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人在铝途
31690700000028

第28章 铝厂培训(一)

马方被午夜降临的一场大雨惊醒,他在半睡半醒的状态下企图确认自己身在家乡的铝厂宿舍。但是他终究没有睁开眼,他想要到梦中寻找答案。所以当早晨六点半他被闹钟叫醒时,他一时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

从铝厂宿舍五楼的阳台上望去,铝厂独自坐落在一片空荡的原野之中。天空没有哪一朵云彩愿意飘在它的眼前,大地上却又一条汹涌的大河绕它而流。铝厂跟周边炊烟袅袅的村庄显得格格不入,却与草木不宜生长的盐碱地格外相配。

昨夜的瓢泼大雨没有留下太多痕迹,铝厂厂区外的空地上鲜有被灌得满满当当的水坑。绕厂而流的散花河支流的水位也没有明显的升高,倾盆的雨水尽数流进了渤海湾。渤海湾潮湿的空气吹来,给炎热的夏天带来一丝凉意。

这样的天气对于晒盐的人却不是好事。即使他们匆匆忙忙在前一天盖上了结实的苫布,做了十足的准备,可还是有不少盐粒在这场大雨中被消融殆尽。盐民只希望烈日赶紧来临,蒸发多余的水分。

通往铝厂的水泥路先是被午夜的雨水洗涮的干净,而后又被路过的车辆来回碾压,早晨的时候水泥路已变成了烂泥路。

所幸烂泥不多,有的也已经发干发硬,走起来不至于很费力。但是培训科科员小康仍然提醒跟在身后的氧化铝厂新员工们最好挽起裤卷,不要弄脏了新发的工作服。工作服是浅灰色和浅蓝色的布料搭配而成,镶在袖口的一排银白的的扣子在初升的太阳下闪闪发光。溅到浅灰色部位的泥点可以与工作服融为一体,溅到浅蓝色部位的泥点则格外醒目,趴在衣服上,犹如一个个雨后寻食的黑色甲虫。

氧化铝厂门外有一个红砖砌成的花坛,花坛里没有花也没有草,只竖立着一座人物雕塑。此雕塑不同寻常之处在于它的高度—与一般人的身高相仿。马方特别不喜欢小康介绍这座雕塑所用的措辞。马方特意走到雕塑一旁,量了量两者的身高,雕塑明显比马方高出一大截。马方向身高一米九左右的小康投去了鄙夷的眼神。

这个铝质的人物雕塑,作为铝厂的象征,又是摆在大门口,人们特别愿意看到它树大招风,而事实却是泯然于众人。为什么不把雕塑做的高大一些呢,众人提出疑问。小康给出的解释是,我们铝厂只追求产品质量,不在乎产品大小。不该浪费铝材的地方绝不浪费一丁点儿。

雕塑的原型是一个外国人,这从他那波浪似的金黄色长发可以判断。只可惜黄漆的质量太差,风吹日晒之后只留下金黄色的发梢,而头皮和发根部位则是一片银白。这是铝材本来的颜色。

马方瞥见雕塑的名字叫做卡尔.约瑟夫.拜耳。就在其他工友为此抓耳挠腮的时候,马方想到了英国历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并轻而易举的把两者混淆成了一个人。这一刻从马方心底涌出一股浪漫主义气息,而这显然与眼前冰凉的金属气息完全不搭调。眼前的工厂好比一个巨型的铁疙瘩,铁板,铁管子,铁罐,铁槽子,地地道道的金属感。

日后马方回想起此刻仍觉后背发凉,他暗自庆幸当时自己没有瞎炫耀。小康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在场的二三十个人,大声问了句,你们当中谁知道这个人是谁。等待了足足三分钟之后见无人应答,才一个字一个字的吐出这个雕塑的身份。

“我们厂生产氧化铝所用的工艺名称叫做拜耳法,这种工艺是由奥地利的一位工程师于1887年提出的。目前,世界上95%的铝业公司都在使用这套工艺生产氧化铝。他就是这位伟大的工程师,”小康摊开右手指着和他身高一样的雕塑,“卡尔.约瑟夫.拜耳。”

看着这些新员工一脸茫然的样子,小康更加深信这是一群毫无学识之辈。他觉得完全可以脱离公司规定的培训大纲,只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培训,虽然他进公司刚刚一个月,虽然这是他首次独自一人给新员工培训。

虽然被扣上了不学无术的帽子,但新员工们好像志不在此。他们所拥有的是无尽的激情。跨进铝厂大门的一瞬间,他们的血液瞬时沸腾了。笑容悄悄爬上他们的脸庞,激动的声音不时回荡在耳边。二三十个新员工的心里跟明镜似的,从此以后,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十年八年,抑或是二十年三十年,乃至一辈子,他们将以铝厂的工资为生,与铝厂同进同退。

大家的欢呼雀跃让马方不由得联想翩翩。十几天之前,他默默的离开了在北京的快消品公司。而离开公司的方式不可谓不龌龊:没有提前跟公司提出辞职,只一个电话就把公司给踢了。马方离开后,销售部经理多次打来电话苦求他先别走,等公司招了新员工之后再离职。可马方仍然不管不顾,我行我素。

马方很清楚的记得当初进入这个公司时的雄心壮志。马方以为可以在公司里大展身手了,没想到一年之后却撒手而逃。前后的差别之大,让马方不由得陷入反思。

此时此刻,马方实在做不到像其他新员工那样心潮澎湃。马方前脚刚刚踏入铝厂大门,后脚就开始设想以后离开铝厂的情景了。马方猜不到自己离开铝厂的时间,但他猜得到那时的情景一定比之前所有的离职都要纠结。

家乡不比北京繁华。在北京换一个工作可视为儿戏般简单,在农村换一个工作则不亚于脱一层皮。越是这样想,马方的心情越沉重。马方觉得自己是一个悲观主义者。

看到新生的婴儿,人们非常愿意畅想他未来的美好人生。看到老人死去,人们却不怎么愿意回想他这一辈子的心路历程。看到新人结婚,人们非常愿意猜想他们日后的幸福生活,看到夫妻离婚,人们却不是很愿意再提及他们之前糟糕的婚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