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之1915
2970600000030

第30章 九月(3)

9月15日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筹安会成立以后,袁世凯政府公然强奸民意、推行帝制的活动一日紧似一日。革命党人着力布署军事讨袁活动,进步党人与主张共和的地方实力派也暗中策动,抵制帝制。与此同时,一些激进民主主义者也挺身而出,高举起资产阶级民主的旗帜,向封建****发起了一场空前猛烈的进攻,揭开了中国近代史上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本日创刊的《青年杂志》很快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杂志之一,它的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陈独秀在创刊号上撰写《敬告青年》一文,对中国的新青年寄予很大希望,认为中国社会的隆盛“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还首次将“科学”与“人权”两大口号并列提出,认为“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1916年9月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俄国十月革命后,《新青年》开始宣传俄国十月革命,介绍马克思主义。从1920年9月第八卷起,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曾一度成为党的机关报,1922年7月休刊,1923年6月改出季刊,成为****中央的理论刊物,1926年7月停刊。

浙江将军朱瑞、巡按使屈映光主张实行君主制。朱瑞、屈映光联名致电参政院、政事堂、统率办事处、各部,认为处此群雄并峙之秋,万目交睽之地,非实行军国主义不足以强兵,即不足以立国,然军国主义与共和精神绝对不能相容,并举实行君主制的德、日两国为例说,其军队无敌天下、每战必克,其原因是君主之于军事关系无形中之妙用,迥非共和国之所可企及。今国人穷则思变,众中一词,鉴中外之前车,图治安之久计,悔祸杜乱,正在此时。

9月18日中华革命党通告海内外同胞申讨袁世凯罪行。自从筹安会成立以来,袁世凯称帝的野心已公开暴露。为了动员国人,群起反对,并借以表明中华革命党的立场,孙中山让党务部长居正发出第十六号通告,对袁世凯进行声讨。通告说:神奸窃柄,佥壬弄权,****炎威,炙手可热,求诸世界君主立宪国中,亦不概见,遑论民主?故虽曰民国,共和真髓,实无一存。所存者不过其名而已矣!……时事急矣,能速革命,而后有国,否则事机一去,噬脐不及。千钧一发,时不我与。惟我海内外诸同胞速图之。

内务部呈准将贵州仁怀县分置水县(今作习水县)。

9月19日梁士诒发起的全国请愿联合会在北京成立。北京政府税务督办粱士诒在袁世凯以交通大参案相挤迫的情况下,为了政治自救及政治投机,开始积极投身帝制运动,并于本日在北京安福胡同发起成立“全国请愿联合会”。发起宣言称:“我父老子弟之请愿者,无所团结,则有如散沙在盘,无所商榷,则未必造车合辙,又况同此职志,同此目标,再接再厉之功,胥以能否声合进行为断;用是特开广坐,毕集同人,发起全国请愿联合会”(《全国请愿联合会宣言书》,并拟定十一条章程,规定“以一致进行,达到请愿目的为宗旨”。推举参政沈云霈为会长,那彦图、****芳为副会长。参加全国请愿联合会的请愿团体有:人力车夫代表请愿会(北京人力车夫发起)、乞丐代表请愿团(北京乞丐发起)、妇女请愿团(安静生发起)、公民请愿团(各省官吏冒用本籍公民名义组成)、筹安会(杨度等发起)、筹安会请愿代表团(由筹安会各省代表组成)、商会请愿团(北京商会冯麟霈、上海商会周晋镳等发起)、教育会请愿团(北京梅宝玑、马为珑发起)、北京社政进行会(恽毓鼎、李毓如发起)、旅沪公民请愿团(陈绍唐等发起)。全国请愿联合会成立后,一面发动各省和各机关递呈请愿书,一面向参政院上书,要求组织“国民代表大会”,投票解决国体问题。全国请愿联合会是一个帝制行动团体,它的成立标志着帝制运动进入了一个实质性阶段。

朱启钤等要员联名向袁世凯劝进。内务总长朱启钤、农商总长周自齐、内史监内史长阮忠枢、奉天将军段芝贵、安徽将军倪嗣冲、税务处督办梁士诒、福中总公司督办张镇芳、拱卫军粮饷局督办袁乃宽、京畿军政执法处处长雷震春、参谋部次长唐在礼、统率办事处总务厅厅长张士钰、陆军高等裁判处处长傅良佐、筹办模范队事务陆锦、内史监内史夏寿田、京师警察总监吴炳湘联名密呈袁世凯,称:近见京外军界、政界以迄商会、学社暨公民团,或电请变计,或公呈劝进,或上书请愿,或派代表研究,函电交驰,情词迫切,恳请袁世凯顺天应人,早定大计,慰四海苍黎之望,奠万年磐石之基。同日,阮忠枢还单独递交长篇呈文,恳请袁世凯早定大计,以安国步而慰人心。次日,正黄旗满洲都统江朝宗也呈文劝进。

山西巡按使金永向袁世凯劝进。金永向袁世凯上密呈称:自筹安会讨论学理,以为巩固国基,非君宪不能救亡,全国响应,一致赞成。若大旱之望云霓,如婴儿之求父母。要袁世凯简化手续,速将全国人民暨京外官吏所请巩固国基事宜,核定宣布,一面提付参政院代行立法院议定施行办法,不必以全国一致之请愿取决于代表民意机关,更无庸再待国民议会之成立,应天顺人,早定大计。

湖南将军汤芗铭、巡按使严家炽电请参政院立即议决国民请愿案。汤、严联名电称:召集国民会议讨论国体问题尚需时日,而改变国体,在人民既已坚心定志,共谋永久之治安;在政府亦何可稍事迁延,转召目前之纷扰,因此,电请参政院将全国公民请愿刻日议决,咨请政府公布施行,以固国本而定民心。

都肃政史庄蕴宽等呈请取消筹安会。

9月20日湖北将军张锡銮向袁世凯劝进。张锡銮密呈袁世凯,认为中国非实行军国主义不能立国,而军国主义必有强固之政府永戴之一尊,而后能统驭全国发展实力,此与共和政治绝不相容。现在的国内局势已如同破舟漏室,充满极度危险,如继续慕共和之虚名,必受亡国之实祸。为中国计,舍速定君宪无可待矣。

参政院代行立法院议决并咨请政府提前于年内召集国民会议,或另筹征求民意的妥善办法以解决国体问题。

9月21日军界最高长官联名劝进。陆军总长王士珍、管理将军府事务段祺瑞、海军总长刘冠雄、总统府侍从武官长荫昌、海军上将萨镇冰、昭威将军蔡锷、参谋部次长唐在礼、统率办事处总务厅长张士钰联名向袁世凯递交密呈。呈文称:自辛亥改建共和以来,不逞之徒假平等、自由之说,以煽惑愚氓,官吏困于劣绅,相率敷衍从事,军人窘于防范,痛思锋镝余生,政令不行,纲常扫地,并不全是奉法之不善,实际是由于立法之未良,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从根本着手,改建国体。并附送了中央军事各机关主张君主立宪的339名将校的名册及外省军界来电主张君主立宪的171名中高级将领的名册。至比,全国军界军事将领全部表态拥护君主立宠。

各省巡按使及京兆尹二十二人联名功进。直隶朱家宝、江苏齐耀琳、奉天张元奇、吉林王揖唐、黑龙江朱庆澜、山东蔡汝楷、河南田文烈、山西金永、安徽李兆珍、江西戚扬、福建许世英、浙江屈映光、湖北段书云、湖南严家炽、陕西吕调元、甘肃张广建、四川陈宦、广东张鸣岐、广西王祖同、新疆杨增新、贵州龙建章、京兆沈金鉴联名致电袁世凯,恳请袁仍本救国救民之素志,曲徇四百兆人民之呼吁,勿以一己之谦德而置国利民生于不顾,俯顺舆情,早决大计,提交参政院代行立法院从速议决,以定人心而固邦本。

江苏将军冯国璋表态支持改行君主立宪。自筹安会成立以来,一直为全国军政界所瞩目的宣武上将军冯国璋,在各省纷纷通电劝进的压力下,经过在京要人的多方开导说服,本日密电袁世凯劝进。电文为:大总统钧鉴:华密。近两月来发生国体问题,国璋职在镇抚地方,未便轻率建议,比曾会同张巡阅使、齐巡按使密电堂部商询办法。尚未接复,而各省人民业已争先上书请愿,具征举国趋向,万派同流,时势推移,已臻极轨。敢请我大总统俯同民好,力张国维,烛照所临,当机立断,以慰延颈企踵之望,而奠久安长治之基。冒昧渎陈,伏乞鉴核。

9月22日袁世凯任命马继增兼帮办江西军务。

前清光绪皇帝崇陵工竣。列支工款达407.9867万元,由善后借款项下分批拨付。

9月25日袁世凯咨复参政院,定于11月20日召集国民会议议决国体。

9月26日孙毓筠指示各省包办选举国民会议办法。参政院决议将国体问题交国民会议解决后,帝制派急不可待,认为时机紧迫,人心惶惶,又何能待之数月以后之国民会议。本日,筹安会副理事长孙毓筠密电各省,称:现拟另筹征求民意办法,由各省将军、巡按使、都统,就在省各绅民中,每县择定一人召集临时公民大会,用记名投票法,票面书君宪或共和各字,以将军、巡按使、都统为监督,当场开票,使君宪票确定多数后,即由原投票人当场推定君主人名。一面由各将军、巡按使、都统将票数及君主人名电达参政院;一面即由公民大会电达参政院委托宣布君宪票数及推戴所举之君主。务祈诸公即日着手准备,一俟此项特别征求民间办法由参政院议决咨请政府颂后即便执行,以免临时措手不及。

袁世凯令准免湖南巡按使韩国钧本职,调京兆尹沈金鉴接充;并任命王达为京兆尹。

政事堂密电各省停止本年国庆日活动。电文说:各省将军、护军使、巡按使、上海道尹钧鉴:华密。国庆乃共和之纪念,现既主张君宪,自不必踵事铺张,表面上但谓民力凋敝宜节浮糜,或谓讹言方兴宜防嚣动,故宁平淡而无绚烂,以期省财省事,靖安地方。大意如此,届期如何措注,并候卓裁。

9月27日筹安会代表团密电各县代表的产生形式上仍须推举。筹安会代表团密电各省将军、巡按使,指示说:“在省各县绅民中每县指定一人,恐难县县皆备,只有通融办理,甲县缺人即以乙县人在省者为之代表,一面即用电报或公文通知该县;惟各县投票人事实上虽系军民长官指定,而形式上仍须用各县推举字样,以昭郑重。一面指定各县投票人,一面即将各县投票人姓名,分饬各县知事补具详文正式推举,但须倒填月日耳。”

筹安会列名万余人请愿另设民意机关解决国体问题。参政院于25日咨请袁世凯提前于年内召集国民会议,袁世凯当日下令国民会议议员复选定于11月20日举行。筹安会认为,指望国民会议解决国体问题,彼实无此权能,是以国体问题付之国民会议,不仅于时期嫌其太迟,而且于权限嫌其太小,召集国民会议的意见不能认为解决国体之正当办法。因此,由理事长杨度领衔,附录会员10811人及各处代表花名册,向参政院递交了帝制运动中列名最多的一封请愿书,要求参政院再次开会讨论,设一时机较速、权限较大之民间机关,将此国体问题付与议决。

福建省奉准增设东山县治,由漳浦、诏安两县析置。

9月28日参政院议决以“国民代表大会”解决国体。指定梁士诒、汪有龄、陈国祥、蔡锷、王劭廉、施愚等起草办法。

昆明《觉报》发表反对筹安会社论《对于筹安会之商榷》。10月2日又发表《驳筹安会》,揭露杨度等“阳借筹安之名,阴行劝进之术”。

9月29日留美学生祁暄发明中国打字机器,农商部给予五年专利权。

9月30日袁世凯公布《文官高等考试令》、《外交官领事官考试令》、《司法官考试令》、《文官普通考试令》、《文官甄用令》,并通令此后无论何项文职,均以考试或甄用合格者为进身之正轨。

袁世凯任命王广圻为驻意大利特任全权公使;原任高而谦因病辞职。

9月段芝贵、张作霖、张凤等以安徽、奉天、陕西省“公民”名义劝进。段芝贵、姜桂题、倪嗣冲等以“安徽省公民”名义,张作霖、冯德麟等以“奉天省公民”名义,张风等以“陕西省公民”名义分别上请愿书劝进。

直隶、河南孔社致电参政院,请“早定君主立宪”,“复尊君亲上之本”。

中华革命党总理孙中山批准任命。23日,委胡汉民、宋振、杨庶堪为菲律宾筹饷特派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