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根本没烦恼
3105500000005

第5章 痴

病痛老天好礼

生病的当下,有懊恼也很有一点火气,觉得好端端的世界怎么又变了个样。安排好的事情一定要被改变,进度耽误了,情绪自然也受扰。

可是,生病一定也是好礼,愉悦地端然收下,才发现即使是生病,总也能发现病得值得。女儿才刚学会黄香温席的故事,那日见我手脚冰冷,突然脱下热烘烘的外套盖在我身上,说:“你不是很冷吗?我的外套现在很暖喔。”除了这样的温柔,是要病中脆弱一些的心思才体会得到,还有一些习以为常的事,居然也要谢谢这场病带来的礼。例如一些错误习惯的养成,原来是因为观念的根深柢固。向来喝咖啡,总习惯冲一大杯慢慢喝,放杯咖啡冷在一边也无妨,只是习惯了有那样的香味相伴。

听了医生一席话,差点没抱着胃严重地致歉。原来,咖啡的好,在于最初冲泡出的那一刻,所以要以最快的速度冲泡,才能尝到其中的好处,而不至于让后面缓缓流出的东西腐蚀自己的胃。自己向来以为要让水多碰触咖啡久一些,才喝得到香浓滋味。这下可好,愈是香浓,愈是伤害。这些习惯不是因为行为的难以驯服,根本是观念上的失误。

生活中这样美丽的错误,还真是多得数不清。

有个朋友,大小事情都不愿意麻烦别人,所有别人的关切在他眼中都是多余。另个朋友实在按捺不住,在他生病时忍不住叨念,认为这样的人是不慈悲,因为不给别人付出关怀的机会。我们目瞪口呆地怔在那儿想了想,很多事情真的只是一念之间。

本以为不想变成别人的麻烦或负担,却没想到对某些交情的朋友来说,那样的关怀一点也不麻烦,反而是一种付出的时机因缘。有时别人只是想传达一份诚挚的关切,有时甚且是一份回馈或感恩,如果样样滴水不漏,似乎也太矫情了些。终于有点懂圣严师父说的,有时家人之间不能光讲理,也得用感性。

生病的礼还有一份,就是身体自己发出的讯号。平日生活总是被计划切割,时间变成块状,什么时候吃食、睡觉、走走路、休息、用功,最好有个大略的规划,才不会因为随性又随兴,而终究被怠惰打败,搞得一团乱。然而所有的规划中,最常被忽略的,居然是身体自然的生理时钟。

生病时,身体变得十分敏感,不对的味道、不对的食物、不对的作息,身体都会自动发出排拒的作用。于是试着练习让身体的生理时钟来调时间,让身体的细腻觉受来搜寻平日忽略的事物,才发现,其实身心是那么密切而吻合。

生理的反应牵动着心,心的觉受又牵动着生理,那细细的线重新搭起,才知道平日都在“糊弄”自己呢!

一旦重新整治好自己,再来看待外境,好像触角多长了几根,心的密度也高了些,才知道什么是山河大地森罗万象。听着朋友从电话那端传来的寻常微笑,仿佛也能看得到一朵朵如花灿烂昵!痴烦恼热心冷眼看世间

极静极深的夜里,突然下起了雨。初初从雨声听来,还真算是雨疏风骤,然后就转换以一种极为规律的声音,和着计算机键盘另一种规律,演出一场清脆的乐章。可是,昨日还热了一天呢。

所谓的天地无常,就是这样吧。

天热的白日,还与朋友们谈了一会儿因缘错综的情事。分析着种种状态,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何解决,这样那样的人情如何应对。回家之后,只觉得事情就远了,而在这样的夜里,那些人、那些事当然更远得不见踪迹了。

朋友问着:“谈完这些事情,心境可有受到干扰或影响?”停顿了一会儿,感觉到的是一片光风霁月。好像因缘来时,或有云影飘来荡去,一旦因缘散了,情境、事相也就浑然不觉地消抹了。

以前,好像不会消散那么快。

想想,是不是热心肠不见了?摸摸,还热得很;原来,单纯的生活,或者规律的状态、安定的心,让生命练就出一双冷眼吧。生活中的一切都还循着一些旧有的痕迹在进行,朋友说起生活中的点滴,好像也岁久年深般,没什么变化。可是,看待事情的心眼变了,那看似如常的轨迹,痴烦恼热心冷眼看世间,极静极深的夜里,突然下起了雨。初初从雨声听来,还真算是雨疏风骤,然后就转换以一种极为规律的声音,和着计算机键盘另一种规律,演出一场清脆的乐章。可是,昨日还热了一天呢。

所谓的天地无常,就是这样吧。

天热的白日,还与朋友们谈了一会儿因缘错综的情事。分析着种种状态,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何解决,这样那样的人情如何应对。回家之后,只觉得事情就远了,而在这样的夜里,那些人、那些事当然更远得不见踪迹了。

朋友问着:“谈完这些事情,心境可有受到干扰或影响?”停顿了一会儿,感觉到的是一片光风霁月。好像因缘来时,或有云影飘来荡去,一旦因缘散了,情境、事相也就浑然不觉地消抹了。

以前,好像不会消散那么快。

想想,是不是热心肠不见了?摸摸,还热得很;原来,单纯的生活,或者规律的状态、安定的心,让生命练就出一双冷眼吧。生活中的一切都还循着一些旧有的痕迹在进行,朋友说起生活中的点滴,好像也岁久年深般,没什么变化。可是,看待事情的心眼变了,那看似如常的轨迹,也有了新的觉受。

就是这样的心眼,使人不再轻易跳进惯性的陷阱。一样的状态,一样的纠葛,一样可能造成烦恼的人间故事,当陷落其中时,谁也劝不来;一旦尝到离脱的清凉味,就不愿轻易又卷回去,甚至不知当时那些傻劲是怎么生出来的。

就像圣严师父说的,只要尝到一点禅修的轻安,便会对许多看似享受,其实恼热的事物失去贪染的兴趣。当然,惯性是不可能跳出就不再受限的,只要是惯性,就有一股强大而浓烈的拉扯张力,就是生生世世不断造作的业种编织出的大网,有苦,也有一些牵缠的美味。

这样就更知道时时提醒、时时保护心的作用是多么难,又多么重要了。也像师父说的,开悟见性的经验,是电光火石般,倏忽就失去;除非不断不断地努力,才能保持这样的经验,使它更稳定、更长久,作用也才会足够强大,到终于渐渐制伏烦恼。

根本连禅修的稳定都谈不上,只是日常的单纯化、心念的调整,就能体会到下雨就下雨,睡觉更安稳的滋味,怎会不珍惜有好老师教,有好方法练习的因缘?

谈着往昔生活中的起伏,看着心中波动的不再是大浪,而渐渐只剩下涟漪,有种清趣,也很感恩,没有被这样的浪头敲打过,还很难体会风平浪静的恬淡自适呢!

而令人感慨的,是韶光又这样过了一年,才说着两千年是这样殊胜而独特,马上又要翻新月历了。如果没有一点点长进,要提升谈何容易;要沉堕,则轻轻一推就万劫不复了。痴烦恼打结与松绑上过童军课都会学一点打结的技巧,几块竹片,就有了崭新的生命与机能。喜欢打中国结或是做手工艺的人,也都熟稔打结的趣味,一条条互不相干的美丽线段,巧手之下,功用无穷。远古的人们,打结也很重要,记不住的事情,无法确认的承诺,打个结,便有了信任与提醒。

打结,是一种象征或符号,有时候,也是乐趣与训练。但如果是在心头打结,可就得有魔术师的技术,双手反绑锁在一口箱子里,扔进水里,然后解套。否则,一日日的无法松绑,就只好渐渐窒息。

打着绳结玩的时候,突然想到一段还处于绳索牵缠的因缘。有时是关心的,但想到彼此曾经的误会,乃至于不谅解,又有点犹疑:到底,这结是松开了,还是偶会纠结?细细想想,能不能清楚这结的来历,然后观察这结还在不在心头萦绕,以及如果还缠着,好不好松开,有没有下手处?想到这样的历程,会不会心头闪过一丝丝微细而纠结的酸痛?

原本彼此的结应该就只是提携与成长的,像是颈项间可以调长调短的活结;只是长久相处的过程中,过于紧密的合作与互动,以及过度高估彼此的默契,而在一个一个小小的误解与错判之后,把装饰用的美丽绳结,打得歪歪扭扭,而无法找出绳结间的脉络,松紧之间于是失去调节作用。

朋友谈起这样的因缘,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突然找出了解开绳结的反向思考,只是一个技巧,就可以豁然开朗。就像学习打结与松绑的历程,有时候心思卡住了,老师怎么教,就是手扭不过去,结打不出来。突然间,看着示范者的角度调偏一点,就看懂,也打得出来了。

打结当然有用,只要这个结是活的;生命的因缘来去间,对成长学习与互动,自然也是充满着意义,只要彼此不是缠绕着烦恼。所以,还是活络的心思最要紧吧!就如血路与水潭,想要活络,就得澄净;澄净的来源,当然还是稳定的身心。杂质先要沉淀,才不会搅扰出混浊。

在打结的时候,就预留松绑的因缘。打结是为了记号,当然事过境迁就得松开,这样绳子可以反复利用,不会愈串愈多;而打了解,解了再打,在生命因缘的流转中维持着有与无的交错,便不会有朝一日,绳索上的结已经没有解开的可能,因为费力,因为复杂,因为错综,只好一刀两断。

可人世间,却多的是难解又难断的事儿呢。为了不在未来两难,倒不如每一次的经历,都尽量维持着一边结缘,一边解缘的活络心思吧!透视贪烦恼慢来自于仗恃自己优越感的骄慢,会失去学习因缘,也看不到自己的限制,无法生起谦恭心,也无法开展心量。

慢烦恼动作可不慢,它总是站在高高的地方观察着你。如果你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包括德行、学识,甚至修行成果等内外成就,起了优越感而得意洋洋,就会被带去跟慢烦恼手牵手了。

这时,你会生起一种唯我独尊的骄傲,别人都不如你,谁也不值得你尊敬或学习;自己的思考与观念、作法,突然被拉抬到无限完美与绝对。你看不到自己的限制,谦恭这个词不再出现在你的辞典中。在这样的状态下,你开始看不到美好的事物,也无法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与你不同的,通通都被你踢开。

慢烦恼最可怕之处,是它来无影去无踪,有时候甚至已经出现了,你还茫然未觉。下回当你发现正用自己认定的价值观评断别人时,可得仔细瞧瞧,是不是落入慢烦恼的圈套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