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神童故事
3171900000268

第268章 方苞七岁学《史记》

方苞,字灵皋,号望溪,出生于公元1668年,安徽桐城人。是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和散文家。康熙年间中进士,官至礼部侍郎。

方苞的家庭,是世代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方仲舒是著名学者,尤通经史,也是位著名的诗人。他见方苞天资颖悟,智慧过人,故从两三岁开始,就教他读经书,学诗文。方苞到四岁的时候,就会联诗作对了。

有一天,方苞和他的父亲方仲舒清早起来,见门外漫天大雾,什么也看不见,只有公鸡的叫声,透过重重迷雾,一声声传了过来,父亲有感,顺口来了句上联: 鸡声隔雾。

方苞才思敏捷,立即应声来了句下联:龙气成云。

父亲感到这下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很有气势,这对于一个四岁的孩子来说,真是太难得了。于是,从五岁开始,父亲便教他读《论语》和《孝经》。

方苞年龄虽小,却酷爱读书,并且注意修身养性。由于他的刻苦努力,对《论语》和《孝经》中的内容,父亲往往只教给他开头,他便能读懂下文;结果不长时间,便把这两本书读完了;尔后,他就自己又找来一些经书自学,如《毛诗》、《左传》等,他读起来都是津津有味,手不释卷。

在他七岁那年的一天,他看到父亲在读一本叫做《史记》的书,常常凑上去看几眼。父亲对这本书很是珍惜,为防止遗失,每次读完之后,便藏在自己的书箱内。方苞对这本书早就听说过,它记载了自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汉武帝止共三千余年的历史,保存了古代至汉武帝时最为系统的珍贵资料,而且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生动,很想读上一读。于是,他便和也想读这本书的哥哥方舟暗中商定,只要父亲不在家时,哥俩就偷偷地把书箱打开,取出来自学;万一父亲发现后怪罪下来,两人共同承担责任。

不久,父亲就发现了他们偷读《史记》的事。父亲见他们哥俩小小年纪就能读懂《史记》,大为惊奇,不但没有责怪他们,反而索性取出,让他们专心阅读,并且还取出了自己平时喜欢读的《易》、《书》、《诗》、《礼》以及《左传》等,供他们阅读。不长时间,方苞除《史记》之外,对其他所读经书,都能熟练地背诵下来,并且开始撰写古文;待他八岁那年去私塾读书时,在文学方面已经小有名气,被时人称为神童。

公元1699年,方苞考中举人;1706年,参加礼部主持的会试,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在他将要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时,听说母亲有病,便回家侍奉母亲。后来,康熙发现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便任命他为皇帝的南书房当值(一个专门为皇帝提供各种资料的官员);雍正即位后,提拔他为礼部侍郎。

在学问上,方苞对《春秋》有深刻的研究;在文学上,他推崇《左传》、《史记》,以及唐宋八大家。他所写的散文,在当时的文学界有深刻的影响;又由于他的弟子刘大槐、姚鼎都是桐城人,后人便称他和他的弟子们为清代文坛上的“桐城派”。

方苞有著作《方望溪先生全集》流传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