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每天读点历史精粹
3018600000006

第6章 秦朝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也因此被史学家称为“万世开基”。秦始皇统一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又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为中国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贡献。然而秦朝的****,引起了人民的反抗,陈胜、吴广的揭竿而起,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秦朝虽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但它开创的一系列政治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筑万里长城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分封诸侯的办法,采用郡县制度,把全国分为三十六个郡,郡下面再分县。每个郡都由朝廷直接任命郡守、郡尉和郡监。

原先六国的车辆大小不一样,因此道路有宽有窄。秦始皇下令,规定车轴上两个轮子间的距离,一律为六尺,道路五十步(秦以六尺为一步),路的两旁每隔三丈种上一棵青杉。

原先六国的文字也不统一。从那时候起,采用了比较方便的书法,规定了统一的文字。还规定了全国统一的度量衡制,这样,各地的买卖交换方便公平了。

这就是秦始皇废分封、建郡县、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的改革。

秦始皇正在进行国内改革的时候,北方的匈奴来侵犯。匈奴本来是我国北部的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他们趁着燕、赵衰落的时候,一步步向南侵犯,把黄河河套一带大片土地夺了过去。秦始皇派大将军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伐匈奴,把河套一带地区收了回来,设置四十四个县。

为了防御北方匈奴来犯,秦始皇决定派几十万民夫修筑长城。长城本是以前许多诸侯国家修筑的防御工事。其中燕国有两条长城,一条西起造阳(今河北省独石口)、东至辽东,为防胡人修筑的北长城;另一条是防备齐国和赵国的南长城。赵国也有两条长城,北长城西起高阙(今内蒙古临河),东至代地(今河北省蔚县)用来防御匈奴;南长城是为了防备齐国和魏国修筑的。秦国也有一条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黄河的北长城;一条防御赵国、魏国的南长城。秦始皇下令把秦、燕、赵三国长城连接起来。经过多年的艰苦劳动,长城才修建成功。长城的建筑主要由关隘、城墙、城台、烽火台四部分组成。关隘又叫关城,设立于高山峡谷等险要之处,或交通要塞,起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烽火台设立于高山之巅,或平地转折处,如果遇到敌情,立刻发出警报,白天点燃柴草等冒出浓烟,晚上火光通明,及时传递紧急军情。长城的建成,在抵御北方匈奴侵扰,保护中原地区稳定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万里长城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历史上一项最伟大的建筑工程,被人们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巡游天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还带领百官仆从,大规模出游,多次巡视东方。秦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秦始皇由咸阳(今陕西咸阳)向西,巡视陇西(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北地(治义渠,今甘肃镇原东),至鸡头山(六盘山支脉,在今宁夏泾源北),然后经回中道(今陕西陇县西)回到咸阳。此次巡游,主要意图在于视察西北地区的边防。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由咸阳向东,巡视山东郡县,上邹峄山(在今山东邹县东南),在此刻石颂功,并召集鲁地的儒生,和他们讨论商议封禅望祭山川的事情。之后,秦始皇一行北上泰山,在泰山顶上行祭天的“封”礼。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又一次东游。他们走到阳武县(今河南原阳境)南的博浪沙中时,韩国贵族之后张良派力士操铁锤在这里狙击秦始皇,但误中秦始皇的辐车。秦始皇受到惊吓,派人追捕,未能捕得,便令天下大搜查十日,仍一无所获。秦始皇没有停留,继续东行,登上芝罘,刻石颂功。回头经过琅邪,从上党(今山西长治地区)取路而归。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北巡,到达碣石(今河北昌黎北),派燕人方士卢生寻求羡门等神仙。然后由碣石向西,巡视北部边防,取道上郡(治肤施,今陕西榆林南)而归。卢生从海上回来后,向秦始皇献上《渌图书》,其中有“********也”之句。秦始皇大怒,派将军蒙恬率军三十万北伐匈奴。秦始皇三十七年忪元前210年),秦始皇最后一次出游。左丞相李斯和少子胡亥跟从。冬十一月,他们到达云梦(今湖南、湖北交界的洞庭湖、洪湖地区),又南至九疑山(今湖南宁远南)望祀虞舜,然后顺江东下,经丹阳(今安徽马鞍山东南)至钱唐(今浙江杭州西南),到浙江(即今钱塘江)边上,欲渡河,遇到河水猛涨(即有名的钱塘江潮),被迫沿河上溯一百二十里渡河,上会稽山(今浙江绍兴西南),祭祀大禹,望于南海,立石颂德,即《会稽刻石》,然后还经过吴(今江苏苏州),渡过长江,从海道北至琅邪、芝罘。在海上,见到一只巨鱼(即鲸鱼),秦始皇命人用强弩将其射杀。之后,转道回咸阳。行至平原津(今山东平原西南),秦始皇生了重病,至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而病死。在此遂发生沙丘之变,胡亥篡权,为秦二世。

焚书坑儒

公元前213年,某天,秦始皇召集文武百官及有名望有地位的博士一起讨论分封制利弊。在场的文武百官无不颂扬秦始皇的功德。秦始皇听了,心花怒放,得意万分。有一个叫淳于越的博士却说:“陛下,我听说殷周两代的国王传了一千多年,他们分封子弟功臣做诸侯,诸侯辅助中央朝廷,那个制度本来很好。如今陛下统一了中原,子弟却毫无地位和实权,他们无法辅助朝廷,一旦发生贼臣谋反的事情,谁又能挽救得了局面呢?凡事不按照老规矩去办,就不能够长久。请陛下还是重新考虑分封子弟的事情才好。”

这时,已升任丞相的李斯对淳于越以古非今的论调进行了激烈的驳斥,并向秦始皇提出焚书的建议,他认为社会上流传各种各样的书籍,是造成思想分歧的根源。秦始皇觉得李斯说得有理,于是就下令焚书。

凡不是秦国的历史,一律烧掉;不是政府任命的博士官收藏的《诗坌圣》、《尚书》、百家语,都集中到郡,由郡守、尉监督烧掉;医药、卜筮、种树一类书籍不在禁止之列;以后有人敢议论((诗》、《书》的,处以死刑;以古非今的将被灭族;官吏或其他人见到而不举报的,与犯人同罪。命令下达后三十天不焚书的,脸上刺字,罚服劳役。

秦始皇的焚书令,引起许多读书人的强烈不满,他们大造舆论,谩骂、攻击秦始皇的暴行。公元前212年,有两个替秦始皇求长生不老药的方士侯生和卢生,偷偷地议论说:“秦始皇野蛮专横,刚愎自用。他在灭亡六国后,自以为是从古以来最了不起的君主。他靠残酷的刑罚来统治天下,大臣谁也不敢说真话,像他这样贪图权势的人,我们还是不要为他觅求仙药的好。”两个人商量后,就偷偷逃走了。

秦始皇得知后,十分生气,他决定惩治这些敢于反抗,用“妖言”蛊惑百姓的儒生。秦始皇命令御史大夫亲自查办,先后逮捕了四百六十多个方士儒生。秦始皇叫人在咸阳城外挖了个大坑,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焚书坑儒”。

陈胜吴广起义秦二世胡亥即位后不久,赋敛更加沉重,徭役征发更加频繁,人民困苦达到了极点,终于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就是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7月,阳城九百多名贫民壮丁被押到渔阳去戍守。阳城距渔阳路途遥远,又赶上连雨天,道路泥泞,壮丁们衣不遮体,又冻又累。赶到大泽乡,队伍实在走不动了,只好停下来。当时秦朝法律规定,凡延误到边界驻防日期的,一律杀头。

队伍中有两个屯长,一个叫陈胜,一个叫吴广。他们计算着,无论怎么拼命赶路,也赶不上到达的日期了。陈胜对吴广说:“现在继续赶路是死,起来造反失败也是死。不如我们起来造反,假借公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名义,号召天下,反对残暴的秦二世,肯定会有许多人响应的。”吴广同意了。第二天,伙夫上街买鱼回来,剖开一条大鱼,发现鱼肚子里有块绸布,一卜面写着“陈胜王”三个字。大伙儿一下子就传开了。到了晚上,大伙儿听到狐狸的叫声,叫的是:“大楚兴,陈胜王!”其实,这都是吴广利用迷信,大造舆论。大伙儿不知道真相,便仨一群儿,俩一伙地议论,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说他长得像个真命天子。陈胜看到时机成熟了。次日早晨,押送的军官催促壮丁们上路。吴广说:“天下雨,误了期,就要杀头,还是让我们回去种地吧。”军官听吴广说要逃跑,拿起宝剑就向吴广砍去。陈胜夺过宝剑,杀了这个军官。吴广也冲上去把另外一个军官砍死。这时,陈胜和吴广大声对众人说:“弟兄们!咱们遇上了大雨,不能如期赶到渔阳。按照法律,误期是要杀头的。反正也是个死,男子汉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就得有个名堂。难道那些王侯将相生来就是贵种吗?”大伙儿齐声说:“我们听你的,杀出去!”

陈胜、吴广看大伙儿很齐心,决定立即起义。他们做了一面大旗,上面绣着“楚”字。大伙儿对天起誓,同心协力,推翻秦朝。公推陈胜、吴广做首领。陈胜自称将军,称吴广为都尉。他们一下子就攻占了大泽乡。

大泽乡的农民听说陈胜、吴广起义反抗秦朝,都扛着锄头、铁耙、扁担赶来参加起义军,起义军一下子壮大起来。陈胜、吴广带着起义军打下陈县,这时队伍已发展到几万人。大家公推陈胜为王,建立了张楚政权。任命吴广为假王,率军向西攻荥阳(今属河南省),命张耳等北伐赵地,邓宗南征九江郡(治所寿春,即今寿县),周市夺取魏地。

吴广围攻荥阳不下,陈胜另派周文为将军,西向攻秦。周文率领的起义军一路上势如破竹,打下了许多地方,直逼咸阳。秦二世急忙派大军镇压,起义军虽然作战勇敢,奋力拼杀,但是寡不敌众,败在秦军手下,周文被迫自杀。吴广率领的起义军很快被秦军团团围住。吴广部下田臧假借陈胜的命令杀害了吴广。最后,这支队伍也被秦军打败。后陈胜亦被叛徒所杀害。

陈胜、吴广虽然死了,但他们点燃的农民起义烈火却越烧越旺,最终推翻了秦王朝。

昏庸腐朽的秦二世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二子胡亥在赵高、李斯等人的支持下继位为秦二世。秦二世是个昏庸而残暴的皇帝。同年九月,他在葬其父秦始皇于骊山陵时,下令凡后宫无子者全部殉葬,为保守墓中机密,将制作机弩的工匠皆闭死墓中。为巩固皇位,他派人杀死蒙毅,又逼迫蒙恬服药自杀。接着,为防止诸公子与他争权,先后逼死和杀死公子十余人,公主十人,牵连者不可胜数。秦二世的暴行,使群臣人人自危,宗室为之震恐。不仅如此,秦二世还大兴徭役,豢养大批狗马禽兽,以供其游猎享乐之用。上台不久,他就终日沉溺于享乐,一切朝政由赵高一人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