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传世既久,不免存在许多文字上的错误。举凡字体的缺谬,语句的脱落,乃至衍文增句,无所不有。如不加以校勘,便很难考见古书的本来面目。
那么,到底何谓校勘?
校即考核查对,如《汉书?食货志》:”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后来考核文字也叫做校,如汉成帝河平三年(前26年),”始诏光禄大夫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汉书?艺文志》)。勘,亦指复核审定,《说文解字》:”勘,校也”。《玉篇》:”覆定也”。校勘指利用不同的版本和资料对同一部书的内容互相核对,比校其文字异同,以订正错误;或只比校文字异同,不参己意。
校勘又称”校雠”或”雠校”,刘向在《别录》中解释说:”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为雠”(《太平御览》卷618引刘向《别录》)。一般说来:”校雠”或”雠校”出现较早,而校勘至梁以后才出现,早期的”校雠”,其方法类似于今日的校对,从校勘的发展来讲,今日的校对是出版工作的一个环节,即根据原稿或定本核对校样,订正错误,以保证刊物或图书的质量,而”校勘”,其内容和方法要远远复杂于今日的校对。
校勘学,是研究校勘及和校勘有关的问题的一门学科,诸如古书需要校勘的原因,校勘对象,校勘的历史,校勘的目的与要求。条件和方法等。总之,校勘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问,直接牵涉到目录学、版本学、训诂学、古文字学、历史学等众多学科。
我国的校勘事业,起源很早。周秦时代,已有从事校勘的实例。《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日:‘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日:‘非也,日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日:‘晋师己亥涉河也’。”己字的古文作□,缺去两”I”,便误为”三”;古文亥作□,豕作□,非常近似,故子夏得据文义及字形加以校勘,从而纠正其错误。
西汉成帝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刘向受诏整理皇家图书。当时的图书是一大堆丛杂散乱、错字很多的传钞本。刘向在整理图书过程中,对每一部书都广罗异本,仔细对勘,校出脱简,订正讹文。《汉书?艺文志》在谈到刘向校勘《尚书》时说:”刘向以中古文校欧阳、大小夏侯三家经文,《酒诰》脱简一,《召诰》脱简二,率简二十五字者,脱亦二十五字,简二十二字者,脱亦二十二字。文字异者七百有余,脱字数十。”可见刘向做了大量的校勘工作。经过刘向整理,许多杂乱舛牾的图书,开始成为初步可供阅览的读物。应该说,刘向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校勘学家。
汉代以下,历朝都有学者从事校勘。随着整个学术的发展,校勘的范围日益扩大,方法日益精密。到了清朝,校勘之学益盛。很多学者做出优异的成绩。如全祖望校《水经注》。毕沅、孙诒让校《墨子》,使过去读不通的书,现在可以读通了。段玉裁、王念孙、俞樾等人更是吸取前人经验,写出校勘学方面的论文或专著。特别是俞樾著《古书疑义举例》七卷,其中最后三卷有37例,都属于校勘的义例,对校勘学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在现代学者中,鲁迅校《嵇康集》,闻一多校《楚辞》,陈垣校《元典章》,岑仲勉校《元和姓纂》,也都有突出的成绩。特别是陈垣先生,通过校勘《元典章》,写出一部《元典章校补释例》,举出校勘50例,比俞氏大有发展。他还概括出一整套校勘的方法,对校勘学的发展,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