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汉20岁时入县庠,24岁时乡试落第。道光十四年(1834年)秋.再应乡试,又落第。此时张澍辞官客居西安从事著述,铭汉前往拜访求教,并为其校勘《诸葛忠武侯文集》、《蜀典》等。后应学者陈世熔之邀,在古浪县署从陈求学数年。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以副榜贡人太学。咸丰元年(1851年)因母病故归家,从此绝意仕途,长期在家乡任书院主讲。以“行己有耻,勤学好古”训士。学使胡景桂以陇右耆儒疏荐,加授国子监学正衔。热心地方公益,多有谋划。
博通经史,尤精于声韵、训诂学,著有《尔雅声类》四卷、《说文谐声表》。谓:“古人用韵,有不同今韵者,古读本属一类,故直用之而音节朗然。今人读字多同今韵,而为文时往往取今韵不叶、古韵叶者压之,虽云有据,与古人用意殊矣。然使不叶今韵,而确能以方音读之,则合于古而更切于今,更为大快。盖今之方言,大半皆古音也,而其中地名人姓,皆古音之仅存而未经流变者,尤足为考据之证。”著《续通鉴纪事本末》110卷,其中第89卷以前,系亲手所辑,90卷至110卷,是其次子李于锴续辑。近代明清史专家孟森谓:“不得李氏之书,使家喻户晓,于据撰通史之资料,不无缺憾。”汪壁疆称该书“义例谨严,条贯备具”。另有读书笔记《宿问录》及诗集《日知斋诗稿》等未刊稿多部。
铭汉“伟躯干,举止严重,敦行笃交,慎惶古道。见人有过。笑言微讽,听者自憬然改悔。与朋辈谈论,虽谐谑百出,而义归劝诫。年逾八十,步履轻健不异五六十时。凌晨即起,危坐读书,日有程课。居家以俭朴为本,尝与同志约为‘崇俭会’,以丧事不宜款客。婚礼亦宜从俭”。
参阅李于锴《先大夫云章府君行述》:
张维《甘肃人物志》
吴可读
吴可读(1812—1879年)字柳堂,皋兰(今兰州市城关区)人。清代直臣。
可读性颖悟,工为诗文。由举人任伏羌(今甘谷县)儒学训导,主讲朱圉书院,造就多为通才。道光三十年(1850年)中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员外郎。遭母丧,扶柩归兰,主讲兰山书院。值撒拉族反清,受命帮办团练,从总督沈兆霖平定。孝期满,入京任原职,迁吏部郎中,转御史。各国使臣觐见皇帝,因命跪拜而仪礼久不能决.可读上疏言:“外使觐见,不必强令跪拜,宜随国俗,以示宽大,不必争末节以损国体。”然时论不纳。时值回族反清、捻军活跃,乌鲁木齐提督成禄拥兵河西高台七八年,畏敌不敢出关;又以征捐粮食.屠民堡,杀百姓200余人,被陕甘总督左宗棠所劾。可读继陈其罪有可斩者十,不可缓者五,成禄被捕人狱,处以斩监候。可读愤甚.又上疏争日:“请斩成禄以谢甘民,再斩臣以谢成禄。”语过憨直.被诃责,削职。归原籍,再掌兰山书院讲席。逾年,同治帝崩,光绪帝继位,可读再复职为吏部主事。
光绪五年(1879年),同治安葬惠陵,自请随赴襄礼。返回至蓟州(今河北蓟县),宿废寺,自缢,于怀中得遗疏,则请为同治帝立嗣之事,日:“罪臣闻治不讳乱,安不忘危。危乱而可讳忘,则进苦口于尧舜,为无疾呻吟,陈隐患于圣明,为不祥举动。罪臣前因言事获谴,蒙我先皇帝曲赐矜全,免臣以斩而死,以囚而死,以传讯触忌而死。犯三死而未死,不求生而再生,则今日罪臣未尽之余年,皆我先皇帝数年前所赐也。钦奉两宫皇太后懿旨,以醇亲王之子承继文宗显皇帝(咸丰)为子,人承大统为嗣皇帝,俟嗣皇帝生有皇子,即承继大行皇帝为嗣。我皇上仁孝性成。承我两宫皇太后授以宝位,将来千秋万岁时,必能以我两宫皇太后今日之心为心。而在廷之忠佞不齐,即众论之异同不一。以宋初宰相赵普之贤,而犹首背杜太后;以明大学士王直之为旧臣,而犹以黄竑请立景帝太子一疏不出我辈为愧。贤者如此,遑问不肖?旧人如此,奚责新进?名位已定者如此,况在未定。惟有仰求我两宫皇太后再降谕旨,将来大统,仍归大行皇帝嗣子,嗣皇帝虽百斯男,中外臣工均不得以异言进。如此,则犹是本朝子以传子之家法,而我大行皇帝未有子而有子,即我两宫皇太后未有孙而有孙,异日绳绳揖揖相引于万代者,皆我两宫皇太后所自出而不可移易者也。彼时罪臣即欲有言,继思降调不得越职言事。今逢我大行皇帝奉安山陵,恐积久渐忘,则罪臣昔日所留以有待者,今则迫不及待矣。谨以我先皇所赐余年,为我先皇帝上乞数行懿旨,惟望我两宫皇太后、我皇上怜其哀鸣,勿以为无疾呻吟,不祥举动,则罪臣虽死无憾。尤愿我两宫皇太后、我皇上体圣祖、世宗之心,调剂宽猛,养忠厚和平之福,任用老成;勿争外国之所独争,为中华留不尽;勿创祖宗之所未创,为子孙留有余。罪臣言毕于斯,命毕于斯,谨以大统所系上闻。”吏部奏于朝,诏悯其忠,赐予优恤。诏下群臣议,遂定以继光绪之统为同治之子,人无异论。
按遗言葬蓟州。北京民众即于可读所居城南旧宅为祠祭祀。士大夫钦其文章、气节,私谥日忠悯。所著有《携雪堂集》刊行于世。
参阅《清史稿》卷445;
张维《甘肃人物志》
卢政
卢政(1820—1891年)字敏斋,号柳泉,别号柳谷,兰州市西固区人。清代陇右名学者。
政出身书香门第,勤谨好学。咸丰二年(1852年)中举人。同治二年(1863年)任通渭县训导。时值西北回民反清正炽.官军云集平乱,政奉命催输军粮,勤慎不误而不累于民。加五品衔,迁凉州府教授。任满辞归,被聘为五泉书院山长,毕生致力于教授士子。讲学一宗王阳明、陈白沙、李二曲,身体力行,务求领悟自得其学,日:“吾心之理,必触于物而始明,习其事而始显。”又日:“独之为体,炯然常照,浑然无适,本无可着力处。从无可着力处着力。恰是无着之着,不守之守。无着之着,无守之守,即昔人所云‘诚敬存之’者也。诚敬存之,原非必把持着力之谓,刘念台先生所谓‘诚敬为力,乃是无着力处,祗是存得好,便是诚敬’者是也。把持之存终是人伪。诚敬之存乃是天礼。”又日:“吾人为学,必于民生国计、世教人心有所裨益,方为不虚此生。朱子在孝宗时,横遭诋斥,不改诚意正心之论;薛文清公遇王振之害,濒死不易所守,想见先辈任道之力。吾人稍遇讥笑,辄戚然不能自克,视先辈之操守何如?涵养如何?”所言皆有义理,为一时学者所宗从。
政勤奋自励,苦学不倦,博学多识,既精于宋明理学,娴熟文史,又旁涉天文、堪舆、医学,为陇右士人接触西方天文观之先者。著有《学话辨惑》、《琐言》、《半读轩私警录》、《皋兰续志稿》、《乾象古今集说》、《理气诸图形》、《仁堂杂草》、《陇学编》、《外天辨略》和《柳谷杂吟》等多种,被誉为“陇人之师”。
参阅张维《甘肃人物志》;
《兰州市·西固区志》
王权
王权(1822—1905年)字心如,号笠云,伏羌(今甘谷县)人。清代陇右著名学者。
权幼时家贫,勤苦好学。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中举人,先后主讲岷县文昌、秦州天水、宁远(今武山)正兴、文县兴文四书院,造就人才甚多。咸丰八年(1858年)选授文县教谕。咸丰十一年(1861年)当地藏民发动事变,执县令,继任县令派人安抚,藏民头目提出“诚得汉人有行义者来,约可订也”,权慨然前往,深入宣谕30余寨,事终平息。
父汝揆,任平凉教谕,回民反清军攻陷城,死难。权誓复仇,遂从军,向主政者上《陇右战防窃议》,为《审寇》、《审机》、《审敝》、《审方》“四审”,以为平乱方略。
以劳叙为知县,官陕西。初署延长县,值兵荒后,权单骑至县,招抚流民,开垦荒地,给牛种,设粥厂,散发棉、衣,民困复苏。同治十三年(1874年),移兴平知县。访兵乱时抗暴死难者,请建坊纪念,捐俸千金以资文社。兴平为西北要冲,供应浩费,民不堪命。权为节浮费买马,令农民畜之以给役,其他驿递催课诸规费,凡近诛求者,悉罢免。驻藏大臣某过境,其仆需索强横,置之以法。陕甘总督左宗棠途经县境,权迎于道路,左下车扶起,日:“足下乃陇右读书人,宰相不为县令下车,特为读书人下车。”光绪三年(1877年)陕西******,力请籴谷赈救,又捐廉俸设粥厂,亲自散给饥民。光绪七年(1881年),又遭大灾,省臣欲讳隐灾情,令改所上呈册,权坚持不可,奉命募捐谷,据理争免捐,被革职。士民赴省泣诉其宽,挽留,不久复职。请免空粮并钱谷诸积弊,民为立生祠。移知富平县,一如既往,又遇灾荒,奏请免地丁之半。年余,以为父建祠事,假归。分廉俸银周济乡族贫困者,又捐资千金为本邑文社。后不复出仕,专心研究学问。与天水任其昌分修《秦州新志》,甚称明备。平时不与闻官府事,然于地方有裨益者,必极力赞助。接见后学,娓娓终日不倦,而辞貌庄肃严然,人望而畏之。关陇人士奉为师表。及卒,远近闻者莫不叹息。
所著有《舆地辨同》、《辨同录》、《诂剩》、《童雅》,皆汉学类。又有《笠云山房古文集》、《笠云山房诗集》。其诗如《初夜抵家》:“真见柴扉岂梦中,抖衣立马月朦胧。比邻争怪来何客,古树犹应识此翁。隔舍朱甍今灌莽,逢人苍鬓昔儿童。销忧纵有琴书力,难得风光栗里同。”《秦州寓所喜晤任士言农部》:“癯貌频年梦里看,翩来执手并悲欢。京华游记重阳雨,仕宦途经十八滩。下水回舟今见几,焦原立脚古称难。白须始退真惭晚,何似郎曹早挂冠。少年簪杏曲江滨,老恋皋比自爱贫。高木剪枝增劲直,寒山露骨转嶙峋。药笼谁复收吾辈,椽笔终须到古人。且抱韦编牢闭户,书堂原与宓羲邻。”
参阅张维《甘肃人物志》;
《甘谷县志》
马占鳌
马占鳌(1830—1886年)字魁峰,又字鼎臣,经名阿卜都里阿则兹。回族,河州(今临夏)人。
7岁入清真寺学经。24岁起,在大河家清真寺为阿訇,常“济贫恤孤”,对“放债吃利,尤为禁止”,并以“遗子千金,何如教子一经。既知遵经,安用金为?予债者,止利之争,先从我始”为训。
清同治初,河州回、东乡等族民众相继反清。同治二年(1863年)八月,东乡族首领马悟真、南乡回族首领闵殿臣等率众举义,围攻河州城不克,向马占鳌求援。十一月,马占鳌被推为主帅,于同治三年(1864年)正月攻克河州城,与金积堡(宁夏)马化龙部、西宁马文义部、肃州马文录部联合一体,纵横陇右。
同治七年(1868年)十月,陕甘总督左宗棠指挥湘军分三路进兵,于同治十年(1871年)攻陷金积堡,剿灭马化龙部,随之大举进攻河州。
同治十一年(1872年)正月,河州回军同清军在太子寺展开大会战,湘军勇将、总兵傅宪宗、徐文秀被击毙,清军全线溃败。马占鳌召集各头领提出乘胜降清,称:“长此以往,终非久计。金积堡马化龙已被摧毁,我军势孤力单,恐将招致不利,步其后尘。”同治十一年(1872年)七月,缴纳武器枪矛1.4万余件,马4000匹。左宗棠分别以军功记名,将其所部改编为马队三旗,马占鳌为督带,归河州镇节制,同清军一起镇压反清义军。不久,率部捕获在河州一同举义的撒拉族头领马彦龙等,交清军杀害。又诱骗马桂源、马本源至兰州杀害。
此后,马部回军随甘军董福祥出入战场,成为董军主力之一。光绪十二年(1886年)二月,马占鳌在大河家病故,终年56岁。其子安良后为甘肃提督,与其原部属马海晏、马千龄及其子孙逐渐形成地方军阀势力,统治甘、宁、青半个多世纪。
参阅《清史稿》卷412;
《临夏州志》
任其昌
任其昌(1830—1900年)字士言,秦州伏羲城(今天水市秦城区)人。出身书香门第。晚清陇上教育家、学者、诗人。
幼年丧父,家境贫寒,遵父“即饿死,勿改业”之嘱,刻苦攻读。咸丰八年(1858年)中举。秦州知州董平章赏其才学,并将州署所藏书籍尽数提供参阅。同治四年(1865年)中进士,授户部主事。次年奉母携妻赴京就职,做小京官7年。妻病逝,母多病,于是弃官归里。
同治十一年(1872年)主讲天水书院,后移讲陇南书院,前后近30年。言传身教,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使秦州学风土习为之一变,门下受业约千人,其中进士及第和中举者达八九十人,被誉为“陇南文宗”。
性刚直,守信义,理事勤慎,教学之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深受秦州土民称颂。光绪四年(1878年),秦州******,知州陶模请其总理赈济事宜,他忠于职守,对逃荒饥民食宿困难多方筹措,日夜安排,救活灾民数以万计。光绪十一年(1885年),分巡巩秦阶道姚协赞主持重修秦州伏羲庙,特邀他负责筹集款项,使工程得以顺利完工。
光绪二十六年(1990年),八国联军入侵,京师失守,其长子承允在京师为官,音信不通。他忧国伤时,又念及子孙,遂染疾病,卧床不起,手书《病中留别亲友》和《自挽》两诗,掷笔而逝。其中《自挽诗》云:“飞雨流云过此生,有情何似总无情。可怜耿耿胸中血,埋向青山作五兵。欲归兜率知何处,待上蓬山隔几层。为报九原强死鬼,好严甲仗待张兴。”
地方士绅追念他,私谥文介,并于城南三台寺、伏羲庙来鹤亭立祠。民国三十年(1941年),又将其故居伏羲城南巷子改名“士言巷”,以志纪念。
“其昌生平行已处世,斤斤于义利之辨,不敢少有出入。而博闻强识,覃精三礼之学,尤长于考订史事。所为古文,风力雅近宋人”。
著有《敦素堂诗集》、《敦素堂文集》、《秦州直隶州新志》(与伏羌王权合撰)、《蒲城县志》、《史臆》、《八代文抄》,尚有编辑未成之《三礼会通》、《史评》等著述。
长子承允,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进士,任内阁中书。后主讲陇南书院,人称小任山长。1934年病逝,天水全城歇业,送葬者达万人。著有《桐白生斋诗文集》、《秦州直隶州新志续编》。与同邑回族进士哈锐共修《天水县志》,未竞而卒。
参阅张维《甘肃人物志》;
《天水市·秦城区志》
张国常
张国常(1836—1907年)字敦五,别署冬坞,兰州人。清末陇上学者。
同治十二年(1873年)中举人。光绪三年(1877年)中进士,授刑部主事。数月后辞职归里。
受陕甘总督之聘,任兰山书院山长20多年,“从者甚众,为一代宗师”。学者刘尔炘、王炬等均为其所培养。光绪十六年(1890年),甘肃学政胡景桂疏荐,加员外郎衔,以表彰其兴学造士贡献。是年.北洋大臣李鸿章、陕甘总督杨昌浚在督署东侧创设甘肃电报局.栽电杆架设通信线路。时逢旱情严重,部分绅民轻信谣言,议论毁坏电杆。国常出面解释:“旱涝经常发生,一旱就怪罪电杆,涝灾将怪罪谁呢?甘肃历史上多旱灾,地方志多有记载,那时何曾有电杆呢?”群情始为安定,电信线路架设工程得以顺利进行。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奉诏改书院为学堂。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停科举,绅士学子深惑不解。国常撰《诰授光禄大夫锡侯尚书崧制军德政序》,支持这些举措,鼓励学生考入学堂,学习算学、舆地等自然科学,“读书用书以自振”。
国常教学之余,勤奋读书,潜心治学,精于考证。著有《听月山房诗文集》30卷(佚)、《土司蕃族考》1卷、《甘肃忠义录》30卷,又编纂《重修皋兰县志》30卷,补缺正误,理纷删僭,数年始成书,详博精审,学者称赏。陕甘总督杨昌浚令兰州道筹资刊印。有人疑心意在牟利,他坚辞不受印资,自积山长薪金500两,嘱子林焱与刘尔炘刊印。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病卒,年72岁。葬兰州东川。
子林焱,进士,民国时曾任甘肃省议会议长。
参阅张维《甘肃人物志》;
《兰州市·城关区志》
董福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