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景泰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
2890000000003

第3章 唐新泉军(守捉)考(2)

开元初,杨执一为凉州都督、河西节度使。张说《赠户部尚书河东公杨君神道碑》云:“公讳执一,……诏征为凉州都督,兼左卫将军,河西诸军州节度、督察九姓、赤水军等大使。公富以农政,和以师律。彰信蕃部,赫怒军容。断匈奴之臂,碛路安而不警;张汉家之掖,雪山开而无寇。遂摄御史中丞,玺书劳俫,缛赏稠叠。又牧原州,未发,复授凉州都督,改右卫将军,使悉如故。”[清]董诰等《全唐文》卷229张说《赠户部尚书河东公杨君神道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1月,第3册,第2312页。这表明,在开元初年,后突厥汗国已不再像武则天时期那么强大并且经常南下入寇,在新泉军所在的河西道境内,这时已是“碛路安而不警”。尤其重要的是,在新泉军降为新泉守捉的前一年,穷兵黩武、年老昏聩的默啜可汗去世了。史载开元“四年,默啜又北讨九姓拔曳固,战于独乐河,拔曳固大败之。默啜负胜轻归,而不设备,遇拔曳固迸卒颉质略于柳林中,突出击默啜,斩之,便与入蕃使郝灵荃传默啜首至京师”。《旧唐书》卷194上《突厥传上》,第16册,第5173页。默啜一死,其诸子、弟及亲信被前任可汗骨咄禄之子阙特勤诛杀略尽。由于在开元初年后突厥所辖各部落纷纷叛离默啜、归顺唐朝,加上716年默啜去世这一重大变故,后突厥势力从此大衰。因此之故,唐朝也于次年(717)裁撤边兵,降新泉军为新泉守捉。

717年新泉军降格为新泉守捉这一点,也为《大唐六典·尚书兵部》如下记载所证实:

天下之节度使有八:……其四曰河西节度使,其统有赤水、大斗、建康、玉门、墨离、豆卢六军,新泉守捉、甘州守捉,肃州镇守三使属焉。[唐]李隆基撰、李林甫注《大唐六典》卷5《尚书兵部》,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年6月,第120~121页。

与前揭武周时期凉州都督辖下的5军相比,此时河西节度使新增了玉门军(开元六年置)、大斗军(开元十六年置),但却少了新泉军,降为新泉守捉,总共有6军。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新唐书·兵志》对新泉守捉的记载,其隶属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云:

朔方经略、丰安、定远、新昌、天柱、宥州经略、横塞、天德、天安军九,三受降、丰宁、保宁、乌延等六城,新泉守捉一,曰关内道。赤水、大斗、白亭、豆卢、墨离、建康、宁寇、玉门、伊吾、天山军十,乌城等守捉十四,曰河西道。……此自武德至天宝以前边防之制。《新唐书》卷50《兵志》,第1328~1329页。

通过上引史料文字可以看出,新泉守捉的隶属关系,已从河西道凉州改属于关内道。其次,虽然新泉守捉被割隶于关内道,但河西道所辖军、守捉的总数却有了显著的增加。对比前引《大唐六典》所载“河西节度使,其统有赤水、大斗、建康、玉门、墨离、豆卢六军,新泉守捉、甘州守捉”,可知在6军的基础上又新增了白亭、宁寇、伊吾、天山四军,变为10军。白亭军如前所论,在天宝十四载(755)从守捉升格为军。宁寇军,据《唐会要》卷78《节度使(每使管内军附)》、《新唐书》卷40《地理志四》,直到天宝二年(743)才设置,此前称同城守捉。伊吾、天山二军,地在西域,据《旧唐书》卷40《地理志三》记载,“开元中(713~741)置”。不过关于这两军的始置时间,其他史籍记载有异,如《元和郡县图志》卷40《陇右道下》、《新唐书》卷40《地理志四》记伊吾军置于景龙四年(710),天山军置于开元二年(714);《唐会要》卷78《节度使(每使管内军附)》记置伊吾军时间同《元和郡县图志》、《新唐书》,天山军则置于贞观十四年(640)。守捉虽然去掉了新泉守捉,但总数却从原来的2个骤增至14个,这表明开元后期唐朝加强了河西地区防御吐蕃的军事力量。再次,“此自武德至天宝以前边防之制”一语在时间上有问题,如前揭新泉守捉置于开元五年(717),故非自唐初武德时起;又宁寇军、白亭军置于天宝年间,亦非天宝以前之制。

《册府元龟》卷992《外臣部·备御五》收录有开元十五年(727)十二月唐玄宗的一篇制文,主要是调集陇右、河西、关内、朔方诸道军队共12万人,防御吐蕃。制文中云:“……朔方取健儿弩手一万人,六月下旬集会州下,十月无事,便赴本道。候贼所向,贼于河西下,即令陇右兵取川过,朔方合兵取新泉过,与赤水军合势邀袭。”[北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992《外臣部·备御五》,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6月,第12册,第11654页。《全唐文》卷23元宗皇帝《命备吐蕃制》亦收录了此道制文,但不系年月,第1册,第265~266页。从制文看,如果吐蕃军队从河西东下,唐朝就命令陇右军队经过川(在今青海门源县),翻越祁连山北上;朔方军队经过新泉,沿着腾格里沙漠南缘西向进发;与河西节度使所属的赤水军合围夹击。这里的“新泉”与“川”对举,都是地名。我们不好判断这里出现的“新泉”,其所军事机构究竟是新泉守捉,抑或是新泉军?因为在开元后期,新泉守捉又重新升格为新泉军。

开元二十三年(735)“冬,十月,戊申,突骑施寇北庭及安西拨换城”,《资治通鉴》卷214《唐纪三十》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第15册,第6812页。唐玄宗命令安西、河西、朔方诸道军队,联合大食,合击突骑施。中书令张九龄奉敕撰写《敕河西节度牛仙客书》,中云:

宜密令安西征蕃汉兵一万人,仍使人星夜倍道,与大食计会,取叶护勃达等路入碎叶;令王斛斯自领精骑,取其家口,河西节度内发蕃汉二万人,取瓜州比高同伯帐路西入;仍委卿简择骑将统率,仍先与西庭等计会,克日齐入。比已敕朔方军西受降城、定远城及灵州,兼取大家子弟,并丰安、新泉等军,共征二万,于瓜州、北庭招托,就中简择骁健五千人先入,直赴北庭,从瓜州宜给一月熟粮;若至北庭,粮贮可支五年以上。凡此诸道征发,并限十二月上旬齐集,西庭等州,一时讨袭。时不可失,兵贵从权。破虏灭胡,必在此举,卿可火急支计,无失便宜。今故使内侍程元宗催遣兵马,一一口具。秋气渐冷,卿及将士百姓已下并平安好,遣书指不多及。《全唐文》卷284张九龄《敕河西节度牛仙客书》,第3册,第2885页。

据吴廷燮考证,牛仙客于开元十七年(729)至二十四年(736)出任河西节度使,在开元二十三年(735)条下引张九龄《曲江集·敕四镇节度王斛斯书》亦云:“苏禄忘我大惠,敢作寇雠,已敕河西节度使牛仙客,令河西于诸军州简练骁健五千人,相续发遣。”吴廷燮《唐方镇年表》,第3册,第1218~1220页。此敕书又见《全唐文》卷284张九龄《敕四镇节度王斛斯书》,第3册,第2898~1899页。《敕河西节度牛仙客书》中提到朔方军诸部队,“共丰安、新泉等军,共征二万”,开赴北庭。这份敕书称新泉为军,可证新泉守捉至晚在735年又已升格为新泉军了。很显然,此时新泉军属关内道朔方节度使管辖,与新泉军相并列的“丰安军,在灵州西黄河外百八十里,管兵八千人,马千三百匹。定远城,在灵州东北二百里黄河外,管兵七千人,马三千匹。西受降城,在丰州北黄河外八十里,管兵七千人,马千七百匹”。《旧唐书》卷40《地理志三》,第5册,第1386页。则表明新泉军此时已脱离河西道,而改属于关内道朔方节度使。

三、天宝元年(742)新泉军是否回隶于河西道?

——《资治通鉴》中天宝元年新泉军史料的质疑与讨论

上节虽已论述了在开元后期新泉已从守捉升格为军,并从河西道改隶于关内道朔方节度使;但是,《资治通鉴》卷215却有一条天宝元年(742)新泉军隶属于河西节度使的史料。该史料列举了此年唐朝设于边境地区的10节度、经略使,其中关于河西节度使条云:

河西节度使断隔吐蕃、突厥,统赤水、大斗、建康、宁寇、玉门、墨离、豆卢、新泉八军,张掖、交城、白亭三守捉,屯凉、肃、瓜、沙、会五州之境,治凉州,兵七万三千人。

胡三省对诸军、守捉皆作注释,司马光《资治通鉴》及胡氏注文应抄自于《旧唐书·地理志一》,所统八军、三守捉及管兵人数皆同。《旧唐书·地理志一》惟宁寇军漏载管兵人数。对于《旧唐书》、《资治通鉴》所记的8军、3守捉,其他诸书记载有异,如:《通典》所记为8军、4守捉,多出一乌城守捉;《元和郡县图志》所记为9军、2守捉,将白亭守捉更为白亭军,但在排序上却又将白亭军列在张掖守捉、交城守捉之后。其中关于新泉军注云:“新泉军,在会州西北二百里,管兵千人。”《资治通鉴》卷215《唐纪三十一》玄宗天宝元年(742)及胡三省注,第15册,第6848页。

值得注意的是司马光将这条史料系于天宝元年(742)。如果司马光对这一史料及其系年不误的话,从河西军队“屯凉、肃、瓜、沙、会五州之境”一语观之,新泉军及其所属之会州又从关内道朔方节度使回隶于河西道。

下面首先来辨析一下这条史料的准确性。

第一,《资治通鉴》所记河西节度使所统之军是有问题的。根据《唐会要》卷78《节度使(每使管内军附)》及《大周沙州刺史李无亏墓志》的记载,可知河西节度使下辖诸军及其始置年代如下:《唐会要》卷78《节度使(每使管内军附)》,下册,第1428页;王团战《大周沙州刺史李无亏墓及征集到的三方墓志》,载《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1期,第22~25页。

军名始置年代备注

赤水军武德二年(619)

新泉军大足元年(701)开元五年(717)降为守捉,至晚在开元二十三年(735)回升为军。

大斗军开元十六年(728)

建康军证圣元年(695)

宁寇军天宝二年(743)

玉门军开元六年(718)《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陇右道下》“凉州”条作“武德中杨恭仁置”。

墨离军武德(618~626)初

豆卢军载初元年(690)之前《唐会要》记载神龙元年(705)始置军,而《大周沙州刺史李无亏墓志》证明在载初元年(690)已置军。

白亭军天宝十四载(755)正月三日

由上表知,赤水、新泉、大斗、建康、玉门、墨离、豆卢等7军在天宝元年(742)建置为军,而宁寇、白亭二军则尚未设军。《唐会要》卷78云:

“宁寇军,旧同城守捉,天宝二年五月五日遂置焉。”《唐会要》卷78《节度使(每使管内军附)》,下册,第1428页。《新唐书·地理志四》“甘州张掖郡”条删丹县下注文亦云:“有宁寇军,故同城守捉也,天宝二载为军。”《新唐书》卷40《地理志四》,第4册,第1045页。按,唐玄宗于天宝三年(744)正月丙申改年为载的,故《新唐书》称天宝二载不确,应如《唐会要》称天宝二年为是。由此可见,宁寇军是到743年才由原来的同城守捉升格而成的。因此,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卷215中将河西节度使统辖包括宁寇军在内的8军系于天宝元年(742),是错误的,实际上应为7军。

第二,《资治通鉴》所记河西节度使所统之守捉是正确的。据《新唐书·兵志》记载,河西节度使统辖“乌城等守捉十四”,《新唐书》卷50《兵志》,第5册,第1328页。今据《大唐六典》、《通典·州郡典二》、《元和郡县图志》、《旧唐书·地理志一》、《新唐书·地理志四》、《唐会要》、《资治通鉴》卷215等史籍考得河西节度使下辖诸守捉如下:

守捉名备注

甘州守捉(张掖守捉)《大唐六典》作“甘州守捉”;《通典》作“张掖郡守捉”;《通典》、《元和郡县图志》载其在凉州西500里,管兵6000多人、马1000匹;两《唐书》、《资治通鉴》载其在凉州南200里,

《旧唐书》卷38《地理志一》作“在凉州南二[百]里”,脱一“百”字。第5册,第1386页。

管兵500人。

乌城守捉除《通典》、《新唐书》外,他书无载。在凉州南(一作“东南”)200里,管兵500人。

交城守捉除《大唐六典》、《唐会要》外,诸书皆载之。在凉州西200里,管兵1000人。

白亭守捉大足元年置白亭守捉,天宝十四载(755)正月三日改名白亭军。《大唐六典》无载,《通典》、《旧唐书》、《资治通鉴》作“白亭守捉”;《元和郡县图志》、《唐会要》作“白亭军”;《新唐书》作“白亭军,本名白亭守捉,天宝十四载为军”。在凉州西北500里,管兵1700人。

新泉守捉大足元年(701)置新泉军,开元五年(717)降为新泉守捉,至晚在开元二十三年(735)回升为新泉军。《大唐六典》作“新泉守捉”,他书皆作“新泉军”。在凉州东400里,管兵1700人(一作1000人)。

赤水守捉(赤水军守捉)《新唐书》作“大斗军,本赤水守捉,开元十六年为军”;《元和郡县图志》作“本是赤水军守捉,开元十六年改为大斗军”;《唐会要》作“大斗军,本是守捉使,开元十六年改为大斗军”。在凉州西200余里。

蓼泉守捉《新唐书》载之,在甘州西120里。

同城守捉《唐会要》作“宁寇军,旧同城守捉。天宝二年五月五日遂置焉”。在甘州东北1000余里。

酒泉守捉《新唐书》载之,在肃州境内。

威远守捉《新唐书》载之,在肃州境内。

百帐守捉《新唐书》载之,在瓜州晋昌县东北合河镇外120里。

豹文山守捉《新唐书》载之,在瓜州晋昌县百帐守捉东150里。

《新唐书·兵志》所载河西节度使统辖乌城等14守捉,除了被列入关内道朔方节度使的新泉守捉外,上表所列13守捉中有12守捉都在河西节度使辖境。《资治通鉴》所列天宝元年(742)河西节度使下设有张掖、交城、白亭3守捉,张掖守捉是从原来的甘州守捉更名而来的,这应是出自于天宝元年敕令“天下诸州改为郡”《旧唐书》卷9《玄宗纪下》,第1册,第215页。的结果;交城守捉在742年之前应已设置;白亭守捉始置于武周大足元年(701),到742年仍为守捉,此后直到天宝十四载(755)才升格为白亭军。这些都没有问题,尤其是甘州守捉更名张掖守捉正反映了司马光的史学卓识。至于其他诸守捉,赤水守捉早在728年已升格为大斗军;同城守捉也早已废弃,到天宝二年(743)五月五日又新建为宁寇军;其余守捉的设置年代则因文献缺载而不可考知。

第三,《资治通鉴》所记河西节度使所统诸军、守捉的屯驻之州有问题。首先,这五州中无甘州,此点已为王永兴先生所指出。他在考证宁寇军的地理位置时,认为宁寇军在甘州境内,并说:“据此,河西节度使屯兵之州应有甘州,共为六州,非五州也。”王永兴《试论唐代前期的河西节度》,载袁行霈主编《国学研究》第2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第364页;后来稍作修改,以《论唐代前期河西节度》之名收入其著《唐代前期西北军事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12月,第4页。按照王氏所言,河西节度使屯兵的六州为凉、甘、肃、瓜、沙、会6州。不过,宁寇军在742年尚未设立。其次,会州及新泉军是否真的又回隶于河西道?屯驻于会州境内的新泉军的隶属关系是个重要的问题,可惜这条材料是个孤证。

综合以上三点,我们认为,《资治通鉴》卷215天宝元年这条关于河西节度使的史料,本身存在着一些错误和矛盾,而新泉军及其所属之会州从关内道朔方节度使改隶于河西道,则是条孤证,难以遽信。因此,司马光的这一说法并不完全正确,要得出新泉军回隶于河西道这一结论尚需进一步挖掘史料与考证。

四、安史之乱后唐新泉军的沦陷与吐蕃对新泉军的经营