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文献学理论与方法
3175800000007

第7章 简牍

甲骨、青铜器、石头载录文字,刻铸极为艰难,容量亦自有限。随着文字内容的日渐丰富,又出现了竹木载录文字的简牍。用笔写在竹片(或木片)上的文字称”简”,将简编连在一起称”册”。”册”字是简编连在一起的象形。册通策,亦称策,贾公彦《春秋序》疏:”简据一片而言,策是编连之称。”就是这个意思。用笔写在木版上的文字称”牍”或”版”。版、牍呈四方形,故又称方。《周礼?内史}日:”方,直谓今时牍。”古人常说的”简牍”、”方策”就是指写在竹片木版上的书籍,它们专以传授知识、介绍经验、阐述思想、宣传观点为目的,是现存最早的正规书籍。

一、简牍的形别和使用

简的刻制方法,一般是先取竹、木截成短段,再将短木剖析成版,刨光即成。短竹为了防止虫蛀朽烂,需要先放在火上烘去水分,刮去青皮,然后再剖析成片。烘干去水叫”汗青”,刮去青皮叫”杀青”。应劭《风俗通》引刘向《别录说》:”杀青者,直治竹做简书之耳,新竹有汁,善朽蠹,凡作简者皆于火中炙干之,陈、楚间谓之汗,汗者去其汁也,吴越日杀,杀亦治也。”“汗青”是制简的必须工序,久而久之,”汗青”也就成了简的代称。一根狭长的简,是写不了许多文字的。为了抄写完一篇文章,就需要用带子将许多根简上下编连在一起。用丝带编的叫”丝编”,用牛皮编的叫”韦编”,”孔子读书,韦编三绝”,即是指这种用牛皮做的编。上下编连二道的叫二编,编连三道的叫三编,长的简还有用五编的为了使连简的绳子固定,有的竹简还在编组之处刻三角小口,以防滑动脱落。简编好后,用剩余的带头捆扎一束,这便是一册书了。

简为竹制作而成,无竹的地方只好以木代替,称木简,也称为札。简编连成策后,要收卷收藏,以最后简为轴,从尾部向前卷,第一枚简的背面在外边,加上篇题,便成为一卷书的形式。其中第一简和第二简空白,不书文字,即简策制度中的”赘简”,逐渐发展成现代书籍的扉页和封面。简牍的载录视文字的长短、内容的轻重而定。《礼仪?聘礼》日:”百名以上书于策,不及百名书于方”。”名”是文字,即是说,文字多的长篇文章载于简策,文字少的简短记录载于木牍。在古代木牍的用途,主要是通信和杂记,对简策只起辅助作用。通信用的木牍,长一尺,称”尺牍”。简策的载录较为复杂。简有长有短,最长的三尺,最短的五寸,一般的二尺四寸、一尺二寸不等。每简的文字有多有少,最长十余字,最短的一二字,一般的二十余字。载录内容,三尺长的载法律条文,日”三尺法”,以示尊重。不足一尺长的载杂记,便于随身携带。一般的多载儒家经典。简、牍、策的区别,正如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所说:”简之所容一行字耳。牍乃方版,广于简,可以并容数行。凡为书,原有多有少,一行可尽者书之于简,数行乃尽者书之于方,方所不容者乃书于策。”

简牍的使用,始于殷商,《尚书》:”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册”即简策,”典”即木牍。”典册”即是用简编连起来的书。到了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简牍普遍使用。春秋时,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读《易》,韦编三绝”。战国时,惠施多方”学富五车”,五车即五车简策书籍;秦始皇一天要读120斤重的奏章;东方朔写给汉武帝的呈文,用了3000根竹简,须用两个人抬进宫去。这些都是当时使用简牍的生动写照。”简牍”先后使用了1000多年,直到魏晋之时,由于纸的发明应用,才被取代而基本绝迹。但是官府文府文件,仍然用简以示慎重。虽然东晋桓玄当时明令废止用简,认为”古者无纸,故用简,非主于敬也,今诸用简者,宜以黄纸代之”(唐《初学记》),但往后各代王朝大典,策立皇后、封拜高级官吏,君婚国丧、祭祖礼天,仍用简策以示贵重。

“简牍”在战国秦汉时期,是盛行的正规书籍,载录内容非常丰富,上自帝王诏令以及军国大事,下至平民书信以至账簿杂记。再加上简牍是原始材料,未经后人辗转抄写,没有讹误,因此,它比甲骨文、金文、石文的内容更丰富,比传于后世的书籍材料更真实,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是我们研究古代社会特别是战国秦汉社会的重要依据。

二、简牍的发现和研究

古代的简牍,从汉武帝(前140一前87年)末年鲁恭王”坏孔子旧宅”,发现了一批战国时代的竹简以来,屡有出土。其出土情况,可分三个时期。

(一)19世纪末以前。均为偶然发现,简牍实物无存,只留文献记载。其时最重要的发现是《汲冢书》。《晋书?束皙传》详记这次发现的经过。据载,晋武帝司马炎太康二年(281年),汲郡(今河南汲县)一个名叫不准的人,盗魏襄王墓,发现竹简数十车。晋武帝令秘书监苟勖等人整理,得古书十七种七十五篇。隋唐以后,这些书逐渐散失,至今只存《穆天子传》一书。另外还有一本《竹书纪年》,据王国维考证不是原书,是元明时期的汇集本,故叫《今本竹书纪年》。清代,朱右曾将汇集到的《竹书纪年》佚文编成一书,称《汲冢纪年存真》,王国维在此基础上重编《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该书较多的保存了《竹书纪年》的原貌,比”今本”具有更高的史学价值,纠正了《史记》中一些记载的错误。如《史记?六国年表》载齐桓公在位六年,《竹书》则载十八年,考《陈侯午敦》铭文,记有桓公十四年之事,可见《竹书》记载为实。解放后,范梓雍编有《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方诗铭、王修龄合编有《古本竹书纪年辑正》,都是有价值的参考书。

(二)19世纪末至建国前。简牍出土,进入科学发掘阶段。但多控制在外国人之手,不少实物,或流失国外,或存放台湾。据统计,这一时期在敦煌、居延等地先后出土竹木简l万多枚。最重要的发现是居延汉简。1930年由北平学术协会与瑞典斯文赫定组成的西北科学考察团,在甘肃北部额济纳河流域的居延地区,发现汉代木简1.1万多枚,称居延汉简。居延古称”居延”或”弱水流沙”,汉代曾是”隔绝羌胡”的重要军事基地。这里地处沙漠边缘,气候干燥,地下文物易于保存,这批简牍可以说是完好无损。简文记载西汉到西晋前后近300年的事,多与屯戍活动直接相关。其中,有一本东汉和帝永元年间的《永元兵器簿》,记载着器物名目,是用77根木简编成的,出土时绳子还没有烂掉,是出土最完整的汉代书籍,该简抗战时曾运往香港影印,书版毁于战火,原物被美国人掠去,现存美国国会博物馆。居延汉简是研究汉代文物典章制度的第一手材料,大部分原物现存台湾。劳干著的《居延汉简考释》和1980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根据留在大陆的简牍照片、编辑出版的《居延汉简甲乙编》,可供参阅。

(三)建国后。由我国自己组织人力进行科学发掘,并进行了系统整理,出版有大量专书,为研究工作的开展和深入提供了方便。据统计,1951年以来的湖北、湖南、山东、河南、甘肃等地,先后出土竹木简2.7万多枚,其中最重要的发现是:

1.《银雀山汉墓竹简》。1972年4月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中发现。一号汉墓出土竹简4942支,内容大部为兵书,除现今流传的《孙子兵法》之外,还有失传1700多年的《孙膑兵法》。以前怀疑孙武的存在,认为《孙子兵法》就是《孙膑兵法》,现在解除了误解。此外,这批汉简中,还有《六韬》、《尉缭子》、《墨子》、《管子》、《晏子春秋》等。《六韬》、《尉缭子》两书,曾被人怀疑是伪书,现在也得到澄清。二号汉墓出土的32枚竹简,是《汉元光元年历谱》,比西方著名的《儒略历谱》早80多年。以上汉简,均为西汉时人手书,是今天传世最早的写本,对研究秦汉时期的历史、哲学、兵法、历法,以及古籍的源流、校勘,都是极珍贵的资料。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整理出版的《银雀山汉墓竹简》,附有两部兵法的照片及注释,吴九龙的《银雀山汉墓释文》,对出土汉简,逐条加以注释,是较完备的参考资料。

2.《云梦秦简》。1975年,在湖北的云梦睡虎地十一号秦墓中发现。出土竹简1155枚。经整理,简书有《编年记》、《语书》、《秦律十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为吏之道》、《日书》甲、乙等十种,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据考证,竹简写于战国末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的公元前217年,是研究战国至秦时期社会历史的珍贵资料。其中《秦律》大部分是关于审讯、调查及法医检验的具体记录,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法律文书。1978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睡虎地秦墓竹简》,除《日书》两种外,均被收入,有注释,有译文,为研究者的最好参考书。

3.武威汉简和居延汉简。磨咀子汉简,1959年甘肃武威磨咀子6号汉墓出土的竹木简,是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分3个部分,甲本是7篇《仪礼》,木简;乙本是l篇《服传》,也是木简;丙本是竹简写的《丧服》经。今本《仪礼》是郑玄注、贾公彦疏的杂糅今文古文的阮刻《十三经注疏》本,而武威甲本《仪礼》很可能是后苍、庆谱传下的没有被郑玄打乱家法以前的今文礼,武威丙本则代表附传文以前更早的一个本子。这个西汉时代写本的发现,为研究汉代经学和《仪礼》的版本、校勘,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第一手资料,有着重大的学术价值。这批简册,墨色如新,首尾俱全,保存了原书的篇题、尾题、叶数和次第,使我们可以看到近于原式的西汉9篇经牒,对于复原汉代的简策制度提供了具体的例证。此外,甲本《仪礼》有6篇分3章,用圆点或圆圈作为章的记号,这部有着西汉章名标识的经本,是不可多得的宝贵材料。

甲乙丙三本9篇,共存2.74万余字,较之《熹平石经》七经残存八千数百字,多了将近2万个字,而且都是真正汉代通行的隶书,它的文字结构和《说文解字》并不完全相同,可以用它对照研究汉代其他器物上的隶书。同时从这里我们又可知道《说文》一书总结了先秦以来的古文字,但它并不完全代表汉代真正通用的文字,只有这些从汉墓出土的汉代简策,才能使我们看到西汉经师认可的”今文”。

武威磨咀子18号汉墓出土的鸠杖上系有10枚木简,上面载有汉成帝建始二年(前31年)的诏书,”七十受王杖者,比六百石,入宫廷不趋……有敢征召侵辱者,比大逆不道”,这便是著名的”王杖十简”,据此可以考知汉代尊老赐杖的制度。

武威汉墓医简,1972年11月发现于甘肃武威县旱滩坡汉墓,出土医简92枚,是一份珍贵的医疗记录资料。除30多个医方外,还记载了针灸穴位和刺疗禁忌等,内容极为丰富。

《居延汉简》,1973年到1974年发现于甘肃居延地区,出土汉简1.9637万枚,数量是空前的。年代上起汉武帝元鼎元年(前116年),下迄光武帝建武八年(32年),内容有诏书、律令、屯戍、事牍。事牍中有档案公文底稿,吏民买卖、借贷契约等,还有古籍、干支表、历书、纪年简等,从中初步整理出七十多个完整和比较完整的簿册。对研究汉代政治、经济、边防、屯田、水利、地理、交通、法律制度、文档制度以及少数民族等均有重要价值。

4.江陵张家山汉墓竹简。1983年12月至1984年1月,出土汉高祖至汉文帝时代的竹简1600多枚,内容分《律书》、《秦谳书》、《盖庐》、《算数书》、《脉书》、《引书》、历谱和遗策九部分。其中”律书”包括”置吏律”、”徭律”、”贼律”、”盗律”、”捕律”等二十六种,集中了汉律的主要部分,比云梦出土的秦律更充实、更完整;《算数书》,将全部算题分门别类归纳为六十个小标题,这是目前我国发现年代最早的一部数学巨著,在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脉书》与《引书》是我国最早的医学和健身专著。这些竹简的发现,在不少方面填补了我国古文献的空白,对研究西汉早期的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简牍大量出土的同时,我国学者对简牍文献的研究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从1995年开始,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和甘肃省考古研究所联合,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简牍学研究硕士点,从而把我国简牍文献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简牍学的研究和简牍文献的利用将将更加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