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牍虽然是我国较早且较完备的书籍,但形制笨重,使用、携带都不方便,于是,在使用简牍的同时出现了帛书。帛是丝织品的总称,轻薄柔软,便于书写,易于携带,裁剪自如。古代写在丝织品上的书,一般称帛书。丝织品称素、缯、缣,故又有”素书”、”缯书”、”缣书”之称。也有简称”素”和”缣帛”的。
一、帛书的形制和使用
帛书是摊着写的,写好后,依篇幅的长短裁剪下来,折叠起来的叫”幡纸”。加上竹木条(即轴心)卷成一束的称一卷。除过一些短文是几篇合成一卷外,一般都是一篇为一卷。故古人在计算书籍数量的单位时,往往篇卷不分。篇卷之名,线装书取代卷轴后还在使用。从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看,有的制作讲究,写字前要用红色的朱砂画上上下栏与行间直线,写成后,红的线、黑的字,看起来非常醒目。
帛书虽有轻便的优点,但价格昂贵,只能为贵族和有钱人使用。因此,帛书始终未能取代简牍,它和简牍并用了很长时期,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文献即简、帛并存。从文献记载看,竹帛并行,始于春秋战国之际,这有《墨子?明鬼》篇”故书之竹帛,传遗后世子孙”为证。帛书盛行于西汉,这方面的记载更多,《风俗通》云:”刘向典校书籍,皆先书竹,为易刊定。可缮写者,以上素也。今东观书竹素。”“竹素”就是竹帛。西汉末年,扬雄写给刘歆的信里说,他考查方言的方法,是随身带一支三寸长的笔和一段四寸长且上过油的绢,随时记录,用过后抹掉再写,足见绢帛是当时常用的书写材料。《后汉书?儒林传》载,东汉末年,”董卓移都之际,吏民扰乱,自辟雍、东观、兰台、石室、宣明、鸿都诸藏典策文章,竞共剖散,其缣帛图书,大则连为帷盖,小乃制为滕囊。及王允所收而西者,载七十余乘”。这说明纸发明以后,竹帛还并用了300余年,《三国志?魏书?文帝纪》注引《吴历》载:文帝曹丕著典论之后,以”素”即缣帛抄写以赠孙权,用纸抄写以赠张昭,以表君臣之差。可见此时帛、纸并行的情况。直至魏晋之时,由于纸的普遍推广使用,除去画家、书法家有时所用缣帛外,一般人都改用纸了。
二、帛书的出土和价值
帛书容易毁损,不好保存。今天我们见到的,多是从地下发掘出来的部分实物。这些实物最早是80多年前,在新疆的楼兰遗址发现的。1942年和1951年,又在长沙战国楚墓中发现,但由于长期埋在地下,出土时已腐烂成碎片,模样全非,文字难辨。只是到了1973年12月,才在长沙马王堆的三号汉墓中,出土了大量保存完好的汉代帛书。帛书共12万字,计有《老子》、《经法》、《战国纵横家书》、《十六经》、《五星占》以及兵书、医书等20多种古籍。这是迄今最丰富最珍贵的发现。它不仅可以弥补轶书之缺,而且可以校正传本之误。对研究战国秦汉时期的军事、地理、天文、历法、医学、哲学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如,帛书《老子》,有甲乙两个抄本。从编次上看,都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与《韩非子》中《解老》、《御老》两篇所引《老子》本文次序一致。与通行本《老子》道经在前,德经在后相反,从而纠正了通行本之误。另外,在章、句、字上也订正了通行本的许多讹脱。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写于汉初,共有27章325行1.1万多字。从内容看。其中只有ll章见于《史记》和《战国策》。其余的16章载有苏秦的书信与谈话等珍贵内容,则为司马迁编写《史记》和刘向编写《战国策》时所未见。用之校正《战国策》,就发现刘向把苏秦的事迹提前,误改张仪、苏秦的时序为苏秦、张仪;误把五国伐秦,写成六国合纵,而且也提前了45年。另如《战国策?赵策四》”赵太后新用事”章,为”左师触大詟愿见太后”,而帛书为”赵太后亲用事”,”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可知”新”应为”亲”、”触詟”应为”触龙言”,系后人抄写致误。这样就纠正、补充了《战国策》的内容。帛书《五星占》,作于公元前170年左右,共9章8000余字,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天文帛书。占文不仅保存了公元前370年到270年间甘、石二氏天文书的部分内容,而且还列出了秦始皇元年(前246年)到汉文帝前元三年(前177年),凡70年间的土星、木星、金星等在天空中运行的位置,并描述了它们在一个会合周期内的动态规律。另外,《五星占》记录的”张楚”年号,对研究秦末农民大起义也有很高价值。帛书《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方,内容涉及内科、外科、小儿科、妇科、五官科等各个方面,书中载录的药名多达240余种,有些是不见于古代《本草》文献的,无疑对我国古代医学的研究意义很大。总之,这批帛书文献,有不少是填补了我国历史文空白的。目前,经过整理,已出版了《战国纵横家书》、
《经》、《五十二病方》等。这些书有注释,有译文,还附有重要的研究文章,可供研究者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