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黄河北去
2897800000004

第4章 发展抓项目是个硬道理(1)

(2004年5月)

发展是硬道理;项目是发展的载体,发展抓项目当然也是硬道理。各级领导干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善于抓项目是履行职责的必然要求。实践使我们体会到,谋求经济社会的更快更好发展,不懂得抓项目是无知,不会抓项目是不称职,不去抓项目是失职。

一、求发展要落实到抓项目上,不懂得抓项目就是无知

对“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许多同志的认识是明确的。但对求发展必须抓项目,则有一些同志缺乏应有的思考和实践。领导干部要能很好落实第一要务,就必须真正懂得抓项目与求发展的关系,牢固树立项目意识,真正把抓发展的着力点放到抓项目上。

(一)抓项目是求发展的基本内涵

项目与发展,从静态看,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从动态看,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项目是发展的具体体现,发展是项目的不断积累。正是一个个项目的建成和运营,推动了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经济结构的不断改善和社会面貌的不断变化。项目建设关系发展全局,关系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水平,没有项目的支撑,发展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们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一方面,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市场调节这只“无形之手”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又需要政府宏观调控这只“有形之手”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无论是市场调节还是宏观调控都离不开项目。从国家宏观政策看,国民经济计划的制定以项目为基础,产业发展的引导靠项目来体现,税收、财政、金融政策对经济的调控针对的都是项目。从市场主体活动看,企业的产生、形成、发展、壮大,都是通过项目论证、实施、管理、经营来完成的。换句话说,一个企业就是一个项目,抓好项目就是办好企业。从政府履行职能看,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都是通过项目的建设、管理、使用来实现的。由此可见,一切发展都必须以项目为起点,靠项目去体现。“发展抓项目”,抓住了要害,抓住了关键。

(二)抓项目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是讲发展、求发展、有发展;不能离开发展谈发展观,也不能离开项目谈发展观,应该把抓项目视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我们对抓项目的认识,不能仅仅理解为抓经济建设项目、生产经营性项目,还应包括抓文化、教育、卫生、科技、体育等社会事业项目和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等能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项目。我们在项目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不仅要重视物质文明建设,而且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注重项目的数量和规模,而且要注重项目的质量和效益;不仅要体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要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不仅要考虑眼前的发展,而且要考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三)抓项目是加快发展速度的现实选择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对经济后发地区而言,投资对加快发展的作用尤为重要。投资必须通过项目来实现,抓项目就是抓投资,这就是我们提出发展抓项目的根本理由。近年来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公共投资来充当先行资本,带动社会投资跟进,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我们欠发达地区,无论是改革开放以来还是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走的都是一条投资拉动型的路子。而且,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不仅决定我们的发展速度,同时也决定经济发展的质量。从白银市的实践看,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通过抓项目来扩大投资,进而增加产出。2002年初市第五次党代会上,我们提出了“一快三翻三提高”的目标,其中“三翻”就是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和非公有制经济总量五年内分别翻一番。在具体工作中,我们突出项目建设,在地方工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等广泛领域,通过招商引资上项目,对老企业实施技改上项目,发动民营经济上项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两年就实现了翻一番的目标,2002年和2003年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分别达3.6个和3个百分点。今年第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倍,生产总值增长15%,比上年同期提高3.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34%,市及市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长39.6%,新上项目的效益开始显现出来。由此可见,抓发展必须抓项目,有项目才会有投资,有大投资才会有大发展。

(四)抓项目是积蓄发展后劲的坚实基础

项目不仅推动着当前的快速发展,而且更为长远发展积蓄着基础后劲。迄今为止,支撑甘肃包括白银经济大局的仍然是20世纪中后期建成和改造的一些大型项目。如兰炼、兰化成为重化工业的支撑,白银公司、金川公司、酒钢等成为冶金工业的支撑,靖远电厂、刘家峡、盐锅峡等成为电力工业的支撑,景电、引大人秦、疏勒河开发等成为农业的支撑。这说明,今天的发展水平体现着过去项目的后劲,未来的发展水平更有赖于今天项目的后劲。白银近年实施了一大批建设项目,但真正能够带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关联度大、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还比较少,尤其是能够推动结构转型、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工业大项目更少。我们必须更加注重对未来发展有奠基作用的重大项目,特别要认真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工业项目的发展作为重点,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传统支柱产业的改造提升、新兴特色产业的做大做强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培育等方面。通过建设一批对未来发展有影响力的好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五)抓项目是吸纳社会就业的必然要求

实现充分就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目前,白银有4.7万城市人口需要就业和再就业,列人国家政策性破产的16户企业有6.9万人需要分流安置,城镇每年有近万人的新生劳动力需要就业,农村每年约有10万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我们在较长时间内,将面临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新增劳动力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三重巨大压力。解决就业问题的核心是开拓出新的更多的就业岗位,而开拓新的更多的就业岗位还是要靠抓项目。据对白银市近两年新投产的65户工业企业不完全统计,共吸纳就业7800多人,成为城市就业与再就业和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最主要途径。可见办成一个项目比我们开十个专门的就业会议都管用。今后,务必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尽快新上一批工业项目,催生一批新企业增加就业;大力发展一批非公有制经济项目,鼓励和引导大批劳动力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就业;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开发大批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通过实施项目建设带动建筑行业发展,吸引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务工就业。解决就业问题,无论从当前看,还是从长远看,只有从抓项目人手,才能广开就业门路,拓展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

二、抓项目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不会抓项目就是不称职

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抓项目更不例外。

(一)制定发展计划要有具体项目做支撑

从1956年至今,我国已经制定和实施了十个五年计划。没有这十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就没有新中国建设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分解开来看,虽然全国不同地区在不同时期都在制定和实施发展计划,但发展绩效则存在很大差异。究其原因,除了环境条件的优劣而外,一个重要方面是有些计划大而无当,没有与具体的项目联系在一起。一些地方和部门乐此不疲地制定这样那样的计划,这些计划有宏伟的目标和壮美的蓝图,甚至也有分门别类的产业重点,但因为没有相应的项目,计划显得空洞苍白,往往最终被束之高阁,化为泡影。这清楚不过地说明,没有相应项目支撑的计划就是一纸空文,对实践没有任何指导作用。这就要求我们突出项目在各类计划、规划中的地位。明年将制定“十一五”计划,我们应当及早筹划,切实把计划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制定计划既应包括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财政收支、固定资产投资这类综合性的指标,也应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产业重点,更应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西部开发重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把发展目标、产业方向建立在有论证、可实施、能见效的许许多多的具体项目上。

(二)变思路为现实要论证储备一批好项目

每谈及发展,人们都无不先要考虑发展思路。其实,思路变为现实必须要靠项目;好的思路本身就包含了相应一系列好的项目。在与非公有制业主的座谈中,在与市外投资商的洽谈中,我们了解到,他们深感困惑的并非资金,而是缺少能够赚钱的好项目。我们白银市提出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全面加快工业化进程,这无疑是正确的。因为白银立市的基础是工业,目前改革的难点在工业,未来发展的希望也必然靠工业。而要把这一思路变为现实,就应从白银实际出发,超前谋划,论证、储备一批好的工业项目,以项目来吸引人才、资金和技术。为此,我们要围绕有色金属工业的提高、延伸、转型,围绕煤电能源工业的开发、联营、转化,围绕化学建材工业的精细、新型、循环,围绕加工制造业的盘活、催生、拓展,围绕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培育、壮大,广泛论证储备一批好项目、大项目。做好这项工作,需要相当的专业技术知识,许多工作要由专门人员来做。我们白银市已经决定成立项目专家委员会,从市内外选聘40位专家,分为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电子机械、医药食品和农业等6个专家组,开展项目咨询工作。我们要充分发挥项目专家委员会的作用,把项目工作做实、做精、做新,切实论证、储备一批能够支撑白银未来发展的好项目。

(三)融通资金是实施项目至为关键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