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之1918
2975000000032

第32章 十月(1)

美国继续进行征兵登记

10月1日。欧洲局势大概已经转变,但初出茅庐的美国步兵以不可预测的数量不断涌入训练营。到目前为止,已有约300万士兵应征,包括约100万志愿兵。他们持续开往欧洲战场,使美国远征部队成为一股最强大的力量。

逃避兵役者甚少,诚然有些农民曾不愿意丢弃耕犁;有些“逃避征兵者”被保安委员会抓获过,但现在已有1400万人注册应征。历史上的第一个义务兵法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他能重返家园吗?〖〗协约国联军展开全面反攻

本月。协约国联军已经切入德军在法国境内的防线,打了几场胜仗,俘虏了数以千计的德军。德国的人力因联军的每次进攻而减少,现在连最乐观的德国人也感到忧虑了。在联军展开反击以来的三个月中,德军已减少60万兵力。

本月18日,一支英法联军在圣·昆恩屯突破由兴登堡部队把守的防线。联军从维勒列特和高卓柯两个据点向前推进。在凄风冷雨中,很多德国士兵阵亡,6千人被俘。

第二天,由陆军元帅海格率领的英军全线突破德军防线。对昨日之败犹有余悸的德军虽以40个炮兵中队的火力炮轰联军,然而海格的部队冒着炮火向前推进,又俘虏了8千人。这一天被称为不列颠人的“最佳作战日”。

同时,美军也摧毁了德军在圣米歇尔的德国防线。这个突破意义重大,因为自1914年以来,德军即据守此地,并一直对驻守在香槟地区的协约国部队摆出威胁的势态,现在,在美军强大攻势下,德军终于被迫从他们的据点中撤出。1.5万多名德军士兵被俘,250门大炮被虏获。

协约国联军每打一次胜仗,都使战争向结束靠近一步。

德国想谈和,威尔逊拒绝请求

10月14日。威尔逊总统在今天下午发表的国书中拒绝了德国“体面和平”的请求。德国是根据威尔逊在1月拟定的寻求平等相待的14点方案请求和解的。然而现在美国有更多的部队在海外受到威胁,威尔逊力图保证美军的安全。

10月4日,马克斯·巴登王子接任德国首相。他上台后的步骤之一就是根据1月方案请求和谈。威尔逊认为巴登不愿彻底屈服。自1月以来,美国已向欧洲派遣400万军队,死亡近5万人,威尔逊要求保证战斗真正结束。

他要求德军撤离全部占领区。德国必须维护并担保协约国的军事至高权力。大概最重要的是他寻求德国已“改革”的证据,这是未明说地要求德皇下台。

德军战俘在意大利前线等待和谈

王牌飞行员里肯巴克击落第26架德机

10月20日。美国空军引以自豪的埃迪·里肯巴克上尉,本月击落14架敌机为他的显赫战绩再添异彩。在这场战争中他累计击毁22架飞机和4只侦察气球。

里肯巴克既是司机又是机械师。他对汽车的爱好激起他对飞行的兴趣,26岁时参加了空军飞行队。(大部分飞行员都是从16~19岁左右开始学飞的)然而他的战绩远远弥补了初学时的落后。他被编入第94驱逐机中队,于4月29日击落一架德战斗机,取得第一次空战胜利。他的坚韧、勇敢和对飞行的热情,使第94师的标志“环中之帽”名声显赫。

里肯巴克,原赛车手

土耳其投降,与协约国签订停战协议

10月30日。土耳其于中午12点投降。英国和土耳其代表在停泊在穆德雷斯湾的“阿格门农”号军舰上签署休战书。即土耳其将解散其军队,归还战俘,并对协约国船只重新开放达达尼尔海峡。

在英国一连串的有力攻势之后,土耳其投降。贝鲁特的黎波里和大马土革都已在本月初沦陷。10月29日在舍尔加特的最后战斗俘虏11000人。

当天,苏丹穆罕默德六世罢免了所有主张持续战争的部长。他致电给伍德罗·威尔逊总统,请求他促成一项解决办法。威尔逊没有答复。尔后苏丹赦免了在押的库特之战英雄查尔斯·汤森将军。被监禁了两年中的将军在阳光下瞬目而视,朝着最近的英国军舰走去。按照苏丹的吩咐,他在那里将代表土耳其求和。

美索不达米亚摆脱了土耳其统治获得自由,为此协约国军付出15814人的代价。当然12807人死于瘟疫。协约国不想在这地区继续滞留。

奥地利宣布共和,皇帝出逃

10月31日。煽动这场长期恐怖的战争的同伙奥地利爆发了革命。奥地利人民宣布奥帝国为共和国,奥皇被迫逃离首都。

在维也纳和布达佩斯,示威的学生和工人高呼“打倒哈普斯堡皇族!”的口号向政府抗改。一位记者报道:“没有人把政府或拉马施内阁放在眼里。”在捷克斯洛伐克,人民也推翻了哈普斯堡统治,占领了布拉格。

起义紧随这些宣布而爆尽,彻底投降已临近,因为意大利军队已在蓬泰内拉尔卑摧毁了奥国的最后堡垒。这次失败不过是一连串败仗中的一次。塞尔维亚、俄国和意大利军队已击溃了奥军。他们只是在获得盟友德军援助时才略微尝到一点胜利的滋味。

据说查理皂帝隐藏在布达佩斯东北的格德勒皇宫。上个月,他与德皇威廉接触,宣告说奥匈帝国的财政和军队已崩溃,不得不接受和谈请求,战争应尽早体面地结束。

刘虎成多次打退进攻

(1918.10~)中国民兵英雄。江苏省泰县(今姜堰市)人。女。1943年5月参加抗日活动,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某根据地乡妇女抗日救国会会长、党支部书记、民兵游击队指导员,区妇联主任、联络科长、区党委书记,县妇联主任,副县长等职。1946年6月,国民党军进攻苏北解放区时,任九东乡党支部书记,在组织群众转移后,被国民党军包围,与组织失掉联系。她抱着自己的小孩躲藏在荒野里,千方百计与敌周旋,途中孩子患病夭亡,她忍着悲痛继续寻找组织,艰难历险42天,终于与组织取得联系。同年8月,根据上级指示,她在九东、三太、凤英等乡组织起一支20多人的民兵游击队,开展敌后斗争,埋地雷,放冷枪,袭击国民党军和“还乡团”,镇压破坏减租减息的地主和坏分子。1947年春节前夕,国民党军300余人包围了民兵游击队,她沉着指挥还击,连续打退敌人多次进攻,带队乘机冲出包围。国民党军多次合击游击队屡遭失败后,以重金悬赏捉拿刘虎成及其亲属。她的公公遭国民党军惨杀,丈夫被捕牺牲。敌人的残暴,使她的革命意志更加坚强,斗争更加勇敢。1948年5月,在区小队和县警卫连支援下,她率领游击队击溃抢粮抓丁的国民党军,救出被抓的200多名群众,截获被抢走的粮食。1948年夏,任区联络科长时,配合军事斗争积极开展政治攻势,瓦解争取国民党“自卫队”、“还乡团”成员及其家属300多人。1949年3月出席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候补执行委员。1950年9月,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1981年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泰县委员会副主席。

布坎南获经济学奖

1986年获经济学奖,时年67岁。1919年10月2日生于美国田纳西州的穆尔弗里鲍罗(Murfreeboro)。国籍:美国。教育:1940年毕业于田纳西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41年获田纳西大学的硕士学位;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双亲:父,詹姆士·麦克吉尔(JamesMcGillBuchanan);母,莉娜(LilaScottBuchanan)。配偶:安妮·贝克(AnneBakke),1945年10月5日结婚。后裔:无。经历:1956年以前在田纳西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英国剑桥大学、伦敦经济学院等校任教;1956~1968年在弗吉尼亚大学任麦金太尔讲座经济学教授,并主持该校政治经济和社会哲学研究中心;1968~1982年在弗吉尼亚工学院任职,与杜洛克(G.Tullock)共同创立了“公共选择研究中心”;1983年随该研究中心迁往乔治·梅森大学,并任经济学教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美国海军服役5年;1963年当选为美国南部经济学会主席;1972年任美国经济学会副主席。其他获奖介绍:1977年获迈阿密大学法学与经济学中心的法学与经济学奖;1984年获F.E.Seidman奖。

主要著作:《同意的计算》(CalculusOfConsent:LogicalFoundationsofConstitutionalDemocracy),MichiganU.Press,1962(withG.Tullock)。《成本与选择》(CostandChoice:AnlnquirrinEconomicTheory),MarkhamPub,1969。《自由的极限》(TheLimitsofLiberty:BetweenAii.reAyandLeviation),ChicagoU.Press,1975。《宪法契约的自由》(FreedominConstitutionalContract),TaxasA&MU.Press,1978。《征税的权力》(ThePowerJOTax),CambridgeU.Press,1980(withC.Burennan)。《公共选择:经济学的政治应用》,1972(与R.托里森合著)。《自由、市场和国家》(Liberty,MarketandState:PoliticalEconomyinthe1980s),HarvesterPress,1986(此书有吴良健等译的中译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赤字中的民主)(DemocracyinDeficit:ThePoliticalLegacyofLordKeynes),AcademicPresslnc.1987(withR.E.Wagner)(此书有刘廷安、罗光译的中译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经济政策的宪法”,《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演讲集(1969~11997)》,409~420页。

参考文献:《世界重要经济学家辞典》,84~85。连辉:“公共选择理论”,《科学》,39卷2期,155~156。“经济学和政治学的架桥者”,《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学术传记全书》,341~352。G.洛克斯利:《个人、契约和宪法:布坎南的政治经济学》(“Individuals,ContractsandConstitutions:thePoliticalEconomyofJamesM.Buchanan”),载于《十二名当代经济学家》,1981。刘小玄:“198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布坎南”,《经济学动态》,1987年3月,45~50。汪丁丁:“贝蒂”,《回家的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37~146。张自重:“公共选择理论在政府决策领域中的体现”,《经济学动态》,1987年7月,61~65。

评述:布坎南“因为在公共选择理论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获得198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布坎南山一反正统经济学只就经济谈经济的习惯作法,将分析市场行为的经济分析工具应用于政治学,解释政治决策人的行为和公共决策的过程及其反过来对经济的影响。布坎南认为,人们在交换中追求自身利益的规则也同样适用于政治领域,政治家和政党并非通常假定的那样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而是有私利的个人和团体,他们本能地迫求权力地位、选票和预算拨款,其结果必然导致财政赤字的永久化。要消除这些弊端,仅向政治家提出忠告是无用的,而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政治活动的规则,通过立法来限制政府创造财政赤字、滥发货币的权力,更多地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在经济政策上,布坎南主张制订平衡预算法案,统一税制,废除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制定货币政策的权力等。他反对凯恩斯主义,认为它助长了不负责任的浪费行为,导致庞大的公共部门赤字,并使赤字合理化和长久化。布坎南的独到之处在于他打破了经济与政治、法律之间的界线,将它们融为一体,恢复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传统。他促使人们考虑从政治角度解决经济问题,填补了正统经济学的缺口。他对政府行为的剖析也很有价值,破除了人们对政府及政治家的迷信。

法国政哲学家阿尔都塞

法国政治哲学家。1918年10月16日生于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尔附近的比尔曼德利。曾就学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1948年获哲学教师资格证书。1939~1940年,服役于德军,1940年被捕并在德国战俘营度过大战的最后岁月。1948年后,任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助教、秘书。1965年后,任巴黎马斯帕罗“理论”丛刊主编。

著述

政治哲学

《孟德斯鸠:政治学和历史》(Montesquieu;PoliticsandHistory)巴黎,法国大学出版社1959年法文版,伦敦,新****出版社1972年英文版。

《保卫马克思》(ForMarx)巴黎,马斯帕罗出版社1965年法文版;伦敦,艾伦莱纳出版社1969年英文版;纽约,潘松出版社1969年英文版。

《读<资本论>》(ReadingCapital)巴黎,马斯帕罗出版社1965年法文版;伦敦,新****出版社1970年英文版。

《列宁和哲学》(LeninandphilosophyandOtherEssays)伦敦,新****出版社1971年英文版;纽约,每月评论出版社1972年英文版;巴黎,马斯帕罗出版社1969年法文版,1972年增订版。

《政治与历史》(PoliticsandHistory:Montesquieu,Rousseau,HegelandMaxx)伦敦,新****出版社1972年版。

《自我批评论丛》(EssaysinSelf-criticism)伦敦,新****出版社1976年版,新泽西大西高原,人文出版社1976年版(含全部书目)。

研究著作:

《当代思想中的结构主义分析:列维·斯特劳斯与阿尔都塞理论之比较》(StructuralistAnalysisinContemporaryThought;AComparisonOftheTheoriesofClaudeLeviStraussandLouisAlthusser),米伦·格鲁克斯曼(MiriamGlucksmann)著,伦敦和波士顿,路透里奇共版社1974年版,《单面马克思主义:阿尔都塞和文化政治》(One-DimensionalMarxism:AlthusserandthePoliticsOfCulture),西蒙·克拉克等人(SimonClarke)着,伦敦,艾丽逊——布斯比出版社198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