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理性的光芒
2891300000058

第58章 西部大开发要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与农民利益的关系(2)

文明人走过地球表面,足迹所到之处留下一片荒地。生态环境与农民利益的演变,实际上是以生态环境的牺牲让步于农民利益的过程。鉴于森林是人类的襁褓,是陆地上最大生物生产基地。我们就用森林的演变为主线来分析生态环境与农民利益的演变。人类的历史约170万年~200万年,人类发展农业生产的历史不过几千年,但自人类开始发展农业之日,就成为森林开始日减之时。历史上甘肃曾经是个森林茂密、生态环境良好、宜耕宜牧的富庶地区。而今,甘肃已变为少林的省份,而且天然森林还在日趋减少,已成为最令人忧虑的生态问题。故纵观全貌,甘肃森林变迁的历史就是一部农业人口不断增长,农耕区不断扩大,农民利益与之相争锋的历史。其间有森林的急剧破坏,也有暂时的恢复,但总的趋势是螺旋式的下降,愈是近代,破坏愈快、愈严重。这是因为,人类向大自然索取财富的规模和步伐随着社会文明的每一进步而加大。且每一步之间的加大速度都高得惊人。以农耕区的扩展和人口增长为线索,历史上甘肃森林的变迁大体经历了7个时期的变化。

(一)历史上的演变。①战国前森林的原始状态;②秦、西汉时期森林的第1次大破坏;③东汉、魏、晋、南北朝前半期森林的相对恢复期;④北魏至隋朝酝酿着森林的第2次大破坏;⑤唐、宋朝森林的第2次大破坏;⑥金至清初的森林第3次大破坏;⑦清乾隆年间至民国末年的森林严重破坏。

战争的摧毁、毁林开荒、森林火灾、大兴土木及不合理采伐等因素,使得甘肃原始森林几乎殆尽,只有白龙江上游、洮河上游、祁连山等几片人迹罕至处。甘肃已成为气候失调、水土流失严重、旱涝风沙灾害频繁发生、生态环境恶性循环地区。

(二)新中国半个世纪的演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50年来,从统计报表上来看,生态环境与农民利益总的趋势都是改善和增长的,但从实际来讲,农民利益增长是不容置疑的,而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发展则是值得怀疑、大打折扣的。

1.农民利益的演变。从上表可知,除人均占有耕地总趋势是下降的外,粮食、收入及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农村人口等农民利益主要代表指标都是增加的,说明50年来农民利益总体是增长的。而这种增长是以农业为主,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为此,我们着重分析生态环境的演变。

表3.1甘肃农民利益演进表

┏━━━━━━━┳━━━━━┳━━━━━┳━━━━━┳━━━━━┳━━━━━┳━━━━━┳━━━━━━┓

┃ 指标 ┃单位 ┃1949年 ┃1958年 ┃1966年 ┃1980年 ┃1990年 ┃1999年 ┃

┣━━━━━━━╋━━━━━╋━━━━━╋━━━━━╋━━━━━╋━━━━━╋━━━━━╋━━━━━━┫

┃人均占有耕地 ┃亩/人 ┃ 5.72 ┃ 5.26 ┃ 4.63 ┃ 3.27 ┃ 2.81 ┃ 2.08 ┃

┣━━━━━━━╋━━━━━╋━━━━━╋━━━━━╋━━━━━╋━━━━━╋━━━━━╋━━━━━━┫

┃人均占有粮食 ┃公斤/人 ┃234.96 ┃ 305.76 ┃ 259.67 ┃ 302.0 ┃ 370.57 ┃ 403.2 ┃

┣━━━━━━━╋━━━━━╋━━━━━╋━━━━━╋━━━━━╋━━━━━╋━━━━━╋━━━━━━┫

┃ 粮食亩产 ┃公斤/亩 ┃ 52.09 ┃ 73.78 ┃ 62.52 ┃ 111.68 ┃ 159.20 ┃ 186.65 ┃

┣━━━━━━━╋━━━━━╋━━━━━╋━━━━━╋━━━━━╋━━━━━╋━━━━━╋━━━━━━┫

┃ 农民人均 ┃ ┃ ┃ ┃ ┃ ┃ ┃ ┃

┃ ┃ 元 ┃ 55.34 ┃ ┃ 77.38 ┃ 153.41 ┃ 430.99 ┃ 1412.98 ┃

┃ 纯收入 ┃ ┃ ┃ ┃ ┃ ┃ ┃ ┃

┣━━━━━━━╋━━━━━╋━━━━━╋━━━━━╋━━━━━╋━━━━━╋━━━━━╋━━━━━━┫

┃ 国内生产 ┃ ┃ ┃ ┃ ┃ ┃ ┃ ┃

┃总值中第一 ┃亿元 ┃8.66 ┃ 9.26 ┃ 6.78 ┃ 16.46 ┃ 64.06 ┃ 191 ┃

┃产业增加值 ┃ ┃ ┃ ┃ ┃ ┃ ┃ ┃

┣━━━━━━━╋━━━━━╋━━━━━╋━━━━━╋━━━━━╋━━━━━╋━━━━━╋━━━━━━┫

┃ 农村人口 ┃ 万人 ┃876.75 ┃1110.6 ┃1178.3 ┃1630.8 ┃ 1852.8 ┃2021.14 ┃

┗━━━━━━━┻━━━━━┻━━━━━┻━━━━━┻━━━━━┻━━━━━┻━━━━━┻━━━━━━┛

2.生态环境(森林)的变化。林业行政部门统计的数字与人们在现实当中的印象大相径庭。就连在西安召开的2000年全国科协学术大会上中国林业科学院院长******在题为《现代林业与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报告中介绍,进入90年代以来,通过实施东北、西北、华北防护林体系,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等十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使全国森林覆盖率从12.3%提高到16.55%,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人工林保存量最大的国家。建立了132处自然保护区。(见《经济日报》2000.9.17)试想,生态环境改善中起着涵养水源、防止土壤流失、保护农田等三大作用的森林如果得到恢复性增长,覆盖率显著提高的话,为什么接二连三的发生1997年的大早、1998全国性水灾(长江、松花江流域尤为严重)、1999年春夏的北方沙尘暴呢?

50年来,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的法规措施,植树造林的规模史无前例,成绩无疑是巨大的。但是,无庸讳言,我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还存在许多片面之处,政策上又有不少失误,加之人口剧增,因而生态环境(尤其森林)破坏未能停止下来。比较突出的是1958年的大炼钢铁、****前期和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三个时期。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广度和深度都异乎寻常的增大。城市和工业交通的迅速发展,对森林资源和自然环境冲击之大也是从未有过的。由于缺乏经验,仅把森林当作原料的来源看待,忽视了它的防护和社会公益作用。不顾一切地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采伐。全省每年资源消耗量达407万立方米,超过生长量45万立方米。

另一个问题是人口增长过快。50年来,甘肃人口净增1500万人,尤其是1950—1958年,9年净增313.03万人,1962—1973年,12年净增531.32万人,平均递增率均在3%以上。面对与日俱增的人口压力,又片面地将解决吃饭问题的出路寄托在单一种植业的发展上。而粮食生产又偏重于外延的扩大耕地面积。1949—1957年,全省耕地面积由252万公顷增加到381万公顷,增加129万公顷,较之西汉到清初两千年开垦的面积还大。陇南山地和黄土高原凡是能开垦的土地都开垦了。即使如此,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仍然直线下降,由1949年5.72亩降为1999年的2.08亩。人口与土地的矛盾大大加快了天然植被的消亡。此外,由于缺乏燃料,如此密集的人群向森林索取能源,每年要烧掉立木123万立方米,森林的确难以承受。加上1958年大炼钢铁,组织几万人上山砍树破坏了大批林木,紧接着三年困难时期大办农场,以粮为纲,乱垦了大批草原荒地,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破坏。包产到户、生产关系的调整释放、管理不当及松懈,大量的人工林被毁。如武山县的覆被率由1949年36.6%,下降到1980年的15.2%。该县80年代开始森林面积平均以每年一公里以上速度迅速由南向北消亡,到90年代已见不上象样的林子。一些地区常困于局部利益和短期行为,对毁林事件制止不力、处理不严,所以森林资源损失严重。据1979年调查,全省30年共毁林30万公顷,仅子午岭一个林区,就毁林15万公顷,出现了毁林大于造林、消耗超过生长的反常现象。

恣意向森林索取财富使我们受到自然界的严重报复。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日渐枯竭,人类无法须臾离开的自然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脆弱的自然生态平衡正朝着不利于人类的方面逆转,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现实。

三、西部大开发中要正确处理生态环境和农民利益的关系

在西部大开发中,以退耕还林(草)为中心的生态建设要注重吸取基层好的经验,着重解决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把好政策落实到实处,兼顾和保护农民的利益,使之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一)必须把解决农民吃饭、花钱作为退耕还林(草)、生态建设工作的核心来对待,处理退耕还林、结构调整和粮食安全的关系。几十年森林砍伐、植被破坏的一个直接原因就是群众把以林木换粮、换钱作为主要经济方式来维持生活,维护自己的利益。也就是说农民群众的粮钱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导致毁林开荒、损公利己。退耕还林(草)能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要达到山川秀美,只有妥善为农民解决了吃、烧、用钱的问题,用另外的方式弥补了农民来自草木方面的效用才可以。

国家的粮款补贴自然是近期解决办法,但从长计议,一是要提高退耕地之外耕地的单位生产率和效益。各级政府在政策引导、科技信息服务上下功夫,林粮、林草、林药、粮菜间作,立体栽培,把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发展特色经济作为县乡各级干部能否履行“三个代表”思想来衡量,在把退耕还林(草)工作纳入目标考核的同时,也要把保证退耕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不下降作为考核县、乡干部的主要依据,组织、人事部门的年终考核干部拟加入退耕区农民的打分项,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为评价干部的重要标准。

二是要纠正“重退轻还”的倾向,在“还”字上大做文章。在下达退耕计划时要作反向思维,要以能还得上来确定退得下,还的经济、生态效益要抵得过退的经济效益,要避免“退上的硬任务,大呼隆,还上的软指标,小声气’,绝对不能允许几百亩、上千亩退下来的地还不上而荒芜,引发新的伤农、坑农事件。要不拘形式,调整思路,还树、还草、还药、还多年生特种经济作物(如庆阳黄花),只要有固土保水生态作用的都可以还,提高退耕地效益。

三是广开就业增收门路,把提高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西部大开发,要把农村大开发、农民参与大开发提上议事日程,避免已有的重城轻乡的问题,各级政府要为更多的农民工创造条件,使其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要在项目的引进、资金的投放上考虑到农村的发展,增加打工收入,没有农村的开发,没有农村的工业化,没有小城镇的发展,西部大开发是不全面的。

(二)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抓紧各项政策的落实到位,处理好好政策和农民实际得利的关系。粮款补贴、减免税费、长江流域补贴粮、苗木补助费等一系列政策的不到位或不及时到位已引起广大群众和基层干部的不满,影响到政府形象和号召力,影响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进而会影响农村的稳定。政策的到位与否是关系退耕还林(草)政策能否执行下去的大事,决不可掉以轻心。抓落实,刻不容缓。

(三)加强长远规划与近期规划的有机结合,科学规划与土法上马相结合,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处理好退耕还林与山川秀美的关系。退耕还林(草)工作的目标就是林草覆盖率和成活率的提高。长远规划的重点要放在荒山荒坡的绿化,即“啃骨头”上,近期计划可把重点放在退耕还林(草),即“吃肉上”,整个重点应该是啃骨头,因为骨头多而肉少。全省25度以上坡耕地只占国土面积的1%~2%,而90%以上荒山荒坡不绿化是改变不了生态环境的。把“退一还二还三”的政策严格执行下去,向中央建议设立生态建设基金,争取东部黄河、长江流域的省份按国民生产总值一定比例拿钱支援西部的生态建设,荒山荒坡造林种草的补贴可由东部省出。按照对等补偿原则这也是合情合理的,因为解放以来西部是东部的原材料供应基地,西部以无偿或低价支持了东部的经济建设,发展起来的东部到了应该有回报、反哺西部的时候了,西部生态环境好了,也有利于中东部经济的发展。调查中发现,各县乡照抄照搬执行省上要求的多,尤其在工程造林方面,而因地制宜创造性地执行政策的少,如工程造林基本上是按省上的文件要求办,怕的是不验收,而在林草、林粮、林药兼作上,栽树种草方法能土法上马,事半功倍的几乎没有。建设林业部门在验收时,不要苛求工程造林和规划标准,要给基层一定的余地,只要是结合当地实际,造了林活了树的都可以算,真正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实践工作。

在树种的选择上,要根据财力可能优质普通相结合。经济林、用材林的种苗要优质的;防护林、生态林价钱便宜又易活的土生树种,如沙棘、柠条、刺槐等可以广为栽种,先绿起来,再改造。全面追求优质种苗,有的地方每亩种苗费达200元,花钱太多效果不佳。

(四)处理好承包权、使用权和受益权三者之间的关系。各地政府要明确农民的各种权益。

作者单位:甘肃省统计局农调队

省委党校第35期省直处长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