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栖凤
李栖凤(?—1664年)字瑞梧,武威人【1】,清初重臣。
其父李维新为明四川总兵。崇祯末年,李栖凤任甘肃总兵。领兵退往江苏、扬州一带,编人史可法部,任忠贯营总兵,驻守睢宁。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清兵进逼扬州时拔营降清,被编人镶红旗汉军。栖凤先任秘书院副理事,后调山东东昌道、湖广上荆道。顺治三年(1646年)六月调任湖广布政使,十月晋升为安徽巡抚。到任后,先后镇压了吴继、程国柱、赵正领导的抗清武装;同时捕获明总兵郑恩祥,招降明总兵张天麒、江周等千余人,俘杀明瑞昌王朱谊贵、赵正之子赵捷应等。后因下属官吏滥征租税,被降为浙江嘉湖道。顺治六年(1649年),升广东巡抚。此时,明桂王朱由榔策动降清明将原广东提督李成栋反清,广东大部分地方被南明占领。清廷命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仲明征剿。其时栖凤驻南雄筹办军需供给。顺治七年(1650年),配合清军攻打韶州,镇压雷廉等领导的抗清武装。顺治八年(1651年),明曹志建率兵攻打韶州,为其领兵击退,斩杀2000余人。顺治十年(1653年),明桂王派李定国由广西梧州进攻广东肇庆,他调兵救援,打败李定国;同时派总兵徐成功、吴进功收复罗定、东安等地;派副将陈武、李之珍攻高州,在沙江擒获明将姚奇、中军徐元玑,乘势纵深挺进,杀伤大量明军,清政府加授其兵部右侍郎。栖凤貌威重,诸将诸军门,凛凛不敢仰视。然心公而和,知人善任,所向有功。南方两藩建立后,供给繁费,私税滥役,村里萧然。栖凤随事调护,不迎合妄随,尽力减少民负,使民众稍免灾难。康熙亲书“知方略”予以褒杨。
顺治十五年(1658年)三月,晋升兵部尚书,六月,改任两广总督。顺治十七年(1660年),加太子太保。顺治十八年(1661年),分设广东、广西总督,任广东总督,不久辞官。康熙三年(1664年),病逝家中。
栖凤在广东,前后20年,勋名之盛,亚孟乔芳、贾汉复。“栖凤当南渡时,‘河上之役’,至艰苦矣,而卒无救败亡。权力不属,牵制多,功难卒就也。至顺治时,云蒸龙变,声施烂然,非所谓‘镌金石者难为功,拉枯朽者易为力’欤!”
有八子。长子镇鼎,任广东提督,以功加太子太保;二子镇邦、三子镇圻、四子镇域,均任副将;五子镇国,任云南维摩知州;六子镇坤,任广西梧州同知;七子镇垓,任山东青州同知;八子镇基,任河南禹州知州。
栖风宅,清末为凉庄理事通判署,有康熙所赐“两河巨室”匾额。墓在武威南山,有御赐祭葬碑。
参阅《清史稿》卷239;
李于锴《李栖凤传》
王了望
王了望(1606—1686年)原名家柱,字胜用,后改名予望、了望,字荷泽,别号绣佛头陀。陇西人。陇上著名书法家、诗人。
幼时丧双亲,家境贫寒。天资聪慧,勤苦好学,为儒学生员。因才思敏捷,能文工书法,巩昌知府聘为幕宾。后知府获罪,了望送行,被以私通罪逮入狱。狱中书《冤辨》文,巡按御史为其所举事实所动,更为其才气所感,为其平反而获释。
顺治五年(1648年),在巩昌府所属岷州(今岷县)州学被选为拔贡,任福建同安知县。为官清廉,以能吏知名。时值郑成功以闽东为基地抗清。了望亦有复明之意,故不愿违心,不久即去职归里。于是周游南北,所至与名人高士相唱酬,莫不旗鼓相当。
了望博通典籍,尤喜读《国策》、六朝书。其为文翻案见意,所著《雪秦》、《千古恨》、《洗玉环》等篇为好古者所称赏。其于诗,天分特高,生气欲飞。善书法,楷书师法钟繇,并仿王廙,行、草书摹颜真卿《争座位》帖,而变本加厉,纵横蹀躞,了无迹痕,超凡脱俗,自成一格。与同时代书法大家王铎、傅山相上下。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病卒于陇西,时年80岁。著有《风雅堂诗文集》、《风雅堂拾遗》、《荷泽先生自书诗文稿》、《一笑册》、《小蚩冷集》等。其《风雅堂漫语》日:‘风雅’二字,谈何容易!唯忠臣孝子,劳人思妇,情到不堪忍处,始淋漓悲愤,而发出一段流连之辞,使千万世有情者读之而亦唏此类歔,不禁为人流连感慨焉。故龙子犹谓宋人谈多少‘理’字,不如唐人说一‘情’字。乃真学问人体贴到十二分之处,非浅人可仿佛其意绪也。余有志而未逮,偶欲为同志者鼓此一段事,而性情之唱和殊少,笔墨之缠绕无已,愈知天下之有情者不多也。因与谦若为之浩叹。”其诗如《莲峰山》:“到此喜无山犬嗥,峰尖履遍未云劳。似临大地三千外,不过平天尺五高。加以风声即阆苑,总称海市多松涛。为眠阁上眼眶远,秋满五陵雨若毛。”《岷山道中有怀》:“一路经行处,林荫宛转开。寒云突剩雪,怪石擘苍崖。事忆往年恨,人留知己衰。徒因老易去,勉作看山回。”其书法作品早在清代即很知名,“至今藏数行书者,珍为拱璧”。今甘肃省博物馆、陇西县文化馆收藏有其书法作品。
参阅吴之埏《王荷泽先生传》;
《陇西县志》
慕天颜
慕天颜(1623—1696年)字拱极,一字鹤鸣,静宁人。清代名臣。出身仕宦之家,祖慕容三让,明末任知县。
顺治三年(1646年)中举人,顺治十二年(1655年)考中进士,授浙江钱塘知县。升广西南宁同知,后任福建兴化知府。康熙九年(1670年)升任湖广上荆南道。调福建兴泉道,再授江苏布政使。康熙十二年(1673年)母丧,总督麻勒吉、巡抚玛祜上书,“天颜廉明勤敏,清积年逋赋,厘剔挪移,事未竟,请令在官守制”。次年觐见康熙皇帝,力言江南田赋征收中的各种弊端,提出“吏不能欺民”,实行“州县通计田额,均分里甲”;“每户实征钱粮分十限,于开征日给限票,依限完纳结票”。朝廷定为制度。康熙十五年(1676年)升任江宁巡抚。上疏呈报钱粮交待册,康熙帝赞赏褒嘉其册清楚明晰,令各布政使相互交接以此为标准。不久因节减驿站钱粮,加授兵部侍郎。此时,大将军贝勒尚善征讨吴三桂于湖广,命天颜造船运送军队物资,因功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仍兼右副都御史。时运送军队征派夫役组织不善,民多逃匿,天颜上疏提出“军赴前敌,仍给纤夫;其凯旋还京,并各省调遣归标官兵,每船应夫若干,以其值给船户,令雇水手”。康熙帝令各省执行,定为制度。江南水道交错,天颜为布政使时,请于巡抚玛祜,疏通吴淞江、刘河淤道。康熙十九年(1680年),霪雨成灾,天颜又请求朝廷拨款,疏通了常熟白茆港、武进孟渎河诸水道,白茆港43里达海,孟渎河48里入江,并制水闸旱泄涝蓄。同时,又上疏请减浮粮,除板荒、塌没、公占田地赋额。康熙二十年(1681年)扬州知府高德贵亏空库银数万两被劾罢官,不久死,天颜上疏销草豆价,户部核减7000多两。后遭诬被劾“奏销浮冒”,被降职。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复任湖北巡抚,调贵州巡抚。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授任漕运总督。上疏:“京口至瓜洲,漕船往来,风涛最险。请仿民间渡生船,官设十船,导引护防”。部议未准,但康熙帝下旨:“朕南巡见京口、瓜洲往复人众,备船过渡,有益于民,其如所请行”。天颜再提议,请免江南、江西历年未完成漕项额银。江南扬州、淮安所属运河之东临海各州县,地势低下,常年遭受水灾,康熙帝采纳汤斌建议,遣侍郎孙在丰疏浚下游。而河道总督靳辅认为疏浚无益,提议从翟家坝到高家堰筑重堤,收堤挡溢出之水北出清口。天颜力主疏浚,双方上疏反复争辩。朝廷派员实地堪察后,天颜疏议未被采用,被罢官。后被捕下狱。在狱中反复申辩,康熙帝念前造舟济师之功,给予免释。康熙三十五年f1696年1四月十五日,卒于苏州吴县寓所,年73岁。
“天颜历官有惠政,尝疏请有司亏帑虽逾限,于发遣前清偿,仍贳其罪。狱囚因逸犯株连,待质已三年者,于秋审时开释:狱囚无亲属馈食,月给米三斗,皆恤下之政。在江南兴水利,蠲积逋,而请免纤夫,醒一时之困,江南民尤颂之”。
参阅《清史稿》卷278;
《静宁县志》
王进宝
王进宝(1626—1685年)字显吾,靖远(今白银市平川区)人。清初名将。
进宝精骑射。清初从陕西提督孟乔芳定河西,授守备,隶甘肃总兵张勇标下。顺治十一年(1654年)随军南征。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军贵州,至十万溪,悬崖千仞,南明将军李定国遣其将罗大顺扼险屯守。进宝率众攀崖直上,攻破要塞,以功迁经略右标中营游击。康熙二年(1663年)师还甘肃,升参将,再迁为副将。康熙十二年(1673年)擢西宁总兵。
吴三桂叛清起兵云南,西南、西北各省纷纷响应,陕西提督******叛应三桂,攻陷兰州,张勇遣进宝率师征讨。军至黄河,夜以皮囊结筏自柴湾渡河,于皋兰龙尾山攻破敌阵地,俘******将李廷玉,遂东进克复榆中、定西。趁大雪敌不备,攻破临洮。授左都督。四月,进攻兰州,围困守敌,断其粮运,至六月,守敌出降。当年秋,吴三桂遣其将王屏藩、吴之茂自四川来援******。吴之茂据西和凤凰山,进宝督兵讨战,初战受挫;之茂又来夜袭,进宝以计环攻之,大败敌军。康熙十五年(1676年)擢升陕西提督,兼领西宁总兵,驻秦州(今天水)。二月,吴之茂进犯秦州,进宝迎击,擒其总兵徐大仁,又败敌于罗家堡、盐官等地,于牡丹园截获敌兵粮械。会战武山洛门,斩敌裨将数人,大获全胜,吴之茂以十余骑逃走。以功授二等阿思哈尼哈番,晋一等,授奋威将军,仍兼提督平凉诸军事。康熙十七年(1678年)复庆阳,斩敌将袁本秀。次年,率部进军四川,与长子用予同行,破敌于红花辅,克凤州、两当,继克武关、鸡头关,俘敌将罗朝兴,收复汉中。夺朝天关,破广元。康熙十九年(1680年),追王屏藩至保宁(今四川阆中县),敌2万人出战,进宝督兵奋击,大破敌军,追敌至锦屏山,连拔敌垒。进宝禁诸兵毋惊扰乡里,皆日“此仁义将军也”。王屏藩自缢死,俘吴之茂及部将17人,指挥所部将领攻克昭化、剑州、苍溪、蓬州、广安、合州、西充、岳池诸州县。诏令留镇四川,驻保宁。擢用予松潘总兵。
康熙二十一年f1682年1,奉旨人觐,云贵总督赵良栋亦至京师,二人曾因吴三桂将谭弘既降复叛,一时攻克建昌(今四川西昌市)而互相攻劾,康熙帝谕日:“二臣功绩并茂,欲矜全保护之;私忿攻讦,不谙大体,皆置不问。”赐服物,还镇。不久,上疏请求病休,诏命还固原就医,以其子用予护诸军驻保宁。
后返保宁,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病甚乞休,命太医前往诊视。次年8月15日病卒,赠太子太保,赐祭葬,谥忠勇。康熙御制祭文略日:“尔王进宝才兼谋勇,志矢精诚,锐气鼓一军之威,先声寒群贼之胆。有进无退,父子报坚;异道同趋,山川失险。握中权以制胜,俾西顾以无虞。馆舍虽捐,勋名未泯。”
雍正十年(1732年)诏人祀贤良祠。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命世袭罔替。
参阅《清史稿》卷255;
《白银市志》
马守贞
马守贞(1633~1722年)经名伯什勒·勒比尼,回族。生于西宁,定居临洮东峪沟。中国******教虎夫耶学派穆夫提门宦创始人,信徒通称高祖爷。其父为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领袖、25世“圣裔”赫达叶通拉希即阿伯克和卓。
明崇祯五年(1632年)前,赫达叶通拉希在与黑山派斗争失利后东至西宁,与西宁田氏女子结婚。崇祯六年(1633年)生子,即马守贞。崇祯十一年(1638年),赫达叶通拉希返回喀什,妻子留居西宁,后因事被朝廷发落临洮东峪沟大石头村。迁居临洮后家境贫寒,农耕外兼营小本生意维持生计,后守贞与邻里同事运输,乡邻称其为“脚户哥”。
康熙九年(1670年),赫达叶通拉希被伊斯梅尔汗逐出南疆,经克什米尔至西藏,再至西宁,传教布道,收授门徒,将其子马守贞召至西宁,并取名穆夫提,向其传授乃格什板顶耶(虎夫耶)学理,授予经典、太丝比合(念珠)、太丝达勒(头巾)等8件传教凭证(后被穆夫提门宦称为八件宝),令其干功传教,并令高足弟子西宁李太巴巴辅佐。在李太巴巴辅导下,学习领会经典与苏菲主义学理后,回临洮北乡开始传教。
’
守贞因童年家贫未能上学,及长又为生活所迫奔走谋生,后虽在李太巴巴辅导下攻读经典,但功底终有限,故未曾提出自己的宗教主张.只是按其父赫达叶通拉希所授教旨。干功、坐静、宣教布道。他规定教权继承为:“父传子授”,并以“长子继承”为准;继任教主需静修、悔悟七日,名日“受戒”;重视朝道堂,探望教主,讨“都哇”,取“口换”;虽强调“舍命不舍教”,但并非用以发展******教,而是为抵制清廷的民族压迫与宗教歧视。
马守贞忠厚简朴,自30岁传教,至89岁逝世,传教达50余年,信众发展至万余户,五六万人。因信众所赠束修较多,其晚年时.道堂财产已居临洮北乡之首,教众亦由临洮北乡发展到宁河(今和政)、广河、东乡及青海各地,奠定穆夫提门宦发展的基础,后为中国******教虎夫耶第二大分支,至马守贞后第六代时又从中分出临洮门宦一支。
逝世后葬临洮东峪沟口,修建有墓庐,民间通称“东拱北”。继承人为其长子哎布都·若豪麻尼。至第九代马云,因参与同治年间回族反清斗争,清真寺与拱北被毁,教民被强迫迁于洮河西岸今广河、康乐县境,穆夫提道堂和拱北亦迁于康乐境内。至第十四代时,葬于临洮东峪沟的前八代称河东八代,同治后葬于康乐的称河西六代。
参阅马通等《甘肃回族人物》;
《中国回族大辞典》
王万祥
王万祥(1644—1703年)字瑞宇,号铁山,会宁人。清代名将。
幼丧父母,依其戚郭氏居,从其姓。康熙元年(1662年),应游击将军王进宝招募入伍,常为先锋。康熙十二年(1673年),积功至副将。康熙十四年(1675年),随王进宝渡河攻兰州叛应吴三桂之******部,万祥为先锋,夺龙尾山,围兰州。万祥请进宝先取临洮,遂领兵夜半至城下。万祥见城有缺,令裨将阎润先登,缒万祥上,数十人从,守者惊觉,发矢石。万祥语众日:“今欲退无路,惟有猛进!”手刃数人,众继上,遂克临洮。翌年,宁夏熊虎兵变,军中流言洵洵,万祥告进宝。次日,佯引兵退,而置伏以待。敌来追,伏起,大败敌军。俄而敌兵又大至,万祥中矢,手自拔之,战益奋,左臂又被创,仍力战,敌乃溃退,克通渭。进宝愤城内民通敌,将尽行诛杀,万祥谏而止。
康熙十八年(1679年),随王进宝攻汉中,将2400人断敌粮道,进击八角原,拔凤县,分兵攻取两当。雪夜进攻武关,擒敌将刘哈性。战阎王碥,进宝长子王用予陷敌围中,万祥驰援,伤右股,还固原后防疗治。上疏请准恢复原姓王。
伤愈,调任定海总兵,转兴化总兵。台湾平定后,调任台湾。任内大开海禁,严明军纪,缉查海盗,保护商旅,地方大治,擢升福建陆路提督,统辖闽台八郡,威德并著,海隅宁静,士民乐业。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七月,卒于任。赠太子少保,谥壮敏。
康熙敕建王万祥碑文日:“尔王万祥生长边陲,夙娴武略,当秦陇用兵之日,行间效力有年,迭奏肤功,累迁阃职,用是总戎闽峤,以奖成劳。自台湾甫入版图,惟海外尤资弹压。命移节钺,保障东番。尔能宣德布威,抚绥边缴,澎湖天堑,永不扬波,凤岭深箐,咸无伏蟒。朕心嘉敕,特授尔陆路提督,统辖八郡,益勤教练之方,弥厉干城之气。”
参阅《清史稿》卷255;
《白银市志》
潘育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