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已经散佚了的古书。根据其他古书所引刻书的材料,重新加以编辑,以恢复原书面貌,或者恢复它的一部分,这便是”辑佚”。辑佚与辑录不同。辑佚是前人有成书,只是成已亡失,将佚书散存在他书中的文字搜集复原起来。辑录则前人无成书,不存在亡佚问题,只是为了给读者提供方便,把某一时期或某一方面散见各书中的资料辑录成书,如严可均辑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唐诗》、《全唐文》等。由于第一节曾述及的各种原因,古代文献大量在历史上散佚,留存至今的不过百分之几。
辑佚,始自宋代。章学诚《校雠通义?补郑篇》说:”昔王应麟以《易》独传王弼,《尚书》止存《伪孔传》,乃采郑玄《易》、注《书》注之见于群书者,为郑氏《周易》、《郑氏《尚书》注。又以四家之诗,独毛传不亡,乃采三家诗说之见于群书者,为《三家诗考》。嗣后好古之士,踵其成法,往往缀辑逸文,搜罗略遍。”章氏认定搜辑佚书是从南宋王应麟开始的。以后学者们谈到这一问题,大半无异辞。独叶德辉在他所著《书林清话》中引刘咸炘之说,认为北宋”所传唐人小说,及唐以上人文集,卷数多与原书不合。校以他书所引,往往遗而未录。盖皆出于宋人缀拾而成。此即辑佚之事也。”认为最早是南宋黄伯恩开始,他曾从马总《意林》、李善《文选注》和鲍照《舞鹤斌》中辑出了隋唐以后之佚了的《相鹤经》。这几家的说法虽各不相同,但总起来说始于宋代,则是大家所公认的。
宋代学者不独已经动手搜辑佚书,而且提出辑佚的理论,使辑佚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郑樵《通志?校雠略》中有《书有名亡实不亡论》一篇,便是这方面的理论著作。指出古代散佚了的,它们的一切内容往往被他书所引用而保存了下来,通过辑佚可以窥见书的全貌。这些论述成为后辑佚学的理论基础。
辑佚之学发展到清代。随着朴学家们实事求是的治学风气,辑佚的方法更加精密,于是”辑佚”便成为当时学术界中心工作之一,取得的成绩也特别显著。
清代大规模地辑佚书是在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修书一开始,便和辑佚紧密结合,先后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经部书66种,史部41种,子部130种,集部175种,共385种,4926卷。今《四库全书总目》中标明”永乐大典本”的书,都是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来的。这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大规模的搜辑佚书的成果。
在这次所辑出的佚书中,有不少价值很高,久已失传的名著。如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薛居正的《五代史》,郝经的《续后汉书》,都是卷帙浩繁的大书。又如《东观汉记》一书,可以补正范哗《后汉书》的阙失,其书久佚,这次也从《永乐大典》中辑出24卷。这对历史研究工作者来说,提供了不少宝贵资料。
清代学者私人辑佚的书,亦很不少。如马国翰的《玉函山房辑佚书》,多至580种;王谟的《汉魏遗书钞》,多至400余种;黄爽的《经学堂丛书》,多至250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