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游牧民族部落制度研究
3177100000021

第21章 中国游牧民族部落的发展及其经济基础研究(10)

血缘纽带是部落管理的政治核心。部落共同体的产生是以氏族内部禁止通婚,以族外婚为标志的,一个氏族与另一个氏族建立联姻关系,相互婚配,使男有妻、女有夫。联姻的氏族既是夫妻关系,又是姑表兄弟姊妹关系,若按血统,实际上便是分散于不同生产单位中的一个大家庭。由于血亲相近,利害一致,发生姻亲关系的这些氏族便在实行外婚条件下自然结合成一个部落。这种血缘纽带关系就成了维系部落存在的关键所在。部落酋长管理、统治部落就是靠这种血缘纽带来维持的。他们以拥有共同祖先为凝聚力,来管理部落成员的生产及日常行为,并对其成员规定了应尽的种种义务。当部落酋长一职变成世袭后,他们又以只有出身于“高贵血统”家庭的人才能当酋长来迷惑部落成员,并把部落统治权神圣化了。

4.政治体制方面

部落的政治体制是部落酋长和部落议事会领导下的原始军事民主制。部落酋长是权力的执行机构,部落议事会是它的最高权力机关,有权决定内外大事,宣布酋长和军事首领就职,同时有权撤换他们的职务。因此,部落议事会实际上是协调人们社会关系的机构,并组织、领导本部落成员与外部落进行战争。议事会成员通常由德高望重的部落长者担任。部落酋长一职最初由氏族成员民主推选产生,由议事会通过行使酋长的权力。但是,随着贫富分化的加剧,私有制的出现,世袭制代替了民选制,部落酋长就成为世代相传的统治阶层,成为管理血缘和地缘相结合的部落成员的****工具。

5.文化习俗方面

部落具有共同的语言、习惯和文化。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部落由于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讲同一语言,遵守同一习惯,具有共同的宗教观念。在部落间形成初期,由于人烟稀少,部落间往来更是罕见,人们世代因循守旧,未受其他部落文化影响,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部落文化。最初的这种部落语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部落间交往的扩大和战争的频繁发生,到部落联盟时期就形成了大家都能听得懂的众多方言。部落文化极其重要的内容是各部落特有的崇拜对象。崇拜对象虽有不同,但均属图腾崇拜的范畴,有的是某种植物,有的是某种动物。部落性的舞蹈、竞技、祭典和节庆,是部落共同生活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6.地理环境方面

部落有共同地域,该地域由居住地、生产活动地以及与其他部落隔离的中立地带三部分组成。部落的疆域为全体成员共知和共有而且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性质。若受到外部落的侵入,全部落的成员就会起来共同防御,并常常因此引起纠纷和搏斗,所以说全民皆兵是部落生存的重要手段。在部落时代,共同地域的观念十分强烈,人们常常视本部落以外的人为异族,关系疏远,有的甚至处于敌对状态。从现在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就可以明显地看到部落这一历史组织遗留下来的痕迹。因为,不论是什么类型的部落,要立足于社会,要生存下去,就必须要有一个让其生存的外部环境,只要能够找到适合自己部落的生存空间,哪怕是远离部落间长期争夺的水草丰美的是非之地也是值得的,只要能够保住自己的世袭领地,哪怕住在条件艰苦的边远山区也心甘情愿。正因为有了容忍其存在的外部环境,我们今天看到的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边疆地区。

二、地缘部落时期的部落特点

地缘部落是处在阶级社会之中,其性质是以地缘为纽带。地缘部落时期的部落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方面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由于部落以其变态的形式生存下来,加上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所处的社会形态的差异较大,表现出来的特点也不尽相同。但是,从总体上说,部落在政治上是中央政权、地方政权与部落制度相结合,使部落成为地方的一级行政单位,受中央王朝和地方行政官员的管辖。比如藏族社会在政治上的最大特点是********,中央王朝的政令一般都是通过寺院宗教组织、地方土司衙门来实施于部落之中。但是藏区的政治统治又各具特色,在藏传佛教寺院直接统治地区,部落归寺院所有,部落成员的一切政治生活都是围绕寺院进行的,此地的宗教权力要大于政治统治权力;而在土司统治的地区,实行以土司为中心的********统治,土司衙门的权力要大于寺院的宗教权力,寺院为政权服务,部落依附于土司政权,中央政权的影响在此地较深;在偏远地区,牧民的政治社会生活则主要是以部落制度和部落组织来进行,像草场的划分使用、军事纠纷乃至对外谈判,以及对命价的赔偿,都是以部落的名义进行的,由于封闭,中央政权和宗教的影响力较弱,土官和部落头人的权力也是通过部落来实现的。

2.经济方面

由于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地缘部落时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呈现出各种经济形态并存的局面。在地缘部落初期,游牧部落牧场公有、牲畜私有的现象还很普遍,逐水草迁徙的游牧经济迫使牧民以部落为单位进行生产互助协作。随着奴隶统治制度和封建统治制度的确立,部落经济也发生了变化,牧场、牲畜基本上被奴隶主贵族和封建贵族所拥有,而由于游牧经济的特点所决定,在奴隶社会不可能组织大规模的奴隶从事畜牧生产,加上牧区的分散性和游动性,奴隶主不得不分散在各自的驻牧地实施统治行为,监督生产劳动;由于靠天养畜的成分很大,奴隶主经常随同其领地内的部落成员从事一些简单的劳动,以取信于部落成员,但是这并不能改变广大牧民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所以奴隶制经济在地缘部落时期发展缓慢,以部落集体放牧的生产方式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封建社会,基本上形成了奴隶制经济和封建经济并存的局面。牧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加强,在政权、宗教权、族权的控制下,被限定在部落内从事生产劳动,离汉族地区较近的牧区由于受农耕经济的影响,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与内地较为接近,商业经济也较为发达。如“绢马贸易”、“茶马互市”等。内蒙古的********市就是在这种贸易中形成的城市。而离汉族地区较远的游牧民族统治中心地区,相对独立且封闭,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如邻近农耕地区的牧区,生产力发展也比内地落后,城镇集市贸易只属于初级商品市场水平,如藏族地区的商业活动大多受到寺院和土司权力的控制,发展十分缓慢。在更为偏远的牧区,由于更加封闭,部落式的生产互助形式仍在经济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生产为粗放型,常受到自然灾害和人为原因(如战乱、草场纠纷等)的破坏,商业活动较少,几乎与外界隔绝,生活相对贫困。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地缘部落时期仍占主导作用。

3.军事方面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军事力量就显的极为重要,因为只有军队的强大才能显示政权的强大,因此,统治阶级极为重视军队的建设。但是,在当时条件下不可能蓄养庞大的军队,而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军民合一”。这种古老的建军方式能够在牧区推行则是由游牧经济决定的。因为畜牧业经济是由狩猎经济转化来的,对于广大牧民而言,骑马射箭,拿枪作战是他们平时就具备的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对各地的地方政权和部落头人来说,这是防御外界侵扰,维持自身统治实力,加强自身军事力量的最好办法。比如甘肃省甘南藏族地区的“军民合一”的办法就是“以部落按各家的人力状况和财产状况,各出一人、一枪、一马,‘上马为兵,下马为民’,在遇战事时应召出征”。

4.成员关系方面

在地缘部落时期,部落内部的成员关系已经深深地打上了阶级的烙印,阶级关系在部落内已占据主导地位,但是血缘关系在部落内仍然残存。在偏远封闭的牧区,血缘部落遗留下的血缘关系在部落社会内部仍发挥着作用,部落的组成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血缘关系,人们普遍重视宗法与族亲;在地方政权(如土司统治、旗、盟统治等)统治的牧区,血缘关系在部落中还依然存在,但更多的则是反映在地缘关系上;在邻近农耕地区的牧区,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受农耕文化影响较大,因而部落内部的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都在逐渐地淡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他们在生活中能得以保障,所以部落只是以松散的形式存在。

5.文化习俗方面

在阶级社会中,最能反映部落文化习俗的是宗教。原始宗教是血缘部落时期部落文化的主要内容。而世界三大宗教兴起后,传入我国,特别是在游牧民族中,与原始本教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宗教特色。如藏传佛教不但盛行于广大藏区,而且在蒙古族、裕固族中也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它不但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和生活方式,而且寺院也逐渐发展成为文化和教育的中心。除宗教外还有原始氏族社会遗留下来的习惯法在部落中仍发挥着作用。因为习惯法是对人们行为准则的约定俗成,它在部落社会内部保存得较为完整,并广泛使用。习惯法不仅约束着普通百姓,也约束着部落头人和土官。由于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受宗教的影响,普通百姓家中都供有佛龛或佛堂,烧香拜佛已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中生根,如遇事外出,也要择吉日而行,每年都有固定的佛事活动,部落中的婚丧嫁娶活动全部落人都要参加等等,都变成了人们的生活习俗。

综上所述,由于部落的上述特点,使部落制度贯穿于游牧民族的发展历程中,使之进入阶级社会后仍以较完整的形式保存下来。从部落的特点中我们不难看出,不管是在血缘部落时期,还是在地缘部落时期,部落都是集生产、行政、军事三项职能为一体,体现出“三位一体”的特点,这对我们进一步了解部落制度长期生存的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