彦昭少豪迈,风骨秀爽,以文辞知名。及进士第,调任南部(今四川南部县)尉。与郭元振、张说、萧至忠相友善。后自新丰丞迁左台监察御史。景龙中(707—709年),累迁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金城公主出嫁吐蕃,始以纪处讷为使,处讷辞不愿受任,于是授彦昭为使。彦昭虑己外出,恐权位受到排挤削弱,大为不悦。司农卿赵履温对其道:“公天宰,而为一介使,不亦鄙乎?”彦昭与之问计,履温乃为其暗托安乐公主,向中宗密奏留彦昭于朝,令遣左骁卫大将军杨矩代彦昭为使,护送金城公主至吐蕃。
睿宗立,外任为宋州刺史。不久,授任凉州都督,“为政清严,将士以下皆动足股傈”。再入朝为吏部侍郎,又为刑部尚书,关内道持节巡边使,检校左御史台大夫。
后萧至忠因罪伏诛,郭元振、张说等称彦昭在此之前曾参与密图消除萧等谋叛事件,于是以功迁刑部尚书,封耿国公,赐实封100户。殿中侍御史郭震上奏称:“彦昭以女巫赵五娘左道乱常,瓿为诸姑,潜形影援。既因提挈,乃践台阶。驱车造门,著妇人之服;携妻就谒,申犹子之情。于时南宪直臣,刻以霜宪,暂加微贬,旋登宠秩。同恶相济,一至于此。乾坤交泰,宇宙再清,不加贬削,法将安措?请付紫微黄门,准法处分。”不久姚崇为相执政,“甚恶彦昭之为人,由是累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别驾”。卒于任所。
参阅《旧唐书》卷92;
《新唐书》卷123
庞特勤
庞特勤(?—866年)一作庞特勒,突厥人。甘州(今张掖市)回鹘政权创始人。姓跌(xi6胁)跌,名庞。特勤为所任官职。唐开成年间,回鹘内讧,上层互相攻杀,到开成五年(840年),黠戛斯族乘回鹘之乱,派10万骑兵攻回鹘城,杀可汗。庞特勤率回鹘15部南下合罗川(今额济纳旗)。另有12部拥乌介为可汗.逃往金山(今阿尔泰山)。庞特勤到达合罗川后,除一部分留居合罗川外.其余大部分由他率领西奔安西(今新疆,唐安西都护府治今新疆龟兹)。逃往金山的12部落,因乌介被部下所杀,余众往依室韦。
大中二年(848年),黠戛斯又派出骑兵7万大破室韦,将回鹘余众收归碛北。从室韦逃出的回鹘也南下集中合罗川,“皆西向倾心,望安西庞勒(即庞特勒)之到”。在安西的庞特勤得知留在故地的回鹘再次破散,立即返回合罗川,收集流散。然后延黑河.到甘州的删丹一带驻牧,被部众拥戴,成为甘州回鹘第一任可汗。部落安定后,立即恢复向唐朝入贡。
当时河西为吐蕃所据,他率部落定居甘州境内后,首先与吐蕃上层建立关系,得到吐蕃认可。大中四年(850年),敦煌张议潮起义成功,庞特勤立即表示支持。张议潮派高进达等九人向唐王朝进送表文,因东路不通,即与庞特勤联系,借回鹘道,由庞特勤派人经合罗川护送使者到唐天德城,迅速取得唐王朝承认,大中五年(851年),唐王朝命张议朝为归义军节度使。大中十年(856年),唐王朝正式册拜庞特勤为怀建可汗。
庞特勤的开拓经营.巩固了甘州回鹘政权.他之后子孙承袭13代为可汗,统治甘州达180年,至北宋天圣六年(1028年),始被党项族西夏政权攻灭。
参阅《旧唐书》卷195;
《新唐书》卷217(下);
《张掖市志》
李白
李白(701—762年)唐代伟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秦安县)。先世隋末以罪徙西域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今吉尔吉斯北部托克马克附近),白即诞生于碎叶。【5】5岁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省江油县)青莲乡。
白少有俊逸之才,博览群书,10岁即通诗书。其诗歌出众,“天才英特”,任侠好剑,立志济世安民。20岁后,开始在蜀中漫游。先后游历成都、峨眉山、青城山等地,结交隐者道士。道家、纵横家的思想和任侠作风都直接哺育了自豪放不羁的个性,不屑于走科举入仕之途。
开元十四年(726年),为实现其政治理想,“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始新的漫游而兼求仕的时期。白游洞庭、金陵、扬州,后至湖北安陆,与故丞相许圉师孙女结婚。此后约10年,以安陆为中心,北游洛阳、太原,东游齐鲁,登泰山。寓居任城,与孔巢父、裴政等隐居徂徕山,纵酒狂歌,号“竹溪六逸”。后游安徽、江苏、浙江。与道士吴筠隐于郯中。
天宝元年(742年),经吴筠举荐,被唐玄宗征召入京,又由太子宾客贺知章荐为供奉翰林。贺知章称白为“谪仙人”,并与知章、张旭等号为“酒八仙人”。尝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脱靴。因自负傲岸,得罪权贵高力士,天宝三年(744年),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
白离开长安后,以开封为中心,再度漫游,足迹遍齐鲁、江浙、燕赵。在洛阳,与杜甫相遇,两位伟大诗人结下深厚友谊。后李白隐居庐山。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756年)。白怀着平叛安国的热忱,入永王李磷的幕府。因磷与肃宗争帝位失败.白受牵连入狱浔阳(今江西九江),次年,流放夜郎(在今贵州境内),中途遇赦东还。此时白年迈多病,困苦漂泊于武昌、浔阳、宜城。
上元二年(761年),李光弼追歼史朝义叛军,白仍从军救国,因病中途折回。至当涂,投靠当涂县令族叔李阳冰。宝应元年(762年),诏命白为左拾遗,但白已病重垂危。是年冬,病逝于当涂(今安徽当涂县),年62岁。初葬采石矶,后人遵其遗志,改葬于当涂东南30里的青山。
白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瑰丽清新,题材丰富多彩。杜甫称他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千百年来对中国诗歌和文学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今存诗作990余首,收入《李太白全集》。
李白是******最喜爱的诗人,认为“李白的诗,文采奇异,气势磅礴,有脱俗之气”。【6】又说“李白的《蜀道难》写得很好,有人从思想期。
这首诗主要是艺术性很高,谁能写得有他那样淋漓尽致呀,它把人带进祖国壮丽险峻的山川之中,把人带进神奇优美的神话世界,让人们仿佛也到了‘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上面了”。【7】
参阅《旧唐书》卷190;
《新唐书》卷202
吕向
吕向生卒年不详。字子回。泾州(今泾川县)人【8】。唐代著名书法家、学者。
向少孤,托外祖母居浑(今河南嵩县境)山中。“工草书,能一笔环写百字,若萦发然,世号‘连绵书’。强志于学,每卖药,即市阅书,遂通古今”。
玄宗开元十年(722年),召入翰林,兼集贤院校理,侍太子及诸王读书写作。当时玄宗每年遣人访求天下美女选人后宫,称为“花鸟使”。向就此写成《美人赋》进行讽谏,上奏后玄宗称赞,擢升为左拾遗。玄宗经常出城校猎于渭川,向又献诗规谏,进为左补阙。玄宗亲自撰写文辞,刻石于西岳华山,特诏向为“携勒使”负责办理。
后以起居舍人从玄宗东巡,玄宗引颉利发及蕃夷酋长入帐内,赐予弓矢射禽。向奏日:“鸱枭不鸣,未为瑞鸟;豺虎虽伏,弗日仁兽。况突厥安忍残贼,莫顾君父,陛下震以武义,来以文德,势不得不廷,故稽颡称臣,奔命遣使。陛下引内从官,陪封禅盛礼,使飞镞于前,同获兽之乐,是狎昵太过。或荆卿诡动,何罗窃发,逼严跸.冒清尘,纵醢单于,汗穷庐,何以塞责?”玄宗纳其言,诏蕃夷出帐。后迁为主客郎中,专侍皇太子。
向出生时,其父岌外出客居远方不回。少丧母,不知其家坟茔之地,将葬母,求巫者卜算而得葬地。当时不知其父尚存.以为已亡,故招其魂而合葬于墓。后有人传说其父犹在,访寻多年未得确信。一日,向自朝中还家,“道见一老人,物色问之,果父也。下马抱父足号恸,行人为流涕。帝闻,咨叹,官岌朝散大夫,赐锦彩,给内教坊乐工,娱怿其心”。岌卒,赠东平太守。
向后累迁为中书舍人,改工部侍郎。卒,赠华阴太守。
向尝以李善注释《文选》为繁琐,与吕延济、刘良、张铣、李周翰等重新训诂解释,时号为《五臣注》。
参阅《新唐书》卷202
李抱玉
李抱玉(704—777年)原名安重璋,唐初功臣安兴贵曾孙。世居河西武威(今武威市)。唐良将。
抱玉因世居河西,善养名马,为时所称。好骑射,常从军幕.沉毅有谋,小心忠谨,李光弼引为裨将,屡建功绩,以次渐知名。天宝(742—756年)末,玄宗以其战河西功,改其名为抱玉。安禄山叛乱,抱玉驻守南阳,斩禄山使者。至德二年(757年),肃宗谓抱玉“世占凉州,耻与逆臣共宗”,乃诏赐姓为李,并徙籍京兆,全族将安皆改为李姓。
乾兀二年(759年),自特进、右羽林军大将军、知军事,迁陈、郑、颍、毫节度使。史思明攻陷洛阳时,李光弼驻守河阳,敌兵气焰正炽,光弼对艳玉说:“将军能为我守南城二日乎?’’抱玉答道:“过期若何?”光弼道:“过期而救不至,任弃城也。”敌兵急攻,抱玉纵奇兵出击,内外攻战,杀敌甚众,敌兵退。又与光弼共击敌,大败敌兵。又“固河阳,复怀州,皆功居第一,迁泽州(今山西晋城)刺史,兼御史中丞”。代宗继位,擢为泽潞节度使、潞州(治今山西长治)大都督府长史,兼御史大夫,加领陈、郑二州,迁兵部尚书。
广德元年(763年)冬,吐蕃攻掠京师,代宗出走陕,诸军溃卒及村闾亡命之徒相聚为盗,官军不能止,诏命抱玉兼凤翔节度使征讨。抱玉领兵不过一句而平定,诏授为权凤翔、陇右节度、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西、陇右副元帅。
大历二年(767年)入朝。后,加山南西道副元帅兼节度使,屯盩屋(zhouzhi周至)。抱玉一身兼三节度使、三副元帅,位望显赫,恩宠无比。上疏称:“陇坻达扶、文,绵地二千里,虏孔道不一,梁、岷重则关辅轻。愿择能臣,帅西道当一面,臣得专事关、陇。”代宗准许其议。
抱玉在镇十余年,“虽无破虏之功,而禁暴安人,颇为当时所称”。大历十二年(777年)卒,年74岁。赠太保,谥日昭武。
参阅《旧唐书》卷132;
《新唐书》卷138
李揆
李揆(kui魁)(711—784年)字端卿,祖籍陇西,后客居河南荥阳。唐代宰相。出身豪门世族,父成裕任秘书监,赠吏部尚书。
揆性警敏善文章,开元末进士及第,初仕陈留(今河南陈留县)尉。上书唐玄宗,受到玄宗赞赏,擢升左拾遗,再转起居郎,拜中书舍人。
乾元初(758年),兼礼部侍郎。揆以当时主司取士,多不考察实际才学,仅严格考试纪律,防止作弊,甚违求贤之意。乃于进士考试时,请准于庭中放置《五经》、诸史及《切韵》诸书,对参与考试举子道:“大国选士,但务得才,经籍在此,请恣寻检。”数月之间,赞美之声上闻于肃宗。迁中书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崇文馆大学士,修国史,封姑臧县伯。
乾元二年(759年),唐宗室请求承认张皇后为“翊圣”。肃宗问揆,揆答日:“臣观往古后妃,终则加谥。生加尊号,未之前闻。景龙失政,韦氏专恣,加号‘翊圣’,今若加皇后之号,与韦氏同。陛下明圣,动遵典礼,岂可踪景龙故事哉!”肃宗惊日:“凡才几误我家事。”遂罢。张皇后欲立幼子为太子,肃宗再问揆,揆以为成王有功,应立为太子,说这是“社稷之福,天下幸甚”。肃宗遂决定立成王为太子,即后之代宗。
揆“美凤仪,善奏对”。唐肃宗称他:门第、人物、文章,皆当代所推。时人称为“三绝”。揆正直,不阿权贵;决事当断,敢作敢为。宦官李辅国、程元振专权,请求选羽林军500人,以备缉捕盗贼。揆日:“汉以南、北军相统摄,故周勃因南军人北军,以安刘氏。本朝置南、北衙,文武区别,更相检伺。今以羽林代金吾,忽有非常,何以制之?”于是罢辅国所请。揆在相位,“决事明当,然锐于进,且近名。兄楷,有时称,滞冗官不得迁。吕諲政事出揆甚远,以故宰相镇荆南,治声尤高。揆惧复用,遣吏至湮所,构抉过失,湮密诉诸朝。帝怒,贬揆袁州长史”。楷迁为司门员外郎。揆后转歙州刺史。
揆在相位时,苗晋卿数荐元载为相,揆轻视元载出身寒族,道:“龙章凤姿士不见用,獐头鼠目子乃求官邪?”元载衔恨李揆。后元载为相,奏请令揆试秘书监,江南养疾。揆贫极,曾乞食于牧守,牧守厌,揆离去,流落各地16年。元载获罪被诛,揆方任为睦州(今浙江建德)刺史,不久回朝任国子监祭酒、礼部尚书。
建元四年(783年),长安发生泾原兵变,朱泚被拥立为帝。唐德宗出走山南。揆因与宰相卢杞不和,任为唐与吐蕃会盟之使,加左仆射。时揆午过古稀,途中卒于凤州(今陕西凤县)。赠司空。谥日恭。
参阅《旧唐书》卷126;
《新唐书》卷150
辛云京
辛云京(713—768年)金城(今兰州市)人,唐代名将。出生河西大族,兄弟数人,均以将帅知名。
云京“有胆略,志气刚决,不畏强御,每在戎行,以擒生斩馘为务”,因功任太常卿使。
“安史之乱”中安禄山被杀,史思明假降于唐,后又起兵反叛。史思明屯兵相州(今河南安阳),云京率军4000袭击滏阳(今河北磁县)获胜,乘胜追击叛军,大败史思明,授开府仪同三司,擢升为代州刺史、镇北都知兵马使。
山西为叛军久据之地,政局不稳,太原首将邓景山“统驭失所”,为军士所杀,肃宗任云京为太原尹,封金城郡王。云京到任.严于法制,“部下有犯令者,不贷丝毫,其赏功效亦如之,故三军整肃”。回纥将士自恃助唐平乱有功,甚为骄横,不服管束。云京以戎狄之道待之,虏畏云京,不敢惕息。太原地方大治。云京加封为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大历三年(768年),云京卒于长安,年55岁。皇上亲为追悼发哀,辍朝三日,满朝为之流涕,宰相及诸道节度使献挽帐致祭者70余人。册封太尉,谥日忠献。
德宗时,排名至德(唐肃宗即位年)以来将相名次,云京被排为第二。
从弟京杲,骁果有才略,肃宗召见称日:“黔、彭、关、张之流乎!”以功为鸿胪卿,英武军使。代宗立,封肃国公,迁左金吾大将军,晋封晋昌郡王,后以工部尚书致仕。卒后赠太子少保。
京杲弟□。亦以战功授为太原三城使。
参阅《旧唐书》卷110;
《新唐书》卷147
段秀实
段秀实(719—783年)字成公,姑臧(今武威市)人,后移居陕西汧(qian千)阳(今陇县)【9】。唐名将。曾祖师濬,任陇州刺史,定居汧阳。祖达,左卫郎中。父行琛,洮州司马。
秀实“性至孝”,及长,“深厚有断”。玄宗时,登明经科,日“搜章摘句,不足以立功”,于是弃文从武。
天宝四年(757年),随安西节度使马灵征护密(今巴基斯坦北),因功授安西府别将。后高仙芝兵败怛罗斯(俄罗斯江布尔),秀实与都将李嗣业收合散卒,重振其军。回师后,李嗣业向高仙芝建议封段秀实为判官,授以斥候府果毅。天宝十二年(753年),封常清代高仙芝任安西节度使。秀实又随封常清西征大勃律(今巴基斯坦北),因功改绥德府折冲都尉。安史之乱时,改任怀州(今河南沁阳)长史、支度营田副使、知军州,加节度留后。秀实为营田官,泾大将焦令谌取占百姓田,索田租,农人因旱无收,无以给租,诉与秀实,秀实发公文免租,令谌见文大怒,杖击农人。秀实无奈,“自裂裳裹(农人)疮注药,卖己马以代偿。”淮西将尹少荣骂令谌日:“‘汝诚人乎!泾州野如赭,人饥死,而尔必得谷,击无罪者。段公,仁信大人,惟一马,卖而市谷入汝,汝取之不耻’。……令谌大惭流汗,日:‘我终不可以见段公。’一夕,自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