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二十几岁要懂得的人生经验(大全集)
3105900000101

第101章 多疑的人首先猜测的是自己

英国思想家培根曾说过:“猜疑之心如蝙蝠,它总是在黄昏中起飞。这种心情是迷惑人的,又是乱人心智的。它能使你陷入迷惘,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你的事业。”因此,消除猜疑之心是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之一。

认可自身的价值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不断发展,我们每一个人都处在一个人才济济的社会环境里,周围有很多的人比自己优秀,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别人的优秀而否定了自己,更不应该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贬低自己的价值。

有一个年轻人历尽艰险在非洲热带雨林中找到了一棵高十多米的树木。这可不是一般的树木,整个非洲也就只有一两棵。如果砍倒这棵树,一年后让外皮朽烂,留下的部分,就会有一种浓郁无比的香气散发开来;如果放在水中,它不会像别的木头那样浮起来,而是会沉入水底。

这种树被称做“沉香”,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年轻人将沉香运到市场上去卖。由于很贵重,鲜有人问津。因此,他的生意非常冷清,经常是很多天连一个来问价的人都没有。但他旁边一个卖木炭的,生意却极好,每天都有进账。

年轻人终于沉不住气了,他把沉香运回家,烧成木炭后再运到市场上,以普通木炭的价格出售。这一回,他的生意好极了,几天时间就卖光了。

年轻人认为自己颇有创意,顺应了市场需求。于是,他很自豪地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父亲。他父亲是一位白手起家的商人。当听完儿子的讲述后,父亲气得捶胸顿足,因为儿子做了一件大蠢事。沉香价值连城,只要切下一小块磨成粉末出售,其收入相当于卖一年的木炭,而将沉香烧成木炭,就和普通木炭一样不值钱了。

年轻人没有认可自己手中沉香的价值而将其烧成木炭贬值出售,我们不能像他那样愚蠢轻率,贬低自己的价值。当你都不认可自己而自贬身价时,别人怎么会认可你的价值呢?

缺乏自信常常是性格软弱和事业不能成功的主要原因。

有一位美国医生,他以善作面部整形手术而闻名。他创造过许多奇迹,经他整形过的面孔都变成了一张张漂亮的脸。他发现,有一些接受他手术的人,虽然他为他们做的整形手术很成功,但那些人仍找他抱怨,说他们在手术后还是不漂亮,说手术没什么成效,他们自感面貌依旧。

于是,这位医生悟到这样一条道理:美与丑,并不在于一个人的本来面貌如何,而在于他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一个人若自惭形秽,那他就不会变成一个美人。同样,如果他不觉得自己聪明,那他就成不了聪明人。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一定要善于分析自己,找到自己的优点,给予自我认可,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的价值,才不会自怨自艾。

远离猜疑,化疑虑为信任

有个一寓言,说的是“疑人偷斧”的故事:一个人丢失了斧头,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的。从这个假想目标出发,他观察邻居儿子的言谈举止、神色仪态,无一不是偷斧的样子,思索的结果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原先的假想目标,他断定贼非邻居莫属了。可是,不久他在山谷里找到了斧头,再看那个邻居的儿子,竟然一点也不像偷斧者。

这个人从一开始就自己先下了一个结论,然后走进了猜疑的死胡同。由此看来,猜疑一般总是从某一假想目标开始,最后又回到假想目标,就像一个圆圈一样,越画越粗,越画越圆。

猜疑是人性的弱点之一,历来是害人害己的祸根,是卑鄙灵魂的伙伴。一个人一旦掉进猜疑的陷阱,必定处处神经过敏,事事捕风捉影,对他人失去信任,对自己也同样心生疑窦,损害正常的人际关系,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

生活中,我们常会碰到一些猜疑心很重的人。他们总觉得别人在背后说自己坏话,或给自己使坏。有时我们自己也会猜疑,看到别人说笑,便以为他们在议论自己,心里就不痛快起来。喜欢猜疑的人特别留意外界和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别人脱口而出的一句话也会琢磨半天,努力发现其中的“潜台词”。这种人心有疑惑,不愿公开,也少交心,整天闷闷不乐、郁郁寡欢。由于自我封闭,阻隔了外界信息的输入和人间真情的流露,便由怀疑别人发展到怀疑自己,失去信心,变得自卑、怯懦、消极、被动。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打开心灵的窗户,这样心才能够通达,心灵的视觉才会清晰,对于一些事情也能看得更透彻了。如此,再来了解“空”的道理,就能消化“有”的烦恼。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打开心窗,远离猜疑呢?

1.树立坦荡无私的心态

人们常说“做贼心虚”,就是说自己内心不坦荡就会猜疑他人;只有“心底无私”,才能“天地宽”,这样对他人及周围的事情才会看得比较清楚明白。

2.要能够摆脱错误思维方法的束缚

猜疑一般总是从某一假想目标开始,最后又回到假想目标。只有摆脱错误思维方法的束缚,扩展思路,走出“先入为主”、“按图索骥”的死胡同,才能促使猜疑之心在得不到自我证实和不能自圆其说的情况下自行消失。

3.及时沟通,解除疑惑

世界上不被误会的人是没有的,关键是我们要尽量消除误会,如果误会得不到尽快解除,就会发展为猜疑;猜疑不能及时解除,就可能导致不幸。所以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同你“怀疑”的对象开诚布公地谈一谈,以便弄清真相,解除误会。

4.学会深藏不露

产生猜疑,你可以有所警惕,但不要表露于外。这样,当猜疑有道理时,你因为做好了准备而免受其害;而当猜疑毫无道理时,就可以避免误会好人。

5.学会自我安慰

一个人在生活中,听到有关自己的流言,与他人产生误会,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在一些生活细节上不必斤斤计较,可以糊涂些,这样就可以避免自己烦恼。如果觉得别人怀疑自己,应当安慰自己不必为别人的闲言碎语所纠缠,不要在意别人的议论,这样不仅解脱了自己,而且还取得了一次小小的精神胜利,产生的怀疑也烟消云散了。

猜疑心理于人于己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希望朋友们能拨开心头的疑云,摘下有色眼镜,将爱和信任撒向人间,还给自己和他人一种好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