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轴装的卷面每行字数视字体与宽度大小不同而不等,一般少则lO多个字至20多字不等,多者每行可达40余字。卷子的书写方式具有这样的格式:卷首往往上面小题(篇名),中间为大题(总书名),下面为著者姓名。若一书内容丰富、篇幅很多,需要用许多卷来写时,在篇名后,尚需写明卷次,再写全书的总书名和著者姓名。为了便于查检,外端亦题有书名。然而许多卷轴平放在一起,外端所题写的书名依然被遮挡,于是有的便在轴端悬挂一小牌,上面题写书名、卷次,也称作”签”。如果一部书系由很多卷所组成,为了使其集中不致分散错乱,往往使用布、帛将每五卷或十卷分别包起来,这种包书的外衣称做”帧”,也可以写作”帙”。
卷轴纸书因经常舒卷容易破裂,需经过一定的装潢加以保护。所谓”装”,这里系指裱装而言;所谓”潢”,是用黄蘖染色以免虫蛀。又称”入潢”或”潢染”。人潢过的卷子又称”潢卷”,可以保存很久。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卷子,绝大多数都属于潢巷o
2.经折装
卷轴装是经折装的前身,经折装又是卷轴装的改进形式。使用卷轴装书籍比较麻烦,阅读时先要解开带子,边读边展边卷,读后仍需要重新卷起来扎好。特别是在查阅类书、字书一类的工具书时,往往要经常阅读或查检书籍,更是不堪其烦。再加上,唐代文化日益昌盛,印度佛教经典的传人,人们受到贝叶经[一种用贝多罗(Pattra)树的叶子经水沤后代纸。上下用木板夹牢]的启迪,加之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从而加速了书籍装帧制度的发展,于是矗折襞厦运而生。
经折装,又称”梵夹装”,因起初多用于佛经而得名。经折装书籍,又称”折木”。其方式是将一幅长卷向左、右反复折叠起来,形成一个长方形的折子,前后再加上两张硬纸板或木板使其粘贴在譬折的首尾,作为前后封面。外形酷似印度梵文佛经的”贝编”,阅读或查检时只需逐叶翻阅而不需要展开全卷。经折装还流行于后世的佛经、字帖等纸质文献的装帧。
3.旋风装 旋风装,又称”旋风叶”,是在卷轴装与经折装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向册叶装帧过渡的一种独特形态。经折装虽然比卷子简便多T,但也存在着缺点,如容易散开与扯断。散开又类似卷子的长形状,一旦被扯断更易错乱。于是旋风装便成为经折装的改进与补充装帧形式,被人们创造出来。
旋风装有两种形式:一是折叠式,一是龙鳞式。其中折叠式,即仍然采用左右反复折叠式,再加一封面将首尾分别粘连起来,形成一种类似”册子”状。使用时前后连贯,便于循环翻阅,如同旋风。宋代侯延庆在《退斋笔录》一书中写道:”哲宗(赵煦,在位时间为1086一1100年)以一旋风册子,手自录次。”这里的”旋风册子”,即指此。龙鳞式,原用纸质较厚的叶子,两面书写,用素纸裱成手卷,右端留有余尾。以余尾纸由左向右依次逐叶缩短粘贴在素卷面上,形如鳞次,卷时则由右向左,外表呈手卷形式。元代王恽《玉堂嘉话》中就有”吴彩鸾龙鳞楷韵”的记载。又据《涵芬楼烬余书?墨庄漫录》中载,清代钱曾云:”吴彩鸾所书《唐韵》,余在泰兴季因是家见之,正作旋风叶卷子。其装帧皆非今人所晓”。唐代吴彩鸾所书龙鳞装《刊谬补缺切韵》一书,迄今保存在故宫博物院,是宋代的原装。
4.蝴蝶装
蝴蝶装又称”蝶装”,是纸质文献册叶制度的最初装帙形态,流行于五代、北宋时期。所谓”册叶”制度,系指分叶装满成册的纸质文献。
蝴蝶装的方式是将印成的书叶反折,使有文字的一面相对折,并将其中缝处粘贴在一张用于包裹作书面的厚纸上,每叶的两端犹如蝴蝶的双翅向两面伸开。由于蝴蝶装在书架上的一般排列方法是书背向上、书口向下、书根向外的横排,也有的书背向外、书背向下、书口向内的竖排,所以前后封面采用较厚而硬纸。蝴蝶装使书口不外露,免受损伤。据明代张萱《疑耀》卷五之《古装书法》所载:”今秘阁所藏宋版诗书,皆如今制,乡会进呈试录,谓之蝴蝶装。其糊经数百年不脱落,足见其牢。”目前出版的地图册,多采用蝴蝶装。
5.包背装
包背装,是从蝴蝶装演变出来的,主要流行于元、明两代。由于蝴蝶装最大的缺点是版心在内,左右边栏分别向外,这样阅读起来必须连接翻两叶空白才能见到印有文字的印刷面,实在使人感到极大不便。为了避免经常见到无字的纸背,于是包背装就这样应时而生。包背装的主要特点是将书叶正折,使有文字的一面向外,版心成为书口,左右边栏外的余幅皆向书背。书叶齐整后,用纸捻订好,再用一张整纸连同前后封面与书背粘牢。包背装在书架上的排列方法是采用平放的方法,所以封面一般采用软性纸张。
6.线装
线装,是我国刻版书籍的主要装帧形式。蝴蝶装和包装都需要逐叶的粘于素卷或包背纸上,这不仅很费工费时,而且也易遭虫蛀。于是书籍的装帧者便设法保留包背装之长,改进其不足,这样就促进了线装形式书籍的兴起。
关于线装订图书的形式起源很早。敦煌所出的古写本,据说便有用线装订的。宋代张邦基《墨庄漫录》中曾记载:”予性喜传书,他日得奇书,不复作缝绩也。”有人推测所谓”缝绩”,可能是指线装。不过,其法不详,又无实物。现在流行的线装书形式是在明代中叶以后形成的。值得指出的是,线装自明代以来是我国古代印本书籍的基本形式,一些唐宋以来的其他装帧形式的印本书籍有的也纷纷改为线装;而且,明代以来的线装也是我国古代书籍装帧技术发展的最富有代表性的阶段。
线装方法与包背装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废除用整张纸作书皮包背,而是用二张同样大小的纸张分别作为前后封面,连同用纸捻订成的书身凿孔穿线,装订成册。线装书籍一般采用”四针眼钉法”,也有六针眼和八针眼等的装订法。为了保护一些较为珍贵的版本,往往采用绫锦将书角包起的”包角装”。或者为了使装订牢固、美观,采用”包脊装”等加固法。
“金镶玉”,南方俗称”穿袍套”或”惜古衬”。这种装帧方法,主要用于某些善本书。善本书年代久远,书叶受损或无天头,地脚过小,补上新纸重新装订后可使天头、地脚和书背三面加宽,使原来的书叶不易损坏。”金镶玉”名称的由来是因为原书叶陈旧往往呈黄色,镶上的新纸呈白色。黄色似金,白色如玉,故称”金镶玉”。
7.函套装
函,又称”函套”,最初用来保护线装图书,后来也用来保护某些现代图书。函的种类很多,主要有书套、纸匣、木匣、夹板等。追溯函的源流,是由卷轴装外衣——帙演化而来,作为保护图书之用。
书套主要以硬纸板为主要材料,里面裱衬纸张,外粘以布或丝绸作套面。书套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将上下左右四面绕书折叠包实,仅露出书首与书根的函套;也有的将上下左右前后六面都包得严严实实,称”四合套”。四合套一般都制作精致美观;又以开函处的形状区分出若干种。在开函处挖成云形的称”云头套”,在开函的地方挖成半月形的便叫”月牙套”等。
纸布匣的形式与俗称各地并不十分统一。但一般都是以硬纸作胎,里衬白纸,外糊蓝纸或蓝布。通常由子母套两部分组成,子套将书籍的前后封面与书口三面夹牢,然后推入五面封严的母套中。使用这种类型的书匣,多立于书架之上,而书匣本身常为一面开启,子母套合严后六面包严。
木匣顾名思义用木质制成书匣,常用于盛装珍善本图书。其原料有楠木、樟木、花梨、楸木等硬木,但只用鳔胶相粘,不使用铁钉,其结构类似纸布匣。
夹板主要原料有木板和纤维板两种。其优点是制作比较简易,造价低,适用性强。只要其平面尺寸与书籍大于相等,其厚度可以穿引、调节线带即可。由于书的四周露在外面,一般不适用于珍善本。夹板的制作方法:采用与书籍大小相等的两块平滑夹板,在版的上下左右各凿一个长方形小孔,相应的两个长方形小孔间凿一扁平带槽便于穿扁平的系带。使用时将若干册书放在两板之间,抽紧系牢即可。如果采用书套、纸布匣、木匣则不同,除必须事前量好书的平面大小之外,还得量好所盛若干册的厚度,过紧过松都不利于书籍的保护。
每函图书的册数与其所容厚度、每部书的篇幅等有关,每函的册数往往有一册至十多册不等,一书多卷本可以分若干函,通常每函以四至六册较为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