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根本没烦恼
3105500000017

第17章 小随烦恼(4)

这眷顾花儿的主人,悉心地安排它们享受生命的露水,又担心被人轻忽地拔走,还在门上装了摄影机,这才恍然大悟,怎么才蹲着看花儿一两秒钟他就大叫起来,原来是这里长了眼睛。

主人也许对于因为一时紧张,而对着墙外大吼的举动感到尴尬,好心地请我进去欣赏他种的小树苗,问我喜欢哪一株,可以挖给我种。我笑着谢过他的好意,树苗还是待他爬山时带到山上种吧。而我这个唐突的路人,就从那句给植物生命露水的话,得到好大的受用了。

是的,每样生命都需要属于它们的生命露水,才能活得兴致盎然,夜里能沾在花叶上的露水没几滴,但滴滴都珍贵,因为都被真切地吸收了。

我们生命的露水是什么?每个人都不一样,但都需要被喂食。人们活着比大多数生命都幸运,可以滋养的东西这么多,佛经里便说有四食,而无论是段食,还是触食、意思食、识食,如果吃得对,就是滋养;吃错了,就像不该喂养过多水分的仙人掌,给太多水反而烂坏一样。

检视着这些日子来,拿了什么东西喂养自己,找出那营养丰富的经论、定课,也许再加强一些,也挑出不合宜的杂质。期待自己的生命在珍贵难得的佛法露水中,长成离苦清净的坚定枝桠。让生命饱足,果然是重质不重量的。害烦恼软弱的时候需要什么?

夜深了,即将张满的月亮明晃晃地在天际照着。

朋友说起前些日子的彷徨与无助,不知怎么,我却熬不住睡意眯起了双眼。她轻轻地叹了口气说:“你累了喔!”

我努力地张大眼看着她,连歉意都比不过困意,只有尴尬地笑了笑。

她说自己最倦乏的那阵子,好想有一个超出人意志的神或什么的,告诉她:“不用害怕也不用担心,只要靠着我,就让你无忧而安心。”然而刚接触佛法的她,却感觉佛法说的是:“你要独立喔!好好加油!”可是,她的心却那么无力,总仿佛离独立还很远。

突然好像懂得了什么,我只好抱歉地看了看她,说:“去睡吧。”“如果能安心地好好睡上一觉,比说什么道理都有用。”我想。

一向体解到的佛法大都集中在智慧法门上,随时提醒自己的,也是要在最孤绝的局势中安定,并且要能断除烦恼。情绪紊乱时,祈求的是一把像文殊菩萨那样的智慧宝剑,利利地斩断烦恼,好像那清冷的剑光闪过去,生命就可以焕发自在与清明。

而,对于慈悲,竟就忽略了,甚至对观世音菩萨柔软而安定人心的力量感到陌生。其实,对有情众生来说,如果心都安不住,怎么跨过去悲伤、无助、软弱、彷徨、恐惧,并且就直接可以拥有智慧?

到底智慧的力量从何而来?一个人拥有清冷的智慧就能扫除生命中的软弱与无力吗?朋友问着:“可以跟佛菩萨们说话吗?就像基督教对上帝祷告那样。”听着听着这样的迟疑,终于也比较能理解,印顺导师何以会说,佛入涅槃后,为什么后世的佛弟子会对佛菩萨产生渴仰之心与孺慕之情了。

生命中有太多人力无法解决处理的事,凭借着人的理性与智慧也一样无法面对,人最脆弱的那一刻,需要什么呢?如果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不够,那么如何从无尽平等的慈悲大爱中得到心的安定,并从无私清净的智慧中体解到踏实的一步步,应该也是自己未来迫切要安自己的心的功课吧!

所有的修行法门,也就是这样针对不同性情的人,所给予的不同入门吧。有人只要听到梵呗就可以静下心来;有人在诵经或持咒的那一刻,仿佛能感受得到佛菩萨抚慰心思的力量;有人一坐上蒲团,世间纷扰就绝尘而去;有人在日常中修忍辱,给自己大考验;有人则透过布施,法喜充满。

无论是什么,都不应偏执于一面。智慧诚然令人神往,但柔软心才能先安一切纷扰与忧伤。没有被抚平的伤痕,怎么涂得上清凉却无比刺激的药膏?

彷徨时刻,原来那没有实修过产生不出安定力道的“想象中的理性”,是绝对无法让人真正从容的。此刻,望着桌前堆栈满满的书,想起朋友说:“要精进喔!”居然有点手软。

害烦恼紫苏有情

关于生命的脆弱与坚韧,愈发无法体解了。

尊贵的,往往也危脆,让人在失去的那一刹那,清楚地看到颠倒难测的生命情境;而有时看似卑微的,却仿佛背后有一股难以量测的厚度,那份支撑力,却常又叫人动容。

友人送来过两次紫苏,虽肇因于劳累过度的肝需要紫苏来调养,但没想到做为调养药草的紫苏,两次都被我“草营‘草’命”给弄死了。朋友说取下叶子、浇水时总会念佛给它们听,同时告诉它们取下叶子是为了与人结下善缘,总之,草木有情,无论说不说话,都当它们完全理解我们。然而无论念不念佛,说不说话,它们还是在我几次摘除叶子之后,悄然、孤寂地凋零而去。

那一日,在另一位带了紫苏准备回去“扶养”的朋友面前,朋友拿了剪子,如护惜宝物般,轻手轻气地一叶叶剪下叶子时,我终于发现了紫苏在我手里活不下去的原因。

原来取下叶子需要如此轻手轻脚,不能用力晃动它们,得扶着枝干,用剪子轻轻沿着叶缘剪下,还不能太靠近枝干处呢。而我的取叶法,就带着自己一贯的鲁莽,不但用拔的,还在扯动时晃到它们头晕,拔取的时候,又把它们连枝扯离,不但伤了叶与枝的交情,还伤了它们的皮毛,说不定因此使它们保护水分的外层也有了伤口,以致流失水分、养分,甚至组织细胞也都遭到撕扯。

大地也如是吧!我们在它的上头拼命地挖,挖得很深之后,用力凿上钢筋,然后叠床架屋地层层落上沉重的负担,于是它们也脆弱地禁不住摇晃与翻动的力量。

惜物原来就是要把它们也当作有情一般,会痛、会有伤口、会有种种触动。像我们被自己的父母呵护一样,一点点痛,会一边吹着,一边疼惜地问:“疼不疼?”如果我们对大地万物都能如是贴心,相信伤痕容易好转,伤口不会因扯裂而更难调治。

大地翻动之后,最最需要调养生息;有情受了苦楚,最最期待平安。而目前未曾被扯动受伤的我们,可以如何疼惜一切?如果人无能为力,即使没有信仰的人们,也相信更需要恳请佛菩萨加被了。

而且当然,用更宽谅的心,用更柔软的心,祝福并且抚慰,让大家以温柔、光明的能量,一起护惜这个受伤的大地与有情,就像那日与法师的一段对话:“除了念佛还能拿什么供养众生呢?”除了明朗的心力,还能拿什么疗伤止痛?

害烦恼佛号声中与你相遇

最近朋友推荐了各种佛号或佛教音乐的作品,加上做了一个佛教音乐的专题,于是耳边的声音瞬间丰富了起来。每天上下班途中,车子就仿佛变成一座流动殿堂,或是梵呗的和缓端穆,或是赞叹诸佛菩萨的欢喜欣悦,使得开车的感觉大不同于往昔。

以前说车流、车河,只是一种抽象的名词,自从搭配了车里流动的音符,车子跑起来就有一种流水般的悠然。

其中择录自焰口****的那张梵呗,最是让人时空错置,仿佛回到风和日丽、肃穆端整的农禅寺大殿;或是金山风雨飘摇的街头,随众专注地唱诵着焰口****中深刻的感动。

然而焰口之所以吸引自己参加,倒也不只是庄严而已,****现场那股慈悲、光明的力量,才更让人感念不已。

向来胆怯,所以很难想象自己居然敢到****现场,并诚挚而专注地期待着,那与自己曾有种种因缘的冤亲债主,能够也来现场接受所有有形、无形的供养。以前民间听来的都是驱鬼的故事,所以对有情众生不但无法产生同体心,反而充满着狐疑号晾恐,加上传统“敬鬼神而远之”的教示,更以避之唯恐不及的态度逃避着。

学佛之后,才逐渐体会众生并不可怕,尤其当他们找上你,若不是与你有缘,就是期待你能借着佛法的力量为他们尽一份力,所以了解了这一层涵义之后,就能以欢喜心一再参加。期待慈悲而究竟的佛法,一方面能安顿自己的心,一方面也能透过自己诚挚地默祷、回向给已经离世的亲人,以及有缘无缘随喜而来的冤亲债主。

所以突破了一开始有着些许胆怯的心防之后,法师们以光明喜悦的“香花迎、香花请”迎请十方诸佛的过程,就让自己因深刻的感恩而泪流难抑。乃至随着法师的召请,观想亲人前来受供的悲欣过程,更一次次洗涤着心中曾有过的许多忧悲苦恼的情结。

每次随着仪轨进行,而即将进入****尾声时,总有些不合,怎么六个小时的****又要结束了呢?无论是清扬悦耳、令人欢喜的音乐咒;还是振铃召请孤魂与会的悲悯,在凉凉的秋意中都晕染出一股暖意,让人低回不已,并在往后的日子里,不经心地余音袅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