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之1914
2921800000013

第13章 四月(2)

(1914~)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作家,电影编剧。生于德国哈根。先是当记者,1945年以后是自由职业的作家和多产的剧作家。他也是个具有敏锐的商业眼光的电影编剧。当前主要是为电视写作笔名为迪尔科普。1944年他的第一个电影剧本《年轻的鹰》(合写)问世。后来又写了《卡纳里斯》(1954)、《不在犯罪现场》(1955)、《德国间谍》(1959)、《斯康波罗》(1958)、《多洛赛亚2亚格尔曼》(1959)、《棋谜》(1960)、《爱情的旋转木马》(1965)等。

油画疯人院

在这幅画中,作者主要通过人物的神态表现他们的悲惨命运,色彩对表现这种悲观情绪的影响是创作油画的出发点。他不是根据客观的色彩去涂绘,而是把色彩在光的影响下的变幻绘在画面上。这也是“桥社”画家的共同特点。海格尔在德累斯顿的柏林大街上租了一间店铺作为画室,在那里拼命创作。他的绘画作品比较严谨,构思清晰,感受深刻。他所描绘的人物都是些离群索居、忙于琐事的,或者富有悲剧性的小市民。

川省铁路收归国有

4月1日川省铁路收归国有1911年4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川路公司首先反对,闹成川路风潮。民国成立后四川铁路公司股东在成都集会,决定将川路让归国有。将宜万段工程地亩材料等交给交通部接管,公司所存现款由公司提回另办实业,宜昌路工所欠工料各款由国家代还,公司直接间接用于路工钱款,由交通部给予期票,年息六厘。直接用款667万两,分10年摊还;间接用款615万余两,自第11年起分五年摊还;上海倒账款300余万归公司自理;遂于1913年将公司名义撤销,收归国有。经交通部派员接收,交涉告竣,本日核收签字。

内务总长朱启钤呈准筹设督察禁烟处该处专管禁烟事务,期能于中英续订禁烟条约期内(1911—1917),禁绝全国烟毒,以弭钜患,藉树富强之基。朱启钤指出:鸦片流毒于我国已经多年,“上损国家体制,下腹人民骨血,销靡国魂”。自晚清,即以恶卉流行,视同砒鸩,施行厉禁。“期拯人民于沦胥之域,免国家于灭绝之途”,业经各省长官不遗余力切实办理。民国肇造,禁令虽未尽弛,惟值多事之秋,中央无暇顾及,奸民乘机渔利,遂至余孽复萌。近闻山西、陕西、甘肃等偏僻地方,烟案间犹发生,滇黔川贵等省,或未能一律肃清。查中央续订禁烟条约内载:自1911年起至1917年,此七年中,如中国将土药概行绝种,英政府亦愿将印度出口运华的烟土同时禁除。“条约实效去今仅及四年了,环顾各省禁烟情形,实深杞忧,抚躬循职,彷徨夙夜,深虑约期届满,烟禁未清,致负友邦相爱之忱”。正督饬严禁间,据全国烟禁联合会声请******,就中央设立禁烟督清局,已经于1913年11月17日经******会议议决,应在内务部设立督察烟禁处,专管禁烟事宜,知照到部,当经督饬员司拟具章程暨一切进行手续。禁烟一事,关系重要,使不另设专管机关,以专责成,则权限不清,收效仍迟。因此,应即于部内设立督察禁烟处,专管禁烟事务,仍以该管员司兼办处理一切事务。至于进行手续,自以禁种、禁售、禁运、禁吸四项为扼要办法,由朱启钤督饬该处认真督察,通令尚未禁绝各省份,责成行政各官,切实严禁,积极进行,务必使条约期内全国烟孽一致禁绝。

财政部与中法实业银行签订实业借款合同借款金额为1.5亿法郎,用于建筑浦口商埠及改造北京街市。以北京市税、扬子江以北各省的酒税等项为担保,若不敷时,准由中国政府一般税入偿还。利息五厘,定于每年3月1日,9月1日分两期拨付。本金于1920年(民国十八年)3月1日开始偿还,用抽签法,至1939年还清。

《东方杂志》刊载《多伦诺厅(县)调查记》察哈尔省多伦县,为塞北重地,清康熙亲征噶尔丹时,曾驻跸于此,大会蒙古诸藩,建筑宗寺,命四十九旗各驻僧以奉呼图克图。雍正时另建善因寺,并各驻喇嘛唪经。初由理藩院派员征税,并命御使巡边,继改理事同知,监管税务。1882年,奏改抚民同知,添设副将以下等官。民国后改为多伦县。刘钟分著《多伦诺尔厅(县)调查记》一文发表于本日出版的《东方杂志》上,内容记载非常详细,涉及到多伦诺尔的河流、山脉、地势、四界、面积、人口、土地、物产、气候、古迹、沿革、道路、村镇、种族、性情、风俗、语言、宗教、学务、农物、工业、商务、税务、盐务、赋租等各方面。

交通部创办京汉、京奉、京张、津浦、沪宁五铁路联运,自本日起实行。此为我国统一实行联运之始。

4月2日北京政府颁布《报纸条例》该《条例》共35条。规定了申请发行报纸的方法,发行人、编辑人及印刷人的条件,各类报纸的保押费,报纸不得登载及转载的内容以及对违犯者相应的罚金与处分。《条例》规定:每号报纸应载明发行人、编辑人、印刷人的姓名与地址,并于发行日递送警察官署存查。登载错误,应于次回或第三回发更正辩明书。论说乙著,非经首登报刊同意不得转抄。应受本条例各款的处罚者,不适用刑律自首减轻、再犯加重、数罪俱罚的规定,公诉期限为六个月。

此条例是《大清报律》的翻版,条例还规定:所有报纸不得刊载“淆乱政体”、“妨害治安”、“败坏风俗”、“攻讦个人阴私损害其名誉”、“煽动曲庇赞赏救护犯罪人、刑事被告人、或陷害刑事被告人”及“官署禁止登载”的其他政务和外交、军事秘密新闻。如有违反,禁止报纸发行,“没收其报纸及营业器具”,处“发行人、编辑人、印刷人以四等或五等有期徒刑”。

此条例自公布以后,报界多认为限制过严,而多激愤。《东方杂志》及《庸言报》分别载有《论中国报纸》和《报纸条例》短评各一篇,对此条例之****规定进行评论。1915年,此条例修改为34条。袁世凯死后,1916年7月黎元洪总统下令废止该条例。

袁世凯发布《维持学校令》责成教育部分行主管司长,对于各校力持严重主义,养成优美整肃之学风,一洗骄纵浮嚣之故习。国家财力维艰,诸待节缩,但固有公私学校,各省仍应竭力维持,不可因噎废食,以副国家化民成俗之至意。

4月3日《民事非常上告暂行条例》试行北京政府批准施行《民事非常上告暂行条例》,该条例共4条。主要内容是:高等审判厅以下法院判决,如显然与约法或其效力相等之法律,优待条例有抵触而业经确定者,总检查长得随时向大理院请求撤销;大理院收受前条请求时,应分别为下列判决:有理由者,撤消原判决,自为判决,原判决认定事实有违法情形应更为审理者,于审判后自行判决。无理由者,为驳回请求之判决,前项第二款之审理,准用民事第一审程序为之;依本条例所为之非常上告,应先于各案件审判。

北京政府公布《地方审判厅刑事简庭暂行规定》该规定共10条。主要内容是:地方审判厅因必要情形设刑事简易庭,以独任推事组织;简易庭所管案件的条件;检查官自接受案件至起诉,不得超过二日;简易案件不付预审,其起诉得以言词行之,但应有笔录记明;简易庭推事,自配受案件至谕知判决,不得超过二月,但必要时可延长至五月,其如认为起诉案件不合于第二条规定者,得报地方审判厅长另分配于他庭。简易庭推事于审理简易案件时,发现被告人别有未受公诉之犯罪或别有未受公诉之共犯,应速知照检查官另行处分。但本案得依简易形式判决。宣告判决后,如当事人均表示放弃上诉权时,判决即为确定,但应在笔录中记明。

袁世凯下令责成各主管部认真清理官产,令曰:“国家岁入,租税而外,官产亦属大宗,值此财政支绌之时,亟宜由各主管部,分类清厘,以裕国计。”

北京政府教育部通令各省推行通俗讲演。

4月4日美国巴拿马赛会劝导员来华美国定于明年在旧金山开设万国博览会,特派爱旦穆来华劝导赴会。是日,爱旦穆抵达北京谒见袁世凯。

4月5日梁启超发表《银行制度之建设》一文梁启超在文中主张:中国目前应采中央银行制,与国民银行制同时并行的折衷办法,以纯粹单一制为最后目的,而以兼采多数制作为过渡手段。

梁启超认为:今日国家财政国民生计,均有岌岌不可终日之势。原因虽然很复杂,而币制紊乱与银行制度不良,实为其中两大原因。政府如果能以全副精神就此两事力图改良,则一二年后,国家的危险,必可去其大半。今试专就银行制度而言,现今世界各国发行银行制度,分为两种:一是单一银行发行制,一是多数银行发行制。单一制的优点,在发行权能统一,而兑换券的供给,可以适合社会的需要,具有伸缩力。现今欧洲各国及日本皆采用此制。多数制的优点,在于能奖励银行发达,开拓国内公债的用途。现今实行这种制度的,以美国为最著。而日本在明治初年间也曾采用此制。这两种制度,与国家财政国民生计,各有莫大影响,取舍之间,不可不慎。今日我国究以采用何制为宜,自非熟察国情,审度时势,难以遽断。以为今日我国的情形,与各国均有不同,若采取纯粹多数制,固然不合适,若遽行采取纯粹单一制,也不可。两制既然都不适用于我国,但是为今之计,只有折衷二者之间,制定一项通融办法,以纯粹单一制为最后目的,而以兼采多数制为过渡手段。质而言之,即中央银行制与国民银行制同时并行,等他日国民银行渐见发达,基础稍固,然后将其发行权逐渐收归中央实行单一制。这种方法,征诸各国法制,虽没有先例,但在我国现阶段实行,则不但足以奖励银行发达,而且于国家财政尤有莫大关系。其一足以唤起国内公债的需要。再者,可以销却各省纸币。

袁世凯公布《县知事兼理司法事务暂行条例》及《县知事审理诉讼暂行章程》《条例》共13条,规定未设法院各县之司法事务委任县知事处理。《章程》共13章48条,规定未设审验厅各县,第一审应属初级或地方厅管辖之民刑事诉讼,均由县知事审理。

4月6日北京南苑航空学校飞机参加围剿白朗军是日,南苑航空学校法式双翼飞机四架,由京汉路转陇海路运至渑池,又以人力运抵潼关装配。26日起,在陕西各地从事侦察。此为中国飞机用于军事之始。

4月7日北京政府公布《交通银行则例》该《则例》共23条。主要规定:交通银行可分理国家金库,资本定为库平足银1000万两,官四商六。梁士诒任交通银行总理,总行设在北京。

奥匈帝国驻华公使讷色恩觐见袁世凯总统并呈递国书。

4月8日上海法租界扩充上海道尹兼特派交涉员杨晟与驻沪法总领事甘世东在上海签订了《上海法租界推广条约》,扩大了法租界的范围。条约规定:在法租界以西之地址,北自长浜路,西自英之徐家汇桥,南自斜桥徐家汇路沿河至徐家汇桥,东自糜鹿路肇周路各半起至斜桥为止,全归法公董局管辖。这次扩充使法租界较1849年扩大近20倍。至此,东到黄埔滩,西到徐家汇,南到民国路,北到爱多亚路和福煦路的地区皆纳入法租界范围。作为交换条件,订明法租界有驱逐、引渡和协助缉拿革命党人之责任的四项条款。

4月9日教育部训令各省民政长整顿教育提出整顿小学“当从力节糜费,严定教员、管理员资格入手”。

康有为发表《以孔教为国教配天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