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宫规礼俗探幽
3082300000002

第2章 皇帝祭天大典

祭祀,包括祭天、祭神、祭祖,是清宫重要的礼仪活动。“礼莫重于祀天”,祭天是大祀中最重要的。除特殊情况外,皇帝都要亲往行礼。祭天定在每年冬至日,意为“迎长日之至”。地点在天坛大圜丘。

祭天前三日,皇帝先在宫内斋戒。祭天前二日,由神厨准备各种祭品。祭祀器皿有正位、配位、从位之分,置爵、登、簋、簋等36件至43件之多,分别盛以酒、羹、肉、菜、粮、果实及“全牲”牛、羊、猪等。正位供的是皇天上帝牌位,配位供的是皇帝的祖先牌位,从位供的是大明(日)、夜明(月)、星辰和云、雨、风、雷等牌位。神厨准备好的祭品全部送到神库陈列整齐,等待祭天前一日皇帝到天坛行“省牲”礼。

“省牲”礼是祭天前夕最后一个仪式。这一天,皇帝在紫禁城太和殿行阅祝版礼,礼毕率百官从中路出宫,行往天坛。一路上对子马开道,銮仪卫卤簿为前导,羽林军、步军等满汉官兵护卫。沿途早已黄土垫道、净水泼街。青帐遮挡巷口,来不及回避的行人,便要跪伏在地。銮驾进入圜丘门,至昭亨门外神路西侧降舆。赞引官导引皇帝进昭亨左门、棂星左门,到皇穹宇前升阶进皇穹宇。司香官跪进瓣香。皇帝到香案前朝“皇天上帝”位三上香,行三跪九叩礼;依次向配位上香行礼后,赞引官导引皇帝出皇穹宇到神库,阅视各种祭品。阅毕,赞引官导引皇帝出神库到圜丘看坛位。正位靠北,南向,为皇天上帝位;配位靠东西,两幄相对为皇帝的列祖列宗位;中为读祝位;从位在第二层台面靠北部东西两侧。皇帝祀位为正南午阶上。台下正南两侧设乐,左钟右磬,中间为“八佾舞”位。王公宦官、寺卿、御史、堂官以及执事人等,于坛上坛下,俱各有位。赞引官导引皇帝顺序阅视,并逐位跪奏,看毕,皇帝乘舆至斋宫内斋宿。

夜里,坛内戒备森严。俎祭人员向高悬望灯的方向汇集,忙碌不停地从牲棚到祭坛搬运祭品。

第二天,天未亮皇帝起驾,在护军统领和衙门诸官护卫下,由銮仪卫仪仗、引灯、提炉为前导,进昭亨左门至棂星门外神路西侧降舆,由太常寺卿迎接到具服台帏幄内脱下朝服,盥洗,稍作休息后,换上黼服(祭服)。天亮前一刻,皇帝在赞引官恭导下进棂星左门,升午阶到二层祀位帏幄内,向北站立,随即举行祭天仪式。

典仪官唱“燔柴迎帝神”时,东南燔柴炉内举火,西南望灯高悬,乐奏《始平之立》,跳八佾舞。掌燎官等将准备好的牛犊放在燔柴炉内烧烤,同时在铁燎炉内燃起松柏枝。赞引官恭导皇帝向神位、配位三上香,行三跪九叩礼,礼毕复祀位(从祀位由分祭官同时进行)。

典仪官唱“奠玉帛”,乐奏《景平之章》。玉和帛由司玉官奉上,赞引官恭导皇帝行献玉帛礼后归原位。

典仪官唱“进俎”,乐奏《咸平之章》。赞引官恭导皇帝到神位行进俎礼。由司俎牲官“沃俎”,即执汤壶向俎牲牢(全牛)浇洒肉汤后,皇帝又回到祀位。

典仪官唱“初献”,乐奏《寿平之章》,赞引官恭导皇帝到正、配位行初献礼,由司爵官献爵(斟酒)后乐止。

典仪官唱“读祝”,由读祝官在祝版案前朗读祝文,礼毕皇帝回归原位。

典仪官唱“亚献”,乐奏《嘉平之章》,仍由司爵官奉酒,皇帝到正位、配位行礼。

典仪官唱“终献”,乐奏《永平之章》,仪礼如前。

典仪官唱“受福胙”,乐止,赞引官恭导皇帝到正位前,由光禄寺堂官二人奉祭酒、祭肉于皇帝,皇帝受饮,礼毕回归原位。

典仪官唱“撤馔”,乐奏《熙平之章》。赞引官恭导皇帝至望燎位,由奉祀官、奉帛官、奉馔官、奉香官等将祝版和丝帛、馔品、瓣香等送到燔柴炉内加香木炭燃烧;再将最高神位牺牲的毛血埋于燔柴炉旁的“瘗坎”内;将配位供献祭品送到燔柴炉东北八座铁炉内焚烧。将大明、夜明等位的供献祭品送到外墟东西门内各两座铁炉内焚烧。

典仪官唱“送帝神”,乐奏钛平之章》,礼成。赞引官恭导皇帝仍由棂星左门及昭亨左门出,到具服台帏幄内更衣,盥洗休息后,乘舆离坛,钟楼鸣钟,直到銮驾回宫为止。

(王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