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文献学理论与方法
3175800000022

第22章 古籍版本类型概述(2)

南宋与金并存对峙,北为金,南为宋。北方的刻书中心由汴梁转移到平阳。平阳版刻独具金、元民间特色与风格。平阳书坊极为发达,多刻有医书、类书并盛行说唱宫调等。此外,山西运城新刻的《金藏》(又称《赵城广胜寺藏》,简称《赵城藏》),河北宁晋所刻的经书、音韵之学亦负盛名。

5.元刻本

元刻本继承宋、金传统,并逐步发展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元刻本的字体多用赵体(赵孟頫),具有婉柔秀媚,神韵凝聚于回锋之美。虽无板滞拘泥之感,但于金本相比,刀法略显无力。像日新堂刊《伯生诗后编》等书,使用行草上版,似乎过于草率。元刻本中使用了大量的简体字,如”马”、”气”、”厅”、”驴”、”盐”、”处”、”奴”、”隐”等,都被现代简化汉字所采纳。元刻本还首创了套版印刷技术,出现了我国最早的木活字本。

6.明刻本

明刻本,自洪武至正德年间(1368—1521年),承袭着宋、元时期雕版印刷的遗风如宣德(1426—1435年)、正德年间(1506—1521年)的刻本酷似宋刻本,而景泰年间(1450—1456年)的刻本形如元刻本。自嘉靖至隆庆年间(1522—1572年),一面大兴翻刻宋本。一面仿宋新刻。自万历至崇祯年间(1573—1644年),刻印技术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短版的拱花等新技术。

7.清刻本

清刻本,受到黄宗羲、顾炎武、阎若璩、万斯同、全祖望、黄丕烈、章学诚、顾千里等人所提倡的考据、辑佚、校勘的较大影响。清初刻本字体形如明本,并变为扁方字体,横轻竖重更加明显。康熙年间(1662—1722年)逐步形成一种非颜、非柳、非赵的”馆阁体”,属于一种手写上版的楷书字,由著名的书法家手写,再由技艺高超刻工精刊之风,起于康熙而盛于乾嘉时期(1736—1820年),不乏秀媚清雅之精本佳刻。道光(1821—1850年)以后清廷衰落,版刻日渐低劣。

8.三朝本

三朝本,是指有些书版先后经过了三个不同朝代修版重印者。例如,南宋国子监所藏各种书版,后多残缺,元代西湖书院重加修补,至明洪武八年(1375年)又经南京国子监修补重印,故称”三朝本”。

(三)按刻印先后区分古籍版本类型

1.祖本

祖本,又称”初刻本”。当一书在传世后有多种刻本时,其中最先刻本称”祖本”。

2.原刻本

原刻本,系相对于重刊、翻刻本而言。原刻本与重刻本之间有着内在的紧密的联系,即后者是依据原刻本的重刻。

3.重刻本

重刻本,依据原刻本重新翻刻的图书,有些重刻本是依原刻本的版式、行款、字体原样重刻的,而有些重刻本则仅依原刻本的内容进行重刻重印而已。

4.翻刻本

翻刻本,又称”复刻本”,指按旧版重新雕版印刷的图书。其中,依宋刻本翻刻的本子称”覆宋本”,依元刻本翻刻的本子称”覆元本”。

5.仿宋本

宋版写刻认真,字体秀丽俊俏,多为后世刻版者所效法。摹仿宋版字体刻书的本子,称”仿宋本”。

6.影刻本

影照前人刻本的版本、行款、字体等依样摹写刻印的本子,称”影刻本”。影刻本中的精摹佳刻,可以达到乱真的水平。

(四)按刻印情况区分古籍版本类型

1.精刻本

经过审慎校勘,名家书写上版并精工雕版印刷的本子,称”精刻本”。

2.百衲本

百衲,原指经多方拼凑多块布料密针缝纫的僧衣。百衲本,系指选取不同刻本的残卷零页补配而成一部完整的图书。

3.×刻×印本

某一朝代刻印某版片被保留下来,被以后其他朝代用来重新印刷的本子,称”×刻×印本”。例如,明刻本的原版片保存到清代以后,又被用来重新印刷成书,称”明刻清印本”。

4.递修本

某些古籍原版由于多种原因已残缺,后代在印刷时须补者,世称”递修本”。例如,宋版《三国志》,至明代就有弘治、正德两次补版重印的本子。

5.邋遢本

南宋绍兴年间(113l—1162年)四川刻的”七史”(《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周书》、《齐书》),到了元代原版片大都模糊漫漶,称”邋遢本”。该”七史”本的版式由于每页九行,故又称”九行邋遢本”。

6.大花脸本

大花脸本,指宋版经元明递修后,又印成墨色浓淡不均、模模糊糊的本子。

(五)按刻印地区分古籍版本类型

1.浙刻本,又称”浙本”,即浙江刻本。浙江刻书地点较多,除临安(今杭州)外,还有绍兴、吴兴、衡州、宁波、婺州、温州、建德、台州等地。其中浙刻中最为著名的有:杭州本、衢州本、婺州本与台州本。

2.闽刻本

闽刻本,又称”建本”,即福建刻本。宋代建本集中在建阳的麻沙镇和崇化坊,麻沙镇刻本又称”麻沙本”。该地盛产竹木,造纸工业发达,当地榕树质软,宜于刊版。旧时雕印不精者,亦戏称”麻沙本”。

3.平阳本

平阳本,即山西平阳刻本。平阳,宋政和六年(1116年)晋州置府,治所在临汾。

在上述出版的宋代刻本中,南宋文字学家叶梦得(1077一1148年)在《石林燕语》一书中评述认为:”天下印书,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所称福建本,即麻沙本也。”

(六)按版框字体大小及版式区分古籍版本类型

1.大字本

宋时刻书多用大字,其版框亦高大,每行至多不超过18个字,世称”大字本”。

2.小字本

宋元时期的刻本,每行的字数大约在23个字至27个字以上者,称”小字本”。这时期小字本较为罕见,被藏书家视为珍品。

3.巾箱本

书本很小,可以放在手巾箱中,故称巾箱本,今称袖珍本。

巾箱本始见于《南史》齐衡阳王钧传:”钧尝手自细书五经为一卷,置于巾箱中,以备遗忘。”南宋之世,巾箱本盛行。元明两代少见。清代又盛行。清代巾箱本之小,小到长工部尺一寸八分,宽一寸一分。书品过小,字不及蝇头。有损目力,除科场夹带外,无它意义。

4.两节版

两节版,又称”两层楼”。通常是在书版的上栏下方一寸许处另加一道栏线,常用于某些文艺作品及普及读物的版刻,往往表现为上图下文等。若在中间再加一道栏线,即称”三节版”。

5.书帕本

明人风气,凡外官任满入朝,或出巡公干官员回朝,大都要带书和手帕馈送长官。因为这书大都是馈送者自刻,和手帕一起送人的,因此便叫书帕本。一般规矩是送一书一帕,也有送一书二帕的。

书帕本作为照例馈送之物,刻者既不经意,收者亦不重视,故很少有好的本子。但也有取前人所刻之版,铲去姓名,改刻自己姓名,充作新刻的。

送书帕的风气,自万历以后改用白金,因此万历以后就再没有书帕本了。

(七)按印刷颜色区分古籍版本类型

1.单色本

单色本,一般包括:朱印本、蓝印本、墨印本三种类型。自明代以后,有时当一书雕版竣工后,先用红色或蓝色印刷少量几部,以供校对订正然后正式改为墨印。用红色印刷的称”朱印本”,或称”初印红本”。用蓝色印刷的称”蓝印本”,又称”靛印本”或称”初印蓝本”。亦以朱印本蓝印本馈赠师长、亲友,兼含有请求批评指正之意。用墨色印刷的称”墨本”。

2.套印本

套印本,又称”套版”,即用几种不同颜色分版套印的书籍。套印本,又可分为两色套印本与分色套印本两种类型。两色套印本,即仅以红黑两色套印的书籍,称”朱墨本”。元至元六年(1269年),中兴路资福寺所刻元闻和尚《金刚经注》,以红色印经文和圈点,以黑色印注,为现存最早的木刻套印本。明代万历、天启年间(1.573—1627年)吴兴闵齐假、凌濛初两家所刻套印本,以墨印字,朱印评点。后来套印技术发展为三色套印、四色套印、五色套印(即朱、墨、黛、紫、黄),甚至六色套印本。

3.短版与拱花

短版,即”木版水印”的旧称。明万历年间(1573一1619年),在安徽民间逐步在套版印刷基础上发展起来。先依据画稿的色彩深浅浓淡、阴阳向背,分色分版逐一雕刻,印刷时再按画稿依色调先后套印或叠印。

拱花虽然属于一种不着颜色的刻版方法,但亦可归属于套印技术,并且在明代被配合短版运用于印刷。拱花,以凸出的线条来表现花纹、枝干等,类似现代的凹凸印。拱花技术早在五代已被发明。拱花可增加印刷画稿的立体真实感。

(八)按流传情况区分古版本类型

1.焦尾本

烬余幸存而略受损伤之书,称”焦尾本”。

2.孤本

仅存一部的刻本,即各家藏书目录均不见录者,称刻本中的”孤本”。若域外虽有收藏而国内仅存一部的刻本,称为刻本中的”海内孤本”。

3.善本

凡精加校勘,流传较少,刻印精良,具有较高文物价值与科学研究参考价值的刻本,称为刻本中的”善本”。

4.残本

短卷缺文之图书,称残本。

5.配本

用其他版本补配残本,使其成为一部完整的书籍称”配本”。

三、活字本

活字印书,始于北宋仁宗庆历年间(104l一1048年),是布衣毕异发明的。活字开始是用泥制,南宋时改用木制,明弘治以后铜活字盛行,亦有用铅活字的。

活字印刷不是在整块木板上刻字,而是预先刻成一个个的单字,印刷时将所需要的单字根据书稿的内容逐一摆版印刷,印成后再把单字拆开分别放回字盘或字架,以备下次排印。活字本,又称”子版”、”合字版”、”聚珍版”等。古籍用活字印刷成的书,称”活字本”。现代活字本,不用这种名称,而只称”铅印本”等。我国古代活字依据制作的材质,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非金属活字,二是金属活字。

(一)非金属活字本

非金属活字主要有:泥活字、木活字。其中泥活字本是由宋庆历年间(104l——1048年)毕昇(?~约1051年)发明的。其方法是用胶泥刻字,一字一印,经火烧使其坚硬便成为”泥活字”,再行摆版印刷。木活字本,是经元代贞元至大德四年(1295——1300年)王桢创制与改进的。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刻印《四库全书》中善本曾采用木活字。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因”活字”不雅,故称”聚珍”。所排印的活字本,称《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共收录138种。后来,浙江、江西、福建等地据武英殿珍版复刻的木版书虽仍称”聚珍本”,其实是地道的雕版书而不是活字本。

在非金属活字中,有关清代仅存的泰山磁版《周易说略》、真合斋磁版《蒿庵闲话》二书,学术界有人认为系”磁活字”,也有人认为是”整块磁版”。由于史籍记载不详,现存实在不多,只能存疑,有待进一步考查论证。

在非金属活字本中,甚至在整个活字本范围里,均以木活字本为主。所谓”泥活字”经烧结实为”陶”活字。

(二)金属活字

金属活字,包括铜活字、古铅活字等,主要是铜活字。铜活字创始于明代,现存最早的一批铜活字本,集中于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年)、正德年问(1506——1521年)、嘉靖年间(1522——1566年)。其中最有名的为:无锡安氏,如华燧的会通馆、华珵的尚古斋、华坚的兰雪堂;无锡安氏,安国,字民泰,号桂坡;以及金兰馆等。清代著名的铜活字本是: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吹藜阁铜活字本,特别是清雍正四年至六年(1726——1728年),最后成书的清内府排印的《古今图书集成》。《古今图书集成》原纂于清康熙年间,雍正年间有铜活字本,其中文字部分采用铜活字排印,插图部分则采用木版刻印。

我国传统的铅活字,并非指鸦片战争以后由西方传人的近代印刷术中的铅印本。有关我国铅活字的较早记载,是明代弘治末年正德初年(1505——1508年)陆深的《金台纪闻》。该书记载:”近日毗陵(今常州)人用铜、铅为活字,视板印尤妙便”。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魏崧的《壹是纪始》中,也曾提到过”今又用铜、铅为活字”。可惜我国古代铅活字印刷实物都未保存下来,至今仍未发现实物。

古籍版本中,除手写本之外,刻本与了本均属于印刷型。由于活字本是由一个个预先刻好的单字经排印(古称”摆印”)而成,而不像刻本是在一块木板上书写文稿再经刻工雕刻的。因而要区别古籍印刷型中的活字本与刻本就必须沿着这一条主要线索去鉴定。

古籍活字本与刻本的主要区别表

┏━━━┳━━━━━━━━━━━━━━┳━━━━━━━━━━━━━━┓

┃区别 ┃ ┃ ┃

┃类型 ┃ 活字本特点 ┃ 刻本特点 ┃

┣━━━╋━━━━━━━━━━━━━━╋━━━━━━━━━━━━━━┫

┃ ┃1.字体大小不一。 ┃1.字体大小一律。 ┃

┃ ┣━━━━━━━━━━━━━━╋━━━━━━━━━━━━━━┫

┃字 ┃ ┃ ┃

┃体 ┃2.字体笔画粗细不一。 ┃2.各字笔划粗细匀称。 ┃

┃ ┣━━━━━━━━━━━━━━╋━━━━━━━━━━━━━━┫

┃的 ┃ ┃ ┃

┃差 ┃3.上下字之间笔划决无交叉。 ┃3.上下字之间笔画偶有交叉。 ┃

┃ ┣━━━━━━━━━━━━━━╋━━━━━━━━━━━━━━┫

┃异 ┃4.不同页上若干相同的字,有 ┃4.不同页上任何相同的字,仅 ┃

┃ ┃时会完全一样。 ┃酷似,但决不能完全一样。 ┃

┣━━━╋━━━━━━━━━━━━━━╋━━━━━━━━━━━━━━┫

┃ ┃5.字行不整齐,歪歪扭扭。 ┃5.字行整齐。 ┃

┃ ┣━━━━━━━━━━━━━━╋━━━━━━━━━━━━━━┫

┃ ┃6.个别字睡倒,甚至倒排。 ┃6.各字不可能睡倒、倒排。 ┃

┃ ┣━━━━━━━━━━━━━━╋━━━━━━━━━━━━━━┫

┃ ┃7.版框、行格拐角、连接处并 ┃7.版框、行格拐角、连接处完 ┃

┃ ┃不可能完全合缝。 ┃全合缝。 ┃

┃ ┣━━━━━━━━━━━━━━╋━━━━━━━━━━━━━━┫

┃版 ┃8.版心、鱼尾两侧行线,一般 ┃8.版心、鱼尾两侧行线紧密相 ┃

┃面 ┃ ┃ ┃

┃上 ┃无法紧密相连。 ┃连。 ┃

┃ ┣━━━━━━━━━━━━━━╋━━━━━━━━━━━━━━┫

┃的 ┃ ┃ ┃

┃差 ┃9.行格界线时有时无。 ┃9.行格界线若有均有,若无皆 ┃

┃异 ┃ ┃无。 ┃

┃ ┣━━━━━━━━━━━━━━╋━━━━━━━━━━━━━━┫

┃ ┃ ┃10.由于书版涨缩和版心大小 ┃

┃ ┃10.书口上下栏线整齐。 ┃不一,上下栏线不齐。装订时 ┃

┃ ┃ ┃习惯上只齐下栏,故上栏不 ┃

┃ ┃ ┃齐。 ┃

┃ ┣━━━━━━━━━━━━━━╋━━━━━━━━━━━━━━┫

┃ ┃11.无断版、裂版的痕连。 ┃11.有断版、裂版的痕迹 ┃

┗━━━┻━━━━━━━━━━━━━━┻━━━━━━━━━━━━━━┛

┏━━┳━━━━━━━━━━━━━━┳━━━━━━━━━━━━━━┓

┃墨 ┃ ┃12.整版墨色相宜,或虽因印 ┃

┃色 ┃12.由于各字的高低有差距, ┃ ┃

┃的 ┃印出来各字有时呈现墨色浓 ┃刷时轻重不一,同一版面浓淡 ┃

┃差 ┃淡不一。 ┃不均,但浓淡处不是以各个字 ┃

┃异 ┃ ┃显出轻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