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甘肃历史人物
3146400000064

第64章 清代(7)

董福祥(1839—1908年)字星五,环县毛井乡王朝山(清时属固原州)人。清末西北名将。父世猷,为当地哥老会首领。

福祥少年家境中落,读书未竟。青年后放荡无羁,往来于帮会.网罗侠勇,效法绿林,喜好论兵结寨。

同治初爆发陕甘回民反清斗争,福祥与同郡张俊集乡人以卫乡里。后因不满官府腐败聚众起事,被安化县把总王蔼臣捕获.酷刑摧残,弃于荒郊,为一老妪所救,癔后举义旗于安化。同治三年(1864年)二月,受环县县令翁健之邀,防守环县城。后倒戈反清,明确提出“反清抗暴,保卫家乡,有饭同吃,有难同受,有福同享,有祸同当”纲领,联络回民军和捻军,共同抗击清军。同治四年(1865年)七月,清军进攻金积堡,率部配合回民作战,大败清军。翌年四月,率部克复环县、庆阳等地,并向曲子、合水、元城、保安等地发展。十二月,攻取东华池、林镇,拥兵数万。同治六年(1867年)春.与回民军的联合抗清势力波及陕甘10余州县,自称“陕甘自卫总团大元帅”。翌年正月攻怀远,击杀清军总兵文星明,乘胜攻入榆林府,又攻破神木。自设工厂制造武器,军需供给,由地方按“贫富”分担,辖区内实行兵农合一制。

同治七年(1868年)十二月,因兵败投降清军刘松山部。

降清后被委以前敌指挥,授五品军功;部队精简为“董字三营”。同治九年(1870年),刘松山被回军所杀,其侄刘锦棠接统所部湘军,福祥辅佐,继续围剿回民反清军。

同治十一年(1872年)率部进军河州,继而进剿西宁,以功擢升提督。奖花翎顶带。

光绪二年(1876年)二月,率部随左宗棠进军新疆,反击阿古柏侵略势力,收复国土。首战北疆,收复乌鲁木齐,又乘胜攻取玛纳斯城,作战中受伤。光绪三年(1877年),率甘军翻越天山,行军1200多里,于四月攻占达坂城,杀敌2000有余,俘获甚众。接着收复托克逊城,被裹胁的2万余众投降。五月,阿古柏被部下所杀,白彦虎向俄境逃亡。八月,清军追歼南疆南路敌军,董军任先锋,连下喀喇沙尔、库车、阿克苏、乌什等东四城后,越过人迹罕至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又收复了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以及和阗等西四城。

“由是董军名震西域”。沙俄扶植白彦虎残部不断窜扰边境,董军驻守喀什噶尔屡歼入侵之敌。光绪五年(1878年),敌部3000余人入侵袭扰,董军急驰三百余里,敌2000多人几被全歼。光绪十二年(1886年),授阿克苏总兵,后擢喀什噶尔提督。又调任乌鲁木齐提督,不久,晋尚书衔。西征及驻守新疆19年,修水利,开垦屯田,整修道路,受时誉好评。

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战争清军败,福祥奉命率甘军万余人人卫京城。次年,河州、湟中等地又爆发回族和撒拉族的反清斗争,奉命率部征剿,因功晋升太子少保,加骑都尉世职,调任甘肃提督,节制陕甘军马。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又奉诏率甘军入京,所部甘军编入武卫军,成为北洋三军之一,深为主政大臣荣禄倚重。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五月“义和团”运动爆发,奉调由南苑开驻北京,入永定门,遇日本使署书记杉山彬,即命营官刺死。5月20日,奉命率甘军配合义和团向入侵廊坊车站敌军发起进攻,杀伤50多人,迫使侵略军溃逃天津。5月23日,德国公使克林德又向巡逻的清军挑衅,福祥即命还击,当场将克林德击毙。5月24日,率领武卫军与义和团围攻东交民巷使馆区,烧毁比、奥、荷、意四国使馆。7月19日,八国联军自通州逼京师,福祥率部于广渠门一带与敌拼杀.击毙俄军团长安宁科夫。7月20日北京陷落,慈禧太后西逃.福祥充当随扈大臣。

清廷与八国联军议和,列强坚欲诛福祥,李鸿章日:“彼绾西陲军寄久,虑激回变,当缓图之”,乃夺职禁锢于家。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正月,上书朝廷,以“未能尽晚年之忠诚,无以报朝廷为憾”。遗嘱将储银40万两上交以充国币。卒。时年70岁。葬固原南乡十里墩。

参阅《清史稿》卷455;

《庆阳地区志》

马万福

马万福(1849—1934年)经名努海,字子西,东乡族。东乡县果园乡果园村人,故俗称“果园哈智”或“马果园”。中国******教伊黑瓦尼派创始人。

出身******宗教世家。自幼聪慧有善行,6岁时即能熟读《古兰经》,13岁在东乡红崖、瓦里家等清真寺念经时,受到普遍赞誉。22岁时开始收徒讲学,成为北庄门宦一位年青阿訇。光绪十四年(1888年),赴麦加朝觐。在阿拉伯,入麦加著名学者海力夕巴式的道堂学习5年,接受该教派全部教义,深受伊黑瓦尼影响,弃门宦而改宗“艾海里·逊奈”(遵经派)。光绪十八年(1892年),学成回国,从海路入广州,经湖南至湖北老河口一带,受当地******挽留,在老河口讲学,传播伊黑瓦尼即新教教义。一年后返回东乡,获廪生马会三支持,凭经立教,在阿拉伯文经典中摘录编纂成《布华里咱德经》公开提出伊黑瓦尼十条纲领,俗称“果园十条”。他又多次揭露清廷强迫妇女裹脚、男子留辫子等民族压迫行为,力主放足剪辫。其上述主张得到河州八坊千伊三、唐汪川乃比、韩则岭阿訇支持,诸人分散各地,广为联络宣传,劝说******信众皈依伊黑瓦尼,包括马会三在内的十名力主新教的阿訇被时人称为“新教十大阿訇”。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他参加河湟地区******武装反清斗争.失败后避难静宁,后到河州莫尼沟何家及河州南关清真寺讲经,声誉日隆,追随者大增,遂自成一派,称“伊黑瓦尼”。他创立新教的活动受其他教派排挤,被控于朝廷,受到朝廷干涉,被迫离开原籍前往陕西安康开学讲经。

辛亥革命后返回家乡,其所传伊黑瓦尼为当时甘肃回族军阀马安良所不满,勒令其“在甘肃境内不准开学”,乃携眷属逃往新疆哈密传教。甘肃督军张广建行文新疆,遭新疆都督杨增新逮捕。民国七年(1918年)正月,被装入木笼囚车押回甘肃。途经张掖时被青海提督马麟截解,接至西宁,支持他推行宗教改革主张。自此,伊黑瓦尼不仅在青海,在西北乃至全国******中得以发展,信众日多.他亦成为近代中国******教著名阿訇之一。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逝世于西宁。

参阅《临夏州志》;

《东乡族自治县志》****章

****章(1853—1920年)字光烈,号祯祥,经名里亚杜丁,尊号索迪贡拉.穆罕默德·努尔。回族。中国******教哲赫忍耶门宦第七代教主,著名社会活动家。祖籍阶州(今陇南市武都区),生于云南西大东沟(今通海县大回村),为哲赫忍耶门宦创始人马明心四世孙。

祖马顺清、父马世麟分别为哲赫忍耶第四代教主马以德、第五代教主马化龙在云南的代理人“热依斯”。家族几代经商,为当地财力雄厚的富户。同治年间(1862—1874年),云南杜文秀发动反清武装斗争时,马世麟在经济上给予资助。杜文秀反清斗争失败,马世麟受株连,清兵剿其家,****章利用地道带弟侄等18人潜逃,改名换姓,流落各地,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潜入张家川。此后在当地的回族首领陇南镇台李得仓的掩护下,开始哲赫忍耶复教活动。派人去山西洪洞地区杀解差,劫囚车,营救出宁夏反清武装斗争首领马化龙遗孙马进西;寻找到流落北京昌平的马化龙之妾白氏(尊称西府太太),安置于吴忠,又将查访到的马化龙的两个侄女安置成家,花重金将马化龙父子等4人头骨迎回安葬于他修建的张家川北山拱北宣化岗,嘱其弟****超守护。后去西吉沙沟,主持西海固地区教务。宣统三年(1911年)冬,回张家川主持“尔曼力”仪式,隆重举行悼念马化龙遇害40周年活动,正式宣布追认马化龙长孙马进成为哲赫忍耶第六代教主(尊称卡梁太爷),他本人以第七代教主相继。教民称沙沟太爷。

****章总结汲取哲赫忍耶派历次反清斗争失败后教民惨遭杀害的深刻教训,处事谨慎灵活,尽力调整与官方的关系,以求在平和的社会环境中兴教。1900年庚子事变后,曾率部进攻外国使馆的甘军将领董福祥避难固原,目睹哲派崛起,大为不快,谓回民有反心,欲谋鼓动朝廷对哲派教民进行迫害。他极力劝说教民勿与朝廷为敌,并直言董福祥不要轻动妄为,同时竭力向朝廷担保,扭转了哲派教民反抗朝廷起事的一次重大危机。第一次世界大战,土耳其参加同盟国,他以哲派教主身份致电袁世凯:虽与土耳其同信******教,但竭诚拥护中国政府的对外立场。因其长期不懈努力,“哲赫忍耶”与官方关系大为改善,逊清隆裕太后赏给亲书“寿”字中堂,袁世凯授给二等“宝光嘉禾”勋章。民国初,经甘肃省政府同意,将其曾祖父遗骨从石乡老祖坟迁出,葬于兰州东稍门,修建了拱北。后在马明心遇难之地和反清斗争领袖苏四十三、韩赛里麦(马明心之女)牺牲之地率众举行宗教活动,诵经悼念。

****章聪慧有智,学识渊博,洞悉世情,与回族上层人物宁夏马福祥、青海马麟、甘肃马国仁及哈密王沙湖索特等交往密切,在西北民族宗教界具有重要影响。除攻读******经典及圣训外。博览诸子百家,对汉文化研究了解深刻,为中国******教各教派教主中精通中、阿文且有论著的重要人物之一。著有《省己格言》、《鉴古训》、《道统论》等,宣教遵循马明心的宗旨外,接受刘介廉思想,强调兼用汉文宣传教义,以儒家学说解释宣扬******教,疏导教民改变盲目遵行“束赫达依”的道路,不能为“舍西德”(殉教)而“舍西德”。强调朝拱北,不等于朝天房;穷人不能朝天房,应隆重“古尔邦”节。他反对尊人不尊经的脱轨错误,积极结交汉民乡绅与各教派头人,倡导民族团结和教派团结。经其20余年不懈努力,哲赫忍耶教权制度得以巩固发展,进人马明心、马化龙之后的第三次全盛期。主持修建拱北9处,道堂7处,建山庄21处,有土地2万余亩。骡马牛驼千余,商行、店铺数十处,资金雄厚。强调道堂财产为公产,只用于宗教事业,任何人不得占为己有。

民国几年(1920年)古历十月八日,在海原大地震中遇难西吉,葬张家川宣化岗拱北。天水进士任承允为其所撰墓碑称:“道高学富,自立一宗,久之遐迩推崇,德风所被,咸称为善人。……匪第经典淹贯,而救民辅世,尤缘饰以儒术。国变后,河山举目麦黍.哀歌慷慨,上书中枢,以崇礼教,正人心”;“名倾朝野,功获桑梓”:“无论回民汉民均不能忘,争欲称颂功德”。

参阅《张家川县志》;

马通等《甘肃回族人物》

马福禄

马福禄(1854—1900年)字寿三,回族,河州(今f临夏)人。抗击八国联军名将。父千龄,曾参加同治年问河州回民反清斗争,随马占鳌降清,委以蓝翎都司职。

幼年人塾就读。稍长,弃文从武,专习弓箭刀剑之术。光绪二年(1876年)中武举人。光绪六年(1880年)中武进士,留京侍卫。后归里。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青海循化少数民族举事反清,河州镇(今临夏市)总兵汤彦和全军溃败于双城,固原提督雷正绾被围困于河州城内。时居家务农的福禄受陕甘总督杨昌浚之命,募兵成立安宁营,任管带,随兰州道黄云等从北路进兵河州,反清义军遂被镇压。福禄办理河州“善后”,因功升总兵。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清廷征调新疆喀什噶尔提督董福祥率甘军入京,福禄随董统领之“简练军”驻防山海关、永平府及蓟州等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随董福祥人卫京师,率骑兵驻扎安定门。是年农历5月22日,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数千名侵略军由天津进逼廊坊。福禄奉命前往御敌,午时至廊坊,遂令骑兵设伏,步兵分两翼以待。交战后,伏兵尽起,两翼包抄,福禄挥精兵闯入敌阵喋血相搏,激战多时,敌军死伤惨重,乘火车逃回天津,为庚子之役第一恶战。26日,奉命进京防守正阳门(原前门)城楼。侵略军以英使馆为基地,在城前设十道栅栏,逼正阳门,欲夺制高点。福禄令其弟马福祥率众攻栅,恶战3日,夺2栅;又自督战,数日连夺7栅,只剩一栅未下。至6月6日夜,忽降大雨,侵略军乘机反扑,攻占正阳门城楼。他亲率精兵杀人敌阵,毙敌百余,大呼跃栅,忽一飞弹自口射入,壮烈殉国,时年46岁。从弟福贵、福宣、福恒、福全和侄子耀图、兆图及百余名各族将士亦阵亡。

葬北京阜城门外三里河清真寺侧回民公墓。1955年冬,******总理征得其子马鸿宾同意,将尸骨运回临夏安葬。

“庚子之役,纵暴民而起国衅,贻笑于天下。战而败,败而走,辱国孰甚焉!福禄武人也,殉国不敢爱其死,岂非吾陇民族之光乎?”

参阅《清史稿》卷495;

张维《甘肃人物志》

安维峻

安维峻(1854—1925年).字小陆,字晓峰,又号渭襟。秦安人。清末“铁御史”,学者,诗人。

幼家境贫寒,16岁后方专一读书,但刻苦自励,学问超群。光绪元年(1875年)中陕甘分闱后甘肃第一次乡试举人第一。光绪六年(1880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九年(1883年),改授编修。因生性耿直,不阿权贵,仕途坎坷。光绪十九年(1893年)任都察院福建道监察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