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根本没烦恼
3105500000018

第18章 小随烦恼(5)

由于****过程中我们总也跟着唱诵,于是焰口****于我,早已不只是****,更不只是修持、摄心的过程,当中悲天悯人、期待幽冥两利的菩萨愿心,更配合着动人的文句,字字句句敲击着感恩的心,在时而落泪时而欣笑的六个小时中,种下了更强的悲愿,让自己在修持佛法的这条路上,有着更深的无怨无悔。

害烦恼山林中的音声

行旅过日本的寺院,除了气氛美、外观佳,几回震慑到自己的,是特殊的声波因缘。

有时从热闹的大殿往山的更深处走,会在进入悠远小径的开端,看到钟亭。有时是爬了大段山路后,喘吁吁地在山巅看到殿前有一口钟。我总很想去敲它一敲,却又觉得钟好像是不可轻慢以对的。但几次下来,总看见前来参拜的日本人,庄严又专注地拾起垂坠下来的粗绳,对着钟撞击了几下。

后来知道,原来那也类似一种祈福的意义,而且,人人得而击之。此后,我一定也去敲,也没有想要求福求寿,也不是要祈愿,只是想让那悠扬的钟声在山林问回荡,想那庄严的音声,一定也会有感动或者让人心开意解的效果。

只是笨拙的技术,每每失败。朋友努力地在一旁教我如何在恰当的时间点上把绳索上的击槌撞击在钟上,但没有一次是成功的。声音不是微弱到听不见,就是粗糙地听不出钟的灵秀之音,钝钝地让人听了很没力。

几次下来,只好每次守在钟旁边等着,只要有人去敲击,就在一旁默默祈愿,希望大家都平安!都说声音是宇宙间传递讯息最好的声波,而钟,没有语言的纠扰,就只是单纯地发出或洪亮、或沉静、或安定的声音,想来所能传递的力量会更悠远吧!

除了钟声,几回听闻人在山林间发出的声音,也别有感受。那天已经近午,刚走出位于山路边的胜尾寺,手中阅读着从寺里请回来的《心经》,经文旁注着日文的发音,我笑说:“可以练习日文发音喔!”突然从山谷中传出雄浑却回荡林间的诵经声,大伙儿努力听着,有人说:“像是《心经》呢!有点像藏文、有些像梵文,肯定不是汉音。”我听了听,决定闭起眼来,凝神与声音融会一体,而放弃去分辨念的是什么。因为那纯然的声波力量,已经让心整个沉静下来了。

还有一次,却惊艳、感动之余,诧笑不止。那日黄昏赶着上长谷寺,美丽的黄昏走在幽静的山林小城问,就像在画片里,每一处都是风景,简直拍照拍到手软。到了长谷寺,先不说整座山多么适合人安然地守住修持的岁月了,同行伙伴根本就已经有人在大殿前跪定,以及不断不断地流泪着。

幸好老师说:“先吃饭去吧。就在寺外的山间小巷里,然后再回来看长长一条入径木梯上,点起一整排灯的,美丽与虚幻。”

于是饭后的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回头往长谷寺走,老师特别交代,不要发出任何-一点声音,不要惊动山林。走了一半,我便停在路边沉静地坐着,觉得连呼吸的声音都搅扰。

突然间,从山上大殿处传来僧侣们大声呼唤似的声音,纯地发出或洪亮、或沉静、或安定的声音,想来所能传递的力量会更悠远吧!

除了钟声,几回听闻人在山林间发出的声音,也别有感受。那天已经近午,刚走出位于山路边的胜尾寺,手中阅读着从寺里请回来的《心经》,经文旁注着日文的发音,我笑说:“可以练习日文发音喔!”突然从山谷中传出雄浑却回荡林间的诵经声,大伙儿努力听着,有人说:“像是《心经》呢!有点像藏文、有些像梵文,肯定不是汉音。”我听了听,决定闭起眼来,凝神与声音融会一体,而放弃去分辨念的是什么。因为那纯然的声波力量,已经让心整个沉静下来了。

还有一次,却惊艳、感动之余,诧笑不止。那日黄昏赶着上长谷寺,美丽的黄昏走在幽静的山林小城问,就像在画片里,每一处都是风景,简直拍照拍到手软。到了长谷寺,先不说整座山多么适合人安然地守住修持的岁月了,同行伙伴根本就已经有人在大殿前跪定,以及不断不断地流泪着。

幸好老师说:“先吃饭去吧。就在寺外的山间小巷里,然后再回来看长长一条入径木梯上,点起一整排灯的,美丽与虚幻。”

于是饭后的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回头往长谷寺走,老师特别交代,不要发出任何-一点声音,不要惊动山林。走了一半,我便停在路边沉静地坐着,觉得连呼吸的声音都搅扰。

突然间,从山上大殿处传来僧侣们大声呼唤似的声音,但也像大声持咒的感觉,无论如何,是听不懂的,但非常好听。

待老师与同伴们下来后,我随口问起:“刚才僧侣们有仪式吗?声音打哪儿来?做什么的?”老师笑着说:“那是几个小沙弥跑出来,在大殿高呼:‘天干物燥,小心火烛!”难怪那声音如此动人,因为他们对整座山,对山间小城,对大自然、与物、与人,都有着纯挚而天然的,珍惜与关怀。

每每杂音混浊,闹得心也难止息时,就想起这些山间的声音精灵。其实,只要愿意,把心从混乱中抽离,就也是沉定的风景了。

体检害烦恼

人为什么会因为缺少安全感,

而以伤害别人来自我保护?

你觉得人与人之间,有没有可能绝对的坦诚?

或是一定要有反击的机制?透视骄烦恼骄贪着于自己所得到的荣誉或得意事,生出自我陶醉与骄傲。

一般人常有的骄慢,来自于对自己拥有姣好外貌、壮硕体格、富裕财物、自在心境、优势阶级、行善功德、长寿、世间聪慧等种种内外在条件。

骄烦恼喜欢喝酒,任何得意的念头,就是它最可口的佳酿。只要有人对自己的荣耀起了贪念,只要有入在这个贪念中起了陶醉,骄烦恼就觑过来尝滋味。例如对自己姣好的容颜、壮硕的体格恋恋不舍;因为尝过富裕的滋味,而害怕穷困贫苦;曾经历过自在的喜悦,而生怕失去,停留于那样的情境无法超越;占住优势的地位,得到优势的阶级,而患得患失;认为行善就有了功德,因而迷惑、执着于功德;对寿命有着狂热的追逐,期望长生不老;甚至,磨炼出世间聪慧,而仗恃着这样的小聪明,无法跨越。只要困在这些美好当中,舍不得、放不下,就会被骄烦恼围绕,而身心不由己。

骄烦恼先听别人内在的声音

一位很亲密的朋友突然间去国。我们几个算是死党的密友却是辗转听来这样的消息,非常诧异她在出国前还传来电子贺卡,里头却什么也没透露。

我们检讨了一番,发现原来彼此太亲、太熟稔,使我们在她心境煎熬的那段日子,已习惯她的古怪行径,而没有体会到她的挣扎,甚且拒绝陪伴她去理解那时她所经历的古怪经验。也因为太亲,所以还责怪她年纪一把了居然不知人情险恶,随便相信别人,最后她却选择跟随那个我们从未见过的人,重新开启生活。

虽然即使那时我们陪着她一起理解那样怪异的经验,可能也无法阻止她如此剧烈地转换生涯频道。可是,如果能多理解,至少此刻不会担心那未知的世界是什么在等她。

这样的事件,其实每天都在发生,只是,这回事态严重了,才触发人去思索人际间互动的种种陷阱。

尤其在自己的价值观或理念十分清楚时,总是习惯告诉别人怎样的方式比较好。工作上,我们总先思考大家一起来成就些什么,而忽略了让置身其中的人们,先找到他们自己的位置。对方如果还不能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清楚坐标,我们的理念充其量变成一种自以为的共识,而其实并没有真正让群体中的个体也甘愿地依我们以为的“共识”来一起耕耘。

顺境时,顶多只是诚实与否的问题。愿意说的,我们还诧异怎么会无法凝聚一个明确的目标?不愿意吭气的,就只是维持了表面的共同体。一旦遭逢逆境,大家愈发朝着各自的方向纷飞而去,就更难体会别人一心求去的坚持了。

这样的决裂,最近似乎多了起来。朋友诉着苦,要我帮忙劝解别人体谅他的苦境;亲戚拜托,希望孩子愿意多替大人着想。听着听着,却明白那不是对方不愿意体谅或不愿意着想,而是开口的人都先想着自己的意愿,都先期待别人配合他们的计划与处境。这样的出发点,必然会结出共识难以达成的果实。

而我们,当然无法介入这样的因缘。只是听着的时刻,因为身不在其中,所以顶多提供一个触发,触发去思考先听别人内在声音的一种新因缘的开端,唯有如此,才能从已经认为陷入泥淖的困境中脱离出来。

就像一位朋友爱说的:“这就是旋开吧!”当一切都搅在漩涡或卷轴当中,唯有把自己从旋转的拉力中,朝着另一个方向迁出,才不会陷落看似无解的人际纠结中。

想跟朋友重新开始,或想与家人建立新的互动关系,新世纪到来的此刻,不啻便是绝佳的时机呢。先破除以往循着惯例与旧有模式对待别人的心境,敞开心来先听听别人需要什么,而不是先准备好对别人反应的期待值,或许才能打开一个看似难以松绑的结吧!

体检骄烦恼

“自我肯定”与“放下自我”,

你觉得二者之间有没有矛盾?

能够同时做到吗?

面对工作的竞争压力,

你如何既自我肯定,

又能放下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