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年鉴之1913
2921500000042

第42章 国运纪事(18)

11月11日白朗军围攻河南信阳本日袁世凯急电黎元洪,令速调军队驰往镇压。不久北京陆军部调拨奉天一混成团,会同河南陆军一旅及驻湖北第二师2000余人奔赴柳林、信阳,与白朗军接仗。自16日至18日,连续激战三日,袁军终未得手。后白朗军以弹药告罄,乃于18日晚主动向南阳转移。同日,白朗军宋老年、李鸿宾等部克河南宝丰。

11月12日袁世凯下令取消省议会国民党籍议员资格。同日,内务部令京师警察厅将“女子参政同盟会”解散。

11月13日参议院、众议院声明停止开会参议院议长王家襄、众议院议长汤化龙联合发表声明,宣告因两院国民党议员被取去证书,国会不足法定人数,不能开会,于11月14日起停发议事日程。

11月14日袁世凯下令嗣后行政、司法各官吏均应蠲除省界,妙选贤能,前经通令各省民政长不得以本县人充县知事,仍应期在必行。

上午10时,俄国公使库朋斯齐向袁世凯递交国书。下午4时,丹麦公使阿斐列向袁世凯递交国书。

中英订立《清信铁路借款合同》财政总长熊希龄、交通总长周自齐与英国华中铁路有限公司代表梅尔思在北京签订了300万英镑《浦信铁路借款合同》,用于修筑浦口至信阳之铁路。

11月15日上午10时,法国公使康德向袁世凯递交国书,下午4时,美国公使芮恩施向袁世凯递交国书。

11月16日江阴兵变驻守江阴炮台之海军陆战团第一、二营士兵,因不愿奉调开赴福建,加以接连三个月未发饷银,于当晚9时哗变。变兵四出抢劫并焚毁商店、民居甚多,至次晨3时许始返。事后,冯国璋奉袁世凯密电,于28日晨将该团团长郭以廉、副官张寿荣及有关官兵一并处死,继将附近镇压不力之军队尽行解散。12月1日,袁世凯公布枪杀郭以廉、张寿荣等的命令。

11月17日上午10时,比利时公使贾尔牒向袁世凯递交国书。下午4时,日公使山座园次朗向袁世凯递交国书。

众议院质问政府破坏国会众议院议员邓毓怡等194人就政府迫缴国民党议员证书、徽章影响及于国会一事向政府提出质问书。指出民国不能一日无国会,政府无权取消国会议员资格。国民党和国民党议员不能混为一谈,不能因党员违法而取消党。况且,议员资格按《议院法》应由国会组织特别委员会审查。质问书指出,政府借取消国民党议员资格,实际要达到使国会不蒙解散之名,而受解散之实。质问书要求政府于3日内答复,究竟解散国民党有何法律依据?国会是否有存在之必要?

11月19日吴俟升、米振标率部收复被库伦蒙军夺占之大王庙。

11月20日袁世凯令福建民政长张元奇因病辞职,任命汪声玲为福建民政长。

11月23日袁世凯宣布北京解除戒严。

11月25日袁世凯任命沈云沛督办浦信铁路事宜。

11月26日袁世凯令厘定尊孔典礼袁世凯就任总统后,衍圣公孔令贻特地到京致祝,并带来孔氏世谱,阙里圣庙碑揭拓文,以及前代冠服各物。袁世凯接见衍圣公孔令贻并授其一等嘉禾章,并下令厘定尊孔典礼“所有衍圣公暨配祀贤哲后裔膺受前代荣典祀均仍其旧。惟尊圣典祀綦重,应由主管部详稽故事,博考成书,广征意见,分别厘定呈候布行。”

袁世凯令组织政治会议袁世凯本日特派李经羲、梁敦彦、樊增祥、蔡锷、宝熙、马良、杨度、赵惟熙8人为总统代表,并令再由国务总理举派2人,各部总长每部举派1人,法官2人,蒙藏事务局酌量举派数人,合同各省举派代表,组成政治会议,以讨论国家大计。

11月27日袁世凯据新疆都督兼民政长杨增新呈送前清陕甘总督升允自库伦发寄信函一件,檄文一册,图谋内乱,破坏民国,通令京外文武各官及汉满蒙回藏人等所有接到升允文字各地方,毋被煽惑。

11月29日袁世凯令裁撤福建护军使,任李厚基为福建镇守使。

11月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筹备就绪,于本月开学。先招预科生124名。翌年9月开办本科,有英语、历史地理、博物、数学物理四部。此即武汉大学前身。

12月

12月1日袁世凯任命章宗祥为中央高等文官惩戒委员会委员长。

12月2日袁世凯公布《知事任用暂行条例》和《知事试验暂行条例》。两条例详细确定了县知事的任职资格、任免和考核办法。

盛宣怀与日商订借款合同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董事会会长盛宣怀与日本国制铁所及日本横滨正金银行代表在上海签订矿石价值900万日元之预付契约及600万日元之借款两项合同,用于大冶添设熔铁炉,扩充改良汉阳铁厂、大冶铁路电厂及江西萍乡煤矿电厂洗煤所等项。借款分40年偿还,以分批售予制铁所头等铁矿石1500万吨及生铁800万吨抵债。

12月3日参议院质问政府破坏国会参议院议员张其密等61人为取消国民党籍议员400余人致使国会不足法定人数不能开会一事向政府提出质问书,要求三日内明白答复。质问书包括四项内容。(一)依据《临时约法》和《议院法》,议员有言论、表决之自由,对外不负责任,议员资格审查及惩戒,均由议院行使。政府以命令取消议员,有何法律依据?(二)如果议员谋乱,可依示逮捕,而不逮捕则为无内乱之罪,那么禁其到院有何法律依据?(三)政府以命令取消议员,未经议院议决除名,而政府也未得议院通知就命令递补议员,是否合法?(四)政府以非法手段使国会不能开会,又不想承担取消国会之名,究竟是何居心?

12月4日上午10时,英公使朱尔典向袁世凯递交国书。下午4时,荷兰公使贝拉斯向袁世凯递交国书。

12月5日袁世凯令福建都督孙道仁“来京面陈事件”,任命刘冠雄暂兼代领福建都督。

12月8日大理兵变遭唐继尧镇压杨春魁率云南大理哥老会及驻军2000余人,声称“奉孙文、李根源等命令,二次革命”,发动武装起义,杀统兵官10余人,据大理、下关,成立同盟会独立总机关部和迤西总司令部,以杨春魁为云南独立同盟军迤西总司令,宣布脱离袁世凯,即日独立。后又攻占邓川、宾川、水平、盐丰等县。云南都督唐继尧派兵镇压,23日,大理陷,杨率部突围,25日被政府军纵火烧死。27日,袁世凯令:“该督等调度有方,各将士奋勇出力,就地绅民亦复深明大义,旬日之间立复重镇,洵堪嘉奖。”29日,袁复令奖励各有功人员。

12月9日袁世凯任命刘玉麟为驻英公使,陆宗舆为驻日公使,唐在复为驻荷公使,高而谦为驻奥公使。

12月10日袁世凯令兼领湖北都督事黎元洪因公来京,任段祺瑞暂兼代领湖北都督事。

袁世凯令驻荷公使魏宸组、驻意代表吴宗濂开缺回国,另候任用。

12月12日袁世凯任命李经羲为政治会议议长并特派杨士琦、饶汉祥为政治会议委员。李经羲(1860~1925年),安徽合肥人。字仲仙,一字仲宣、仲轩。李鸿章侄。以优贡捐为道员,历任四川永宁道、湖南盐粮道、湖南按察使、福建布政使、云南布政使。1901年(光绪27年)起,先后任河南、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巡抚。1909年(宣统元年)经张之洞保荐,被授为云贵总督。1911年云南独立时逃往上海。1913年2月,与王芝祥、于右任等在北京组织“国事维持会”,本日被袁世凯任为政治会议议长。

袁世凯令准署湖北民政长饶汉祥辞职,任吕调元署湖北民政长。

袁世凯令****前湖南都督谭延,仍褫其陆军上将衔。

12月13日袁世凯以“各军界警界近仍有入党之事”,再令严禁军人入党。“凡各军警官长等,务宜本身作则,未入者必为屏绝,已入者即声明脱离,并严约所属人等一体遵照。”

清光绪皇帝和隆裕太后入葬崇陵。袁世凯特派赵秉钧、梁启超等8人的往致祭。******通电各省本日一律下半旗,教育部并通告京中各校均停课一日。

12月14日袁世凯任命张国淦为政治会议副议长,顾鳌为政治会议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