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根本没烦恼
3105500000006

第6章 慢

因缘法则不理会一厢情愿

当一位调兵遣将的将军,在他的帷幕中沙盘演练的时候,常会忘记他的兵士也是有机体,也会有自己的想法与意愿;他们绝不像棋盘上的棋子,想挪往哪里,就一定会停在哪一格,也不会就这样莫名其妙被安排让对手吃掉,而毫无意见。

现实人间的一切,掌管的主权不在将军们的手上,也不在每个人自以为的拥有权上。但是当自己拥有一样物品时,却往往错解了拥有的意义与美好,而以强烈的拥有欲掌控着一切而不自知。其实,因缘法则才不管你拥有了什么,一旦缘起缘灭,即便百思不解,事情还是会顺着它们该有的状态去发展。

因为思索着圣严师父常在禅修时提醒我们的“因缘有自性空”的观念,才真切去体会这句耳熟能详、却不见得真确理解的简单观念。简单、素朴的理念,是最基本的佛法,但因为太熟悉,往往忽视了其中的深意。

尤其当我们拥有,或曾经拥有某些事物,或拥有决定某些事物最后样态的权力时,便常常会忘记,在因缘法则下,没有什么事情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很多事情的发生,不必等到成住坏空的因缘转换完成才会失去,当它该以它存在或离开的因缘出现时,谁也拦不住。

而且,每一段因缘的发生,也绝不是自己想象的,只与自己有关,而是诸多人事物共同的组成与离散。所以每一个组成分子或元素,都有它们共同决定其间变化的各自价值。

但最容易引起烦恼的,就是一厢情愿的我执吧!将军以为征战的成败决定在他手里,一厢情愿地认定自己的判断与思维可以决定一切;许多人在思考过程中,也是这样的误以为“我认为应该这样,或我决定要如此如此”,却很难体会,那些他以为的想法,在被判断者的心中,根本是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思考。所以,如果没有办法理解因缘法的组成条件有多么错综复杂,大概就常常会陷入“事情的发展怎么跟原来想的不一样”的疑惑中吧!甚至生活中简单事物的拥有,其实也不在我们自以为的拥有什么决定权这样的原理中进行。我们认定某些事物是我们的,某个人应该是属于我们的,就很难体会因缘法则中,一切最终对我们而言,毕竟只是暂时的因缘聚合与相会罢了。

所以当我们看似拥有了什么,就在这样的因缘中善自珍惜,并在变动的因缘中,坦然地凝视它的来来去去,才能不被自己的执着所伤害,也不去一厢情愿地伤害别人。

如果我们以为这样那样的东西就属于我们,抓得紧紧的,结果把原本富有弹性的事物抓坏了,或忽视了有机体自己的发展与运作,就是烦恼生起的因缘了。虽然最终那也是空的,可是拿烦恼的绳索捆绑自己的一刻,便也很难把它们当成空的吧!

慢烦恼与一千零一尊观世音菩萨相退

因为这回到日本走走,带我们前往参访的老师,设定的就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因此无论是十一面观音,还是如意轮观音,都还先学了他们的专属咒语,以在礼拜时先持咒发愿回向。但却万万没有料到,居然会有这场奇遇。

说奇,恐怕对许多人来说,是少见多怪了,可是因为老师带着去的寺院都各有特色,因此早就带着放空一切的心境,准备好超大的心的容器,要见识见识那与想象中极不同的或古老或新颖的寺院。但是一踏进被日本人当作国宝,被他们的老师视为教学重点,也被一些观光客当作佛教名胜的三十三间堂时,先还有一点迟疑,想着这不在山林间的寺院,果真“经营”得很有“商机”。

但这颗轻忽的心,却在踏入主殿之后,忽焉被重击了一番。就像想象中的莲池海会,就像经典中的华严世界,从第一尊观世音菩萨开始,就完全被震慑住了。其实金色的观世音菩萨像都已经古朴而斑驳了,但还是有一股金色光芒似的闪动在眼睫间。就在一条狭长的廊道旁,一阶一阶鳞次而上,密密地罗列着一千尊观世音菩萨的金色塑像。而这条安置塑像的大堂,也不过只是一百二十公尺长。

一尊尊地看,也不可能看得真切、看得仔细,不过当换下眼目,改用心来相应,就觉得自己完全被融摄其中无法言语。走到一半,就是主尊千手观世音菩萨三点三公尺高的巨像。礼佛之后,完全不多一分的迟疑,便长跪其前不必多说什么了。

而此时,一位法师正在坛前修法,一边击鼓,一边持诵着,在大堂上回荡着壮阔的音声,就像置身佛国净土中,渺渺浩浩,心已经无边无际地开展出去,而人,其实也早就融入当中了。

想想,还是如梦境般难以确认,居然就瞬间遭逢一千零一尊庄严的观世音菩萨,那份感恩以及定静的心的凝聚,几乎使人无法起身,也不合得离去。

虽然一百二十公尺就这样短短几步路程地走了出来,外头时而雨时而晴的天亮亮晃晃的,却居然有种天上人间的失落感。

虽然回台之后,同事提起三十三间堂,就是“喔!那是每个观光客都去的啦!”的眼神与口吻,还是可以发现,无论去到哪里,无论别人如何看待,你那时用什么心在体会着,就能与环境相应也相映出各自的滋味吧。尤其高兴的,帮朋友遍寻不着的坛城,居然就明亮亮地挂在大堂外的廊道上。捧着坛城出来,同行的队友一看,也忙不迭地用完全无法沟通的语言说:“我们也请一套回去。”彼此会心的一笑,不是为了请到什么而已,只缘专注聆听法师唱诵,以及虔敬礼拜一千零一尊观世音菩萨的心,在那一刻是懂得,也珍惜的。

想起《普门品》里的偈子:“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那一千零一尊观世音的影像,就像海潮音般涌出,妙美绝伦。

体检慢烦恼

你认为自己的优秀成长背景,

是自己努力而来的?

还是天生的、父母给的?

如果是后者,你认为那值得骄傲吗?

你如何分辨“骄慢”和“自信”,

二者对你来说有什么不同吗?体检慢烦恼

你认为自己的优秀成长背景,

是自己努力而来的?

还是天生的、父母给的?

如果是后者,你认为那值得骄傲吗?

你如何分辨“骄慢”和“自信”,二者对你来说有什么不同吗?透视贪烦恼疑对于真实义理生起犹豫,进而对善心善行犹豫。

疑烦恼不喜欢疑“神”疑“鬼”,但对真理、对好事却充满了犹豫与不放心。

如果你的个性正好属于犹豫不决型,心情好的时候,绝不相信自己会遇到不顺心的苦恼;心情坏的时候,又决定人生真的很苦。在生命的十字路口上,老是犹疑,到底执着“我是最好的”对未来比较好?还是不要执着比较好?就在这个彷徨歧路上,疑烦恼就悄悄找上了你。

其实生命是靠“实际地活”而活出心得,然后在遇到各种状态时,平日挖掘、开辟得很深很广的智慧,就能让你在抉择时分拥有决断的资粮。如果思量、彷徨、犹疑惯了,老是在脑子里用有限的资源分别一些观念想法,却不愿意开放心思从知道进而体会,疑烦恼结出的烦恼丝,可是不绝如缕的。

想喝水吗?水杯记得先倒空,甘露妙泉才进得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