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斯帝国之后,丝路西段上由西及东的第二次战争冲击波,就是亚历山大的东征。东征之后建立的亚历山大帝国,不仅像波斯一样是“世界性”的帝国,而且进一步发展为从欧洲延伸至北非、西亚乃至中亚、南亚部分地区的所谓“希腊化世界”。从世界交通的角度讲,亚历山大不仅沿着波斯帝国的东西大驿道胜利挺进,而且又开辟出许多新的道路,几乎把欧洲(巴尔干)、亚洲(西亚至中亚、印度)、非洲(埃及、利比亚)的各个角落都连接起来。阿里安甚至说:“全世界没有哪一个种族、哪一个城市或哪一个人没有听到过亚历山大这个名字。”[古希腊]阿里安著:《亚历山大远征记》卷七,三十。商务印书馆,1979年。普鲁塔克说:当时,马其顿和希腊的历史需要一柄“利剑”:亚历山大在马其顿的“野蛮”性格和希腊人的“文明”精神熏陶下,被铸成了这样一柄“利剑”。[古罗马]普鲁塔克著:《希腊罗马名人传·亚历山大传》卷四—卷十。亚历山大代表的是希腊外部极盛时代西方文明的崛起,而业已衰朽的波斯帝国被亚历山大帝国取代,标志着西亚北非古代文明的终结。波斯把亚非霸权输给马其顿,就像早先米底输给波斯,甚至更早时代亚述输给米底一样,是东西文明交往的历史必然。
一、亚历山大东征路线
1.征服小亚细亚及其路线
公元前334年春,在科林斯城召开的全希腊大会上确立了希腊霸主地位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领希腊—马其顿联军,由欧洲启程,开始了以东方的波斯帝国为敌的历史性大远征。联军渡过赫勒斯滂海峡后的第一次战斗发生在格拉尼卡斯河畔(今土耳其的格嫩河)。波斯4万大军在河东岸摆开阵势,两军隔河对峙。波斯人企图乘亚历山大渡河时攻其于水中。不料,亚历山大身先士卒率军强行渡河。陆续杀过河后,便展开肉搏战。波斯骑兵率先逃命,步军死伤累累,仅重要将领(包括大流士三世的儿子、小舅子和女婿在内)就有8人阵亡,1人逃亡后自杀。
格拉尼卡斯河战役后,通往整个小亚地区的道路便在亚历山大面前展开了。他立即率部向城防坚固的萨尔狄斯挺进,当大军行至离城尚有13公里时,波斯守将却闻风而降,献出城池、堡垒和大量财宝。
接着,亚历山大在爱琴海水军的配合之下,转战于小亚西南海岸。大多数隶属于波斯帝国的沿海希腊城邦归顺了联军,唯米利都和哈利卡纳苏斯不服,亚历山大水陆夹击,攻破两城。
随后,他将水军并入陆军,率部由潘菲利亚海岸北上,深入小亚内地,攻城略地,直取安基拉,然后顺哈里斯河(今克孜勒河)南下进入卡帕多细亚,“接受了哈里斯河这边整个地区和彼岸广大地区的归顺”。[古希腊]阿里安著:《亚历山大远征记》,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53页。这样,不到半年时间,亚历山大便把小亚细亚这个战略要地及其包括波斯“御道”在内的所有交通要道牢固地掌握在手中了。亚历山大任命总督管理小亚细亚后,即率大军南下西里西亚峡门(托罗斯山东侧的一个隘口,这个隘道特别狭窄,据悉行到此处的商队,不得不把骆驼驮的货物卸下来,用人力搬过去),然而,当亚历山大趁黑夜率少数近卫队出其不意地偷袭隘口时,波斯守军却放弃阵地逃走,大军顺利通过,并迅速占领了梅尔辛和伊斯肯德伦海湾附近的几座濒海城市。然后渡过皮拉马斯河(今杰伊汉河),沿着海岸南下,直趋叙利亚沿海地区。
2.在地中海东岸的进军路线
亚历山大进入叙利亚后,首先到达背山面海的伊苏斯平原。大流士三世匆忙调集帝国主力也云集于伊苏斯。公元前333年11月,一场大会战展开了。战斗一打响,亚历山大即率骑兵猛攻大流士所在的波斯中军,大流士惊恐万状,扭转战车,仓皇逃遁。波斯大军无心恋战,迅即崩溃。伊苏斯战役是世界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最重要的战役之一。战后,半个波斯帝国已成为亚历山大囊中之物,叙利亚、腓尼基、巴勒斯坦、埃及皆暴露在他的面前。
联军继续沿地中海东岸南下。亚历山大接受了毕布勒斯、西顿等沿海城市的归降,几乎兵不血刃地控制了整个腓尼基。塞浦路斯岛的王公也率120艘战舰前来归顺。唯有提尔(推罗)拒绝投降。亚历山大围城7个月,最后利用舰队船上的擂石器将提尔城墙打开一个豁口,他亲自率部登上搭板冲上城墙夺占城楼,攻入市区;水军也趁势闯人港内。提尔战役摧毁了波斯的海上力量。
提尔陷落后,叙利亚、巴勒斯坦的其余地区皆站在亚历山大一边,只有加沙城还负隅顽抗。加沙是联军通往埃及征途上的最后一座城市。亚历山大费尽九牛二虎之力,采用了各种手段,如挖地道至城墙基础下以陷城,用擂石器猛攻等,经过四次冲锋才攻入城中。入城后,又经过艰苦的巷战,才全歼加沙守军。亚历山大把城中老弱妇孺全都变卖为奴,又把附近部族招来城中定居,利用加沙作为进军埃及的要塞。
3.征服埃及
接着,联军水陆并进,沿地中海岸和西奈地峡向埃及进发。当大军到达尼罗河三角洲东口的帕琉西亚时,波斯帝国的埃及总督“就客客气气地迎接亚历山大进入埃及城乡各地”。
[古希腊]阿里安著:《亚历山大远征记》,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83页。亚历山大率水陆两军沿尼罗河上溯直至孟斐斯城,在那里他举行了盛大的祭神活动,并成为埃及法老。随后,又乘船顺流而下,到尼罗河三角洲西口,决定在他上岸的地方修建一座城市。据悉,亚历山大亲自测量并画了城市草图,包括四周城墙、城内市场、神庙等等。这就是他在东方建立的第一座希腊化城市——亚历山大利亚。后来该城成为整个地中海和丝路西端最重要的商港。他又远赴利比亚,在锡瓦绿洲的阿蒙神庙,当地祭司把他当作“阿蒙神之子”尽情欢呼。
亚历山大把埃及分为两个省,任命了驻守各个要地的军政长官,同时任命了利比亚和西奈一带阿拉伯地区的总督。公元前331年春,他率部顺原路返回西亚,又以提尔为起点,率部出师东征,转向亚洲内陆。
4.在美索不达米亚和伊朗高原的进军路线
当亚历山大由提尔东进到幼发拉底河畔时,波斯守军早已逃之夭夭。联军便进入美索不达米亚,经卡雷、尼西庇斯,到达底格里斯河畔。这里,河水湍急,易守难攻。但大流士并未作任何布防。联军顺利渡过底格里斯河。然后顺河东岸南下,来到尼尼微近郊。这时,大流士在高加美拉村所在的广阔平原上集结大军,决定与亚历山大再次决战(此处距阿柏拉北约70公里,故又称“阿柏拉战役”)。波斯军队还准备了200辆插满利刃的刀轮战车。战斗一打响,战车直冲联军的马其顿方阵。但是机动灵活的方阵闪开路让过战车,希腊标枪手齐发排箭,射杀车夫,牲口亦被砍杀。亚历山大亲率楔形突击队直扑波斯中军的大流士。本已提心吊胆的大流士,唯恐身陷绝境,便再度掉转马头溜之大吉,导致波斯军队的再次大溃败。高加美拉一役,联军仅战死100余人,而“估计波军战死的达到30万,俘虏的数字比打死的还多”[古希腊]阿里安著:《亚历山大远征记》,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99页。。大批皇室财宝、战车、运输队、骆驼、大象及其他物资落入联军之手。大流士越过亚美尼亚山地,逃往米底。
高加美拉战役大获全胜后,亚历山大率军沿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大道南下,在俄庇斯附近渡过底格里斯河(200多年前居鲁士也是由此过河并大败由阿卡德人组成的新巴比伦军团的)。波斯都城巴比伦不战而降,城中显贵要人、宗教人士等献出城防要塞和大量财宝,迎接亚历山大入主城市。亚历山大留下一部分守军,任命总督和税收官后,便到达波斯另一都城苏撒。斯特拉波说:“波斯人把苏撒的宫殿打扮得比其他宫殿都富丽堂皇。”[古希腊]斯特拉波著:《地理书》XV,3.3。米勒版本,1853年巴黎迪多书店出版。苏撒人也向亚历山大献出5万塔兰特白银和所有皇家珍藏。冬初季节,亚历山大重新踏上征途。他在苏撒人向导下翻越了扎格罗斯山。此时,已至隆冬,天气严寒,大雪封山,道路十分难走。但亚历山大克服了重重困难,率大军和辎重队通过山区,并全速前进至“波斯峡门”(扎格罗斯山南端的克拉伊瑟菲德山口)。波斯军队已在峡门高筑墙,以阻挡气势如宏的联军。亚历山大趁黑夜两面包抄拿下关口,遂进入法尔斯平原,迅速占领波斯都城帕赛波利斯和居鲁士陵墓所在地帕萨迦迪。斯特拉波说,波斯人历代都很重视帕赛波利斯和帕萨迦迪的宫殿。“无论如何,波斯人的国库、宝藏和陵墓都在那里。那是一个坚固的、纪念先人业绩的地方。”[古希腊]斯特拉波著:《地理书》XV,3.3。米勒版本,1853年巴黎迪多书店出版。据悉,亚历山大占领波斯人的老家后劫得库金及其他财物合12万塔兰特白银,然后,将波斯王宫付之一炬。
公元前330年春,亚历山大率部北上,向埃克巴坦那挺进。大军由伊朗高原西南直奔高原西北,来到高寒地区。但大流士已东逃至里海南岸的马赞德兰。亚历山大遂留下6000马其顿部队守卫已运抵埃克巴坦那卫城的巨额财富,并以此作为进一步东征的基地,继续追击大流士。其东进的路线依然是“伊朗北道”。此时亚历山大得知大流士已被跟随他的骑兵司令、巴克特里亚、阿拉霍西亚和德兰癸亚那总督合伙劫持囚于篷车,巴克特里亚总督贝索斯已篡夺了波斯王位,于是便以“讨伐叛逆”、“为大流士报仇”为口号继续追击。经过11天的强行军,联军抵达雷加(今德黑兰附近),向东南行一天路程通过“里海峡门”(色尔德尼山口),然后向高原东北的帕提亚行省前进。当前锋追到今达姆甘附近时,发现一辆大车,大流士被他的总督们刺得遍体鳞伤,倒在车上刚刚断气。亚历山大派人将大流士尸体运往帕萨迦迪安葬,自己率军继续东进。他在厄尔布尔士山北麓富饶的希尔加尼亚地区经短期休整后,重新集结部队,穿越帕提亚北部,经苏西亚(今马什哈德附近),到达穆尔加布河畔。途中听到已归顺的阿里亚总督再次叛变,迫使其放弃进军巴克特拉的原计划而挥师南下。亚历山大的这一决定,导致丝路西段上另一条由北向南穿越东呼罗珊地区的经向通道的开辟,这条路起了连接伊朗南、北两道的作用。经过两天急行军,亚历山大来到阿塔科安纳,在这里他修建了著名的城市“亚历山大利亚·阿里安那”(即后来的赫拉特)。在平息阿里亚的叛乱之后,亚历山大继续南下,进入德兰癸亚那(锡斯坦),占领其首府普罗萨尼亚(即今法腊)。公元前330—前329年的冬天,亚历山大在锡斯坦盆地作了短期的休整之后,又率大军溯赫尔曼德河谷的隘道向东北方向进军,通过阿拉霍西亚(今阿富汗坎大哈省),然后折向北直趋喀布尔地区。
5由阿富汗北上中亚
当亚历山大在兴都库什山以南阿富汗东部山地胜利进军之际,在巴克特拉(今巴尔赫)自立为王的贝索斯企图压服所有的东伊朗人建立新的帝国。亚历山大决定在其地位尚未巩固之前便予以击溃。公元前329年春,他果敢地径直向北,来到他所谓的巍峨的“高加索山”(即兴都库什山)南麓,攻下帕鲁帕米苏斯天险。当时兴都库什山上尚覆盖着皑皑白雪,山路陡峭,攀登起来十分艰辛。联军花了半个多月时间才翻过天险,突然降至阿姆河南的巴克特里亚平原。贝索斯率军渡河焚船逃往索格底亚那。亚历山大随即占领巴克特拉和阿尔诺斯等城,阿姆河南的其他地区也相继归顺。随后,亚历山大命部队用芦苇、干草或米糠填充革袋制成皮筏,用了5天时间,全军便安然渡过阿姆河。河中地区的索格底亚那人为避免战祸,遂缚贝索斯献于马其顿军前。亚历山大率部沿泽拉夫尚河谷上溯,占领了居鲁士时代就修建的马拉干达(今撒马尔罕)以及河谷中分布着的一些繁华小镇。他为了平息马萨革泰人、达赫人以及塞迦人不时发动的暴乱,几乎征讨了整个河中地区,费尽周折才镇压了斯皮塔米尼斯领导的起义。为了威慑蛮族,亚历山大还率军渡过锡尔河,直达今塔什干一带地方。他在锡尔河畔修建了一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极边·亚历山大利亚城”。该城在当年居鲁士建城不远的地方,即今塔吉克斯坦境内的苦盏市(原列宁纳巴德)。
公元前329—前328年冬季在他驻跸于巴克特拉时,曾接见了欧洲斯基泰王国的代表和科拉尼西亚国王,后者建议亚历山大从锡尔河以北的草原打回黑海去,并愿意作向导和筹办军需。这个建议也再次证实了咸海以北确实存在着一条商贸道路,这就是西方人已久违的“斯基泰黄金毛皮之路”。但当时亚历山大随军的地理学家们错误地认为锡尔河就是顿河,咸海就是亚速海,黑海离他们所在的中亚并不遥远。亚历山大不打算回到黑海去,他正在考虑的是攻打印度,因为征服印度之后,他就等于把全亚洲掌握在手了。在所有希腊·马其顿人眼中亚洲的范围就是如此。当亚历山大站在锡尔河畔面对北方哈萨克大草原时,他的右手方向就是脚下锡尔河的发源地帕米尔高原及天山,对那里他一点也不知道,更不知道高原东边更广阔的大半个亚洲了。西方人此次向东的拓进,至此也到了尽头。
6.征服印度河流域及回师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