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召唤内心的巨人
3017800000019

第19章 走出忧虑的阴影(4)

至少,这话也是权威人士说的。比方,芝加哥的约瑟夫·沙巴士法官在仲裁过4万多件不愉快的婚姻案件之后说道:“婚姻生活之所以不美满,最基本的原因通常都是一些小事情。”而纽约郡的地方检察官法兰克·霍根也说:“我们的刑事案件里,有很多都起因于一些很小的事情:在酒吧里逞英雄,为一些小事情争争吵吵,讲话侮辱了人,措辞不当,行为粗鲁——就是这些小事情,结果引起伤害和谋杀。很少有人真正天性残忍,一些犯了大错的人,都是因自尊心受到小小的损害。一些小小的屈辱,虚荣心不能满足,结果造成世界上半数的伤心事。”

罗斯福夫人刚结婚的时候“每天都在担心”,因为她的新厨子做饭做得很差。“可是如果事情发生在现在,”罗斯福夫人说,“我就会耸耸肩膀把这事给忘了。”好极了,这才是一个成年人的做法。就连凯瑟琳女王——这个最****的女王,在厨子把饭烧坏了的时候,通常也只是付之一笑。

有一条众知的名言:“法律不会去管那些小事情。”一个人也不该为这些小事忧虑,如果他希望求得心理上的平静的话。

在多数的时间里,要想克服被一些小事所引起的困扰,只要把看法和重点转移一下就行了——让你有一个新的,能使你开心一点的看法。就像吉布林这样有名的人,有时候也会忘了“生命是这样的短促,不能再顾及小事”。其结果呢?他和他的舅爷打了维尔蒙以来最有名的一场官司——这场官司打得有声有色,后来还有一本专辑记载着,书的名字叫《吉布林在维尔蒙的领地》。故事的经过情形是这样的:

吉布林娶了一个维尔蒙地方的女孩子凯洛琳·巴里斯特,在维尔蒙的布拉陀布罗造了一幢很漂亮的房子,在那里定居下来,准备度他的余生。他的舅爷比提·巴里斯特成了吉布林最好的朋友,他们两个在一起工作,在一起游戏。然后,吉布林从巴里斯特手里买了一点地,事先协议好巴里斯特可以每季在那块地上割草。有一天,巴里斯特发现吉布林在那片草地上开了一个花园,他生起气来,暴跳如雷,吉布林也反唇相讥,弄得维尔蒙绿山上的天都变黑了。

几天之后,吉布林骑着他的脚踏车出去玩的时候,他的舅爷突然驾着一部马车从路的那边转了过来,逼得吉布林跌下了车子。而吉布林——这个曾经写过“众人皆醉,你应独醒”的人——却也昏了,告到官府里去,把巴里斯特抓了起来。接下去是一场很热闹的官司,大城市里的记者都挤到这个小镇上来,新闻传遍了全世界。事情没办法解决,这次争吵使得吉布林和他的妻子永远离开了他们在美国的家,这一切的忧虑和争吵,只不过为了一件很小的小事:一车干草。

平锐克里斯在2400年前说过:“来吧,各位!我们在小事情上耽搁得太久了。”一点也不错,我们的确是这样子的。

下面是哈瑞·爱默生·傅斯狄克博士所说的故事里最有意思的一个——有关森林的一个巨人在战争中怎么得胜,怎么样失败的故事。

“在科罗拉多州长山的山坡上,躺着一棵大树的残躯。自然学家告诉我们,它曾经有400多年的历史。它初发芽的时候,哥伦布才刚在美洲登陆;第一批移民到美国来的时候,它才长了一半大。在它漫长的生命里,曾经被闪电击中过14次;400年来,无数的狂风暴雨侵袭过它,它都能战胜它们。但是在最后,一小队甲虫攻击了这棵树,那些甲虫从根部往里面咬,渐渐伤了树的元气,就只靠它们很小、但持续不断的攻击,使它倒在地上。这个森林里的巨人,岁月不曾使它枯萎,闪电不曾将它击倒,狂风暴雨没有伤着它,却因一些小得用大拇指跟食指就可以捏死的小甲虫而终于倒了下来。”

我们岂不都像森林中的那棵身经百战的大树吗?我们曾经历过生命中无数狂风暴雨和闪电的打击,但都撑过来了。可是却会让我们的心被忧虑这样一些“小甲虫”咬噬——那些用大拇指跟食指就可以担死的小甲虫。

六、牢骚满腹必自毙

不满足的人旨在追求成功人生,防止因自己的生存危机而挫败,这种人值得钦佩;但是也有一种人的不满足不是根据自己的能力来确定的,而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甚至牢骚满腹。这种过高估算自己优势的人,常是过度地表现自我而失败。

下面是一则“牢骚太盛防肠断”的故事:

玛丽亚·安格鲁小时候和奶奶一起住在美国阿肯色州的斯坦斐。奶奶开着一处小店。每当有牢骚满腹、喋喋不休而出名的顾客来到她老人家的小店时,她总是不管安格鲁在做什么都会把她拉到身边,神秘兮兮地说:“丫头,来,进来!”当然安格鲁都是很听话地进去。

奶奶就会问她的主顾:“今天怎么样啊,托玛斯老弟?”

那人就会长叹一声:‘不怎么样。今天不怎么样,赫德森大姐。你看看,这夏天,这大热天,我讨厌它,噢,简直是烦透了。它可把我折腾得够呛。我受不了这热,真要命。”

奶奶抱着胳膊,淡漠地站着,低声地嘟囔:“晤,嗯哼,嗯哼。”边向安格鲁眨眨眼,确信这些抱怨唠叨都灌到安格鲁耳朵里去了。

再有一次,一个牢骚满腹的人抱怨道:“犁地这活儿让我烦透了。尘土飞扬真糟心,骡子也犟脾气不听使唤,真是一点也不听喝,要命透了。我再也干不下去了。我的腿脚,还有我的手,酸痛酸痛的,眼睛也迷了,鼻子也呛了,我再也受不了了!”

这时候奶奶还是抱着胳膊,淡漠地站着,咕哝道:“晤,嗯哼,嗯哼。”边看着安格鲁,点点头。

这些牢骚满腹的家伙一出店门,奶奶就把安格鲁叫到跟前,不厌其烦地说:“丫头,每个夜晚都有一些人——不论是黑人还是白人,富人还是穷鬼——酣然入眠,但却一睡不起。丫头,看那些与世永诀的人,温柔乡中不觉暖和的被窝已成为冰冷的灵枢,羊毛毯已成为裹尸布,他们再也不可能为糟天气或犟骡子去抱怨唠叨上5分钟或10分钟了。记着,丫头,牢骚太盛防肠断。要是你对什么事不满意,那就设法去改变它。如果改变不了,那就换种态度去对待,千万不要抱怨唠叨。”

据说人在一生中接受如此教育的机会不多。而奶奶在安格鲁刚到13岁的时候,就抓住每个这样的机会来教育她。牢骚满腹不仅使人颓废,而且导致危险——它在给猛兽发信号:猎物就在你鼻子底下哩。

改变不了它,那总可以改变自己吧?生命如此宝贵短暂,何必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有一位男工名叫凯鲁尔斯,负责某一高档写字楼里卫生间的清洁工作,但对男人主义燃烧心灵的他来说,岂能屈就于这份卑微的工作,于是开始不满,常常牢骚满腹,总以为自己有别人尚未发现的强项,所以一两个月内并不能把清洁工作做到尽善尽美,自然遭到了主管哈克先生的严厉批评。哈克先生把凯鲁尔斯叫到马桶旁,自己动手冲刷了好几遍,然后从中舀了一小杯水喝了下去,说:“只要你做到这样,你就不会被解雇了,更重要的是你就能脱颖而出!”主管的举动,让凯鲁尔斯浑身震颤,他被惊呆了——“天啊,世界上竟有人以这样精心的态度去面对一份毫不起眼的工作。”于是,凯鲁尔斯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用精细甚至苛刻的方法去做每一件事,你就能克服危机,成为强者。当然,以后的凯鲁尔斯就不再有牢骚,完全是另外一副模样,另外一种工作方法,另外一种命运——最后成为公司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