国漫画创作最高奖“金猴奖”;《影子部队》获首届全国报刊漫画大展一等奖;《迷彩》获人民日报社《讽刺与幽默》优秀作品奖。特别近十年来,作为甘肃省漫画学会的会长,他不仅自己创作颇丰,还把该学会建设成为在全国创作、研究活动颇有影响的一个学术团体。

朱光荣是一位自学成才的画家。从漫画研究会成立到更名为甘肃省漫画学会,他一直是脚踏实地的从事漫画创作与研究的骨干。2001年第三届会员大会上,他被推选为会长,朱志勇、李鼎元、魏有贵为副会长。新一届学会领导班子在朱光荣的带领下继续为甘肃漫画的群众性、艺术性和战斗传统而努力。朱光荣是来自基层的多面手。他在国画、年画、连环画、版画等领域颇有建树,出版和发表了许多各类样式的作品,尤其受到黄胄、董辰生等军旅画家善画速写的影响,常年坚持速写,曾获得全国速写佳作奖(是甘肃省唯一的获奖者)。改革开放以后,他调入甘肃科技报社,遂与漫画结缘,创作一发而不可收,先后发表了400多幅漫画作品。其中《间苗》、《孙子“兵”法》、《“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宝葫芦的秘密》等连续14次入选参加全国美展和全国性大展,20多次获省级以上的各种奖励,两次获甘肃省委省政府颁发的敦煌文艺奖。他的作品富有生活气息,善于运用巧妙的比喻和民间俗语,人物刻画生动有趣,颇受观众欢迎。近年来,他又致力于水墨漫画的创作,为使漫画进入寻常百姓家而辛勤耕耘着。

他是地道的兰州人,小时因病辍学后,受家庭艺术氛围的熏陶,自幼随清末兰州著名画家曹蓉江得意门生的其祖父李海洲、外祖父罗敬尘习画。在他三十余年的艺术生涯中,创作了大量的油画、国画、连环画、年画等,近几年他另辟蹊径,创作了大量的水墨漫画,在国际上频频获奖而引起了国内外美术界的重视。观赏他的作品,可用一位美学家的话来概括:“我之为我,自有我在。”这里的“我”就是蕴涵在鼎元漫画作品中的国画风格、中国气派。即运用国画技法,使漫画布局虚实、疏密、聚散得当,巧留空白,给观赏者以“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回昧。他讲究笔法,皱擦勾点丝丝不苟;他用墨自如,五墨六彩淋漓尽致;设色谨慎,浓淡相宜雅而不俗。

他的水墨漫画创作,遵循了国画“意在笔先”的传统方式,其立意构思即在研墨时:以形形色色的世间万象为素材,待到胸有成竹时,才展纸落笔。创作中又将国画传统技法,以及它追求神似的特点揉合起来,依据主题对描绘对象大胆取舍,从而收到“笔意不减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他恪守传统文化的那份执著,鲜明的创作个性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他的水墨漫画作品有着隽永、脱俗的意境,简约、宁静、哲思的意形结合,又加重了作品本身的分量。可以说是李鼎元将中国画的传统技法又以漫画形式向世界推广,并被接受。他的作品屡次在国际展览中获奖便是例证。他的作品《播》所以成为15年来第一次在土耳其获得大奖的中国画家的作品,正是因为他以漫画特有构思来强化了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力度,而成为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