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宫规礼俗探幽
3082300000043

第43章 皇陵营建建规制

清代帝王的陵寝,按建造年代及地理位置,可分为清初三陵、清东陵、清西陵三个陵区。清初三陵位于辽宁省,由永陵、福陵、昭陵组成,是清室的祖陵,建于清人关前。入关后,清代列朝的帝王后妃便分别葬在关内的清东陵和西陵。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县县城西北60华里的马兰峪附近,始建于顺治十八年,包括孝陵(顺治帝福临)、景陵(康熙帝玄烨)、裕陵(乾隆帝弘历)、定陵(咸丰帝奕竺)、惠陵(同治帝载淳),共五座帝陵。

西陵在河北省易县境内永宁山下,包括泰陵(雍正帝胤稹)、昌陵(嘉庆帝顒琰)、慕陵(道光帝曼宁)、崇陵(光绪帝载活),共四座帝陵。此外,西陵还有一处没有建成的“帝陵”,即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废陵。

按照清代的礼制规定,在皇帝即位的当天,就选派王大臣一名,会同钦天监的官员前往指定建陵的地区勘定“万年吉地”。首先根据阴阳风水的原理用罗盘测定出一块祥瑞土地。有时,由几位钦天监官员分头同时勘测,然后将各自的结果呈报王大臣,由王大臣转呈皇上定夺。确定好建陵地点之后,明以标志,谓之“点穴”。在标志点上掘出一个大圆坑,谓之“破土”,圆坑就叫“金井”。然后在金井之上盖上斛形的木箱,从此不能再让金井见到日月星三光,以免阴气被阳气冲撞,破坏风水。“点穴”后就派出专人守护打扫,等待施工。

清代皇帝陵寝的规制大致相同。按照从南到北、从前到后的顺序,一般都由石像生、大牌楼、大小石桥、龙凤门、小碑亭、神厨库、东西朝房、隆恩门、东西配殿、隆恩殿、琉璃门、二柱门、石五供、方城、宝城、明楼、宝顶、地宫等大小建筑组成。整个帝陵建筑工程的主要部分,也可以说全部工程的中心,是地下宫殿。虽然陵寝的其他部分跟地宫建设同时开工,但陵寝建设的成败,全看地宫建筑是否顺利。墓陵在修建过程中就因发现地宫渗水而被迫临时改换陵址,损失巨大,勘测的钦天监大臣、指挥施工的官员或被革职罚俸,或被流放充军。因此,从皇帝到施工人员对地宫的修建均十分重视。施工前,先在金井上方搭起一座巨大的圆席棚(防止日月星三光的照射以及飞鸟的遗羽等)。棚子搭好之后,仍以金井坑为中心往下掘地除土,直到达到设计的宽度和深度。然后在坑底铺垫三合土(黏土、沙土、白灰),分层夯打加固二丈厚,然后再铺砌粗渣石一丈余深。这样地宫的基础工程完工,开始装修工程。地宫的地面、层顶及四壁,均用打磨光滑平整的汉白玉石,由最好的工匠及技工铺砌而成。地下宫殿砌好之后,开始分内、外两部分施工。外部施工指修建地宫上的宝顶,先在汉白玉顶外面砌上粗渣石,再在粗渣石外面用大砖砌成如普通城墙样式的大圆丘,并砌出高丈许的垛口,每个垛口下都留有向城外流水的沟眼。圆丘上面铺垫约三丈厚的二合土(黏土、沙土),夯打加固,并选用100多名儿童上城踩踏,每天早晚两次,每次两小时,共五天,名之日“童子夯”。内部施工主要修建石床、“龙须沟”、“石门”等。地宫最里面建有石龛,下面放置石床。石床当中正对金井,盖以大方石。石床上面两前角上各开一个二寸见方的石孔,直通床前下角的孔口。自床下的孔口起,沿着地宫两侧,又凿有由高渐低的小浅沟各一道,顺着地宫隧道直至护城河。这两道干沟就叫龙须沟。地宫下有一道石门,隧道有三道石门,结构相同。每道门对开,用铜包裹门枢,安在铜制的坎上。在门坎的平行线内,紧挨着石门下角里面凿有两个大石坑,对着这两个石坑里面约两尺的地面上,也凿有两个浅坑,并在这两个深浅坑之间凿出一道内高外低的浅沟。每扇门预备一个石球,放在门内的浅坑上,封闭石门时,用一根长柄钩伸进石门缝,将浅坑里的石球向外一钩拉,石球顺势滚进深坑,抵住石门,石门再也无法从外面打开了。

随着地宫与地面建筑陆续建成,陵寝建设方告竣工。

陵寝布局完全仿照皇宫的建筑布局,一条中轴线将所有的建筑物贯穿起来,对称排列。地宫坐落在中轴线的北端。隆恩殿相当于皇帝当朝的金銮宝殿。在隆恩殿后面的地宫就相当于皇帝的寝宫了。最前排的石像有文臣、武将、马、麒麟、象、骆驼、狻猊、狮子等,如同皇帝登极上朝时举行大典朝会的仪仗队。牌楼是非常宏伟精美的建筑物,一般都有三座,大小相等,全部用青白石料雕成,仿木结构,楼顶雕有不同类型的纹饰,如龙、凤、狮、麒麟,姿态生动,造型十分传统,不失庄重的气氛。碑亭里面放置所葬皇帝的墓碑,上书该皇帝的谥号及碑文,对其做一番评介。隆恩门前左侧有一座庭院,红墙黄瓦。院内东房有巨型炉灶一座,长案五副,后矗砖砌烟囱一座。此殿即为神厨殿,是专为祭祀时制作供品的地方。神厨殿前南北各有一座神库,作储存原料和供品的库房。神厨殿南侧有省牲厅,内置铜锅三口,中心有石砌水池一座,是祭祀时宰杀蒸煮牛羊的地方。神厨左后角墙外有井亭一座,井盖用铁锁加固,不得随意打开。但井盖有孔,井亭顶部露天,为的是让阳光照射到井中水面,去掉井水中太重的阴气。只有这种水方可作为祭祖之用。

隆恩门前广场两侧各有东西朝房。东朝房是为祭祀准备奶茶瓜果的地方,又名茶膳房;西朝房是为祭祀准备面食点心的地方,又名饽饽房。朝房北头各有班房3间,为护陵官兵值班的驻地。东班房由满洲八旗兵驻守,西班房由汉军绿营兵驻守。

隆恩殿前东西配殿各一座,东配殿为放置祝版的地方。祝版为长方形木板,上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悼文,祭奠时由礼官高声朗诵。西配殿是喇嘛念经处。

整个建筑的高潮是隆恩殿,是陵寝祭祀的主要场所。明间设神龛仙楼,挂帷幔,铺衾枕,供奉帝后的牌位。西暖阁内安置宝床,供妃嫔的牌位;东暖阁设佛堂,供奉着金铜佛。殿内陈设一如宫中太和殿,有宝座、金砖、金柱、香炉、五彩烛灯,俨然皇帝在世的规模。每年清明、中元、冬至、岁暮、忌辰五大祭,每月朔望两小祭,都在这里举行。

陵区内分布着大小营房数十处,供守陵、护陵官兵住。陵区为皇家禁地,任何人不得擅自闯入,否则会招来杀身之祸。另外陵内每隔两丈种树一棵,皇陵竣工,树木已种好,若干年后,陵区绿树成阴,配上豪华的建筑,风景极其优美。

(罗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