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党项族各部中拓跋最为强大,其首领拓跋赤辞臣属于吐谷浑,甚得吐谷浑国主慕容伏允信任,与之结为婚姻。贞观初,河曲草原党项各部落先后归附唐朝,唯拓跋赤辞不附。唐遣大将李靖率大军攻吐谷浑,赤辞屯兵狼道坡(今甘肃迭部境内),以抗唐军而援吐谷浑。唐廓州刺史久且洛生遣使说降赤辞,赤辞答日:“我被浑主亲戚之思,腹心相寄,生死不二,焉知其他。汝可速去,无令污我刀也。”洛生知其不可说服,于是率轻骑袭击,击败赤辞于肃远山。斩首数百级,俘获各类牲畜6000头而还。
州都督李道彦又遣使说降,后道彦为赤水道行军总管,从李靖进击吐谷浑,以利益说服赤辞为唐军向导。赤辞至李靖军营自言:“隋击吐谷浑,我资其军,而隋无信,反见仇剽。今将军若无他,我愿资粮,将复如隋乎?”唐诸将与赤辞歃血盟誓。而李道彦行军至阔水,见赤辞部众无备,乘机掠夺其牛羊,引起党项各部愤怒。赤辞即领兵阻击唐兵于野狐峡,道彦兵不得进,党项兵奋击,唐军大败,死者数万,道彦率残兵退保松州(今四川松潘县),“诏减死,谪戍边”。
后岷州继任都督刘师立又遣人向赤辞劝降,赤辞与从子拓跋思头率部归顺唐朝,拜赤辞为西戎州都督.赐姓李氏。
吐蕃势力强大东侵后,“拓跋氏渐为所逼,遂请内徙,始移其部落于庆州,置静边等州以处之。其故地陷于吐蕃,其处者为其役属,吐蕃谓之‘弭药”’。拓跋赤辞后代在东迁庆州(今庆阳市)后发展壮大,终于在后来建立西夏政权。
参阅《旧唐书》卷198;
《新唐书》卷78、221
李思训
李思训(651—716年)字建,一作景建,陇西狄道(今临洮县)人。唐名臣,著名山水画家。祖叔良,唐高祖李渊从父弟,封长平王。父孝斌,官至原州都督府长史。
思训出身唐宗室之家,博览群书,“非忠益之论不关于言,非信度之谟不介其意”,14岁补为崇文生,举明经,为朝散大夫。后为江都(今江苏江都)令。武后时宗室子弟多遭杀害,思训弃官隐避。神龙初(705年),中宗重复位,以思训为宗室旧臣,特擢升为宗正卿,封陇西郡公,实封200户。历任益州(今四川成都)长史。开元初(713年),任为左羽林大将军,晋封彭国公,加封至400户,不久转为右武卫大将军。卒后,赠秦州都督,陪葬桥陵,谥日昭。
“思训尤善丹青,迄今绘事者推李将军山水”,好写湍濒潺谖,云霞飘渺之景,鸟兽草木,皆穷其志。唐朱景立称其为“国朝山水第一,列神品”。张彦远称:“山水之变,始于吴(道子),成于二李(思训、昭道)。”后人评其画称“李思训画著色山水,用金碧辉映,为一家之法”。其技法画风对中国绘画史产生重大影响。著录于《宣和画谱》的作品有《山居四皓图》、《江山渔乐图》、《群峰茂林图》等17件,存世作品有《江帆楼阁图》轴,为绢本,图录于《故宫名画三百种》。
子昭道,官至朝议大夫、太子中舍,亦以善画著称,世称“小李将军”。兼长鸟兽、楼台、人物,并创海景。画风巧瞻精致,虽“寸人豆马”须眉毕现。张彦远称“变父之势,故又过之”。《宣和画谱》著录作品有《海岸图》、《摘瓜图》等6件。传世作品有《春山行旅图》轴,图录于《故宫名画三百种》;《明皇入蜀图》卷,现藏故宫博物院。
参阅《旧唐书》卷60;
《新唐书》卷78;
【唐】李邕《李思训碑》
郭知运
郭知运(666—721年)字逢时,瓜州晋昌(或为常乐,均为今安西县)人,唐代名将。
身长七尺,猿臂虎口,壮勇善射,颇有胆略。以军功累补秦州三度府果毅,后历左骁卫中郎将,瀚海军经略使,又转检校伊州刺史,兼伊吾军使。开元二年(714年),从征突厥再建军功,加右骁卫将军,封介休县公。
吐蕃将领坌达延、乞力徐率部入侵渭源(今渭源县),抢掠牧马,朝廷诏命知运与薛讷等各率部相为犄角之势,共同进兵击败吐蕃。晋阶冠军大将军、临洮军使,封太原郡公。又转陇右诸军节度大使,鄯州(今青海乐都县)都督。突厥降户阿悉烂、狭跌思泰率众叛,执单于副都护张知运,郭知运率兵追击,至黑山呼延谷大败叛军。救回副都护。任郭知运为兼陇右经略使,驻营柳城。开元五年(717年),大破吐蕃。次年,又出兵攻吐蕃,亲将轻兵乘夜进军至黄河九曲,俘获吐蕃军杖、马牛甚多,朝廷下诏分赐朝中文武五品以上官员。进兼鸿胪卿,摄御史中丞。六州胡人康待宾反.知运率王睃讨平,拜左武卫大将军。开元九年(721年),卒于军中,年55岁,赠凉州都督。朝廷诏命中书令张说记其功于墓碑。上元中,配饷太公庙.后又谥日威。
知运屯兵西境,与同郡王君□功名相等,时人号称“王郭”。
子英杰,字孟武,以左将军、幽州副总管征讨契丹,战死榆关。
英杰弟英义,官至剑南节度使。
参阅《旧唐书》卷103;
《新唐书》卷133
王君□
王君□(chuo 绰)生卒年不详。字威明,瓜州常乐(今安西县)人。唐名将。
初为郭知运别奏,骁勇善骑射,以战功累除右卫副率。郭知运卒,接任河西、陇右节度使,迁右羽林军将军,判凉州(今武威市)都督。
开元十四年(726年).吐蕃首领悉诺逻攻掠大斗拔谷(今民乐县境内扁都口),君□率秦州都督张景顺乘冰冻度青海,出奇兵袭击破敌。以功迁大将军,封晋昌县伯,拜其父王寿为少府监。君□凯旋回师,玄宗亲为设宴款待君□及妻夏于广达楼,赐金帛,其妻夏亦自以战功封武威郡夫人。不久,吐蕃攻陷瓜州(今安西县),执刺史田元献,杀居民,夺取粮食财物,进攻玉门军,并遣人向君□送书日:“将军常自以忠勇,今不一进战,奈何?”君□登陴西向哭,而兵不敢出。
凉州有回纥、契苾、思结、浑四部,世为酋长,君□微贱时,常相往来,为各部所轻视。及其主政河西,回纥等部均怏怏不乐,耻为其部下,君□怒而常督责过厉。各部怀怨,密派人赴东都告状。君□亦派人上奏四部有反叛阴谋。朝廷派人问讯,回纥等部辞屈不能自辩,于是将各部首领中回纥承宗流放瀼州,浑大得流放吉州,贺兰都督契苾承明流放藤州,庐山都督思结归国流放琼州,而承宗党羽瀚海州司马护输等更加不平,寻机报怨。值吐蕃使者便道走突厥,君率骑到肃州(今酒泉市)袭击,还至甘州,护输又伏兵袭君□,杀左右亲兵,君□引帐下随从力战,自朝至晡,全军覆没。护输弃君尸而投吐蕃。
玄宗闻讯,甚为痛惜,赐特进、荆州大都督,“以葬还京师,官护其葬。诏张说刻文墓碑,帝自书以宠之”。
参阅《旧唐书》卷103;
《新唐书》卷133
契苾何力
契苾(bi 必)何力(?—677年)铁勒(古族名)人,随部居于张掖,契苾是族名,何力为本人名。唐代名将。
契苾属铁勒部中的一部。隋时,契苾居于西域焉耆北部.首领哥楞自号可汗,先后征服焉耆、伊吾、高昌诸国。何力之父契苾葛,乃哥楞之弟,官号莫贺咄特勒。契苾葛卒,何力时年9岁,世袭官号大俟利发。唐贞观六年(632年),何力与母率领1000多帐人畜迁徙沙州(今敦煌)归顺唐朝,被安置于甘州境内驻牧,建有铁勒城一座(即今民乐县南丰乡铁城子村)。部落安定后,何力进京朝见太宗,被任命为左领军将军,留太宗身边调遣。
贞观七年(633年),太宗命何力会同凉州都督李大亮。以将军薛万均为先锋,出大斗拔谷征吐谷浑,万均中枪落马步斗,士卒死者十之七八,何力率领数百名骑兵苦战,救回薛万均、薛万彻兄弟,又欲乘机攻吐谷浑,万均因新败,坚持不可。何力日:“贼非有城郭.逐水草以为生,若不袭其不虞,便恐鸟惊鱼散。一失机会,安可倾其巢穴耶!”于是自选骁骑千余骑,直赴其居点突沦川,袭破其车帐,斩首数千,获驼马牛羊20余万头,俘吐谷浑主之妻子而还。太宗下诏慰劳于大斗拔谷。薛万均却将功占为已有,何力愤而拔刀欲杀万均,诸将劝止。太宗闻知,大怒,将解万均之官授何力。何力固辞道:“以臣之故而解万均,恐诸蕃闻之,以为陛下厚蕃轻汉,转向诬告,驰竞必多。又夷狄无知,或谓汉臣皆为此辈,固非安宁之术也。”太宗乃止解万均职。令何力北门宿卫,检校屯营事,敕令尚临洮县主。贞观十四年(640年),任葱山道副大总管,与大总管侯君集讨平高昌国。后太宗征辽东,任何力为前军总管。交战中何力腰中一槊.金疮化脓,太宗亲为敷药。
贞观十六年(642年),何力受诏往河西省视其母.并巡抚部落。时薛延陀强盛,契苾部落皆愿从属,部众执何力至薛延陀主帐前,何力“箕踞而坐,拔佩刀东向大呼日:‘岂有大唐烈士,受辱番庭,天地日月,愿知我心。’又割左耳以明志不夺也。可汗怒。欲杀之,为其妻所抑而止”。太宗闻知,日“此人心为铁石,必不背我”。有使者自薛延陀处来,具述其情,太宗泣谓群臣日:“契苾何力竞为何?”遂遣兵部侍郎崔敦礼为使人薛延陀,以许嫁公主换回何力.拜为右骁卫大将军。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任昆山道行军总管,率兵讨逆。回师不久,太宗驾崩,何力欲自杀殉葬,被高宗劝阻。
永徽二年(651年),西突厥处月及处密部落叛变,何力任处月道行军大总管,率师讨伐,凯旋还朝。显庆二年(657年),以功封郕国公,兼检校鸿胪卿。龙朔元年(661年),又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再征高丽,渡冰河,斩首3万余,大败敌兵。班师后又值九姓部族反叛,以何力为铁勒道安抚大使,抚定九姓部。乾封元年(668年),再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兼安抚大使,领蕃汉兵50万光临平壤,配合李赜平高丽。以功授为镇军大将军,徙封凉国公,仍检校右羽林军。仪凤二年(677年)病逝,追赠辅国大将军、并州都督,陪葬昭陵,谥日烈。
有子三:明,鹰扬卫大将军。充,右豹韬卫将军。贞,司膳少卿。
参阅《旧唐书》卷109;
《新唐书》卷110
牛仙客
牛仙客(674—742年)泾州鹑觚(今灵台县)人。唐相,善理财。
初为县小吏,深受县令傅文静器重。文静升任陇右营田使,引仙客参与其事,遂以军功转任洮州(今临潭县)司马。开元初。王君□为河西节度使,以仙客为判官,要事皆委其办理。及君□死,仙客以未从行获免。后萧嵩代君□为河西节度使,又以军政委之于仙客。“仙客清勤不倦,接待上下,必以诚信”。及萧嵩入朝为相,多次荐举仙客。于是迁太仆少卿,判凉州别驾,仍知节度留后事。继而代嵩为河西节度使,判凉州事。后又历任太仆卿、殿中监,仍为节度使。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秋,任朔方行军大总管,崔希逸接仙客任为河西节度使。仙客在河西节度使任内,“省用所积巨万,希逸以其事奏闻,上令刑部员外郎张利贞驰传往覆视之。仙客所积仓库盈满,器械精劲,皆如希逸之状。上大悦,以仙客为尚书”。中书令张九龄坚持仙客不可任尚书,于是加实封200户。其年十一月,张九龄罢相,遂以仙客为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仍知门下事。监察御史周子谅对御史大夫李适之日:“牛仙客不才,滥登相位,大夫国之懿亲,岂得坐观其事。”适之奏以子谅之言,玄宗大怒,将子谅流放爙州,行至兰田而死。
仙客“既居相位,独善其身,唯诺而已。所有赐赉,皆缄封不启。百司有所咨决,仙客日:‘但依令式可也。’不敢措手裁决”。翌年,特封豳国公,赠其父牛意为礼部尚书,祖牛会为泾州刺史。后又进仙客为侍中,兼兵部尚书。天宝元年(742年),改易官名,拜左相.尚书如故。其年七月卒,时年68岁。朝廷赠绢1000匹、布500端.遣内官送至其家以为葬丧之费。赠尚书左丞,谥日贞简。今灵台县有其父牛意墓。
参阅《旧唐书》卷103;
《新唐书》卷133
李麟
李麟(693—759年)陇西人,唐皇室远族。唐相。父睿,历润、虢、潞三州刺史,以诚信被誉为良吏。开元中,终于剑南节度按察使,赠户部尚书,谥自诚。
麟好学,善文辞。以父任补职,累授京兆府户曹。开元二十二年(734年),被选举为宗室异能之才,转为殿中侍御史,历户部、考功、吏部三部员外郎。天宝元年(742年),迁郎中,又改为谏议大夫。五年后,充任河西、陇右、碛西等道黜涉使,获玄宗赏识,迁为给事中。天宝七年(748年),再迁为兵部侍郎。同列杨国忠专权,不悦于麟与其任同职,麟因此以本官权知礼部贡举。不久,杨国忠任为御史大夫,麟复任本官。天宝十一年(752年),升迁银青光禄大夫、国子祭酒。天宝十四年(755年)七月,以本官出任河东(治今山西永济)太守、河东道采访使。任内“为政清简,民吏称之”。其年冬,安禄山发动叛乱,朝廷以为麟乃儒者,恐其不胜征战之任,于是以将军吕崇贲接任,麟入朝仍为祭酒,赐爵渭源县男。
同年六月,玄宗人蜀,麟奔赴随往至成都,任户部侍郎,兼左丞。迁为宪部尚书。至德二年(757年)正月,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玄宗以扈从宰相先后皆赴凤翔肃宗处,而麟为宗室子,独留身边,总摄百事。同年十一月,从玄宗还至京师,以功加金紫光禄大夫、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进封褒国公。
当时张皇后干预朝政,殿中监李辅国以翊卫肃宗之劳,判天下兵马事,充任元帅府行军司马,权势显赫。宰相苗晋卿、崔圆以下诸臣莫不惧其威权,均倾心相待,唯麟“正身谨事,无所依附”,引起辅国不满。乾元元年(758年),麟即被罢去知政事之职,任为太子少傅。翌年八月末卒,时年66岁。赠太子太傅,谥日德。
麟编成唐代开国以来《制集》50集,刊行于当时。
参阅《旧唐书》卷112;
《新唐书》卷142
张果
张果生卒年不详。生活在武则天、唐玄宗时。两当县人【4】,俗称张果老。民间所传“八仙”之一。因他“晦乡里以自神”.正史对其籍贯记载模糊。
早年在两当鸑鷟山登真洞修炼,后隐中条山,往来晋汾间。时人传其有长寿之术,自云年已数百岁。武则天时,遣使召之.伪死不起。开元二十一年(733年),玄宗令中书舍人裴晤往迎,见晤即气绝仆地,苏醒后晤不敢逼而返;又遣中书舍人徐峤带玺书礼请,乃至东都洛阳,住集贤院,肩舆迎入宫。玄宗亲问修道及神仙之事,所谈秘而不传。息气发功,数月不食,能饮美酒。玄宗视为神人,命以玉真公主为妻,不受诏,恳切请求还山隐居。玄宗敕日:“张果先生,游方外者也。跻先高尚,深入窈冥。是浑光尘,应召城阙。莫详甲子之数,且谓羲皇上人。问以道枢,尽会宗极。”擢其为银青光禄大夫.号通玄先生,赐帛300匹,给扶侍2人。至恒山蒲吾县(今河北平山县东南)。不久卒。玄宗命在其居处立栖霞观。著有《阴符经玄解》。
两当县杨店乡灵官峡鸑鷟山北侧登真洞为张果修行遗迹.为甘肃重要名胜古迹。北宋政和二年(11 12年)提举秦凤等路常平等事鲁公《登真洞》碑诗日:“行满三千未骖鸾,闲卧空山不计年。云销洞门清扣玉,石流甘液冷飞泉。青驴去踏红尘里,白鹤来归玉柱前。试看高真栖隐处,此中疑是蔚兰天。”现存有南宋嘉定年间利州西路安抚使丁焴所题诗之残碑,碑中记述张果老在鸑鷟山登真洞修炼及修建三清阁的经历。还有元中统五年(1264年)所立《重修三清阁碑》。
参阅《旧唐书》卷191;
《新唐书》卷204;
(清)《乾隆两当县志》
赵彦昭
赵彦昭生卒年不详。字奂然,甘州张掖(今张掖市)人。唐宰相。
父武孟,少时游猎放荡,以猎获物馈送其母,母泣日:“汝不好书而放荡,吾安望哉?”竟不食其所奉膳。武孟感激勤学,遂博通经史。举进士,官至右台侍御史,撰《河西人物志》1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