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甘肃历史人物
3146400000003

第3章 甘肃历史人物概论(2)

时代与地域间的不平衡。与具体历史环境相适应,人物的分布表现出不同时期与不同地域间的较大差异。时间上,以宋代为转折,可分为前盛后衰截然不同的两个时期。宋以前,人物数量多,级别亦高。《汉书》、《后汉书》列传中陇籍人物126人,占全国人物总数约3%;《晋书》80人,占全国总数8.8%;《魏书》、《北史》列114人,占全国总数9.3%;《隋书》、《北史》57人,占全国总数10%;新、旧《唐书》142人,加宗室人物共汁335人,占全国总数的12%。对全国社会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重要历史人物比重较大,如唐代宗室之外的陇籍宰相即达13人。宋以后,情况则完全不同。《宋史》列传中陇籍人物28人,只占全国总数的1%;《明史》40人,亦只占全国总数的1%;《清史稿》60人,占全国总数1.2%。同时,明清两代500多年,没有一位陇籍宰相级人物,明代尚书、清代总督中,总计仅10余人。明清两代陇籍进士共483人,而浙江嘉兴仅清代就有进士640人【5】,可见差距之大。对这一历史衰变,明代状元康海在陇西《崇羲书院记》中感叹道:“临(洮)巩(昌)古雍州疆域。非不可比胜于丰镐,然而人才之廖落如此,何也?”就地域而言,历史人物比较集中地分布于丝绸之路沿线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北地、安定、天水、陇西及河西诸郡;偏离丝绸之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如武都、河州、洮州等郡州则较少。

人物多集中于世家大族。历史上著名人物集中于世家大族为一般规律,是由人物所处政治经济和教育条件及封建时代的用人制度决定的。汉至唐,甘肃历史人物比较集中的是陇西李氏、天水赵氏、狄道辛氏、安定梁氏和牛氏、皇甫氏、胡氏、北地傅氏、敦煌索氏和汜氏、张氏、武威段氏和贾氏等,这些世族之家延续千百年,有些至今仍是陇右大姓。宋元时期,又有静宁吴氏、刘氏,陇西汪氏、礼县赵氏等。以上大家世族人物超过元以前甘肃历史人物总数的一半。其中陇西李氏,正史立传人物有130余人,安定梁氏50余人,狄道辛氏、天水赵氏、安定皇甫氏均达30余人。这些家族历代有重要人物涌现,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定的影响,如陇西汪氏,“历宋金元以来,代益显盛,封王者三,封公者十,将相都帅,不可胜记”。【6】

陇右多武将。“山(崤山)东出相,山西出将”。尚武民风及农业民族与牧业民族交错相处的社会环境,使甘肃历史上产生了众多战功显赫的武将。西汉李广、赵充国、辛武贤,东汉皇甫规、皇甫嵩、张奂、段颖,三国马超、姜维、庞德,十六国时苻雄、苻融、姚弋仲等,皆是功盖当时、名垂永久的武将。北周八柱国中,陇籍即有李虎、李弼、赵贵3人。唐代,以战功封郡王者有辛云京、郭英义、李抱玉、李抱真、李晟、乌承政紪、辛京杲等7人。宋中兴名将中,陇籍张俊、刘锜与岳飞、韩世忠齐名,而张俊为当时最高军事统帅;先后以功封为涪王、信王的吴玠、吴磷兄弟及磷子挺,统帅数十万大军多次大败金兵,使宋陇蜀边境始终未被金兵攻破。元代汪世显、汪德臣、汪惟正及昂吉尔等,俱为当时良将。明代彭泽、仇钺曾统帅大军,名重朝野,而达云则“名震西垂,为一时边将之冠”。清代王进宝“勇略兼优,勋猷茂著”。岳钟琪被乾隆皇帝称为“三朝武臣巨擘”。

民族宗教人物比重较大。多民族聚居和各种外来宗教首先传人并向中原中转的特定环境,使甘肃民族宗教人物占有相当比重成为历史必然。南北朝至隋唐,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陇籍僧人.如竺法护、单道开、释智俨、释惠远等,著名的柳公权所书《玄秘塔》即陇籍名僧释端甫的灵骨塔碑。宋以后汉传佛教日趋衰落,但元、明、清三代,由于朝廷对藏传佛教的高度推崇,安多藏区佛教亦空前兴盛,涌现出一大批声名煊赫的藏族宗教人物,其中法王一人,甘丹寺赤巴10人,西藏摄政王3人。元明至清,甘肃民族地区先后封置了一大批土司,世袭承继,统治地方,其中不乏有影响的杰出人物.如会川土司赵重喜、永登连城土司鲁鉴、卓尼土司些地等。明、清以来,随着以临夏为中心的伊斯兰教的兴盛,甘肃先后产生了一批以教派、门宦创始人为代表的伊斯兰宗教首领,在国内产生过重要影响。

人物类型广泛。武将及民族宗教人物较多,但未影响甘肃历史人物整体分布的广泛性,因而各方面均有其典型代表。政治家有北魏宰相李冲、唐代宰相牛僧孺、权德舆等,哲学家有东汉王符.文学家有汉代赵壹、明代李梦阳等,艺术家有汉代张芝、张昶兄弟及仇靖、晋代索靖、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医学家有皇甫谧等.史学家有北朝刘晒、唐令狐德棻等,小说家有唐李朝威、李公佐等,诗人有南北朝阴铿及唐诗仙李白、李益等,外交家有北魏宋云、明侯显等,方士有八仙之一的张果,农学家有汉汜胜之,天文学家有十六国时赵□、五代时赵延义等。从对社会历史的作用来说,有圣主明君,如前凉张轨、唐代李世民;也有个别昏主暴君,如前秦苻生。有众多“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的文臣武将,也有少数祸国殃民的权臣奸相,更有功过皆著,影响很大的重臣,如宋张俊、清牛鉴等。同时,还有一大批著名的妇女人物,更为甘肃和中国历史增添了光辉。如临朝主政的北魏宣武灵皇后胡氏,贤明练达的西凉尹皇后;有和亲远嫁,为汉与藏、汉与吐谷浑交流发展做出贡献的文成公主、西平公主等,也有诗人徐淑、小说家李桂玉、著名列女赵娥等。

甘肃历史人物的主要贡献

灿若群星的甘肃历史人物,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多方面的,最突出的有六个方面。

肇始中华文明。伏羲、女娲始创中华文明,使中华先民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承接延续伏羲文化的周、秦文化,均发祥于陇东和陇南。博大精深、辉煌伟大的中华文明的创始与发展,与伏羲、女娲、不窗、公刘、秦非子、秦襄公等先祖是分不开的。

创建陇文化。晋末后长期战乱,使长期积累与发展起来的中原文化遭到极为严重的破坏,而陇右河西地区则相对安定繁荣,从名儒张轨创建前凉开始,五凉时期以陇右河西为主干的陇文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北魏统一河西后,刘晒、索敞、阚驷等一大批著名学者被迁往魏都平城,从而为北魏由鲜卑游牧民族政权向汉文化过渡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更成为由此延续发展的隋唐文化的一个主要源头。李冲创立三长制,改立租调制,协助北魏孝文帝改革,使长期遭受严重破坏的北方地区经济文化重新恢复发展.成为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

创建中国古代最辉煌的大唐文明。北魏后逐渐形成的以武川军人与关陇世族相结合的关陇政治军事集团,在相继建立北周和隋两个政权之后,以李渊、李世民父子为代表,又创建了大唐帝国。唐代显赫的文治武功使社会经济文化得到高度发展,出现举世无双的大唐盛世,把中华古代文明推向辉煌的顶点。对此,众多陇籍人物所发挥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如李世民、文成公主、李白、牛僧孺、权德舆,李晟、李诉父子,至今仍是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

促进边疆开发与中华多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甘肃历史人物中有一批人长期生活在周边民族地区,或为中央政权的外交人员,他们为民族地区的发展,为加强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做出了重要贡献。如北朝至唐初的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地区)由榆中人麴嘉所创建,而自称祖籍武威的段氏至段思平创建了云南大理国,延续314年,直至元忽必烈时被攻灭。西汉名将赵充国屯田戍边的方略,成为几千年来国家边疆防卫和开发的基本国策。唐代敦煌和尚摩诃衍在西藏早期佛教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藏族外交家侯显多次出使孟加拉、印度、尼泊尔等国,又数次前往西藏,为加强中央政府与西藏的关系做出突出贡献,“劳绩与郑和亚”。【7】

在文化和科技领域有多方面的贡献。汜胜之的《汜胜之书》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农学著作,王符《潜夫论》的唯物主义观点影响深远,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至今是中医针灸学不可动摇的理论基础,赵□、赵延义对天文历法做出过重要贡献,以李朝威、李公佐为代表的唐代传奇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上绚丽的奇葩。阴铿、李白、李益等陇籍诗人的诗歌,张芝、张昶、仇靖、索靖的书法,李思训、李昭道的山水画,李梦阳倡导的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等等,都是中国文化史上耀眼的闪光点。

促进藏文化及中国伊斯兰文化发展。明清以来,产生了一大批成就卓著的陇籍藏僧,如班丹扎释、章嘉.若贝多吉、嘉木样.俄旺宗哲、策墨林·阿旺楚臣、土观·罗桑曲吉尼玛等高僧大德,都对藏传佛教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清代后,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回、东乡等民族中,涌现出了祁静一、马来迟、马葆真、马守贞、马明心、马启西、马万福等一批著名学者,创立新的教派和门宦,使中国伊斯兰宗教文化进一步发展,临夏成为中国伊斯兰文化的中心地区之一。藏文化和中国伊斯兰文化,是整个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繁荣发展,是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海纳百川的又一体现。

【1】《史记·周本纪》。

【2】《史记·秦本纪》。

【3】《左宗棠奏议》卷四。

【4】《左文襄公全集·奏稿》第六册,P381。

【5】《浙江人物综论》,第30页。

【6】【明】杨恩:《汪椿墓志铭》。

【7】《明史·侯显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