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召唤内心的巨人
3017800000020

第20章 走出忧虑的阴影(5)

每个人在骨子里都希望能靠自身的优势去和别人较量,从而保证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在成功学中叫“激发自身的优势,去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的确,谈到一个人如何激发自身存在的优势的时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问题,也是一个令人头痛难受的问题。之所以令人兴奋,是因为谁都愿意凭借着自身的优势立足于社会,立足于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从而使自己能比别人捷足先登,更多地获得成功的概率;之所以令人头痛难受,是因为想确立自己生存优势的意愿,并不能取代现实中面对的窘迫,常常是落后于人、受制于人,以致于心里憋着一股总是赶不上别人的火。光发牢骚是没有用的!

如果你感觉不满,你环顾左右前后,就能看出有许多事可做,而发牢骚是毫无用处的。

防止牢骚满腹,就要彻底解决眼前的问题。有时彻底解决了一个问题.可以引出意外的结果。

如果一个人对于他的目标幻想得太过度,而忘却了自己的实情,就会有一种错觉,觉得自己离目标更近些。这容易造成他自满,而忘却眼前的工作。

波士顿大学商科的教务长罗尔德对毕业生曾经有这样的告诫:“大学生每每容易有一种危险——那就是分心于其他的问题,而把目前的问题疏忽了。年轻人有许多失败,就是因把目前的职务看得太容易简单,以为不值得用他全副的精力去干。”

一个高目标不可掩盖目前的需要。固然,一个人要晓得往何处去是重要的,晓得自己与那目标的距离也是重要的,但却须有一种确实的计划,依着计划由现在的地位前进以达到目的地。

至于前进的速度,并不是像一般人所想像的那样重要,重要的问题是:我现在做的事,是否能帮助我达到最后的目的。许多大人物从一种工作换到别种工作,并不是好像蝴蝶从一朵花飞到另一朵花。他们之所以换工作,是因为他觉得走到了不通之路。大人物的眼光是要能看到一种情况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要能看到一种情况的闭塞。

恐怕你要试走几条路,然后才能达到你真正想要达到的地方。恐怕你难免要调换几种工作,或回头望望,但是你这种改变必须是根据已往的经验经过聪明的考虑。你的改变不可能是因为好变动,或是因为对目前工作的畏难。

美国著名人际关系学家吉姆·彭说:“不满既可以创造优势,也可以制造危机。”

七、趟过忧虑的沼泽

忧虑是现代的一种心理疾病,侵扰着人的灵魂和精神,致使许多人活在忧虑之中,而无法调整自己的心态。这种危机是因为在很多领域中,我们都是主宰,但是我们却无法主宰内心中的忧虑,我们仍活在恐惧之中。

有一位妇女坐电梯时,突然电梯发生了故障停在两层中间。大楼管理员用电话问她,是否就她一个人在里边,她回答说:“不是,不只一个人。”随后管理员向她保证,电梯很快会修好,请她别担心。

电梯终于修好了,门开了只见那位女士一个人在里边。管理员很惊异地问她:“你不是说不只你一个人困在里面吗?”

她平静地答道说:“确实不只一个人,上帝与我同在。”

经常感到有恐惧心理危机的人,有多少能像她一样冷静地回答问题?也许世上最大的安慰在于你并非单身一人。当你理清这点后,恐惧的心理危机将会远你而去。

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文豪加缪把20世纪叫作“恐惧的世纪。”有一首现代交响曲就叫“焦虑的时代”,我们连作曲也以焦虑为题,可见其影响之深。

我们不仅仅有一般的传统的恐惧,还有更大的新的恐惧——担心核战争会打起来。而且即使核弹不打过来,我们仍然会担心无形的杀手“辐射”会对我们及子孙后代造成严重的伤害。有一位科学家最近断言:“我们对原子弹、空间导弹和许多毁灭性的杀伤武器产生了无所不在的忧虑。”

用“无所不在的忧虑”这句话来描绘我们现在的生存危机情形,真是再恰当不过了。我们所感到的这种恐惧,与过去原始人因听到剑齿虎的嚎叫声引起的恐惧大不一样。原始人因恐惧匆忙逃走,或者急中生智,在木棒前端绑上石头,将老虎打死,结果,除了有美味可餐以外还能拿皮做外套。当然。这是面对恐惧最基本和最原始的行为,它促使我们采取行动保全性命。恐惧的作用不论在过去或现在都一样有效。当我们因害怕漏气而检查轮胎时,这是忧虑所产生的一种良性作用。

但是,我们今天花时间和精力去担忧的不是这类恐惧。我们的忧虑已经成为一种心病,困扰着我们的躯体,甚至就是阻碍我们前行的障碍——一种莫大的心理危机。今天,困扰我们的往往是一种模糊不清、难以名状的焦虑。我们无法对这些忧虑进行反击,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害怕些什么。也许我们害怕的事情太多了,光是反击其中一个也没有用。对我们来说,恐惧并非来自一种具体的可以言明的威胁。如果果真是这样,我们便能够采取具体行动来对抗它。但事实上,它看不见摸不着,像笼罩在我们头上的阴云,它给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投下阴影。

想办法克服忧虑的这种心理素质非常重要,因为忧虑是快乐的敌人,它影响你思考的能力,进而影响你的工作效率并对健康有危害。

比肖普博士是一位内科医生,他说:“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紧张焦虑可能会引起许多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忧虑不安是普遍的现象。少许不安对人有好处,因为它可以促使你去完成任务、做事情,但若是焦虑过度则非常有害,它可能会引起身体任何器官的疾病。”

他说:“对于焦虑,心脏有多种反应。心跳速度加快;心律可能会受到影响;强大的压力或焦虑可能导致心律不齐。众所周知,焦虑也可能导致心脏阵痛,这便是平常所说的‘心绞痛’,尤其是中年人容易患这种病。而紧张也可能会造成心血管血流不畅,即一般所说的‘冠状动脉血栓症’,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据《洛杉矶时报》报道,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精神病临床教授阮吉尔博士认为:“焦虑和烦恼的人比较容易感染上细菌或其他微生物。”

虽然如此,你也不必惊慌,你绝对有能力去克服恐惧,你不要以为它一定会使你受到伤害。事实是,只要你愿意,就可以对自己担心的事采取建设性行动。能够采取行动正是积极思想最绝妙的效果之一。积极思想需要极强的自控力。一旦你能控制自己的想法,你便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包括忧虑和恐惧。

你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去处理恐惧的这种心理危机。如果以直接的方式去处理势必易遭受心理上的抵触情绪,但改用间接方法便可将恐惧顺势导出。

这是摆脱恐惧最有效的策略之一,它比让你的意志力强迫自己战胜恐惧的效果好得多,因为意志力难免有时有点薄弱。先使你的心灵充满信仰,这样所有的恐惧便会自然被赶跑。通过这种方式,上帝的力量能替你完成许多你自己难以完成的事。你只需信任他,心甘情愿地降服于他,让全能的上帝使你摆脱恐惧。

会运用积极思想排解忧虑这种心理危机的人,会获得奇妙的结果。

我们必须注意的是,恐惧的心理危机往往在你最不经意而且危害性最大的时候来袭击你。在这种时候,迂回的处理方式显得尤其重要,即不正面对它进行攻击,而是以替代的方式来摒除它。如果你不断地往心里灌输信仰的观念,恐惧就会无立足之地。当然这种个性上的改变需要付出巨大努力。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个性是能够改变的。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概括克服忧虑的心理危机的几种方法:

1.要知道你所害怕的是什么?把它找出来。单独研究,找出其本质所在,这样才能确切知道你面对的是什么。

2.对于你所害怕的事,找出它的根源和理由。如果你找不到可靠的缘由,最好去找专家咨询。

3.让恐惧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消除神秘感,找到你能真正着手进行之处。结果往往会令你感到惊奇,原来所担心的事,竟是如此微不足道。

4.内心充满信仰,这样恐惧便无立足之地。请时时牢记信仰比恐惧强大,你越有信念,你的恐惧便越少。道理如此简单,不过在实行中需有一些严格的训练。

5.在你现在的基础上,努力去做;多做一些;然后不断实践。

6.面对心中忧虑的事,向它挑战,减少其危害。事实上,也许没有最糟糕的情形,因为实际上,你心里所害怕的,往往出于自己的想像,它只不过是纸老虎。

7.对于真正恐惧的事,你有足够的力量去应付它们。

8.切记一个事实:“我并非孤立无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