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之1918
2975000000033

第33章 十月(2)

L.阿尔都塞的工作代表着一种最严肃系统的尝试,它要证明马克思的思想在根本上乃是反黑格尔主义的,这一点使他同其他两位本世纪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区别开来了(卢卡奇正象他晚年所说的,力图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挖掘出黑格尔;而阿多尔诺则至少可以说同黑格尔思想有着暖昧的联系)。

阿尔都塞在他最著名的“矛盾与多余决定”(1962年)一文中攻击了那种企图在哲学上使马克思同黑格尔的联系带上诸如恩格斯式的断层的做法。在恩格斯那里,黑格尔的唯心论体系是与马克思的辩证唯物论截然对立的。阿尔多塞认为,既然正是通过“原始同一、自我外化以及最终丰富的统一”这一辩证循环,黑格尔才得以证明物质世界乃是“绝对精神”的某种外化,那么,这种方法和体系间就无法作出区分,方法即是体系。马克思的辩证法若想成为唯物的,那么共结构必须在根本上不同于黑格尔的辩证法。但是,什么是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阿尔都塞在这里以及后来的文章中考察的就是这个问题。他反对在经济基础与政袍——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问题上的两种认识态度。其一“表层因果论”的态度:把基础对上层建筑的作用看成毫不相干的物质问作用,就象一个台球撞击另一个台球那样;其二“表层因果论”的态度:把经济当作社会整体的本质来对待,而上层建筑的不同方面则。是这一隐秘的核心的表现,这些方面均具有核心的结构。阿尔都塞认为,这两种态度之失误在于:它们否认上层建筑有任何自主性和在一个事件中把上层建筑只当作结果或经济基础的副现象——质言之,两者都是还原主义。

阿尔都塞抛弃前述两种态度,指出任何一种社会因素都是实践多样性的结果。关于实践,他主要举出了经济、政治、意识形态及理论作为范例。社会组成部分的实践多样性是不可归约的,或如他所说的,乃是“永远预先给定的”;政治、意识形态和理论不能还原为经济。不过它们却由经济这一“最终决定性因素”给定结构。每一社会组织部分都有某种、“起主导作用的结构”,在不同实践中有某一特定的实践活动君临其他方面,起着阿尔都塞所谓的“主导性”作用。经济决定着何种实践成为主导,因此,经济决定作用乃是间接的,它是通过将特定角色分配给不同实践而发生作用的。阿尔都塞从弗洛伊德那儿借用了“多余决定”一词,试图以此来概括这样一种观念——经济从来不是单独地而唯有在同别的实践(即政治、意识形态等实践)的相结合中才能起作用。

对经济所作的这种解释的内含之一乃是上层建筑的“相对自主性”。这一自主的界限是借助主导性结构——本身由经济决定——的不同实践活动,但在界限之内,实践是不受经济生产束缚的影响的。对阿尔都塞来说,尤其重要的命题是:“理论实践”乃是相对自主的。阿尔都塞曾于1948年一度加入法共,那时,人们正鼓吹“科学中的阶级分界”,物理学和遗传学界被人为地划了一道“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分界线。“多余决定”概念可以说正好为这种无聊之举后的人们指出了一线希望,并为共产主义的知识分子自由从事本职工作提供了可敬的马克思主义证据。阿尔都塞还专门在哲学上论证了理论实践的自主性。他深受巴谢拉尔,加维雷和冈古莱姆认识论传统的影响,在后者看来,科学理论乃是概念体系而非事实之堆砌。科学革命乃是概念上的突破,而非经验中之发现。阿尔都塞认为,任何科学是以其内含的疑难问题系统为表征的。他把一个概念结构形成的点描述为一种“认识论上的决裂”。这一认识论最著名的运用乃是马克思作出的。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科学,其诞生是在1844~1848年。因为在那时,马克思已抛弃了早期的人道主义,而转向把一种历史理论当作“没有主体的过程”(而阶级斗争在这过程中则被看作是社会变革的动力)。在阿尔都塞看来,这样一种问题的转换并非总是明显可见的。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一种类似于心理分析的特定的“症侯阅读法”来发现文本表层下面的真正结构。

这种“语言的决疑”(福柯语)的根据之一在于,构成一门科学的认识论决裂乃是与意识形态相关联的。阿尔都塞同马克思主义传统的一个最根本分歧在于:他认为意识形态是每一社会包括共产主义社会所不可避免的特点,他认为,人类必须生活在与他生存条件的某种神秘联系中,而这种境况乃是社会联系的先决条件。阿尔都塞对意识形态的这种解释深受拉康的影响,他后来补充提出他称为“意识形态的状态结构”(如教会;学校等等)的分析——这些都继承了杜克海姆功能主义宗教阐释的遗风。这一点触及了阿尔都塞整个体系的核心即他自己学说的地位问题。阿尔都塞自称已摆脱了意识形态的纠缠,但他自已的著作又显然是哲学而不是科学。那么哲学如何能够既超出科学又脱离意识形态呢?阿尔都塞对此回答是前后不一的。在他早期作品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乃是一种“理论实践的理论”,一种科学的超科学。而后来,它又成了科学和政治的折中,是“理论的阶级斗争”。这样的回答看来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也许这正反映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试图在社会实践中寻求理论自主所遇到的内在困境。

环球TNT女演员格温·安妮

(1918~)美国电影女演员。生于德克萨斯州韦科。原名玛格丽特·格温·特赖斯。毕业于斯蒂芬斯学院。当过模特儿和舞台演员。1939年进入环球影业公司。她外貌秀丽,曾被评为环球的“TNT”女演员。40年代主演过多部动作片和B级恐怖片。1944年退出环球公司,1945年结婚后基本脱离电影界,此后仅在1969年拍摄了一部广告片,1970年在《早六点的亚当》中饰演迈克尔·道格拉斯的母亲。她现在加利福尼亚开设一家妇女用品商店。她的女儿格温·吉尔福德也是一位电影、电视演员。

她主演或参加演出的主要影片有:《麒麟送子》(1939)、《借尸返魂》(1940)、《春到人间》(1940)、安妮·格温《边城歹徒》,1943《小飞将》(1940)、《黑猫》(1941)、《狱中布鲁斯》(1942)、《拉克斯医生奇案》(1942)、《德克萨斯的男子汉》(1942)、《罪恶之城》(1942)、《边城歹徒》(1943)、《勇敢的夫人们》(1944)、《兰室凶案》(1944)、《科学怪人之家》(1945)、《幽灵发狂》(1947),《魔峪》(1948),《耀眼的太阳》(1950)、《突破》(1952)、《丛林鬼魂》(1955)、《少年怪物》(1960)、《早六点的亚当》(1970)等。

全球性的病毒性流感夺走数百万人的生命

10月31日。美国和国外的公共卫生官员估计,正向全球蔓延的流感会夺走2000万或更多人的性命。

这次瘟疫以空前的速度和毒性向世界各地传播。流感病菌的新菌株好像首先出现在西班牙。它迅速传染于欧洲部队和美军之中,并且严危及着因战争所造成的紧张和营养不良而变得体质虚弱的民众。瘟疫从欧洲迅速传到亚洲,估计仅小国就有数百万人被夺去生命。

在美国,联邦公共卫生局透露平民的死亡率远远超过在国外的军队,而死于流感的士兵又比战死的多。任上两个月里,据来自占全国1/5人口的46个城市的报告统计,死尸流感的人数将近日万。据生生局说,到目前为止,瘟疫的高峰期是10月26日前的两早期,死广人数为4万。

研制抗流感疫苗的尝试没有成功,大多数国家的医药来源已紧张到极点、结束瘟疫的希望十分渺茫。

长沙纸业工人要求增加工资

10月1日。长沙纸业工人派代表参加该行业主大会,要求增加工资;酒业工人在杜康庙集议,要求增加工资;漆业工人集会要求改发现金,增加工资。各业主勾结警察厅进行镇压。

10月5日。中日签订日军借用昂、黑电杆架设军用电信、电话条件。由黑龙江督军兼省长鲍贵卿与日本关东都督中村雄次郎签字。规定:据《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第七款第三项内容,将黑龙江昂昂溪至黑河间中国电杆暂借给日军,架设军用电信、电话线;日本得于中途酌留技术必要人员,其他日本军警不得参入;该电线不得受理军队以外之电报,但中国军事通信得利用之;共同防敌行动终止,即时将该两线撤收,但不得损害原有工程及补修工程材料。

教育部批准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修订现行简章。对办学宗旨、学科、课程、修业年限、入学、退学、惩戒、升级、留级、毕业、服务,以及教室、图书、寝室、食堂、操场等学习生活方面,都作了详细规定。

10月6日。江苏省教育会美术研究会开成立大会,选沈恩孚、刘海粟为正副会长。

10月7日。冯国璋通电陈述代理总统一年来南北军政情况及当前时局,“通告国人,以期最后和平之解决。”

大连沙河口铁道工厂工人罢工2000余名工人因物价腾贵,要求增加工资,举行罢工达七天,因罢工领袖被捕而失败。

福建水利局等议决疏浚闽江组织法及章程。为疏浚闽江由罗星塔至南台之航线,福建省政府与各国驻福州领事团以及中外各商帮代表,于9月17日、24日在福州开会,拟定疏浚闽江组织法及章程。是日,福建水利局、福州总商会、福州商船总工会联席会议议决同意。规定成立总管改良闽江治河局,由福建水利局局长或福建最高行政长官委任之人员为局长,福州口税务司为书记官兼会计员,驻福州口各国领事官为局员,各外国商会或商帮、福州总商会、福州商船总工会各公举代表二人为局员,以及征收浚河捐办法等。

前清遗老梁济自杀殉清。梁济于清未曾官内阁中书,后调民政部供职。辛亥革命后原对民国存有若干希望,但终因对世局发展极度失望,始感人生乏味,于60岁诞辰日清晨在北京积水潭投水自尽。在所遗《告世人书》中称其所殉:以初年所学为本位,试图以个人自杀存一线之国性。梁济自杀在当时社会上引起一定震动。

10月8日。广州国会参众两院开第四次联席会议讨论缓举总统及摄行总统职权问题。议决第三次宣言,自10月10日起,委托军政府代行******职权,摄行大总统职权,至此次大总统选出就任为止。9日,军政府政务会议议决,承受参众两院第四次联合会议决议,自10月10日起代行******职权及摄行大总统职务。14日,广州国会议决由政务总裁组织国务会议,以总统名义颁布命令,由政务总裁副署。15日,广州国会议员259人以第三次宣言决议不足法定人数为由,联合声明反对军政府摄行大总统职务。20日,军政府政务会议以军政府已受国会委托代理******职权,并代摄大总统职权,通电宣布嗣后西南各省文武官吏,悉由军政府任免。

10月9日。段祺瑞通电辞国务总理职。段祺瑞向徐世昌递交辞呈,并发表退职通电,表示以后专任参战督办,对于国内战争无权过问。10日,徐世昌令准开去段祺瑞国务总理职缺,着内务总长钱能训兼代,段祺瑞仍保留将军府督办参战事务。

新国会副总统选举难产。3日,安福俱乐部开茶话会讨论副总统选举问题,众议长王揖唐宣读段祺瑞向国会推荐曹锟函,称曹锟若能当选为副总统,必能翊赞元首,尊重法律,裨益国家。5日,新国会参众两院开选举副总统预备会,决定10月9日为正式选举日期。6日,安福俱乐部举行干事会议,段祺瑞命徐树铮出席,说明推荐曹锟为副总统理由,未为议员接受。经王揖唐斡旋,决定由政府付还曹锟军费150万元,移作副总统运动费,规定每张选票2000元,当晚签发支票。康有为电劝新国会将副总统职让予南方。8日,新国会研究系议员开会,决定选冯国璋为副总统,反对选曹锟,并准备以不出席抵制。江苏督军李纯、湖北督军王占元、江西督军陈光远联衔致电北京政府强烈反对推举曹锟为副总统,称若必欲强行推举曹氏,则长江督军当联袂而不承认副座。是日,新国会开副总统选举会,研究系、旧交通系议员多不出席,因不足法定人数散会,议定16日再行选举。12日,新国会参议院议长梁士诒召集有关人员商议以副总统一缺留与南方,徐树铮表示反对。14日,为抵制选举曹锟为副总统,周自齐邀一批议员去天津,陆续到达者约140余人。旋开谈话会,计划联名提出促进南北和平及推迟副总统之选举两项建议。16日,新国会参众两院继续召开第三次副总统选举会,梁士诒到会主持,坚持将该缺留给南方,因到会人数仍不足,遂又延会。徐世昌亦支持梁士诒意见,副总统一职未能选出。

北京政府于督办参战事务处之下暂设“西北边防筹备处”,以筹办西北边防事宜。15日,西北边防筹备处成立,徐树铮为处长。

交通部与英商马可尼无线电报公司签订无线电垫款合同。规定由英商垫借20万镑工程建设费,在新疆喀什噶尔、迪化和甘肃兰州建25千瓦电力无线电台各一座,在西安建小电台一处,以补助新疆至北京间通信。在各局建造300英尺高的钢铁塔一座。建筑材料于合同签订半年后由英国陆续运来,技师全用英国人,工人则用中国人。工程竣工后,各地无线电皆可联络,其长度可为世界第—。

湖南省《公言报》为湘督张敬尧查封,该报发行人及一工人被捕。《正义报》前亦以刊载《常德不稳》消息,被饬令查封,该报馆经理判处徒刑。

10月10日。徐世昌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大总统。就职仪式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冯国璋代总统、新国会两院议长议员、国务员及文武各官出席。上午9时,冯国璋向徐世昌行交代礼。10时,徐宣誓就职,宣读《大总统莅任宣言书》,表示“愿以诚心谋统一之进行,以毅力达和平之主旨”。10时半,各国公使入怀仁堂致贺,英驻华公使朱尔典代表外交使团致贺词。11时,清室代表入贺。

军政府通电指出徐世昌就任大总统破坏国宪。盼及早觉悟,勿摇国本而自陷于危,并宣布:“本军政府代行******职权,依法摄大总统职务。”

交通部与日本青岛守备军民政部签订《胶州湾租借地及胶济铁路间邮电事务处理办法细则》。由交通部顾问权量与日本青岛守备军民政部通信部长古贺传吉签字。规定日本邮政主管厅以在青岛所设中国邮局一所,中国邮政主管厅以在潍县及济南所设日本邮便局各一所为交换局,交换各该地及海运、胶济铁路经各地的邮件、包裹。并对胶济铁路运送中国邮件,以及中国各电报局与胶济铁路电报联接作了规定。定于11月1日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