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二十几岁要懂得的人生经验(大全集)
3105900000116

第116章 要懂得如何驾驭自己

心灵的自由与和谐相当重要,心理失调对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来说是致命的。那些极具毁灭性的情感,比如担忧、焦虑、仇恨、嫉妒、愤怒、贪婪、自私等,都是生活的致命敌人。一个人受到这些情感的困扰时,他就不可能将他的生活处理好。只有保持内心的平和,才能掌控好自己的人生。

别让自负提前注定了你的失败

每个人总是把自己看得很重要,但事实上,少了一个人,事情往往可以做得一样好。所以,自大的人历来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你要切记这样一个道理:自大是失败的前兆。

自大往往不是空穴来风,自大的人总有一些突出的地方。这些突出的特长,使他们有一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达到一定程度,便使人目空一切,不知天高地厚。深究其原因,则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过分娇宠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自负心理产生的第一根源。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的自我评价首先取决于周围的人对他们的看法,家庭则是他们自我评价的第一参考系。父母宠爱、夸赞、表扬,会使他们觉得自己“相当了不起”。

2.生活中的一帆风顺

人的认识来源于经验,生活中遭受过许多挫折和打击的人,很少有自负的心理,而生活中的一帆风顺,则很容易养成自负的性格。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如果他们在学校出类拔萃,老师又宠爱他们,就会养成自信、自傲和自负的个性。

3.片面的自我认识

自负者缩小自己的短处,夸大自己的长处。缺乏自知之明,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过高,对别人的能力评价过低,自然产生自负心理。这种人往往好大喜功,取得一点小小的成绩就认为自己了不起,成功时完全归因于自己的主观努力,失败时则完全归咎于客观条件的不合作。过分地自恋和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的举手投足都看得与众不同。

4.情感上的原因

一些人的自尊心特别强烈,为了保护自尊心,在挫折面前,常常会产生两种既相反又相通的自我保护心理。一种是自卑心理,通过自我隔绝,避免自尊心的进一步受损;另一种就是自负心理,通过自我放大,获得自卑不足的补偿。例如,一些家庭经济条件不很好的学生,生怕被经济条件优越的同学看不起,便会假装清高,在表面上摆出看不起这些同学的样子。这种自负心理是自尊心过分敏感的表现。

一个人不知道并不可怕——人不可能什么都知道,但可怕的是不知道而假装知道,知道一点就以为什么都知道。这样的人就永远不会进步,就像老爱欣赏自己脚印的人,只会在原地绕圈子。

当然,自负并非不可克服,只要我们自己努力并加上正确的方法,就可以避免自大:

首先,接受批评是根治自负的最佳办法。自负者的致命弱点是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或接受别人的观点,接受批评即是针对这一特点提出的方法。它并不是让自负者完全服从于他人,只是要求他们能够接受别人的正确观点,通过接受别人的批评,改变过去固执己见、唯我独尊的形象。

其次,与人平等相处。自负者视自己为上帝,无论在观念上还是行动上都无理地要求别人服从自己。平等相处就是要求自负者以一个普通社会成员的身份与别人平等交往。

再次,提高自我认识。要全面地认识自我,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抓住一点不放,未免失之偏颇。认识自我不能孤立地去评价,应该放在社会中去考察,每个人生活在世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都有他人所不及的地方,同时又有不如人的地方,与人比较不能总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不足,把别人看得一无是处。

最后,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负,既要看到自己的过去,又要看到自己的现在和将来,辉煌的过去可能标志着你过去是个英雄,但它并不代表着现在,更不预示着将来。

生活中,我们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变作一个注满水的杯子,容不下其他的东西。因而,学会把自己的意念先放下来,以虚心的态度去倾听和学习,你会发现大师就在眼前。

越冲动付出的代价越沉重

冲动是指在理性不完整的状况下的心理状态和随之而来的一系列行为。打架斗殴都在这种情况下发生。来自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数据显示,“冲动杀人”成为治安一大忧患,其中,20~30岁青壮年男性最易一时冲动起杀意。一些人仅因一件琐事、一句口角,一时冲动便起意伤人、杀人。当然,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是法治社会最基本的准则。为此付出沉重代价的人,事后往往悔不当初,而旁观者则对他们迟来的觉醒摇头叹息。

研究发现,下面这些人的冲动指数相当高:

(1)价值观不正确,摆不正自己的位置的人。

(2)无所事事,没有明确的事情分散体力、精力的人。

(3)在节律周期的临界日,特别是在情感曲线的临界日的人。

(4)人体内环境失衡,如甲亢等内分泌失调的人。

一个冲动的人,在他作出冲动的举动之前是很欠考虑的,甚至都没有考虑过,而是凭一时的冲动而先行动,最终导致严重的后果,后悔莫及。尤其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最容易冲动,在事后又追悔莫及。因此,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改掉冲动的毛病。在此提供一些方法,希望对性格冲动的人改变自己能有一定的帮助。

1.用理智战胜冲动

理智者遇上不顺心之事,一般都能三思而后行。除了那些丧失理智和法律意识单薄之人外,正常人都有一时激愤或消沉的时候。这是个危险时段,很多不正确的判断常常是在这不冷静的时刻做出的。判断失误必然导致行为欠妥,如果人们能在最短的时刻内让头脑降温,就会掐掉一根危险的导火线。

2.提高文化素质

能否理智行事与文化程度的高低成正比。这点,和深圳法院的调查报告完全吻合:“冲动杀人的罪犯最多仅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文化程度低下,缺乏自控能力是逞一时之快杀人的重要原因。”众所周知,法律对一些欲铤而走险的人能起警示作用。可是,如果文化程度低下,加之法律意识淡薄,“无知无畏”,那就极其容易因一时冲动而走向犯罪的深渊。

3.用旁观者的眼光看问题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话不无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曾做过局外人观看过别人吵架。这时候,无论是哪一方的言行,其失当和偏颇之处你大多能觉察。因此,如果人们能以局外人的思维,审察自己,便能把许多事情看得很明了。“冲动是魔鬼”,我们应该时刻谨记这句话,并在我们情绪失控的时刻以此来加以制止。任何事情都应该三思而后行,一时的冲动只能让结果变得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