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的经济基础是牧场公有,牲畜私有。每个部落、氏族、阿吾勒都有自己固定的春夏秋冬牧场,一年四季按一定路线搬迁,他人不得侵占。为了解决各氏族间的牧场争讼,哈萨克族用成文法典和法规作了明确规定,如:牧场为氏族所有,谁带着毡房和牲畜占有别人的牧场是违法的,将被驱逐出去,而看管牧场之人要受到鞭打;如果需租借别人的牧场,必须交纳租金。这些法律法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为了保护富裕牧主的既得利益,尽管残存着较浓厚的氏族部落制的痕迹,但已具有明显的封建特征和阶级性。
从16世纪初制定的《哈斯木汗法典》第一款项就对有关解决牧场土地诉讼作了规定来看,牧场、土地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占据牧场的多少就会显示自己在社会等级中的地位高低。哈萨克族的封建宗法社会组织是由三个玉兹组成,玉兹之下依次设兀鲁思(领地)、阿洛斯(部落)、乌鲁(氏族)、阿塔(由七辈以下数个阿吾勒组成)、阿吾勒,这种层层领属的社会组织大多是自古沿袭下来的。在这种封建制度下建立起了封建领主经济。汗、苏丹等既是汗国、玉兹、兀鲁思等的最高统治者,又是最大的土地拥有者,具有支配辖境内土地的权力。牧民除必须向汗等缴纳各种自然地租,负担各种繁重的劳役,参加出征外,还必须依附在汗的土地上。哈萨克汗国虽有游牧宗法封建制的种种特征,存在着氏族制的残余,但也和其他封建制国家一样,按土地(牧场)、牲畜占有的多寡和权力的大小形成从汗、小汗、苏丹等封建阶梯的世袭等级制度。法律公开确认不同等级的人具有不同的法律地位。其社会基本可划分为两个阶级,即统治阶级,包括可汗、苏丹、比、巴图尔、部落头目和牧主及宗教上层,被统治阶级是牧民、牧工和奴隶。这种封建等级制度严重阻碍了哈萨克族社会的发展,使其长期处在较为落后的社会经济环境中。
哈萨克族以经营游牧畜牧业经济为主,辅以狩猎业、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牲畜具有双重性,既是生活资料,又是游牧经济的重要生产资料,以及封建主赖以剥削牧民的工具。主要牲畜有羊、马、牛、骆驼、驴等。牧主占有大量牲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阿勒泰地区占人口10%的牧主占有牲畜总数的50%。牧主通常有几百乃至数千上万头牲畜,而一般牧民则仅有少量牲畜,甚至无牲畜。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无畜和少畜户占总牧户70%。并且即便是这些少量的牲畜的所有权也是相对的,除了缴纳通常的实物税外,还有种种额外负担,例如牧民在阿吾勒巴斯或部落头人向君主送礼、召集会议、转移牧地、举办婚丧喜事等场合,还得提供牲畜等。此外,部落头人看中谁的好乘马、贵重物品,谁就得亲自送上,否则就派差役去抢,或横加罪名进行处罚。根据《哈萨克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介绍,封建主除占有大量牲畜外,还霸占草场,牧民放牲畜时还要缴纳租金。一般情况是放牧一百只羊要缴纳租羊1%一2%只。如借冬牧场放牧,要缴纳该牧场上放牧牲畜1—2只羊的租金。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在阿勒泰哈巴河县,由20余户组成的加尔克巴斯阿吾勒内,牧主加尔克巴斯一家占有绝大多数的牧草场和牲畜。牧草场,名义上虽为氏族公有,但加尔克巴斯利用自己政治和经济的权势,肆无忌惮地进行侵吞,一些水草好的兼作草场的冬营地,完全被他霸占。其冬牧场共有三处,光是额尔齐斯河的克西克乃吐别克冬牧场面积就有1500亩左右,春、秋、夏牧场,凡是水草丰美的地方也都在他控制之下。全阿吾勒内五分之二的牧民没有牧草场,五分之三的牧户共占有七八百亩牧场,而且大部分都是产草量低、质量差的牧场。牧民要放牧牲畜,只能以实物或劳役地租的形式向加尔克巴斯租用牧场,尤其是冬季牧场。这种剥削方式使广大牧民的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的财富主要集中在少数封建主的手中,牧场为部落公有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完全被封建土地占有制经济关系所取代。
在哈萨克族封建社会中,不但牧民是被剥削者,而且还有一定数量的奴隶存在。在哈萨克族的牧民中,一般按其所拥有的牲畜不同可分成夏尔瓦(一般牧民)、克得依(贫苦牧民)、加力奇(牧工)三个阶层。他们是哈萨克社会生产的主要担当者,是封建领主征收实物和劳役地租的主要对象,占人口的大多数。其中牧工,除了拥有劳动力外,一无所有。他们经常依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维持全家的生计,终年过着缺吃少穿的生活。此外,哈萨克族地区还有一些奴隶,男的称为“苦尔”,女的叫做“昆”。这些奴隶的来源,一般是战争中被掳或被俘的,在社会生产中不占重要地位。他们主要替部落头人或富裕牧主从事家内劳动或放牧牲畜,地位最为低贱。主人有生杀予夺之大权,可以在集市上任意买卖,或作为科罚品、奖罚品、陪嫁品等等。这些奴隶虽然经过一定时期的劳动后可以获得人身自由成为依附牧民,但绝不允许离开所属部落。牧民们除了受封建王朝、部落头人、宗教上层、牧主们压迫剥削外,还常受本族和外族商人的高利贷盘剥及不等价交换榨取。
由于哈萨克封建主占有大量牧场、牲畜和生产工具,并享有各种封建政治特权,因而能控制着附于牧场上的牧民。而大多数牧民只有少量牲畜、牧场和生产工具,为了生活也要央求于牧主,企望得到畜乳和其他生活资料,以维持简单再生产和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因此,出现了牧民对牧主的封建依附关系。这种封建依附关系是建立在部落基础上的,因此,这也是哈萨克族游牧部落一直存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一个重要原因。
综观哈萨克族封建领主经济,它是建立在游牧宗法封建制的基础上,仍保留着较多部落经济成分,封建领主对牧地的占有往往以“部落公有”的形式出现,对牧民的剥削也常常披着“氏族互助”的外衣,这充分反映出哈萨克族游牧经济中的宗法封建制特点,这为我们研究哈萨克族的部落制度提供了可贵的材料。
)第五节部落的特点
部落作为人类社会最早的社会政治组织形式,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阶段,是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环节。进入阶级社会后,它又是以其变态的形式在游牧民族社会中保留时间最长的一种社会结构,甚至在今天的牧区,我们还能找到它的影子。不同的历史时期,部落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同,因而具有各自的不同特点。
一、血缘部落时期的部落的特点
血缘部落处在原始社会时期,其性质是以血缘为纽带。血缘部落时期的部落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环境方面
在政治上,部落的统治是较为松散的,没有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是部落赖以生存的政治基础。这一松散的政治状况与当时落后的经济生产状况和自然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比如: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经济特点是逐水草而迁徙,作为在广阔草原上游牧的个体牧民来说,大家都归属于自己所在的部落之中。各部落都要选择一片水草丰美的牧场作为自己的栖息地,且随着季节的变化,不断地追逐水草。这种流动性和分散性特征决定了各部落在政治上广为分散,互不统率,不便集中。为了维护部落间的利益,虽出现了部落联盟,但没有形成相互联系的统一的政权组织。而南方的农耕民族,由于地处山区,生产工具落后,又加上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落后经济条件的制约,各部落的氏族酋长、山寨头人等都是独居一方,各行其是,因而在政治上未能形成相互统一的政权机构。这种政治环境造成了部落的松散管理,使其能适应自己的生存环境而得以长期生存下来。
2.经济结构方面
在血缘部落中一般实行土地公有制,其内部的氏族实行共同生产、共同消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而当部落酋长一职世袭后,这种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因为历朝历代的政治统治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的,作为部落的经济支柱的牧场和土地就是部落成员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因而在血缘部落时期,各游牧民族对牧场的使用都按氏族部落的习惯法做了明确规定。大体情况是:在游牧部落中牧场基本上是公有的,而牲畜大部分是私有的,而在各个部落或部落联盟之间划定了界限。在农耕部落中,山林、荒地、沼泽等为公有,耕地有好田坏田之分,好田基本上属部落酋长所有,坏田为众多的部落成员所有。这种经济结构使得部落成员对部落的依赖性更大了。因为在生产力较为低下的生活环境中,个人要脱离集体获取生活资料是极为困难的,特别是游牧部落,可以说一个人脱离集体是很难生存的。
3.成员关系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