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6年,刘邦建立了汉朝,史称“西汉”。西汉前期继承秦朝的制度,集权中央,使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公元前195年,太子刘盈即位,吕雉以太后身份独揽朝政,西汉政权完全被吕氏家族所操纵。直到汉高后八年(公元前l80年)汉朝统治大权才又回到刘氏手中。后经文帝、景帝39年的统治,生产逐渐恢复,经济趋向繁荣,西汉政权得到巩固。到了汉武帝时期,由于武帝好大喜功,连年征战,强盛的汉朝逐渐走向衰亡之路。
鸿门宴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十一月,项羽率诸侯联军攻取秦地到达函谷关,没料到有兵守关,不能进去。又听报告说刘邦趁他在河北同秦军决战时,已攻破关中,并派兵驻防,准备称王。项羽大怒,命令当阳君英布率军攻破函谷关。项羽随即带兵进关(今陕西临潼),驻扎在鸿门。项羽有四十万兵马,停驻在新丰鸿门,刘邦只有十万人,两军实力悬殊,距离也不过四十里。楚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早年与留侯张良私交好。张良此次随刘邦入关,正在军营。项伯便趁夜骑快马飞奔到刘邦驻地,私下通知张良,项羽第二天要进攻沛公。张良急将此事报告刘邦并劝说:“这事只能由您亲自向项羽说清,说您不会背叛项羽。”次日清晨,刘邦听从张良之劝,只带随从骑士百余人来到鸿门,拜见项羽。并谢罪说:“我和将军联合攻秦,我自己始料未及先破秦人关,而现在能在这里与将军会面。现在有小人挑拨我和您的关系。”项羽说:“这是您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否则,我何至于此?”
项羽当即留刘邦一起饮酒。项羽和项伯东向坐,陪酒的有亚父范增和张良。范增屡次使眼色示意项羽杀刘邦,又举起所佩带的玉块,连作三次,要项羽速作决断,项羽却默然无反应。范增看到情形不对,起身出去叫来项庄,说:“君王为人心肠太软,不忍心下手。你进帐去,上前向刘邦敬酒,然后就请求在座前舞剑。乘舞剑之时,刺杀刘邦。一定要除掉刘邦。”
张良看情况不妙,忙起身出帐,到军门找到樊哙。樊哙问张良:“今天的事情怎样?”张良说:“十分紧急!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但用心是刺杀刘邦。”樊哙于是便带剑进入军门。项羽见其长相凶恶,按剑而起,大声问道:“来客是何人?”张良急忙说:“他是刘邦的随身侍卫樊哙。”项羽说:“壮士!赐他酒!”左右递过酒,樊哙拜谢后一饮而尽。项羽又说:“赐给他一只猪腿!”樊哙把盾覆在地上,把猪腿放在盾上,拔剑切着肉大口嚼起来,
接着吞咽下去。项羽看着樊哙,说:“真是壮士!你能再喝酒吗?”樊哙大声说:“臣连死都不怕,一杯酒还有什么可推辞的!现在秦王暴虐无度,杀人如麻,用刑最残酷,天下的人苦痛不堪,纷纷起来反秦。楚怀王和诸将约定:先破秦人咸阳的为王。如今刘邦先破秦入关,把一切财产都封闭,驻守灞上只等大王前来接管。如此的功劳,没有被封侯,大王却听信小人谗言,要杀有功之人。这样的做法不过是继暴秦者而已!”项羽无言以对。
刘邦见情势紧张,便以小解为借口,走出帐外,暗中招呼樊哙也出来。
刘邦出帐后,项羽便派都尉陈平请刘邦回去。刘邦和樊哙商议说:“我现在应该走了,但是出来的时候没告辞,怎么办?”樊哙说:“做大事的时候,不必顾虑小节。如今人家是刀俎,我们是鱼肉,事情发展到如此地步,还讲什么礼节?”于是,刘邦决定立刻逃走,令张良留下向项羽辞谢。张良问:“您今天来时带了什么礼物?”刘邦说:“带来白璧一双,准备献给项羽;还有玉斗一双,是赠给亚父的,但看他们正在发怒,我不敢献,你替我献给他们吧!”张良答应了。
于是,刘邦留下车马随从,在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人保护下抄小路回到了灞上。
刘邦走后,张良估计他已到军营,便进帐向项羽告罪说:“沛公不胜酒力,支持不住,所以没有进帐向大王告辞就走了。谨使张良奉白璧一双,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拜献亚父。”项羽说:“沛公此时在哪里?”张良说:“沛公听说大王对沛公有督责之意,甚为恐惧,故先行至军中了!”项羽接受了白璧,范增接过玉斗放在地上,拔剑将玉斗击碎,既恨又怒而叹息道:“唉!这些无知之辈,不足以同谋大事!夺项王天下的人必定是刘邦!我们这些人都要做刘邦的阶下囚了!’,
沛公刘邦回到军中,立即杀了曹无伤。
四面楚歌
楚汉经过数年征战,终于显出强弱。刘邦礼贤下士,群策群力,越战越强;而项羽一意孤行,使其军事实力日渐衰微。公元前203年,楚汉双方约定,中分天下,以鸿沟为界,东属楚,西属汉。
鸿沟罢兵后,项羽将扣押的刘邦的父亲和妻子吕氏放还,然后引兵东归。刘邦也想西归,张良和陈平劝说:“汉占有了天下的三分之二,而且诸侯都拥护我们。而项羽兵疲粮尽,这是卜天要他灭亡的良好时机。现在错过这个机会而不将他消灭,这是养虎为患,以后要后悔的。”刘邦听从了二人的意见,发兵追击。追到固陵,楚军反击,汉军大败。刘邦不知所措,问张良该怎么办,张良说:“项羽即将灭亡,而韩信、彭城二人还没有固定的封地,所以二人肯定不来。如果您能与二人共享天下,二人立刻就会到来。”刘邦听从了张良的计策,派人约定与韩信、彭越共分天下。韩信、彭越都请求进兵攻楚。韩信从齐出发,刘贾军从寿春并行共攻楚军。攻到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时,大司马周殷叛楚,以舒城之兵攻破六城,带九江全部兵力,随刘贾、彭越,会聚垓下合围项羽军。项羽军在垓下扎营,兵少粮缺,被汉军和诸侯兵围了数层。项羽无法突围,夜间巡营,忽然听到四周的汉营中,响起了楚国的歌声。项羽大惊,自忖难道汉兵已经取得了楚地?为什么汉营中这么多的楚人?项羽因此闷闷不乐,便在帐中饮酒。
项羽有一美姬叫虞姬,经常随项羽征战。有一匹骏马叫骓,项羽乘骓马征战。项羽在四面楚歌的危难情势下,面对美人虞姬、骏马骓,不禁百感交集,依依难舍,自己赋诗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美人也和作一首诗:“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项羽感伤进而哭泣,项羽左右诸侯将相也悲痛万分。
项羽决定突围向东逃到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这时身边仅剩骑兵28名。最后退到乌江,准备渡江返回江东。当时乌江亭长在江边已备好渡船,但项羽感到自己无颜面见江东父老,在斩杀汉追兵数百人后挥剑自刎,一年仅3l岁。
萧规曹随西汉初年的“布衣将相”局面在中国历史上是不多见的,萧何、曹参就是“布衣将相”的杰出代表。“萧规曹随”不仅仅是一段历史佳话,它对汉代社会发展的影响更不容忽视。萧何和曹参早年都是沛县的小吏,后来他们跟随刘邦起兵反秦。萧何出身文吏,很有计谋,楚汉战争中常年留守后方;曹参是武将,身经百战,功绩显赫。刘邦称帝后,萧何做了相国(丞相),刘邦把儿子刘肥封到齐地为王,叫曹参去做了齐相。汉惠帝即位的第二年(公元前194年),相国萧何年老,身患重病。惠帝亲自去探望,问将来谁可接替他做相国。萧何只是搪塞几句,没有明说。惠帝追问说曹参如何,萧何当即表示赞同,说曹参是难得的人才,由他接替,死也安心了。曹参接替萧何做相国以后,采取黄老“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凡事不作任何变更,一概遵循萧何制定的章程办。他从各地挑选质朴而不善文辞的人担任相国的属官,听说谁舞文弄墨、追求声誉,就把他斥退。大臣们见曹参整天无所事事,没有什么作为,有些看不下去。有人干脆找到他家里,想帮他出主意。而曹参马上请他们喝酒,谁提国家之事,他便灌谁酒,最后客人喝得酩酊大醉,找不到劝他的机会。曹参住宅的后园靠近相国府属吏前的房舍,官舍里整天饮酒欢歌,大呼小叫。曹参的随从官员们不好直接干预,于是请曹参到后园中游玩,听听那些官吏们狂呼乱叫的声音,希望曹参出面制止。谁知道曹参到了后园,也叫人取来美酒,陈设坐席,喝到高兴处,欢呼喊叫,一点不比官舍中的声音小。随从的官员们一个个大眼瞪小眼,没有任何办法。汉惠帝见曹参不理政事,以为他是贪图安逸,便在上朝的时候予以责问。曹参向惠帝谢过罪,反问惠帝:“你与高祖相比如何?”惠帝说:“我怎么敢跟先帝相比呢!”曹参又问:“我和萧何谁更贤能?”惠帝说:“您好像不如萧何。”曹参说:“陛下说得对啊。高祖与萧何平定了天下,给我们制定好了法令章程,我们只要谨守职责,遵循原有的法度办事,不出什么差错就行了。”惠帝这才恍然大悟。
曹参做了三年相国,当时正值长期战争之后,社会需要安定,百姓需要休息,他这样做只是想减轻百姓的负担。因此,当时老百姓编了歌谣称赞萧何和曹参:“萧何为法,顜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
七国之乱公元前157年,32岁的刘启登基即位,刘启即景帝。景帝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诸侯王已成为中央王朝的严重威胁。贾谊和晁错都曾上疏主张削夺诸侯王的封国,文帝没有采用他们的主张,但被景帝采纳了。晁错看到,吴王濞势力强大,在宗室中辈分高(刘邦之侄),封国早。刘邦曾料到他日后必反,曾好言劝导。景帝为太子时,吴太子进京,路遇景帝,竟与景帝争抢道路,被景帝误伤致死。此事无疑加重了刘濞与景帝的怨恨。至景帝登基,刘濞已积蓄力量40年了。所以,晁错劝景帝先拿吴王开刀,削减其封地。他说:“吴王一贯不来京朝拜天子,现又开出铸钱、煮海制盐、聚敛钱货等要求,已成为朝廷最大的隐患,迟早会反。即便不削减他的封地,他也要反。若削减他的封地,迫使他仓促而反,可能还好对付。不然,等他从容做好准备,就酿成大祸了。”
但外戚窦婴不同意先削吴王,景帝只好先减楚王、赵王和胶西王的封地。同时让晁错修订有关律令,引起诸侯王的震动。
与此同时,吴王秘密联络楚王刘戊,拟定叛乱部署。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正月,削减吴王封地的诏书下达。刘濞便公开起兵20万,渡过淮河与楚王刘戊联兵直趋梁地。赵王刘遂也将军队集中在自己封国的西境、马关,与吴楚联军遥相呼应。而胶东王雄渠、胶西王刘印、济南王辟光、临川王刘贤则合兵包围了不愿参与叛乱的齐王将间的都城临淄,以响应刘濞的反叛。一时西汉的半壁河山,落入叛军控制之下。刘濞打出的旗号是:“清君侧诛晁错”。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内都又发生了一场大变故。曾任吴相的袁盎被窦婴引见给景帝,景帝询问他吴国的情况,问他如何平反叛乱。而袁盎过去与晁错不合,晁错以其曾为吴相、接受刘濞馈赠很多为由,将其下狱治罪。后由于景帝干预,才被赦免为平民。现在袁盎终于找到报仇的机会了。所以他当着晁错的面对景帝说:“臣有退敌之策,但只能对陛下您一个人说。”景帝就让晁错及左右都退下回避,袁盎这才对景帝说:“吴王写的起兵口号是诛讨晁错,要求恢复原有封地,不是针对皇位的。现在看来,只有杀了晁错,同时分派使者赦免七国起兵之罪,还其封地,这样兵不血刃,就可平定叛乱。”景帝听了这话,沉默良久,最后下决心诛杀晁错。但晁错被杀后,刘濞并没有停止叛乱。
景帝终于下决心以周亚夫率三十六将为主力讨伐叛军。周亚夫临行前建议以梁王刘武军牵制叛军主力,让叛军在梁地围攻睢阳,消耗力量。自己率军坚守昌邑,同时派军断绝叛军退路和粮道。景帝完全同意。
叛军见不能后退,便全力攻打梁王军队,刘武派人向周亚夫求援,周拒不出击。刘武无奈,又通过景帝下诏要周亚夫出兵救梁,周亚夫援孙子兵法中“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话,拒不受诏,坚持自己的战略设想。相持了一段时期后,形势开始变为对叛军不利了。刘濞试图向西进攻,但梁军城池久攻不下,转而进攻昌邑,周亚夫又坚壁不战。叛军粮道被断,终于导致士卒饥饿自散。周亚夫趁热出击,楚王刘戊自杀,刘濞逃奔东越后,被东越人杀掉。其他五个反叛的诸侯王也都兵败伏诛。短短三个月,就平定了叛乱。
巫蛊之祸
汉武帝晚年十分奢侈,常常大兴土木,以致国库空虚。汉武帝还喜欢任用酷吏,加重刑罚,从来也不把杀人当作一回事。而太子刘据则经常劝他与民休息,尽量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实行宽厚仁慈的政策。于是,汉武帝逐渐对刘据产生了不满和怨恨之情。
公孙敬声为人骄奢不奉法,擅自动用军费1900万钱,事败后被捕下狱。时值武帝下诏通缉阳陵大侠(此大侠非彼大侠,是汉代的黑社会成员)朱世安,公孙贺为赎儿子即公孙敬声之罪,历经艰辛,将朱世安捕获移送朝廷,其子之罪将以赦免。孰料朱世安怀恨在心,他在狱中上书朝廷,揭露公孙敬声与武帝女儿阳石公主私通,且在皇帝专用驰道上埋藏木人以诅咒皇帝等事件。于是武帝命宠臣江充为使者治巫蛊,不久公孙贺父子死于狱中,连阳石公主、诸邑公主都被汉武帝斩杀了。
江充素与太子刘据有隙,今见汉武帝居然可以对自己的亲生女儿下毒手,于是陷害太子。他让巫师对汉武帝说:“皇宫里有人诅咒皇上,蛊气很重,若不把那些木头人挖出来,皇上的病就好不了。”
后来江充趁别人不注意,把事先准备好的桐木人放进太子宫中,并大肆宣扬说:“在太子宫里挖掘出来的桐木人最多,还发现了太子书写的帛书,上面写着诅咒皇上的话。我们应该马上奏明皇上,办他的死罪。”
太子接受身边谋臣的建议越权行事,拘捕江充等人及追查他们的阴谋,还向百官宣布江充谋反,把江充杀了。
当时江充另一助手苏文逃到武帝处,向武帝控诉太子,武帝开始并不相信此说,派使者召太子,但使者不敢到太子那里,回报武帝说:“太子反已成,欲斩臣,臣逃归。”武帝大怒,下令丞相刘屈蘸率兵平乱。太子纠集了数万人,与丞相军激战五日,死者数万人。太子兵败逃往河南,最后上吊而死。
田千秋等人上书讼太子冤说:“子弄父兵,罪当笞;天子之子过误杀人,当何罢哉!臣尝梦见一白头翁教臣言。”
后来,汉武帝派人调查,才知道卫皇后和太子刘据从来没有埋过木头人,这一切都是江充、苏文等人搞的鬼。在这场祸乱中,他死了一个儿子和两个孙子,又悲伤又后悔。于是,他就下令灭了江充的宗族,宦官苏文被活活烧死。其他参与此事的大臣也都被处死。
最后,汉武帝越想越难过,就派人在湖县修建了一座宫殿,叫作“思子宫”,又造了一座高台,叫作“归来望思之台”,借以寄托他对太子刘据和那两个孙子的思念。
昭君出塞
汉宣帝时,匈奴发生了分裂,五个单于互相攻打不休。其中有一个叫呼韩邪单于,被他的哥哥郅支单于打败了。呼韩邪决心跟汉朝和好,亲自到长安朝见皇帝。汉宣帝用很隆重的仪式欢迎他,给他送去34000斛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