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之1914
2921800000011

第11章 三月(4)

3月15日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在上海成立1912年11月间,工商部召开工商大会时,上海总商会代表王震,汉口商会代表宋炜臣等联合各省代表,拟于1913年成立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后因战事中止。是日,成立大会在沪召开。至4月11日闭幕,各地商会提案多涉及商会法、裁厘加税、修改海关进口税、减轻土货出口税等事宜。

陈其美在大连策动讨袁受阻元月23日,陈其美奉孙中山命,偕戴季陶及日人山田纯三郎自日本神户启程赴大连,住满铁医院。27日,陈其美接见大连各负责同志,决定从奉鲁方面着手运动,只是必须筹足饷款,才可以进行。陈其美于是函请孙中山及******等,迅予筹款接济。同时设立机关,联络同志。不料日本关东都督受袁世凯笼络,转变态度,不但拒绝与陈其美见面,还令其部属下令逐客,陈其美行动受到干涉。孙中山因情势既已如此,于2月10日密电陈其美嘱其暂缓进行。陈其美未能如愿,于是将东北事委托同志方剑飞等负责,于本月15日饮泪回日本。

云南东川县李品正为抗拒铲烟,聚众2000余人举事,与守军力战数日,部众伤亡很重,事败。

3月16日教育总长提出将高等师范改为国立教育总长呈文大总统,为统一全国高等师范,拟将高等师范改为国立。呈文谓:“高等师范学校为师范学校教员所自出,又为教育根本之根本。在前清时,由各省设立,办法不能完全,宗旨或有偏重,断无统一之可言。惟有将高等师范学校定为国立,由中央直辖,无论为校若干,悉以国家之精神为精神,以国家之主义为主义,以收统一之效。现在财政之艰,达于极点,一时辄设多校,国家断断无此财力。本部拟暂设六校,以为统一教育入手办法。”

国民党人在东北策动反袁失败奉天国民党人孙祥夫、刘芝舟、马明远等在大连、长春、公主岭等地设立机关密谋反袁。是日,大连机关遭破坏,马明远被捕遭杀害。7月中华革命党成立后,孙中山派丘丕振赴东北组织武装,策划起义。丘丕振以“东北讨袁军总司令”名义,派人到营口、铁岭、昌图、长春、辽阳、哈尔滨等地策动起义,先后均遭失败。

四川垫江县红灯教彭兴安等聚众六七百人举事攻城,为当地驻军所败。

3月18日约法会议正式召开3月14日,袁世凯公布约法会议当选议员共57名。是日上午10时,约法会议在北京象坊桥前参议院会场举行开幕典礼。实到议员仅44人,马良任会议主席。国务总理孙宝琦代表袁世凯出席并致开会词,略谓:此实全国政治刷新之机,亦即五族人民增进幸福之初步。临时约法束缚政府,使对于内政、外交及紧急事变,无发展伸缩之余地。故特设造法机关,以为根本之解决。会议形式上选举孙毓筠为约法会议议长,施愚为副议长,王式通为秘书长。实际上他们都是袁世凯圈定的。约法会议是政治会议的化身,是以袁世凯政府内定的上层人士为议员的。因此,袁世凯所交议的案件,约法会议都是一致通过。20日,袁世凯向约法会议提出“修改约法大纲七条”如下:(一)临时约法昧于主权不可分割,至流于多头政治之弊,亟应修改,以求主权之统一。(二)临时约法,大总统制定的官制官规,须交议会决议,任命国务员、外交官及缔结条约,须得议会同意,使政府用人行政无活动之余地,亟应修改。此外紧急命令及紧急财政处分,临时约法均无规定,须增加之。(三)临时约法以国务员特为一章外,更设******单行法,是不啻以国务员为政府,且一方又以大总统为行政首长,是以分割为两个之政府,故既定大总统为总揽机关,国务员只有赞襄总统及主管行政事务之职责,不能以国务员为政府。(四)临时约法,参议院权限失于广泛,国会因之以致漫无制限,不知约法施行期间,有立法机关。宪法施行期间,亦有立法机关。二者时代不同,机关权限亦异。约法中之立法机关,其权限应从狭小之规定,方为合宜。(五)应增设咨询机关。(六)会计应增专章,并应预设预算不成立时之救济方法。(七)临时约法规定民国宪法由国会制定,其实国会应产生于宪法,不应先有国会。则民国宪法自应另有造法机关制定。宪法究由何机关起草?何机关审议?及应否召集国民会议?及宪法如何公布?皆须增修。根据此大纲,约法会议推定由施愚、顾鳌、黎渊、程树德、邓熔等七名议员为起草员,开始制订《中华民国约法》。

3月22日北京通俗教育会开讲演会此次讲演会讲授的题目有:破废学之讹传、自由平等之真义、贫之原因、巴黎见闻口述、国民道德、试验理化、风琴歌曲、家庭教育、改良聊斋、清洁与卫生之关系、爱国、实业、公德私德、中国工业衰落之原因、自强等内容。

3月24日英藏擅自划定麦克马洪线英国代表麦克马洪与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夏札背着中国政府代表在印度德里秘密换文,擅自划分中印边界线,即所谓“麦克马洪线”。该线将西藏东南门隅、洛隅、察隅地区约九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归英属印度。

黑龙江护军使朱庆澜以赵尔丰(辛亥革命时被成都军政府处死)无端因乱被戕为由,替赵翻案昭雪。是日,袁世凯竟公然明令******从优议恤。

3月26日安徽定远乡民组织“江淮义侠军”于本日举事,29日攻占县城,31日遭镇压败散。与此同时,合肥广兴集亦有“义侠军”活动。

3月29日北京政府司法部公布《律师甄别章程》该章程共11条。主要规定:所有律师必须重新甄别,方法为复验资格、调查品行经验和考核学识。凡上述三条合格者换给新律师证,准予登陆执行律师职务,反之撤销原发律师证书及其登陆。4月4日,司法部首批发给张知本、伍廷芳、王宠惠等律师证书。

教育部通令各省举办半日学校及教育讲习所。

3月31日袁世凯公布《权度条例》以统一全国度量衡《权度条例》共24条。规定权度分甲乙两种:(甲)营造尺度平制,长度以营造尺一尺为单位,重量以库平一两为单位;(乙)万国权度通制,即国际通用度量衡标准。

袁世凯公布《民业铁路条例》该条例共65条。规定民国人民,集合资本,依本条例之规定所建筑的铁路为民业铁路。铁路公司之组织,以股份有限公司为限。凡铁路之售卖,买主必须具有中华民国国籍。

中英签订《宁湘铁路借款合同》3月初,交通部将皖路收归国有,欲筹商办,拟东由芜湖以达南京、西南由屯溪达南昌,并由南昌接至萍乡、株洲与粤汉铁路连接。适逢英商以法国获得钦渝铁路借款权,遂持机会均等说,要求民国借款修筑此路。是日,交通部与英国中英公司签订800万英镑借款合同。按合同规定,利息为五厘,期限45年,并以该路及一切收入为抵押,总工程师、会计师、车务长均由英人担任。此后中英公司仅垫付50万英镑,即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而中止。

袁世凯公布《平政院编制令》该令共29条。规定平政院直隶于大总统,为行政裁判机关,专门审理行政官吏的违法不正当行为,但法令规定的特别机关不在此限。还规定平政院设肃政厅置肃政使,纠弹行政官吏违反宪法行贿受贿、滥用权威、玩视民瘼的事件。同日,袁世凯令任命汪大燮为平政院院长。7月,经黎元洪举荐周树模接任院长职。4月3日,袁世凯任命庄蕴宽为肃政厅肃政使,4月10日,公布《纠弹条例》14条。

本月白朗军进军陕西3月7日,白朗军过襄阳围攻老河口,次日攻克,歼灭驻军一营;缴获火炮两门,炮弹九十余发,枪弹二,十余万发;焚烧英商亚西亚煤油公司、英美烟草公司及教堂多处。同时,白朗在此召开军事会议,讨论今后的行动方向,鉴于北京政府不断向河南增兵,中原地区不易立足,所以决定避实击虚,伺机入陕。此后,白朗将队伍改编为“公民讨贼军”,又称“扶汉军”,自立为“中原扶汉军大都督”,将队伍分编为前、中、后三军,军下设队。此次会议后不久,白朗发表讨袁宣言,痛斥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指出:“方幸君权推倒,民权伸张,神明华胄自是可以自由于法律范围而不为****淫威所荼毒。孰料袁世凯狼子野心,以意思为法律,仍欲帝制自为,摈除贤士,宠任爪牙,以刀锯刺客待有功,以官爵金钱励无耻,库伦割弃而不顾,西藏叛乱而不恤,宗社党隐伏滋蔓而不思防制铲除,惟日以植党营私,排除异己,离弃兄弟,变更法制,涂饰耳目为事。摧残吾民,盖较满洲尤甚。海内分崩,民不聊生,献媚者乃称为华盛顿,即持论者亦反目为拿破仑,实则吕政、新莽不如其横酷也。朗因是痛心疾首,奋起陇亩,纠合豪杰,为民请命。故号称扶汉。”10日,白朗挥军北上。13日白朗军攻淅川未下,14日破紫荆关,遂在内乡,南召一带活动。3月18日,白朗军万余人由富水关进入陕西境内,接连攻克商南、武关、龙驹寨(今丹风),24日破山阳,30日取孝义(今柞水)。陕西都督张凤翔困守西安,日日向袁世凯告急。袁世凯一面电令豫、鄂两省的赵倜、张联生、张敬尧、陶云鹤等部速向陕西追击;一面又任命军事执法处长陆建章为“西路剿匪督办”,率北洋第七师由北京赴西安,节制中央和地方的十余万军队,对白朗军前堵后追。白朗军进攻汉中因而受阻,于是越秦岭而行。

江苏省教育会出版黄炎培、杨保恒合编的《实用主义小学教育法》。

朱元善在《教育杂志》发表《论复式教授》一文,从文学编制上说明复式教授、合级教授、二部教授之差别和优点,并阐述教授和训育的实效。

范祥善在《教育杂志》发表《一周间之单级教授》,此为江苏省立第一师范附小教员进行单级教授的记录,对该校之教育法,如座位排列,教科分组,课目与时间分配,复习诵读的时间分配等,都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